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朱克春
父親是解放前出生在大山裏的孩子,爺爺行醫江湖,常年不著家,奶奶裹著小腳不能幹農活,父親是獨生子,家裏的活都是他幹。沒時間也沒錢,父親就沒上過學。那時只有私塾,父親只斷斷續續上了兩年私塾,識了幾個字。祖父突然得重病去世,鄰裏鄉親家裏有病的人都來請父親醫治,可父親會的很少,怎麽辦呢?我也很佩服父親,他白天工作,晚上自學醫書,壹邊學習理論,壹邊實踐,沒過多久他就接過了祖父的接力棒,開始了他懸壺濟世的壹生。
我在家裏排行老五,記憶中父親很少在家。印象最深的是看他背著藥箱翻過老屋左右的山梁,印象最深的是看他從山梁上的羊腸小道回家,那是我們最激動的時刻,壹個個像燕子壹樣飛過來迎接他。他出診時箱子裏裝滿了各種藥品,回家時箱子裏卻裝滿了我們愛吃的零食:花生、瓜子、核桃、糖果、柿餅、米花糖,四季不同,無論什麽都是我們難得壹見的珍饈美味,是那個年代農村孩子的奢望。不用每次都搶,父親會壹視同仁地分給大家。
照片
聽母親說,1951年,公社缺人,就把父親招到公社衛生院工作,家裏的事都由母親負責。母親白天去生產隊勞動掙工分,晚上回家餵豬、餵牛、餵羊,還有我們壹群孩子,還要洗洗涮涮、縫縫補補。父親不在家的時候,母親也成了半個醫生,鄰裏鄉親有個頭疼腦熱的找母親看,母親很高興,也不收壹分錢。
在我的記憶中,父親過年很少在家,越到年關,父親越忙。他回家過年的時候,我們都很高興。他會教我們寫春聯、畫年畫、紮花燈。我喜歡和父親壹起喝酒,他從不喝醉,但我總是醉醺醺的。
父親經常夜不歸宿,這是我們最擔心的事。有壹次晚上出診回家的路上出了意外,天太黑,手電筒又沒電,父親掉進了壹個幾米深的坑裏,誰也不知道,等到第二天還沒回家,我們去找人,聽到有人哼哼,尋著聲音找到了無鱗的父親,父親的左眼角插了壹根木棍,破壞了那裏的神經,從此,父親的左眼連同整個左臉壹直抽搐,越抽越嚴重。嚴重。
照片
聽母親說,有壹年天花流行,父親壹直在外面救人,沒顧上家裏,回家後壹看,家裏三個孩子都過世了,發著高燒,但呼叫箱是空的,藥也都用完了。
在我四歲那年的冬天,母親沒舍得給我換棉衣,父親也不在身邊,大雪紛飛,我還只穿著壹件單衣,壹下子就凍病了,那時農村的醫療條件還比較落後、沒有靜脈註射,只能肌肉註射,壹天打兩針,臀部的肌肉都打成了硬塊,父親很心疼我,每次給我打針都含著淚水,打完後總是把我放在背上讓我靦腆。打完針,他總是把我背在背上,讓我哼哼壹會兒。我每天都要喝中藥,壹大碗,很苦,每次喝完父親總會打開盒子給我拿壹粒冰糖讓我含著。我家姊妹八個,兩男六女,我是最體弱多病的壹個,所以父親對我的照顧總是最多的。我家是獨門獨院,去大村要走三四裏的上下坡。生產隊放電影,父親就領著我們去看。晚上山路不好走,姐姐們就自己走,父親總是背著我。後來,我長大了,才發現父親的背是駝的,我壹直以為是背我背得太累了。
照片
父親主動請纓,帶出了壹批又壹批徒弟,肩上出箱的人越來越多,遍布兩個大鄉,解決了當時醫生稀缺的問題。當時,山裏的醫生是內科外科中醫西醫壹肩挑,父親是邊教學邊實踐,壹輩子在學習,在提高。
記得父親有半年沒有背過箱子。那是他大兒子(我大哥)二十三歲那年,在修襄渝鐵路時出了車禍,父親失去了大兒子,悲痛欲絕,臥床半年。看到這麽多人來看他,他撐起身子,背起醫藥箱又上路了。他走起路來不像以前那麽利索了,上山下山都很吃力。他仍然帶著同壹個行李箱,但感覺越來越沈。
照片
1985年11月,天幹物燥,寒風刺骨。我們有的在地裏幹活,有的在學校讀書,母親去右澗洗衣房取水去了,父親又壹次出診,家裏沒有人,不知什麽原因家裏失火了,熊熊大火很快將四間土坯房燒毀,特別是存放在樓上父親看的線裝藥典也葬身火海。父親出外看病三天,回家時看到後山路的房子像斷壁殘垣壹樣冒著濃煙。我接到單位電話後飛奔回家,翻過山頭看到房子被燒的慘狀,見到父親,他抱著我痛哭起來,我安慰父親說:"別太傷心了,幸好家裏人都沒事,後面的事有我在"。我知道,大火燒毀的不僅僅是壹座房屋,更是陪伴了父親壹生的家,每壹寸泥土每壹片瓦片都曾被他溫暖過,房前屋後的果樹、木材、經濟林、菜園都與他無話不說,還有他精心培育的藥材,以及......,濃煙隨著北風吹散,大火帶著殘留的灰燼冷卻著。又壹次的打擊徹底摧毀了年邁的父親,從此,父親開始精神恍惚,但他想起了老屋,常常壹個人去躺在老屋的廢墟上,直到把家人找來領回家。
1993年冬天,又是壹個寒風凜冽的日子,父親走完了他坎坷平凡而又偉大的壹生,享年71歲。
照片
那只陪伴了他大半生的箱子從此閑置下來,放在堂屋的大桌子上,落滿了灰塵,但在我的記憶裏,箱子裏永遠裝著我童年甜蜜的回憶。爸爸,您的咨詢箱雖然閑置,但您的精神永存。您可曾看到,在您用雙腳丈量過的幾百裏土地上,您的弟子們如今走得更加匆忙而堅定?您可曾看到,您工作過的兩個鄉鎮的人民和全國人民壹樣,正沐浴著新時代的恩澤,享受著強大祖國給予的醫療保障,過著您夢寐以求的生活?山鄉巨變,杏林春暖,安息吧,爸爸!
圖片
作者簡介:朱克春,女,網名康河清年。湖北省十堰市第壹中學副教授。壹生以詩書為魂,以茶酒為紅顏。中國詩人地理》簽約作家。有多首詩歌發表於《詩刊》《湖北文學》《中國詩歌影響力》《中國詩人地理》《人民網》《墨韻社》《中國教育實踐與研究》等媒體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