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ǒu qiāng kē yòng yào
2 英文參考Stomatological Preparations
3 概述主要包括治療口腔,咽喉,牙周等部位感染,減輕口腔局部疼痛與 *** 的藥物。並且,口腔感染性疾病有急性和慢性感染之分,急性較重的口腔疾病必須在醫師指導下合並處方藥應用,以免延誤病情。在治療期間要註意休息,多飲水,戒除煙酒,不吃 *** 性大或過鹹過膩的食物,註意口腔衛生,飲食要以流食或半流食為主,避免食物對咽喉的 *** 。國家非處方藥中,口腔用藥均為局部用藥。
4 口腔感染鵝口瘡是由念珠菌屬,大多是白色念珠菌所引起的口咽部真菌感染,多見於嬰兒或長期應用廣譜抗菌藥物後,病變也可發生於扁桃體,喉部,食道,胃腸道,支氣管,肺部,鼻腔,外耳道等處。口咽部真菌病的治療主要用制菌素甘油溶液塗擦,亦可口服制菌素或酮康唑。
壞死性齦口炎由厭氧梭桿菌屬及奮森螺旋體所引起,個人口腔衛生不良,機體抵抗力低下時可誘發本病。急性型者起病急驟,牙齦紅腫流血,牙齦緣迅速壞死,口惡臭,頜下淋巴結腫痛。如患者抵抗力極度低下,病變可發展為壞疽性口炎,病死率較高。慢性型者多見於不註意口腔衛生的兒童。應全身應用抗生素,首選大劑量青黴素靜脈註射,嚴重病例合用龐大黴素,亦可換用紅黴素,克林黴素,頭孢唑啉,交沙黴素等。局部外用1.5%過氧化氫(雙氧水)0.02%氯已定溶液含漱或洗滌口腔,可同時服用復合維生素B,維生素C等。
牙槽膿腫多由感染牙髓壞死後,膿液引流不暢積聚在齒根端部而引起。病原菌為口腔寄殖菌群,主要為厭氧菌如消化球菌,消化鏈球菌,梭桿菌屬,韋榮球菌屬,類桿菌屬及真桿菌屬等,膿腫潰破後常有口腔需氧菌的混合感染。應采用青黴素或克林黴素肌註,也可用於紅黴素,交沙黴素,甲硝唑治療。膿腫應予引流並除去壞死組織。
5 相關出處新編藥物學
6 相關藥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