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從沈香含樹脂的木質部石油醚提取物中分得三種沈香螺旋烷類倍半萜:沈香酸、沈香醛、沈香螺旋醇;又從含樹脂木質部揮發油中分得兩種沈香呋喃類倍半萜:沈香醇和去氫白木香醇,取本品醇浸出物進行微量升華,得黃褐色油狀物,香氣濃郁,可用來制作高能香水、香精和化妝品。
2、沈香樹皮堅韌性特強,色白如絲,可制作打字蠟紙、皮紙等原料,又可作人造棉紡品用。
3、沈香葉子、沈香花可加工為 沈香茶 ,活氣通血,調節人體中的內分泌。如果胃有不適,飲用沈香茶是最好,尤其是那些想要減肥的朋友,沈香茶是最天然、最有效的減肥劑,再沒有什麽比沈香茶更能消除腸道脂肪的了。
4、沈香種子可榨油,含油率高達71.7%,出油率56.6%,屬於 幹性油 ,用於制造 肥皂 、潤發油和鞣皮革用油。
5、沈香花可采收制成浸膏,其木材可用做建築柱子,或雕刻成高級家具、用具、也可做成壹般用材。
6、沈香能用來“焚香”供佛,而加工沈香之後剩下的殘物白木醛,也可用來制作“芳香”,供人們祭祖時使用。
7、家居裝飾上,可使用沈香代替 化學香料 ,其香氣濃郁,沈浸在芳香之中,使得空氣倍感清新,不禁讓人心醉神迷。
8、城市街道兩旁以及自家庭院內外,如果種上幾棵沈香樹,可以凈化空氣,還可美化環境,給人壹眼望去就很舒適的感覺。
有關沈香的文獻記載:
1、 李杲 :沈香,能養諸氣,用為使,最相宜。
2、《雷公炮制藥性解》:沈香屬陽而性沈,多功於下部,命腎之所由入也。然香劑多燥,未免傷血,必 下焦虛寒 者宜之。若水臟衰微,相火盛炎者,誤用則水益枯而火益烈,禍無極矣,今多以為平和之劑,無損於人,輒用以化氣,其不禍人者幾希。
3、《 本草經疏 》:沈香,氣芬芳,《本經》療風水毒腫者,即風毒水腫也。水腫者,脾濕也, 脾惡濕 而喜燥,辛香入脾而臊濕,則水腫自消。凡邪惡氣之中人,必從口鼻而入,口鼻為陽明之竅,陽明虛則惡氣易入,得芬芳清陽之氣,則惡氣除而脾胃安矣。沈香治冷氣、逆氣,氣郁氣結,殊為要藥。
4、《本草通玄》:沈香,溫而不燥,行而不泄,扶脾而運行不倦,達腎而導火歸元,有降氣之功,無破氣之害,洵為良品。
5、《藥品化義》:沈香,純陽而升,體重而沈,味辛走散,氣雄橫行,故有通天徹地之功,治胸背四肢諸癰及皮膚作癢。且香能溫養臟腑,保和衛氣。若寒濕滯於下部,以此佐舒經藥,善驅逐邪氣;若跌撲損傷,以此佐和血藥,能散瘀定痛;若怪異諸病,以此佐攻痰藥,能降氣安神。總之,疏通經絡,血隨氣行,痰隨氣轉,幾屬痛癢,無不悉愈。
6、《本草述》:按諸香如木香之專調滯氣,丁香之專療寒氣,檀香之升理上焦氣,皆不得如沈香之功能,言其養諸氣,保和衛氣,降真氣也。木香能疏導滯氣,而沈之宜於氣郁氣結者,則有不同;木香能升降滯氣,而沈之能升降真氣者,則有不同;丁香能祛寒開胃,而沈之調中止冷者,則有不同;檀香能開發清陽,而沈之升降水火者,則有不同。
7、《 本草新編 》:沈香,溫腎而又通心,用黃連、肉桂以交心腎者,不若用沈香更為省事,壹藥而兩用之也。但用之以交心腎,須用之壹錢為妙,不必水磨,切片為末,調入於心腎補藥中同服可也。
8、《本經逢原》:沈水香專於化氣,諸氣郁結不伸者宜之。溫而不燥,行而不泄,扶脾達腎,攝火歸原。主大腸虛秘,小便氣淋,及 痰涎血 出於脾者,為之要藥。凡心腹卒痛、霍亂中惡、氣逆喘急者,並宜酒磨服之;外命門精冷,宜入丸劑。同藿香、香附,治諸虛寒熱;同丁香、肉桂,治胃 虛呃 逆;同紫蘇、白豆蔻,治胃冷嘔吐;同茯苓、人參,治心神不足;同川椒、肉桂,治命門火衰;同廣木香、香附,治強忍入房,或過忍尿,以致胞轉不通;同蓯蓉、麻仁,治大腸虛秘。昔人 四磨飲 、沈香 化氣丸 、滾痰丸用之,取其降泄也;沈香 降氣散 用之,取其散結導氣也; 黑錫丸 用之,取其納氣歸元也。但多降少升,久服每致矢氣無度,面黃少食,虛證百出矣。?
9、《別錄》:“療風水毒腫,去惡氣。”?
10、 陶弘景 :“療惡核毒腫。”?
11、《海藥本草》:“主心腹痛、 霍亂 、中惡,清神,並宜酒煮服之;諸瘡腫宜入膏用。”?
12、《 日華子本草 》:“調中,補五臟,益精壯陽,暖腰膝,去邪氣。止轉筋、吐瀉、冷氣,破癥癖,(治)冷風麻痹,骨節不任,濕風皮膚癢,心腹痛,氣痢。”?
13、《珍珠囊》:“補腎,又能去惡氣,調中。”?
14、《綱目》:“治上熱下寒,氣逆喘息,大腸虛閉,小便氣淋,男子精冷。”?
15、《醫林纂要》:“堅腎,補命門,溫中、燥脾濕,瀉心、降逆氣,凡壹切不調之氣皆能調之。並治噤口毒痢及邪惡冷風寒痹。”
16、《本草再新》:“治肝郁,降肝氣,和脾胃,消濕氣,利水開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