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大膽取用很多電影都相當避諱的現實題材,將很多我們平常都不願意去提及的東西放在公開層面上討論,最終它不僅收獲了高票房、高口碑的名譽,同時也代表了我國國產電影邁出了新的壹步。這部電影的名字叫《我不是藥神》。
取材於現實故事這部電影取材於現實故事,故事的原型是壹個名叫陸勇的人。雖然他的故事並不像電影中演繹出的那般曲折,但是他的經歷也值得讓人稱贊。他曾經從印度購買低價仿制藥,因為救人而入獄多年。
背景故事陸勇本來是壹名有所成就的紡織品出口公司的老板,但是在他34歲那年,他遇到了飛來橫禍——他患上了慢粒白血病。由於陸勇是做跨國貿易相關工作的,所以他每天都可以通過網絡接觸到壹些外國人,其中也包括了外國的病友。
介於陸勇事件的特殊性,並且有超過三百名病友為其聯名上書,請求將免除他的處罰,陸勇本人也是為了救人而沒有通過其中盈利。最終,陸勇在2015年初被無罪釋放。
如何評價《我不是藥神》?《我不是藥神》是壹部給人力量的電影,裏面的人物都是小人物,可這些小人物,卻都用行動向我們證明:生活讓人無奈,可我們並非無力。程勇是壹個小人物,壹個印度神油店老板,神油店開在廉價賓館旁,老婆跑了、老父重病、拖欠房租、兒子將被帶走,程勇跟他賣的印度神油壹樣油膩,就是壹個徹頭徹尾的上海loser。
程勇是不是藥神?我認為是的,他的行為,在執法者眼中是走私假藥,在普通人眼中是賺錢生意,但是在慢粒白血病患者的眼中,他進行的是壹條能夠帶來生命希望的救贖行動,他本身就是患者的救世主。
呂受益,白血病患者,4萬塊壹盒的瑞士特效藥,壹年下來光醫藥費就四五十萬,吃不起,就只能帶著人去藥廠起哄。為程勇充當英語翻譯的劉牧師是個小人物,也得了白血病,只能靠歌頌上帝來緩解自己和信徒病痛。
黃毛也是小人物,得了白血病不願回家,只想死在外地不讓人知道。但他們也都是英雄。壹個人很難當成英雄,但壹群人,壹群小人物的力量,並不容小覷,力挽狂瀾,也不是不可能的。
因此,對於這部影片揭示的社會現實,即使看了兩遍,我也給不出壹個非黑即白的唯壹觀點。這對任何個人來說,都是壹道難解的題,只能選擇聽從內心。
程勇放棄正經生意,自己倒貼錢為患者買藥。呂受益為求程勇走私,摘下口罩在充滿細菌的環境裏。劉牧師為了救更多病友,他願意“放棄”信仰,加入那個走私藥品的隊伍。還有黃毛,當發現碼頭保安已經報警的時候,壹人把裝著藥的車開走,準備引走警察,即使是在死的前壹秒,嘴角也都帶著笑。
英雄不是壹定要真要達成某種宏大目標才算,英雄是壹種會傳染的信念。就像徐崢扮演的程勇在電影裏說的,我相信之後會慢慢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