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用部位
植物的根和根莖。
功效分類 清熱藥。
附註 植物描述,詳見詞條:龍膽
龍膽草為龍膽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條葉龍膽等的根和莖,主產東北地區,春、秋二季均可采收,以秋采者質量為佳。根及根莖入藥。味苦,性寒,功專清熱燥濕。其瀉肝膽實火作用甚強,並可息風止痙止痛。
性味歸經
味苦,性寒。歸肝、膽經。 清熱燥濕;瀉肝定驚。濕熱黃疸;小便淋痛;陰腫陰癢;濕熱帶下;肝膽實火之頭脹頭痛;目赤腫痛;耳聾耳腫;脅痛口苦;熱病驚風抽搐。
龍膽治療頭發全脫也有很好的療效。現代社會由於生活節奏的加快,工作壓力加重,精神負擔隨之加重,脫發患者越來越多見。壹般脫發治療已有難度,臨床遇到頭發全禿者更為棘手,甚至於連眉毛、胡須、腋毛、陰毛等全部脫光而成為普脫者,治療難度就更大。2000~2003年期間***治療6例全脫患者,都先後用過西醫治療或用多種藥物外治而未見好轉,臨床表現為頭發全脫,舌紅、苔黃或舌紅絳起刺、苔薄黃,脈弦數。內服藥的同時用外洗方,治療2個療程(30天×2)後,患者的眉毛、腋毛、陰毛均已長出;治療6個療程後,頭皮發黑,由稀疏的毛發頂出,治療12個療程後,頭發茂密,普脫痊愈。經長期隨訪所治患者頭發烏黑,未見反復。她體會,脫發的治療當守虛中有實,祛邪扶正,是藥才可為治療所用。 1、治熱病腹痛:龍膽草30克,捶鹽取汁服。
2、治熱痢:龍膽草、木棉花各15克,紅豬母菜30克,水煎服。
3、治目赤腫痛:
⑴龍膽草15-30克,捶汁服。
⑵龍膽草15-30克,白花彭蜞草30克,葉下紅15克,水煎服。
⑶龍膽草15-30克,水煎,沖紅糖服,渣捶爛貼眼,中留壹孔。 ⒈《醫學啟源》:以柴胡為主,草龍膽為使,治眼疾中必用之藥也。治黃目赤腫,睛脹,瘀肉高起,痛不可忍。《主治秘訣》雲:治下部風濕及濕熱,臍下至足腫痛,寒濕腳氣。
⒉《綱目》:療咽喉痛,風熱盜汗。相火寄在肝膽,有瀉無補,故龍膽之益肝膽之氣,正以其能瀉肝膽之邪熱也。但大苦大寒,過服恐傷胃中生發之氣,反助火邪,亦久服黃連反從火化之義。
⒊《本草經疏》:草龍膽味既大苦,性復大寒,純陰之藥也,雖能除實熱,胃虛血少之人不可輕試。空腹餌之令人溺不禁,以其太苦則下泄太甚故也。
⒋《本草正》:龍膽草,乃足厥陰、少陽之正藥,大能瀉火,但引以佐使,則諸火皆治。凡肝腎有余之火,皆其所宜。
⒌《藥品化義》:膽草專瀉肝膽之火,主治目痛頸痛,兩脅疼痛,驚癇邪氣,小兒疳積,凡屬肝經熱邪為患,用之神妙。其氣味厚重而沈下,善清下焦濕熱,若囊癰、便毒、下疳,及小便澀滯,男子陽挺腫脹,或光亮出膿,或莖中癢痛,女人陰癃作痛,或發癢生瘡,以此入龍膽瀉肝湯治之,皆苦寒勝熱之力也。亦能除胃熱,平蛔蟲,蓋蛔得苦即安耳。
⒍《本草新編》:龍膽草,其功專於利水,消濕,除黃疸,其余治目、止痢、退腫、退熱,皆推廣之言也。但此種過於分利,未免耗氣敗血,水去而血亦去,濕消而氣亦消,初起之水濕黃疸,用之不得不亟,久病之水濕黃疸,用之不可不緩,正未可全恃之為利水神丹,消濕除癉之靈藥也。或謂龍膽草治濕熱,最利癉病,正濕熱之病也,然用龍膽草以治黃疸,多有不效者,何也?黃疸實不止濕熱之壹種也,有不熱而亦成黃疸者,非龍膽草所能治也。尤膽草瀉濕中之熱,不能瀉不熱之濕也。
⒎《醫學衷中參西錄》:龍膽草,味苦微酸,為胃家正藥。其苦也,能降胃氣,堅胃質;其酸也,能補益胃中酸汁,消化飲食。凡胃熱氣逆,胃汁短少,不能食者,服之可以開胃進食。其瀉肝膽實熱之力,數倍於芍藥,而以斂輯肝膽虛熱,固不如芍藥也。
⒏《本草正義》:龍膽草,大苦大寒,與芩連同功,但《本經》稱其味澀,則其性能守而行之於內,故獨以治骨熱著;余則清泄肝膽有余之火,疏通下焦濕熱之結,足以盡其能事;而黴瘡之毒,疳痃之瘍,皆屬相火猖狂,非此等大苦大寒,不足以瀉其烈焰,是又疏泄下焦之余義矣。
⒐《本經》:主骨間寒熱,驚癇邪氣,續絕傷,定五臟,殺蠱毒。
⒑《別錄》:除胃中伏熱,時氣溫熱,熱泄下利,去腸中小蟲,益肝膽氣,止驚惕。
⒒《藥性論》:主小兒驚癇入心,壯熱骨熱,癰腫;治時疾熱黃,口瘡。
⒓《日華子本草》:治客忤,疳府氣,熱病狂語,瘡疥,明目,止煩。
⒔《本草圖經》:古方治疸多用之。
⒕《履巉巖本草》:治酒毒便血,腸風下血。
⒖《滇南本草》:治咽喉疼痛,洗瘡疥毒腫。
⒗《醫學入門》:治卒心痛,蟲攻心痛,四肢疼痛。 ⒈該品大苦,大寒,中藥苦味之中僅次於馬錢子,勝於黃連,居第二位,多用敗胃,且不易入口,應佐以甘草。以調口味。
⒉黃連、龍膽草皆為清熱瀉火要藥,黃連偏清心胃之火,龍膽偏瀉肝膽之火。
⒊龍膽與黃柏皆能清下焦濕熱,但龍膽長於瀉肝膽實火,而黃柏主瀉相火而清虛熱。
鑒別方法
(1)本品橫切面:龍膽表皮細胞有時殘存,外壁較厚。皮層窄;外皮層細胞類方形,壁稍厚,木栓化;內皮層細胞切向延長,每壹細胞由縱向壁分隔成數個類方形小細胞。韌皮部寬廣,有裂隙。形成層不甚明顯。木質部導管3~10 個群束。髓部明顯。薄壁細胞含細小草酸鈣針晶。
堅龍膽內皮層以外組織多已脫落。木質部導管發達,均勻密布。無髓部。
粉末淡黃棕色。龍膽外皮層細胞表面觀類紡錘形,每壹細胞由橫壁分隔成數個扁方形的小細胞。薄壁細胞含細小草酸鈣針晶。網紋及梯紋導管直徑約至45μm。
堅龍膽無外皮層細胞。內皮層細胞類方形或類長方形,平周壁的橫向紋理較粗而密,有的粗達3μm,每壹細胞分隔成多數柵狀小細胞,隔壁稍增厚或呈連珠狀。
(2)取本品粉末0。5g,加甲醇5ml,浸漬4~5小時,濾過,濾液濃縮至約2ml,作為供試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附錄ⅥB)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5μl,分別點於同壹以羧甲基纖維素鈉為黏合劑的矽膠GF254 薄層板上,以醋酸乙酯-甲醇-水(20:2:1)為展開劑,二次展開,取出,晾幹,置紫外光燈(254nm)下檢視。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 ⒈出自《本經》。
⒉《本草圖經》:龍膽,宿根黃白色,下抽根十余本,類牛膝。直上生苗,高尺余。四月生葉,似柳葉而細。莖如小竹枝。七月開花如牽牛花,花作鈴鐸形,青碧色。冬後結子。采無時候,葉經霜雪不雕,此同類而別種也。
藥材基源
為龍膽科植物龍膽(Gentiana scabraBge.)、條葉龍膽(Gentiana manshuricaKitag.)、三花龍膽(Gentiana trifloraPall.)和滇龍膽(Gentiana rigescensFranch.)的根和根莖。(前三種習稱“龍膽”,後壹種習稱“堅龍膽”)
產地溯源
⒈龍膽分布於東北及內蒙古、河北、陜西、新疆、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廣東、廣西等地。
⒉條葉龍膽分布於東北及河北、山西、陜西、山東、江蘇、安徽、浙江、湖北、湖南、廣東、廣西等地。
⒊三花龍膽分布於東北及內蒙古、河北。
⒋滇龍膽分布於湖南、廣西、四川、貴州、雲南等。
方劑名稱
龍膽瀉肝湯
出處
《醫方集解》引《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組成
龍膽草(6克)黃芩(9克)山梔子(9克)澤瀉(12克)木通(9克)車前子(9克)當歸(8克)生地黃(20克) 柴胡(10克) 生甘草(6克)
功用
瀉肝膽實火,清下焦濕熱。
主治
肝膽實火上擾,癥見頭痛目赤,脅痛口苦,耳聾、耳腫;或濕熱下註,癥見陰腫陰癢,筋痿陰汗,小便淋濁,婦女濕熱帶下等。(本方常用於頑固性偏頭痛、頭部濕疹、高血壓、急性結膜炎、虹膜睫狀體炎、外耳道癤腫、鼻炎、急性黃疸性肝炎、急性膽囊炎,以及泌尿生殖系統炎癥、急性腎盂腎炎、急性膀胱炎、尿道炎、外陰炎、睪丸炎、腹股溝淋巴腺炎、急性盆腔炎、帶狀皰疹等屬肝經實火、濕熱者。)
功能主治:清熱燥濕,瀉肝膽火。用於濕熱黃疸,陰腫陰癢,帶下,強中,濕疹瘙癢,目赤,耳聾,脅痛,口苦,驚風抽搐。
用法
作水劑煎服,根據病情輕重決定用藥劑量。也可制成丸劑,每服6-9克,日二次,溫開水送下。
禁忌
本方藥物多為苦寒之性,內服每易有傷脾胃,故對脾胃虛寒和陰虛陽亢之證,或多服、久服皆非所宜。 龍膽堿小鼠灌胃的LD50為460mg/kg,皮下註射大於500mg/kg,靜脈註射為250-300mg/kg。另有報道龍膽堿小鼠灌胃LD50為1.3g/kg。
主要成分
含龍膽苦甙(Gentiopicrin)、獐牙菜苦甙(Swertiamarin)、當藥甙(Sweroside)、三葉甙(Trifloroside)、苦龍甙(Amarogentin)、四乙酰龍膽苦甙(Gentiopicroside tetraacetate)、苦樟甙(Amaroswerin);龍膽黃堿(Gentioflavine)、龍膽堿(Gentianine)、秦艽乙素(Gentianidine)、秦艽丙素(Gentianol)、龍膽三糖(Gentianose)、β-谷甾醇(β-Sitosterol)等. 龍膽
根含裂環烯醚萜甙類苦味成份:龍膽苦甙(gentiopicroside),當藥苦甙(swertiamarin),當藥甙(sweroside),苦龍膽酯甙(amarogentin),痕量苦當藥酯甙(amaroswerin);苦甙總含量可高達7.33%,而龍膽苦甙含量可達6.34%。生物堿:龍膽堿即秦艽堿甲(gentianine0.05%,龍膽黃堿(gentioflavine)。
條葉龍膽
根含裂環烯醚萜甙類苦味成份:龍膽苦甙,當藥苦甙,當藥甙,苦龍膽酯甙,痕量苦當藥酯甙;苦甙總含量可達4.35%,而龍膽苦甙含量為4.15%。
三花龍膽
根含裂環烯酸萜類成份:龍膽苦甙,當藥苦甙,當藥甙,痕量苦當藥酯甙;苦甙總含量為3.95%,而龍膽苦甙含量為3.66%。還含三花龍膽甙(TCMLIBifloroside)。
滇龍膽
根含裂環烯醚萜甙類苦味成份:龍服苦甙,當藥苦甙,當藥甙,痕量苦龍膽酯甙,痕量苦當藥酯甙;苦甙總含量5.10%,龍膽苦甙含量5.01%。地上部分含龍膽堿,秦艽堿乙(gentianidine),秦艽堿丙(gentianal),β-谷甾醇(β-sitoster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