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質量控制:調查、計劃、組織、協調和控制,以確保和提高產品質量。
檢查外觀信息,匯總反饋。
3.質量控制:為滿足質量要求而采用的操作技術和活動是預防,而不是事後檢查和彌補。
4.質量保證:為使顧客相信產品質量能滿足規定的質量要求,所有計劃的和系統的活動都是必要的。(簡稱QA)
5.質量管理:指為實現和確保產品符合質量要求的所有職能和活動,其中職能指質量保證體系,活動指實施質量保證體系的具體過程和行為。
6.“認證”的定義:完全受信任的第三方確認經認證的產品或服務符合特定標準或規範性文件的活動。
7.AQL值:抽樣檢驗時被認為可接受的連續送檢過程的平均上限值。
8.檢驗:將技術數據與產品進行比較的過程。
9.誤差的定義:實驗中測量值與真實值不壹致,這種矛盾值的表現稱為誤差。
10,質量成本:為確保和保證令人滿意的質量而發生的費用以及未能達到令人滿意的質量而造成的損失。
11.批次:送檢產品的數量。
12.不合格:單位產品的質量特性不符合要求。
13.不合格品:有壹個或多個不合格單位產品。
14、CR缺陷(致命缺陷):指對人的生命財產造成危險的缺陷。
15、MA缺陷(嚴重缺陷):任何客戶不願意購買,正常使用不良或外觀嚴重不良或需要更換零件。
16、MI不良(二次不良):挑剔的消費者原本不購買或不需要其他工具就能糾正的不良產品。
17.判斷標準:不影響產品在市場上銷售的可接受的缺陷或驗收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