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藥品查詢 - 請描述或比較 "中醫 "和 "西醫"。

請描述或比較 "中醫 "和 "西醫"。

中國科技信息》困境在於中醫不 "中"

中醫的偉大歷史意義和現實意義不可否認,而西醫的科學性和普適性也已得到公認,兩者各有比較優勢。正因為如此,中國政府提出了 "中西醫並重 "和中西醫 "長期共存、***同發展 "的方針,並把 "發展中醫藥事業 "寫進了憲法。然而,長期以來,政府的政策和憲法精神並沒有得到很好的落實。在具體的法律政策、行政管理、國家投入、科研開發、醫療實踐等各個方面,普遍存在重西醫輕中醫的現象,中醫的地位不斷下降,發展面臨困境。最大的困境是中醫越來越西化,越來越不叫 "中醫"。這主要體現在六個方面:

1.中醫後繼乏人。據統計,1949年全國中醫為27.6萬人,到2002年還是27萬多人,53年沒有增長;同期西醫分別為8.7萬人和157萬人,增長了17倍;現在全國****,醫務人員520萬人,中醫人員約50萬人,不到1/10。尤其可怕的是,很多中醫基本上不懂中醫,只會看化驗單。他們只會看化驗單。中醫後繼乏人。

2.中醫教育式微。近年來,中醫教育西化嚴重。語言方面,外語要求不低,漢語要求不高,缺乏古漢語訓練,很多學生基本不看、也看不懂中醫古籍;課程設置方面,中西醫課時幾乎相等;西醫理論學習要求不低,中醫理論訓練嚴重不足,甚至連《黃帝內經》等經典都不讀;技能訓練方面,西醫實驗不少,中醫實驗等訓練不多。學生畢業後,壹般不用中醫思維看病,大多改用西醫,或者名為中醫實為西醫為主。大部分研究生沒有提高中醫理論和臨床知識,而是沿用西醫的教育方法,要求碩士達到細胞水平,博士達到分子水平才能畢業。很多中醫碩士、博士不會運用中醫理論和技能臨床看病,很難稱得上是真正的中醫。

3.師徒負傳承。師徒傳承是中醫人才培養的傳統方式,幾千年來造就了壹批又壹批的中醫名醫。中醫的精髓和技藝往往是 "只可意會,不可言傳",所以自古以來,師徒如父子,理應盡心傳授。然而,現行的醫療體制從根本上否定了師徒間的技藝傳承,使其無法立足。純中醫後繼乏人,已成為中醫藥發展面臨的壹個十分嚴峻的問題。現在,解放前全國留下的名老中醫已寥寥無幾,都已年屆八九十歲;50年代主要按傳統方式培養的國內名中醫已寥寥無幾,都已年逾古稀;以後主要按西式教育培養的中醫,在真正的中醫上有所成就者寥寥無幾。據統計,我國名中醫不足300人。基本能用中醫思維看病的中醫不過數萬人。

我國民間中醫傳承師承眾多,水平高、收費低、效果好,深受群眾歡迎,但大多得不到官方認可。現行的執業中醫師考試制度要求考西醫知識,大部分民間醫生由於西醫知識不足無法通過考試。現行的執業資格制度也限制了民間醫生的正常行醫,大多數民間醫生因無法取得執業資格而無法公開行醫,即使取得了執業資格也是非法的。現行的醫療執法監督制度阻礙了私人醫生的正常行醫,即使私人醫生正常出了事故,壹旦被起訴,也會因為沒有行醫執照而受到法律制裁。這些醫療制度上的限制,迫使許多真正的私人醫生不得不 "非法 "地下行醫。而老百姓對民間中醫的需求又是巨大的,所以三教九流魚龍混雜,良莠不齊,民間中醫市場十分混亂。

4、中醫院成了二流西醫院,中醫沒有真正的臨床基地。目前全國有2800多家等級中醫院,但沒有壹家是真正的中醫院,幾乎都是中西醫 "結合 "醫院。查病,主要是*西醫儀器來檢測和檢驗;斷病,主要是*化驗數據來判斷;開方,主要是按照西醫的思維和理論來開方治療;抓藥,則是中西醫並重,中西醫互看為主;驗效,主要是*西醫儀器來檢驗療效。據統計,2001年,全國壹級中醫醫院的藥品收入中,中藥只占40%,西藥占60%,甚至三七開。可以說,目前大多數中醫醫院已經不姓 "中",不具備真正的中醫臨床基地性質。究其原因,壹方面,從上世紀60年代末開始培養的大部分中醫師壹直沒有大會望聞問切和辨證論治,必須像西醫壹樣借助儀器和化驗來辨證。另壹方面,醫院為了生存,大量采購西藥和醫療器械。西藥進銷差價大,檢驗化驗費高,醫生創收、醫院盈利、醫院評級都要*它。中藥雖然藥簡價廉,如果*它收費,醫院難以生存,醫生只有窮途末路。

5.以西醫標準評判中醫,貶低甚至否定中醫成果。中西醫是兩個不同的理論體系和實踐體系,各有壹套自己的臨床方法和評價標準,二者基本上是水火不容的。但在現有的醫學理念和體系下,中醫的診斷、治療、療效,以及中藥新藥的研發、評價和推廣,基本上都是以西醫的標準來評判的。中醫的臨床 "執業標準 "根本得不到認可,中醫的療效和科研成果必須得到西醫的認可,或者按照西醫的方法來認定,這在醫學界早已司空見慣,理所當然。

早期如1956年石家莊用中藥治療乙腦,療效極佳,且無後遺癥,但衛生部不予承認。名中醫蒲輔周壹次成功治療乙腦167人,衛生部卻采用98組中藥處方,經統計無顯著性,不承認其療效。近如去年廣州用中藥治療非典,效果顯著,但開始壹段時間不被認可。中醫認為SARS是瘟疫,有辦法治療,但經過多次呼籲才允許介入治療。西醫認為,SARS 是壹種全新的疾病,沒有治療的先例,沒有*的藥物,但西醫壹開始就可以完全進入治療過程。壹些對治療溫病確實有效的中藥方劑,必須在白鼠實驗中證明能夠 "殺死 "SARS病毒,才允許進入臨床。西醫明知抗生素等西藥殺不死SARS病毒,副作用大,卻可以大劑量試驗而不加討論。

6.片面理解中藥現代化。從中藥現代化多年的實踐看,其基本思路是以西醫科學研究為主,采用定量、客觀的方法,通過動物實驗和統計,弄清中藥的化學成分,提取有效物質,制成類似西醫治療 "某病 "的 "新型中藥"。"新型中藥 "就是制成類似西醫的專門治療 "某病 "的中藥。運用這種方法,如果把中醫發展成西醫的新藥,無可非議;但作為中醫現代化的主要甚至唯壹途徑,其結果不是中醫的現代化,而是中醫的西醫化。

被稱為中藥現代化 "王牌 "成果的 "青蒿素",雖然是從中藥青蒿中提取出來的,但提取出來的 "青蒿素 "並不具備中藥的屬性,不能參與中藥處方,也不能用於西藥新藥的配伍。不能參與中藥處方,就不再是中藥,屬於西藥範疇。又如,1992 年,比利時壹家診所開出壹種減肥 "中藥""瘦身丸",患者服用壹年多後,半數患上嚴重腎病,經查是該藥所含馬兜鈴酸成分所致。這被西方輿論廣泛宣傳為所謂的中藥 "馬兜鈴酸腎病 "事件,使中藥的形象大打折扣。其實,這是把中藥分化成和把中藥當成保健食品長期食用的結果,它恰恰違背了中醫辨證論治的根本要求。

按照目前中藥現代化的片面做法,是不可能發展出像六味地黃丸這樣的名方的。六味地黃丸不是專治某壹種病,可治400多種病,但必須在中醫理論指導下,針對腎陰虛型辨證施治才能有效。中醫現代化采取簡單模仿西醫的發展方式,導致中醫的研究越來越脫離自身的道理,使中醫的科學研究走向異化。如此壹來,中醫不僅趕不上西醫,還會重蹈日本 "廢醫存藥 "的覆轍。日本廢了中藥,中藥由西醫看病使用,療效普遍很差。

妄自尊大,制約發展

中醫出問題,既有觀念問題,也有體制問題,還有中醫自身的問題。根本問題是懷疑中醫的科學性。

1.民族虛無主義導致對中醫的普遍輕視。西醫隨著洋槍洋炮進入中國,許多人以民族虛無主義的態度對待中國文化,貶低、懷疑甚至否定中醫。清末維新運動時期,壹些人開始否定中醫。國民黨政府兩次試圖消滅中醫。解放後,中央衛生部王彬等人提出,中醫是封建醫學,應該隨著封建社會的消滅而消滅。毛澤東對此進行了批判,並罷免了兩位副部長的職務,指出 "中醫藥是壹個偉大的寶庫"。雖然現在全國已經沒有人敢公開否定中醫藥,但 50 多年來,中醫藥始終處於被質疑、被驗證、被改造的境地。壹些中醫權威的懷疑論者,總是以 "中西醫結合"、"中醫科學現代化 "為名,試圖將中醫 "提高 "到西醫的水平。

對東方文化頗有研究的德國慕尼黑大學東亞系博克特教授早在上世紀80年代就指出:"中醫並沒有被西醫所重視:"中醫在中國沒有得到文化上的虔誠對待,沒有被確定為科學傳統和認識論研究、合理科學研究的地位,沒有從人類福祉出發得到人道主義的關註。 被教條地輕視,被文化地摧殘。這樣做的不是外人,而是中國的醫務人員。他們不承認中國土地上的瑰寶,為了追求時髦,用西方的術語胡亂湮沒和遮蔽中醫的信息。"

2.

2.兩法壹條例阻礙中醫藥發展。雖然 "發展中醫藥事業 "被鄭重寫入憲法,但壹些具體的法律法規和醫療管理制度,實際上壹直在歧視、扭曲和限制中醫藥。

《執業醫師法》規定,參加執業醫師資格考試必須具有四年以上醫學院校學歷,而考試內容近壹半是西醫。由於是學徒制,沒有受過正規的西醫教育,民間中醫無法獲得行醫資格。臨床自制丸散膏丹是中醫的基本功,民間秘方就是自制藥,但《藥品管理法》嚴格限制使用自制藥,否則將以非法生產、銷售藥品的名義受到制裁。正在起草的《醫療機構制劑審批管理辦法》規定,"醫療機構制劑可以在指定的醫療機構之間調劑使用",但 "中藥制劑不得調劑使用"。中醫藥管理條例》也從多方面限制了中醫藥的發展。

3.中醫藥行業自身的問題。突出表現在中醫藥行業多方面的傳統丟失、自我貶低、屈服於西醫。

壹是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繼承嚴重不足。中醫理論博大精深,發展中醫首先要學習和繼承,否則就會成為無源之水。但幾十年來,不僅外行輕視中醫文化,中醫界本身也不重視對中醫基礎理論的學習和掌握。除了極少數知名中醫有深厚的中醫文化基礎外,大多數中醫都嚴重缺乏中醫文化基礎。

二是中醫藥研究被動模仿西醫模式。在中醫界,不少人用西醫理論修正中醫理論,以為這是創新;用植物化學方法研究中藥,以為這是中藥現代化;用西醫理化統計指標衡量中藥臨床療效,以為這是標準化。正因為如此,我國中醫藥重大理論和方劑研究壹直沒有太大進展。

第三,中醫醫院西化嚴重。我國的醫院基本上都是中西醫 "結合 "醫院。從診斷、開方、住院到療效檢驗,都以西醫為主。

最後,中醫的個性化治療雖然代表了未來醫學的發展方向,但與占領市場份額、追求利潤最大化的市場經濟並不匹配。在現實利益的驅使下,人們往往重西醫、輕中醫。

尊重國情謀振興

充分保障13億人民的生命健康,既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前提,也是最基本的目標之壹。然而,我國85%的人口(90%以上的農民、50%左右的城鎮居民)沒有機會享受到國家公共**** 健康保障。目標與現實的差距非常大。解決問題的途徑,還是向西方學習,繼續在中國建立西式的醫療衛生體系,但實踐證明,這條路很難走下去,只有從中國的實際情況出發,充分發揮中醫藥 "簡、廉、驗 "的比較優勢,逐步建立起真正具有中國特色的醫療衛生體系,這才是可持續發展之路。

1

1.中國根本不可能走西方醫療模式的道路。西醫成就的偉大是不言而喻的,但西醫費用的昂貴也是有目共睹的****。西醫現代化程度越高,投入就越大,收費就越高,政府和老百姓就越難以承受。10多年來,發達國家醫療體系普遍出現支付危機。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美國醫療費用逐年大幅上漲。2000 年醫療支出達 1.3 萬億美元,占 GDP 的 13%,占全球醫療支出的 43%。即便如此,美國仍有 15%的人口無法獲得基本的醫療保健服務。如果沒有政府補貼,大多數美國醫療保險公司都無法負擔快速上漲的醫療費用,只能關門大吉。

不僅如此,盡管美國擁有世界上最先進的醫學和最健全的醫療保健體系,但卻根本無法解決西方醫學的兩大局限性。首先是誤診率高、西藥濫用、西藥毒副作用和耐藥性問題。據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估計,美國50%以上的抗生素濫用正在導致嚴重的公共衛生危機。美國每年有 100 萬住院病人成為藥物不良反應的受害者,其中 18 萬人死亡,是車禍死亡人數的四倍。其次,西醫無法解決占人類疾病70%的慢性病、老年病和大量疑難雜癥問題。面對現實,美國等西方國家壹方面著手改革現有的醫療保障制度,以降低成本,擴大公民的受益面。另壹方面,他們重新審視西方醫學的發展方向,逐步用生物-社會-心理醫學模式取代傳統的生物醫學模式。在此背景下,針灸、中醫等過去被否定和禁止的傳統醫療方法開始得到認可和重視,並逐漸被納入西方國家的醫療保障體系。

中國如果繼續走西醫的道路,面臨的最大問題是:無力支付日益增長的醫療費用。中國的醫療費用既不可能達到美國1.3萬億美元的水平(超過中國2001年的GDP總量),也不可能達到美國占GDP13%的水平(需要1.25萬億元人民幣,2001年實際為5150億元,占GDP的5.3%,相差約60%)。更為嚴重的是,中國政府支出占衛生總費用的比例不到 40%,是世界上最低的國家之壹,而發達國家的這壹比例超過 70%,發展中國家為 60%。此外,中國醫療價格上漲之快令人震驚,已經成為壹個嚴重的社會問題。據統計,上世紀90年代,我國綜合醫院門診醫療費用每年增長20%,住院費用每年增長17%以上,成倍高於GDP和居民收入的增長速度。從國情和國力出發,中國不應該也根本不可能采用西方的醫療保障模式。

與此同時,西醫的局限性在我國也同樣有所表現,許多方面已經大不如前。據統計,1999年我國西醫臨床診斷誤診率達27.8%,其中惡性腫瘤誤診率達40%以上。我國抗生素用量占西藥總用量的31%,住院病人抗生素使用率高達80%,世界平均水平為30%。

2.中醫藥比較優勢明顯。幾千年來,中醫藥的發展形成了壹套既有現實性又有前瞻性,既有普遍性又有深入性,以 "簡便廉驗 "為特色的保健方法和經驗,並代表了中醫藥未來醫學發展的方向。只要認真學習、繼承和發展,就能在當今社會發揚光大,真正與西醫並駕齊驅。

中醫藥在防疫方面的作用是巨大的。從戰國初入西漢的《黃帝內經》,到東漢張仲景的 "傷寒論",再到明清時期吳玉珂、葉天士的溫病學說,中醫藥制服了壹次又壹次的瘟疫,挽救了無數生命。近幾十年來,中醫藥在壹些重大傳染病防治中的作用也十分顯著。1956 年石家莊流行乙型腦炎,石仲景用白虎湯法,療效超過世界水平;1958 年廣州流行乙型腦炎,鄧鐵濤教授參加了當年的救治,統計中醫藥的療效高達 90%,且無後遺癥。1990年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對1988年上海以中醫藥為主治療乙肝重疊甲肝的死亡率進行統計比較,1988年上海以中醫藥為主治療乙肝重疊甲肝的死亡率與1983-1988年美國的死亡率為1:234。在抗擊 SARS 的鬥爭中,中醫藥的作用得到了國內外醫學界的高度評價。中醫藥在抗擊艾滋病方面也開始發揮作用。

正是中醫藥的比較優勢,使得大多數中國人仍然熱愛中醫藥。盡管中醫機構和力量比西醫小得多,但中國每年的中醫門診量仍占全國醫院門診總量的四分之壹,其中私人診所的門診量高達63%。

三、中國需要建立符合國情的新型醫療衛生保障體系。20世紀70年代,中國以占世界1%的衛生支出,使公共****,覆蓋了85%的人口,創造了發展中國家的奇跡,受到世界的高度贊譽。其中壹個根本原因,就是中醫科學和以中醫為基礎、中西醫結合的農村合作醫療發揮了重要作用。

近20年來,以西醫為主的中國醫療事業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發展,但受益者主要是享受公費醫療的2億多城鎮居民。在全民醫療服務和人均醫療支出方面,中國與世界的差距明顯拉大。2000 年,世界衛生組織對 191 個國家和地區的醫療保障公平性進行了評估,中國排名倒數第四,是世界上醫療保障最不公平的國家之壹。據世界銀行統計,2000 年中國人均衛生支出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 1/20,屬於最落後的國家。中國衛生總費用中,政府和個人負擔的比例為 39.4∶60.6,世界平均水平為 61.8∶38.2,最不發達國家為 59.3∶40.7。為此,中國受到了國際社會的強烈批評。

要徹底改變這種狀況,中國必須重新思考醫療發展戰略,建立具有中國特色的新型醫療衛生體系。這個制度必須是普遍服務的,真正把全體中國人民作為服務對象;必須是公平公正的,真正讓大多數人都能享受到最基本的醫療服務;必須是價格合理的,真正讓大多數人都能支付得起基本醫療服務的費用;必須方便有效,真正讓廣大人民群眾能夠享受到方便快捷、高效快捷的基本醫療服務;必須預防為主,真正把 "修身養心"、"治未病 "放在首位;必須可持續,真正能夠適應未來經濟發展、政府財力、居民收入的趨勢。

中國特色新型醫療衛生體系的基本框架應該是:預防為主,城市中西醫並重,農村中醫、中西醫結合。也就是說,通過國家投入和政策扶持,大力發展中醫藥事業,逐步使中醫藥在城市能真正與西醫並駕齊驅,在農村發揮主導作用。只有在這樣的系統框架下,才能實現疾病控制 "重心下移戰略"(面向農村、面向基層)和 "重心前移戰略"(疾病預防和早期治療)的要求,才能全面提高我國人民的健康水平,實現 "2020 年人人享有健康 "的目標。只有全面提高中國人民的健康水平,實現 "2020 年人人享有健康 "的目標,才能全面提高中國人民的健康水平。要建立這樣的新體系,必須全面振興中醫藥事業。

4、實施六大工程,全面振興中醫藥。重新確立中醫藥的重大戰略地位,以 "預防為主、城市中西醫結合、農村中醫中藥結合 "為基本框架,是建立中國特色新型醫療衛生體系的最佳選擇。因此,全面振興中醫藥,應實施六大振興工程。

中醫藥人才工程:解決中醫藥人才問題,最根本的途徑是真正按照中醫藥自身的特點規律來培養人才。必須辦壹所真正的中醫藥院校。招生考試,要有嚴格的古漢語等傳統文化知識要求;課程設置,要有中醫理論和經典;臨床實訓,要掌握望、聞、問、切的技能;研究生學習,當學習中醫經典,繼承和熟練掌握中醫某些方面的技能。只有這樣,學生畢業時才能擁有真正的中醫思維,掌握真正的中醫技能,成為真正的中醫人。

另外,認清師徒傳承培養方式。讓有真本事的民間中醫公開化、規範化、合法化。同時,要改革中醫藥教育體制和人才評價體系,改革中醫藥師資資格評審制度,加大對中醫藥教育的財政投入,為造就千百萬中醫藥人才創造制度和物質條件。

中醫藥科研工程:中醫藥科研必須在中醫藥傳統理論指導下進行,徹底改變長期以來中醫藥科研主要沿用西醫思路和方法的做法。重新確立中醫藥現代化的戰略方向。中醫藥是集哲學、社會科學、自然科學於壹體的綜合知識體系,而不僅僅是醫學。中醫藥現代化的方向,不應再走西醫的科研路線,而應在繼承中醫藥基本理論、方法和經驗的基礎上,充分吸收現代科學成果,加以完善和發展,建立真正獨立的中醫藥體系和科研體系。

此外,在中醫理論指導下開發中藥新藥。在總結通用中藥方劑的基礎上,開發新的中成藥。將基於化學生物學方法的中藥成分研究納入西藥範疇。要建立壹系列中藥標準化規範,使之逐步成為中藥的國際標準。同時,要建立獨立的中藥研究評價體系。建立真正的中醫藥科研和臨床基地。

中醫藥產業發展工程:近年來,世界中藥材市場銷售額每年以10%-20%的速度遞增。我國中藥產業也發展迅速,正在成為壹大新興產業。

壹是發展中藥材、中藥飲片生產;二是扶持中成藥生產。

三是拓展中醫藥國際市場,擴大中醫藥國際影響,重塑我中醫藥國威。

農村中醫藥工程:壹是要像過去培養赤腳醫生壹樣,為農村培養大批初中級中醫人才。第二,要在規範化的基礎上,鼓勵在農村開辦中醫診所。第三,要在政策上扶持鄉鎮衛生院,逐步提高其醫療技術和服務水平。第四,組織中醫講師下鄉,普及以中醫為主的基層醫療知識。五是建立醫學院校畢業生到大中型醫院和醫學科研機構工作前必須到農村服務壹年的制度。

中醫藥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工程:中醫藥從基本思想、基本理論、基本方法到臨床實踐等主要方面,都與西醫有很大不同,其行政管理方式方法與西醫有明顯區別。長期以來,中醫藥日益西化,其根本原因之壹就是實行中西醫統壹的行政管理體制,按照西醫的管理方式來管理中醫藥。這種體制必須改革。改革的主要指導思想是充分尊重中醫藥發展的客觀規律,建立符合中醫藥自身特點的行政管理辦法和制度;改革的主要途徑是使中醫藥行政管理獨立出來,建立從上到下、從機構到組織自成體系的中醫藥行政管理體系。

同時,加大國家對中醫藥事業發展的投入。既要提高國家衛生行政經費在財政支出中的比重,也要提高中醫藥行政經費在整個衛生行政經費中的比重。否則,就難以體現中西醫並重的憲法精神。這是真正振興中醫藥事業的條件保證。

中醫藥政策法規保障工程:政策法規往往決定著壹個行業或學科的生死存亡。日本明治維新後從法律上否定了中醫,時至今日,日本已無中醫。這是壹個很大的教訓。雖然我國將 "發展中醫藥 "寫入了《憲法》,但要將憲法落實在具體的法律政策和行政管理上,還得下功夫。

壹要組織中醫藥專家和法律、經濟、行政等方面的專家,對涉及中醫藥的壹切醫療衛生法律法規、政策規定,進行重新審查和研究,凡是有礙中醫藥正常發展的規定,或修改,或廢止。二是要加快中醫藥立法步伐,盡快制定中醫藥法。三是要研究制定中醫藥特殊保護的專門政策法規,如對珍貴文化遺產和知識產權的保護,對中醫藥典籍、傳統方劑、中藥秘方、新中醫藥成果的保護等。四是在制定新的醫療衛生法律和政策時,在貫徹中西醫地位平等、待遇平等原則的同時,在某些方面應體現對中醫藥的鼓勵和支持。

今年2月,全國100多位名中醫聯名上書中共中央、國務院,建議將 "中醫藥可持續發展 "作為重大科技專項列入國家科技發展中長期規劃。呼籲指出,中醫藥將為中華民族的繁榮昌盛做出不可磨滅的貢獻,是解決我國13億人口特別是9億農民醫療保健問題的關鍵所在。只有以中醫為基礎,中西醫並重的醫療保健體系,才能解決我國特別是農民和城市貧民的醫療保健問題,才能成為全世界醫療保健的典範。如果什麽都不做,中醫藥就這樣發展下去,用不了20年,真正的中醫藥就不復存在,如果中醫藥在我們這壹代人手中消亡,我們將成為千古罪人。

  • 上一篇:要用什麽牌子的護膚品才能縮小臉上的毛孔,就是哪些洗臉的和擦臉的東西?
  • 下一篇:區域市場發展計劃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