在高原,每當夜降春雨,晨沐朝陽之時,潮騰騰的山坡上,壹團團黑如青絲,狀若亂麻的東西或纏繞在草根裏,或緊貼在地面上,閃著烏油油的亮光。可以說,陰雨天氣是發菜生長的最佳氣候,濕潤是發菜豐產的條件。厚道的山裏人常以鮮蛋和上發菜蒸成蛋糕待客。金燦燦的蛋羹中,鑲鉗著絲絲發菜,色澤分明和諧,味道鮮嫩可口,堪稱上品。其實,它不僅是鬧市名肴中必不可缺的常客,如福建的發菜球,北京的釀發菜,陜甘的拌發菜等,而且還是南洋名商大菜中的佼佼者。在海外,它常常被作為第壹道菜,象征著四季發財,生意興隆。因而被視為逢年過節饋親待友的珍肴。據分折,發菜含有人體所必須的七種氨基酸和錳、鐵、鈣、銅等十幾種微量元素,蛋白質含量高於黑木耳,比雞蛋高出32%,為枸杞的四倍,可與鳳尾茹媲美,故有補身益氣,治療高血壓病,降低膽固醇和血脂含量等特殊功效,並因此而馳名國內外。
發菜營養豐富,民間采食已久,可燉、炒、燴、涼拌,其味皆佳,不但是延年益壽的保健食品,也是青海的名菜的宴席珍品。"芙蓉發菜"就是壹道名菜肴,由青海名廚宋發劍創制於1984年。主料為雞脯肉和青海特產發菜。做法是:用攪打均勻的蛋清在平底鍋中烙成薄餅,上攤雞肉茸,再鋪壹層泡發洗凈的發菜,卷成長卷蒸熟後切成圓片裝盤,灌入調味汁,上籠蒸5分鐘後瀝出調味汁,扣入盤內,澆雞湯兌成的湯汁即成。此菜內包發菜,外卷蛋白,黑白相間,故得名。
~~~~~~~~~~~~~~~~~~~~~~~~~~~~~~~~~~~~~~~~~~~~
2、紅桃K集團公司成立於1994年6月,是國家科學技術部評定的重點高新技術企業集團,是湖北武漢生物技術產業的龍頭企業。
紅桃K集團以中藥現代化、藥食同源保健食品為產業發展方向。公司主導產品紅桃K生血劑是諾貝爾獎成果轉化產品,連續11年銷售居全國同行業第壹,總營銷收入達78億元,產品已擁有1億多人次服用,被消費者譽為“中國血健康專家”。紅桃K已累計向國家交稅8.59億元,多次受到湖北省、武漢市和東湖高新區重獎。
“紅桃K”商標被國家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公司被國家工商總局列為“重合同守信用”企業;紅桃K集團技術中心是國家發改委等四部委認定的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公司被國家質量監督檢驗總局評選為“重質量守信譽”企業。
位於中國武漢光谷的紅桃K藥業基地,列入武漢市“十五”發展規劃的重點項目,總占地面積350畝。藥業基地壹期工程投資3.6億元,已建成投入使用,擁有符合GMP標準廠房的固體制劑車間、生物制劑車間、口服液車間和丸劑車間以及原料提取車間等,全部生產和檢測設備從德國、意大利、英國引進,達到當今世界制藥行業先進水平。
十多年來,紅桃K集團開發現代保健中藥,目前擁有國家新藥和保健食品102個,其中國家新藥7個,獨家生產及傳統中藥74個,保健品轉藥品5個,保健食品16個,形成了補血類“紅桃K”品牌、調經養顏類“經悅”品牌、補腎強身類“歡快”品牌等系列產品,形成了中國補血市場的技術核心競爭力,確立了在中國保健品行業的領導品牌地位。
紅桃K集團先後盤活19家國有企業10多億國有資產存量,並通過資本、技術、管理、新機制的註入,使這些國有企業脫困致富,煥發了生機和活力。自1994年至今,先後安置再就業人員18,568人,員工遍布全國各地。
紅桃K回報社會為社會公益事業捐資1.12億元,其中扶貧資金1500萬元,熱心支持知識工程、見義勇為、殘疾人康復、抗洪救災、市政建設、資助貧困失學兒童、建立優秀大學生獎學金、建設希望學校、支持體育事業、支持抗擊非典等社會公益事業。
紅桃K集團公司董事長謝聖明是壹位學者型企業家。他原是湖北高校青年教師,1988年創辦文化產業,1994年創建紅桃K集團。十多年來,謝聖明艱苦創業,不斷改革創新,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民營企業持續發展作了有益探索,受到中央和湖北省、武漢市各級政府的重視。他連續當選九屆、十屆全國人大代表,當選兩屆全國工商聯常委、湖北省工商聯副會長。
紅桃K集團以生物技術產業為中心,以保健藥品的品牌優勢,伸開生物醫藥之翼;以生物農藥的技術優勢,伸開生物農業之翼,切實推進兩翼相關產業協同發展,比翼齊飛。
植物藥保健品類
紅桃K集團以中國豐富的植物資源為本,以現代生物技術為體,走現代生物技術與傳統植物藥相結合的道路,切入植物藥國際研究開發網絡,在植物藥產品成份構成、作用機理、生產工藝標準化上進行突破,形成中國特色優勢產業。目前已推出以諾貝爾獎成果轉化產品紅桃K生血劑為主導,具有較高科技含量、純天然的補血、補腎、健腦、抗衰、降脂、減肥等國家級新藥和保健產品,其中2個項目列入國家火炬計劃。
~~~~~~~~~~~~~~~~~~~~~~~~~~~~~~~~~~~~~~~~~~~~~~~~~~
3、生魚
學名 ∶Channa Striatus
馬來文名 ∶Haruan、Aruan、Ruan、Taman Paya。
英文名 ∶Striped Snakebead。
俗名 ∶班魚、鱧魚。
別名:黑魚、財魚、烏棒、斑魚、蛇頭魚、孝魚、默頭魚等。
生魚是鱧科魚類中個體大、生長快、產量和經濟價值較高的名貴淡水經濟魚類。
壹、生魚的經濟價值
生魚是鱧科魚類中個體大、生長快、產量和經濟價值較高的名貴經濟魚類。生魚的地方名有:黑魚、財魚、烏棒、斑魚、蛇頭魚、孝魚、默頭魚等。生魚為經濟價值較高的淡水魚類,是壹種營養全面、肉味鮮美的高級保健食品。
生魚骨刺少,可食率63%。在我國南方地區,尤其是在兩廣和港澳地區,生魚壹向被視為病後康復和體虛者的滋補珍品。廣東馳名的“生魚葛才湯”甚為廣大群眾所喜愛。生魚適應能力強,生長迅速,運輸方便,近年來隨著國內養殖業的發展和國外貿易的需要,生魚漸成為產銷兩旺的特種養殖品種,生魚的養殖技術已引起人們的廣泛關註和重視。
二、生魚的生物學特性
生魚屬硬骨魚綱、鱸形目、攀鱸亞目、鱧科、鱧屬。目前我國養殖的主要品種有烏鱧、斑鱧及其雜交種,而生魚即為它們三者的俗稱。
(壹)形態特征
1、烏鱧的形態特征身體前部呈圓筒形,後部側扁;壹般體長25—40厘米。頭長,前部略平扁,後部稍隆起。體色呈灰黑色,體背和頭頂色較黑,腹部淡白,體側各有不規則黑色斑塊,頭頂各有2行黑色斑紋。背鰭很長,幾乎與尾鰭相連,無硬棘,始於胸鰭基底上方。腹鰭短小,胸鰭圓形,鰭端伸越腹鰭中部。臀鰭短於背鰭,尾鰭圓形,末端不達肛門。肛門緊位於臀鰭前方。全身披有中等大小的圓鱗,頭頂部覆蓋有不規則鱗片。側線平直,在肛門上方有壹小曲折,向下移2行鱗片,位於體側中部,後延至尾基。珠三角地區的漁民習慣上稱為“兩湖生魚”。魚肉腥味較濃。
2、斑鱧的形態特征壹般體長20厘米,體重500—1000克。體近圓筒狀,尾柄粗短。頭長、吻短、略平扁。背鰭、臀鰭基部甚長,無硬棘。胸鰭圓,腹鰭小,前位。尾鰭圓形。體黑灰色,腹部灰白,具有眾多不規則大小黑斑;頭頂部黑斑呈“壹八八”狀。習慣上稱為“兩廣生魚”,魚肉煲湯無腥味。
3、斑鱧與烏鱧的主要區別烏鱧體較長,斑鱧體較短;烏鱧頭頂部有七星狀斑紋,斑鱧頭頂部斑紋則呈近似“壹八八”三個字之狀。此外,烏鱧的頭比較尖,更似蛇狀。
4.雜交魚以外地(山東、湖南等地)烏鱧為父本、廣東斑鱧為母本雜交育繁出子壹代雜交種,該雜交種生長速度快,3個月體重可達1公斤左右,具有抗逆性強、肉質細嫩、味道鮮美等特點。在珠三角地區,斑鱧俗稱為“港種”,烏鱧俗稱為“湖南魚”,以前兩種生魚雜交繁育出的子壹代魚為“雜交種”。
(二)生活習性
生魚是底棲性魚類,通常棲息於水草叢生、底泥細軟的靜水或微流水中,遍布於湖泊、江河、水庫、池塘等水域內,時常潛於水底層,以擺動胸鰭來維持身體平衡。生魚對水體中環境因子的變化適應性很強,尤其對缺氧、水溫變化、不良水質有很強的適應能力。當水體缺氧時,它可以將頭露出水面,借助鰓腔內的鰓上器直接呼吸空氣中的氧氣。即使在少水甚至離水的情況下,只要保持鰓部和體表壹定的濕度,仍可存活較長時間。生魚的生存水溫0℃—41℃,最適水溫26℃—28℃。當春季水溫達到8℃以上時,常在水體中上層活動,夏令季節常活動於水體上層,秋季水溫下降到6℃以下時,遊動緩慢,常潛伏於水底深處,當冬季水溫過低時,其將身體後半部潛埋於淤泥或草堆裏,頭露在水中不吃不動。生魚有很強的跳躍能力,當天氣悶熱、下雨漲水時,生魚往往會躍出水面,沿堤岸逃逸;在有流水沖擊時往往也會激起魚躍而逃跑,逃逸時身體似蛇形,緩緩向前移動。
(三)食性與生長
生魚為典型的兇猛肉食性魚類,自然界生魚主要以小魚、蝦、蛙、和蝌蚪、水生昆蟲及其它水生動物為食。因魚體大小和棲息環境的不同,其攝食的食物種類也不同。魚苗期主要以橈足類、枝角類和搖蚊幼蟲為食,當體長達3厘米以上時,轉向以水生昆蟲為主,也吃壹些小型魚蝦,當體長達8厘米以上時,則以魚蝦為主要攝食對象。值得註意的是,隨著魚體的長大,當食物不足或規格大小相差懸殊時,生魚有自相殘殺的習性,因此,養殖生魚要註意放養規格壹致,尤其種苗培育階段,應根據大小實行多級分養。在自然條件下,2齡前為生魚體長加速生長階段,生長旺盛,2齡後進入性成熟階段,魚體增長速度減慢。在人工飼養條件下,使用膨化飼料投餵,夏季高溫時節養殖4個月後,斑鱧(港種)可達1·0—1·2斤,雜交種養殖3個月可達2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