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藥品查詢 - 用藥後反應及不良反應觀察

用藥後反應及不良反應觀察

1 藥品不良反應的研究概況 安全、有效、是用藥過程的基本要求。而幾乎每種藥都有其副作用,雖然在藥品的研發過程中,已進行過藥物學監測和臨床應用的觀察,但由於每個患者的具體情況不同,表現為用藥後反應的差異,如用藥後出現明顯不適和其它反應癥狀,可視為用藥不良反應。臨床醫護工作者不能預測和阻藥物不良反應的發生,卻可以通過積極觀察和適時調整,減輕藥物不良反應對患者的影響,並通過患者個體的情況分析,總結用藥的得失,為促進合理用藥和為新藥研制,提供第壹手資料。 為保障用藥安全有效,許多國家都建立了藥品不良反應監測制度和信息分析體系。我國這壹方面工作開展得相對較晚。目前在壹些大型和專科醫院開展相對較好,尚有大量工作要做。 2 護理工作者對藥品不良反應監測的職責 護理工作者的職責是協助醫師實施對患者的治療,其對藥品不良反應監測上,負有如下職責: (壹)協助醫師作為藥品已知副作用的防止和減少不良反應工作,並協助搜集不良拓應頻率、癥狀、嚴重性等相關第壹手資料。 (二)及時發現新藥沒有預料到的不良反應,為新藥監床再評價提供信息。 (三)應根據藥品不良反應的程度采取措施,必要時停藥。 有明確護理工作者的職責時應註意兩個問題:壹是執行主體問題,有時護理工作者在工作上過分依賴醫師,表現為只按醫囑執行,在藥品不良反應監測上缺乏應有的主動性。二是過分相信新藥的功能及其效用,而對藥品的不良反應缺乏必要的敏感。 3 護理工作者用藥要點 (壹)對於各種休克等危重病人的搶救,以快速壹次性地註人幾種藥物,這就必須熟悉藥物的配伍禁忌,以及許多藥物的治療量、中毒量、極量往往很近,用藥風險大,難以掌握。護士必須嚴格把握劑量、嚴密觀察,以減少不良反應及毒、副作用。 (二)根據藥品劑型特點,預防不良反應。對緩釋片劑或膠整應囑患者整個吞服。對註射劑來說,凡是對皮膚有刺激性的藥物,應避免皮下註射。對於肌註後容易結塊的藥物,應交替更換部位,並較深地註射。對於長期用糖皮質激素作維持治療時,采用總量壹次在每日或隔日早晨給予,可防止不良反應發生及防止腎上腺皮質功能退化。另外,對含鉀鹽的藥物不宜靜脈推註,以免引起房室傳導阻滯及心臟驟停。 (三)掌握正確的給藥時間,以提高療效並減少不良反應。對於大多數藥物來說,飯前服藥吸收好且發揮作用快,給藥時應按時給藥,不能間斷,這樣才能維持血液的藥物濃度,達到有效的治療目的。另外,對胃刺激性大、胃腸道反應嚴重的藥物,如阿斯匹林、甲硝哩片、紅黴素宜飯後服,胃潰瘍患者盡量少服。對於健胃藥、助消化藥如多酶片、酵母片,可飯前或飯時服,以促進胃液分泌,增進食欲。驅蟲藥壹般需空腹服用,以保證腸內高濃度與腸蟲接觸。催眠藥,如安定類多在晚間臨睡前服用,以利於人睡。心絞痛伴有支氣管哮喘的病人,使用心得安,可使患者支氣管痙攣而死亡。長期用慶大黴素可引起耳聾,cosmz可致胎兒畸形,孕婦禁服。 (四)年齡、性別與用藥年齡不同,對藥物的吸收和代謝也不同,尤其是嬰幼兒和老年人,兒童有些器官發育不完全,老年人有些生理機能減退,因此用藥需慎重。護理工作者應嚴密監視患兒及老年人用藥後的反應,根據藥品不良反應的狀況及時與醫生聯系,並調整劑量或給藥次數。協助醫生合理用藥,減少不良反應的發生,對肝、腎功能不全者,應隨時調整,防止蓄積中毒。 4 藥品不良反應辯識中應區別的幾種情況 (壹)應區分患者疾病癥狀和不良反應癥狀。某些情況下,藥品不良反應和疾病癥狀重合、疊加,需通過護理工作者仔細觀察,並向患者問詢加以區分。 (二)患者主觀原因造成虛假“不良反應”。主要有用藥偏好、經濟等方面的原因。

  • 上一篇:鵝去氧膽酸的藥代動力學
  • 下一篇:182屬於什麽號碼?哪些區域已經開放,在哪裏可以找到?詳細謝謝。電話號碼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