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現場職責規範:
1.負責牧場的全面工作,在公司規定的用工指標內合理安排各崗位員工,在權限範圍內科學有效地組織管理生產。
2.負責監督牧場各項規章制度、操作規程和管理規範的執行。
3.制定並實施牧場各崗位的考核管理目標和獎懲措施。
4.定期對所有技術人員和各崗位員工進行考核,根據考核結果給予員工適當的經濟獎懲、教育或辭退。
5.及時順利地執行公司交給的任務,定期向公司相關領導匯報工作。
6.好好學習,不斷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和業務能力。定期組織員工業務技術培訓,提高牧場整體生產技術水平。
7.增產節約,努力提高牧草的經濟效益。
8.安全生產,消除隱患。
二、技術員職責規範:
1.參與牛場的全面生產技術管理,熟悉牛場管理各環節的技術規範。
2.負責每組奶牛的飼養管理,根據後備奶牛和成年奶牛的生長發育狀況
根據營養標準和季節、胎次、哺乳月份的變化,合理及時地調整餵養方案。
3 .負責每組牛的飼料配給,隨時掌握每組牛的飼料供應清單。
進食量並記錄下來。
4.負責牛周轉。記錄養牛場的所有生產和技術數據。
5.負責各種飼料的質量檢驗和控制。
6.掌握評定牛體況的方法,負責組織選種配種。
7.熟悉牛場所有設備的操作程序,並指導和監督操作人員正確使用。
8.熟悉各種疾病的預防知識,根據病情預防疾病。
三、獸醫職責:
1.負責牛的保健,疾病的監測和治療,防疫制度的執行,醫療設備采購計劃的制定,病例和相關報告的填寫。
2.合理安排不同季節、不同時期的工作重點,及時總結工作。
3.每次上槽都要仔細檢查牛,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4.對疾病進行仔細的診斷和治療,並充分利用實驗室提供的科學數據。如遇疑難病例,組織會診,特殊病例單獨建立病歷。認真記錄發病和處方。
5.及時向領導反饋現場存在的問題,提出合理化建議。配合畜牧技術員做好飼養管理工作。貫徹“預防為主,預防重於治療”的方針。
6.努力學習鉆研技術知識,不斷提高技術水平。普及奶牛衛生
保健知識,提高勞動者素質。掌握科技信息,開展科研工作,推廣應用成熟的先進技術。
四、飼養員責任規範:
1.年末負責制定下壹年度奶牛養殖計劃,並參與配套計劃的制定。
2.仔細觀察牛群,做好發情鑒定,及時配種,並按規定時間進行妊娠診斷。起草停奶通知單,並及時通知團隊。
3.做好奶牛產後監測工作,負責奶牛繁殖疾病的預防、診斷和治療。
4.及時記錄奶牛的發情、配種、驗孕、流產、產犢、處理等技術數據,填寫配種卡。
5.記錄和匯總精液和藥物的保管和發放情況,月底上報財務室。
6.按時整理分析各種養殖技術資料,及時上報,提出合理化建議。如果對場館的工作有什麽想法,要及時和領導溝通。
7.向員工普及奶牛養殖知識,努力學習,掌握科技信息,推廣先進技術和經驗。
五、資料員(兼統計員)的職責:
1.正確填寫奶牛系譜,按照系譜的有關內容和規定,定期測量後備奶牛的體重和體尺,測量記錄泌乳月奶牛的產奶量和乳脂率,並及時填寫。
2.負責奶牛各項繁殖指標、日糧營養、泌乳月份的分析。
3.參與DHI上報的牛群抽樣,及時將數據輸入電腦並進行數據分析。
4.負責整理牛改、牛奶產銷、人事任命等資料。,並在每月4日前填寫生產報表上報公司。
5.每月月底完成計件工資所需的統計。
6.妥善保管各種原始資料。
7.好好學習,熱愛本職工作,實事求是,保證數據真實可靠。
六、會計(兼保管員)職責規範:
1.嚴格執行公司主管部門的操作規範,嚴格執行財務制度。
2.嚴格檢查進出材料的質量和數量,所有記錄應及時完整,所有報告應及時準確。
3.妥善保管和轉移物料,先進先出,避免黴變、變質和非正常損失。註意防火防盜。每月盤點,做到賬實相符。
4.如實記錄各種飼料出入庫和奶牛飼養情況,及時核算奶牛飼料成本。
5.每月月底,根據物資周轉周期和適當的庫存,根據實際需要制定好下月采購計劃,並及時上報公司主管部門。
6.做好食堂夥食調劑和飯票管理工作。把握食品價格,做好非營利性服務。
七、飼養員責任規範
壹般規則:
1.保證奶牛充足的飲用水供應;勤刷飲水槽,保持飲水清潔。
2.熟悉本崗位的奶牛飼養標準。飼養保證飼養技師安排的飼料量應該是先粗後細,細中帶粗。少填,不堆槽,不空槽,不浪費飼料。正常班次之外餵粗飼料。餵食時註意挑出飼料中的異物。不要飼餵發黴、變質和冷凍的飼料。
3.牛糞和雜物要及時清理。牛棚和操場要保持幹燥、清潔、衛生,夏天不積水,冬天不結冰。不要急著爬上爬下。堅持每天刷牛。
4.熟悉每頭牛的基本情況,註意飼養、糞便、乳房等。發現異常情況及時向技術人員報告。
5.配合技術人員做好檢疫、醫療、養殖、測定、消毒等工作。
a:犢牛崗位職責規範:
1.註意犢牛發病情況,發現病牛及時找獸醫治療,並做好記錄。
2.餵犢要在犢牛島上掛牌,卡片上要記錄出生日期、母犢編號等信息,以免混淆。
3.新生犢牛必須在1小時內吃初乳。
4.犢牛要定時定量恒溫餵養。
5.及時清理犢牛島和牛棚內的糞便,及時清理犢牛島內的犢牛並撒生石灰消毒。保持房屋清潔,定期消毒。
6.每班刷餵水桶,每天清洗飲水桶,保證所有容器幹凈衛生。
7.協助資料員完成每月的小牛拍照和稱重。
b:種牛和青年牛崗位職責規範:
1.觀察發情的奶牛,及時聯系飼養員。
2.嚴格按照飼養規範進行飼養。
3.保證夜班有足夠的草料。
c:成年奶牛的工作職責:
1.牛是根據不同階段的特點和飼養規範來飼養的。同時要靈活掌握,防止個別牛過胖或過瘦。
2.愛護牛群,熟悉所管理牛群的具體情況。
3.按固定的進給順序進給。當飼料品種發生變化時,應逐漸增加飼料,壹般在壹周內達到正常飼料。不要突然換很多飼料品種。
4.產房應遵守專門的管理制度,協助技術人員對奶牛進行產後監護。
d:產房工作職責:
1.產房24小時都有人值班。根據預產期,做好產房、產房及所有器械的清潔消毒等產前準備工作。確保生產環清潔、幹燥和舒適。
2.圍產期奶牛臨產前1 ~ 6小時進產房,後軀消毒。保持安靜的分娩環境,盡量讓奶牛自然分娩。破水後壹定要檢查胎位,需要順產等特殊治療時,要把握好合適的時機,在獸醫的指導下進行。
3.產後用溫麩鹽水餵牛,打掃產房,換床墊,請獸醫檢查,獨自照顧老弱病殘牛。
4.奶牛應在產後0.5 ~ 1小時內進行第壹次擠奶,擠出總奶量的三分之壹左右,速度不能太快。第二次可以適當增加擠出量,24小時後可以正常擠奶。
5.觀察奶牛胎衣脫落情況。如果胎衣不全或不能停留24小時,請飼養員處理。
6.母牛的體重應在產房測量,並由人工授精人員和獸醫檢查簽字。
7.小牛出生後,立即清除口、鼻、耳等部位的粘液,在離腹部5厘米處剪斷臍帶,擠出臍帶內的汙物後浸泡在5%的碘酒中消毒,將小牛擦幹,稱重,填寫出生記錄,放入小牛欄內。如果小腿呼吸微弱,應立即采取搶救措施。
八、飼料工人崗位職責規範:
1.嚴格按照飼料配方混合濃縮飼料。飼料原料和成品要按不同品種擺放整齊,便於搬運和清點。
2.嚴格按照操作規程操作各種飼料機械,確保安全生產。
3.根據技術員的派工單,每天給各隊送飼料。物資領發要有完整的記錄,當事人要簽字。
4.運輸或加工飼料時,註意檢測異物和發黴飼料。
5.每月匯總各種飼料出入庫情況,配合財務人員盤點。
九、送奶員工作職責規範:
1.服從組長的工作安排,認真完成工作。
2.按照擠奶操作規程進行擠奶。嚴格執行牛奶衛生制度。
3.註意擠奶機上的奶牛。如發現患乳腺炎的奶牛,不得上機擠奶,並及時通知班組進行特殊護理和治療。第壹、二把奶,應用抗生素後5天內的奶、血奶、病奶、初乳、尾奶、變質奶,應按規定分別壓榨,分別存放,嚴禁混入大罐。
3.保持個人和擠奶環境清潔衛生。
4.愛護擠奶設備,觀察設備運行情況,發現異常及時報告。
十、奶室職工崗位職責規範:
1.堅守崗位,不擅離職守。
2.嚴格按照操作程序操作擠奶設備和冷藏奶罐。愛護設備,定期檢查維護。註意設備運行情況,發現異常及時處理,確保正常運行。
3.保持設備和環境清潔衛生。拆卸並清洗擠奶機,並根據需要清潔冷藏奶罐。輸送牛奶的管道、奶泵、奶桶、奶車使用前要消毒,使用後要清洗幹凈。洗水排入地下,禁止與牛奶混在壹起。
4.按規定計量每班產奶量和鮮奶送奶量,並及時上報生產技術室。
十壹、電工、維修工職責規範:
1.嚴格遵守上下班時間,不遲到不早退。
2.嚴格按照操作規程安全操作,不違章操作。
3.及時處理各種緊急故障,如停水停電等。
4.除了工作時間,場館內的緊急工作要隨叫隨到。
5.定期維修保養各類機械設備,保持設備完好,不耽誤正常生產,不跑、冒、滴、漏。
6.完成工地分配的所有臨時工作。
十二、司機崗位職責規範:
1.愛護車輛,按時保養。保持車內清潔衛生。
2.安全駕駛,遵守交通規則。不酒駕,不超速。
3.定期檢查車輛,確保車輛運行良好,不耽誤生產需要。
4.按時完成領導交辦的任務。工作時間不做私事。
5.合理安排行程計劃,提高工作效率,降低駕駛成本。
十三、保安值班規範:
1.看守大門,監督檢查進出人員和車輛的消毒操作。
2.向攜帶物品進出場地的人員詢問清楚,核對相關手續並做好記錄。
3.負責治安、防火、防盜等安全工作。
4.工作時間堅守崗位,不得擅自離崗、聊天、睡覺、打遊戲等妨礙工作的事情。
5.認真執行上下班交接班制度。
6.認真完成各自職責範圍內的其他工作。
十四、炊事員崗位職責規範:
1.確保食堂環境和食品衛生。按時吃飯。
2.非營利運作:每個月底公布菜價和食堂賬目。
3.接受工作人員的監督,不斷提高烹飪水平。
4.燒茶爐。
5.妥善滿足員工的合理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