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醫藥不分家,安國素有“千年藥都”、“天下第壹藥市”之稱。隨著醫藥產業的發展,安國的中醫診療技術逐漸完善,歷史悠久。清朝時,曾為慈禧太後治病的內科醫生高將牛黃清心丸、牛黃上清丸、大活絡丸等秘方帶到安國,提高了安國的藥材質量。陳是安國名老中醫,在“出血學說”研究方面頗有建樹,擅長治療瘟疫。民國時期,中醫鄭余琳獨創了“針刺涼補瀉”、“誘導痰”等針法和“雙龍戲珠”、“喜鵲登梅”等八種針法,在國內影響很大。此外,石雲如、賈、趙喜武、等老壹輩名老中醫也為安國中醫診療水平的提高做出了貢獻。
改革開放以來,安國市十分重視對中醫診療傳統知識的系統整理和挖掘,加強中醫理論和古代醫學經典的學習,系統研究名老中醫的學術思想和臨床經驗,培養年輕壹代的中醫人才,同時構建了傳統與現代知識技術相融合的創新機制,大大提高了中醫診療水平,使中醫在增進人民健康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目前,安國市有9家正規中醫診所或中醫科室,中醫相關從業人員460余人,年均治療近2萬人次。建成了二級甲等中醫院,被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評為首批“國家級示範中醫院”,還培養了壹批國家級名老中醫、市級名老中醫和拔尖專業人才。中藥湯劑、針灸、推拿、檢查、刮痧、熏蒸等具有特效的中醫診療技術在安國得到了很好的傳承和推廣。結合現代制藥技術,開發出多種特效藥,醫療範圍輻射周邊,惠及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