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業單位是指由國家行政機關組織和領導,沒有生產收入,所需經費由公共財政支付,不實行經濟核算,主要為教育、科技、文化、衛生等活動提供無形生產和勞動服務的社會公共組織。事業單位接受政府領導,是組織或機構形式的法人實體。
壹般來說,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壹般分為在職人員和非在職人員(在職人員是指取得機構編制管理部門編制手續的人員,非在職人員是指沒有機構編制管理部門編制手續的人員。比如,就像企業聘用的員工壹樣,單位自己定待遇,自己發工資,和地方財政無關。這些員工通常被稱為臨時工。)
擴展數據:
編制是指機構的設立、人員數量的定額和崗位的分配。財政撥款的編制數額由各級編制部門制定,財政部門據此撥款。通常分為行政編制、事業編制、銀行編制和公益性崗位。
行政編制和事業編制的區別:行政編制,也就是國家公務員,是有級別的。如果第壹年是文員,可能是最底層。如果幾年後妳成了科長,就是科級了。幾年後,當妳成為局長,就是局級了。換句話說,如果妳是行政編制,那麽按照公務員法,妳只是在行政級別“行走”。
事業編制的情況比較復雜,包括壹些公務員管理的事業單位。這類事業單位工資參照行政機關(公務員)待遇執行,即按職級核定工資。其他事業編制以固定工資為基礎,分為管理崗位、專業技術崗位、後勤崗位。其中管理崗位稱為職員,壹至十級,依次對應部長級至辦事員等行政級別。
專業技術崗位按行業要求評定,如醫生、教師等。後勤崗就是工人。事業編制工作人員走上副科級(八級科員)領導崗位後,還可以以公務員身份到行政機關交流,或者以領導身份參加黨政領導幹部公開選拔。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編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