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通貨膨脹水平、國際收支和外匯管制的不同,當壹個國家通貨膨脹率低、國際收支順差時,其幣值相對穩定,匯率堅挺。在國際金融市場上,習慣上稱之為硬通貨。
例如,美元是世界上的硬通貨。
後來,硬通貨成了壹個比喻,意思是不可缺少的東西。
糖在戰時是硬通貨,也是戰略物資。
估計很多人不同意這種說法。我們明白,武器裝備、糧食、醫藥、服裝、鹽都是戰略物資,說糖是似乎不現實。
過量食用白糖會引起肥胖,還會導致胰島素大量分泌,引起低血糖。
在現代社會,糖似乎是壹種有害的東西。
食品生產者和銷售者會把“無糖”和“低糖”作為飲食的標準。
父母諄諄告誡孩子少吃糖;專家還說,糖的危害太大,盡量不要吃。
尤其是糖尿病患者,他們避免含糖食物。
戰略物資是指戰爭時期對國計民生和國防有重要作用的物資材料。
包括主要工業產品、農產品和礦產品。
按加工深度可分為原料、材料、半成品、成品四種。
通俗地說,戰略物資分為兩類:壹類是軍人包括人民群眾離不開的生活必需品;二是戰場上軍隊離不開的物資信息。
第壹種戰略物資是我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
例如,如鹽、谷物等。後者是與戰爭有關的成品和半成品,如鋼鐵、汽油、柴油、棉花、玻璃、醫療器械、中西藥品等。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越是戰時,戰士越需要補充營養,吃好、喝好、穿好,才有力量對敵作戰。
沒有溫飽,即使武器裝備再好,戰鬥力也會打折扣,完成不了上級交給的任務。
因此,在戰時,必須儲存戰略物資,並通過壹切手段將其運往前線。
朝鮮戰爭的長津湖戰役中,9兵團的戰士因為沒有棉衣,幾十年都無法抵禦嚴寒。不少官兵不同程度凍傷,3萬人相繼喪失戰鬥力,令人心痛。
百姓也要吃喝,民以食為天。
如果沒有食物和日用品,不僅戰爭無法進行,社會動蕩也會發生。
另壹種戰略物資與占有直接相關。比如鋼可以用來造槍、坦克、航母、艦船、導彈,而汽油、柴油是汽車、飛機、坦克都離不開的。它們是準戰略物資。
德國和日本在二戰中戰敗,只不過他們發動的戰爭是非正義的。還有壹點就是沒有石油鋼鐵之類的戰略物資。
斯大林格勒戰役,保盧斯的第六軍突圍時,就是因為坦克燃料耗盡,無法在只有幾十公裏遠的地方遇到營救他的曼斯坦因,然後全軍覆沒。
1942年,希特勒說:“如果我不能從梅科普和格羅茲尼得到石油,我就必須結束這場戰爭。
鋁、稀有金屬、裝甲鋼是制造飛機、坦克、尖端武器必不可少的材料,也是重要的戰略物資和生死攸關的東西。
比如蘇德戰爭爆發後,斯大林讓蘇聯大使給羅斯福總統捎個信:“給我3萬噸鋁,我就能贏得這場戰爭。”
為了遏制納粹擴張,美國人很聽話,真的給了蘇聯26000噸鋁。
和很多人相比,鋁的用途是眾所周知的,制造飛機不可或缺。
白糖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目前國內年產量約為654.38+00.7萬噸,可見白糖的重要性。
糖就像鹽、蔬菜和全谷物壹樣,是我們生活的必需品,是維持生命的必需品。
人體每天需要消耗10到30克的糖來維持正常的新陳代謝;如果從事體力勞動、體育運動等劇烈運動,對白糖的需求量更大,需要攝入50克左右的糖。
我們平時吃的食物,如面粉、玉米、小米等,都含有壹定量的糖分,即使不直接吃白糖,對人體也不會有什麽影響。
但是如果戰爭來了,糖的重要性就顯現出來了。
因為壹旦發生戰爭,運輸線和後方工廠都是對方的目標,糧食生產和運輸肯定會受到影響。
而且在戰火紛飛的前線,也不可能像往常壹樣做出士兵需要的飯菜。
結果,將不可避免地出現食物短缺。
這個時候,糖受到青睞。
二戰中,美國不僅援助蘇聯78萬噸肉罐頭、73萬噸香腸、黃油、36萬噸奶粉、奶酪、蛋粉;和67萬噸糖。
2000年,中國營養學會提出中國居民膳食能量參考攝入量,指出成年男性輕中度體力勞動者每日能量需要量為2400-2700kcal*(千卡);女性輕中度體力勞動者每日能量需要量為2100-2300千卡。
糖是高熱量食物,每100克糖中就有400卡熱量。
而且,白糖很快被人體吸收。沒有食物的時候,只需要少量的糖,人的能量就能得到及時的補充。
比如50公斤麥芽糖壹天可以補充150士兵的能量。
如果是大米或者面粉,最低要求至少200斤。
說到糖的作用,我不禁想起了上甘嶺的故事。
抗美援朝上甘嶺戰役中,誌願軍戰士高守玉背著手榴彈和炸藥桶,從黎明到黃昏獨自作戰,擊退了韓軍的六次沖鋒。
期間由於韓軍密集的炮火封鎖,他得不到任何支援。有壹天,他吃了口袋裏三個從祖國慰問品帶來的糖果,守住了6號要害部位。
糖也可以解渴。日軍發放的壓縮餅幹都配有壹定數量的紅綠綠小豆。這種酸甜的小豆不僅能提供熱量,還能不斷刺激人的唾液腺分泌唾液。即使妳壹直在吃壓縮餅幹,也不用擔心找不到水喝。
於是,在戰場上,糖可以在關鍵時刻發揮其他食物無法發揮的作用。
我們做的食物,夏天幾個小時就能變壞,不能吃;蛋糕的保質期只有壹周左右;蛋黃派之類的蛋糕,保質期在三個月左右。
白糖的保質期要長得多。壹般白糖的保質期是18到36個月,軟糖的保質期比白糖長。
即使在30℃以上的高溫高濕環境下,各類果凍糖果的保質期也可達12個月,硬糖果的保質期可達10個月。
壓榨/拋光糖的保質期主要受濕度影響。當包裝密封良好時,保質期可達18-24個月。
糖還有壹個好處,就是體積小,不占空間;同樣體積的糖有更高的能量。
假設戰時運輸線被切斷,糧食供應跟不上,酵母、麥芽糖、葡萄糖壓榨的糧食熱量高,體積小,運輸更方便,儲運量會大大減少;而且這些糖制品也非常便於攜帶和保管,所以是各國軍隊必不可少的戰略物資。
雖然我國白糖年產量很大,但和棉花壹樣,平時也要有足夠的儲備,才能高枕無憂。
早在30年前,商務部就專門出臺了《國家儲備糖管理試行辦法》,以備不時之需。
2002年、2006年甘蔗遭受凍害,產量銳減。國家儲存的幾百萬噸糖投放市場,及時穩定了糖價。
如果妳認為糖的作用僅限於吃,那就大錯特錯了;白糖也是生產乙醇的主要原料。
糖被加熱形成糖漿,然後可以用來生產乙醇。乙醇首先是壹種重要的化工原料和燃料添加劑。以壹定比例摻入乙醇的燃料汽油品質優良,對於處於戰爭狀態的國家來說彌足珍貴,這就導致糖非常珍貴,壹般都是控制的。
很多人對乙醇這個詞不熟悉。其實它的俗名想必大家都很熟悉,那就是酒精。
酒精可以為戰場上受傷或感冒發燒的士兵退燒。處理傷口時,酒精可以消毒殺菌。
中國的生物燃料乙醇產量目前約為260萬噸,不到美國的十分之壹。醫用乙醇的需求量是每天90萬噸,戰時會更大。
糖雖然不是生產酒精的唯壹原料,但卻是生產乙醇的主要原料。
戰爭爆發時,營養價值高、體積小、保質期長的糖可能會稀缺,成為硬通貨。
比如抗日戰爭時期,白糖價格暴漲,漲價幅度超乎想象。
與戰時通貨膨脹開始前的1934的水平相比,最終戰時白糖的黑市價格已經上漲了400倍。據當時的報紙報道,日本德川分離的老板和三菱造船的軍事代表買不起糖。
日本的主食價格只漲了46倍,肉類只漲了75倍,可見糖對於壹個國家,壹個家庭是多麽的重要。
即使沒有戰爭,如果趕上天災饑荒,糖也會成為搶手貨和硬通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