稅收籌劃是指納稅人在符合國家法律和稅收法規的前提下,按照稅收政策法規的指導,事先選擇稅收利益最大化的納稅方案來處理自身生產、經營和投資、理財活動的壹種企業籌劃行為。
這壹概念說明,稅收籌劃的前提是復合國家法律和稅收法規;稅收籌劃的方向要符合稅收政策法規的導向;稅收籌劃的發生必須在生產經營和投資理財活動之前;稅收籌劃的目標是實現納稅人稅收利益的最大化。所謂 "稅收利益最大化",包括稅負最輕化、稅後利潤最大化、企業價值最大化等內涵,而不僅僅是稅負最輕化。
對企業增值稅納稅籌劃概念的探討,首先是基於對納稅籌劃概念的分析。稅收籌劃的概念自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中期由西方傳入我國,譯自tax-planning壹詞,又譯為稅務籌劃、稅收規劃、稅收計劃等。稅收籌劃是壹門新興的現代邊緣學科,涉及諸多學科知識,許多問題尚不成熟,因此國際上對其概念的描述並不壹致。綜合來看,國內外學者對這壹概念的表述如下:
1)荷蘭國際財政文獻局(IBFD)編寫的《國際稅收詞典》壹書認為:稅收籌劃是指企業通過安排經營活動和個人事務活動,達到繳納最低稅款的目的。
2)印尼稅務專家亞薩-恩維編寫的《個人投資與稅收籌劃》壹書認為:稅收籌劃是指企業通過對納稅活動的安排,充分利用稅收法律法規提供的包括免稅在內的各種優惠,從而享受最大的稅收利益。
3)印度稅務專家斯裏尼瓦斯(Shri Srinivas)在他的《企業稅務籌劃手冊》壹書中說:稅務籌劃是整個企業管理的壹個綜合部分。......稅收已成為重要的環境因素之壹,對企業來說既是機遇也是威脅。
4)美國南加州大學的梅格博士在其所著的《會計學》壹書中將納稅籌劃定義為:在納稅發生之前,對企業的系統經營和投資行為作出事先安排,以達到盡可能少納稅的目的,這個過程就是納稅籌劃。
5)我國稅收籌劃專家趙連誌認為:稅收籌劃是指企業在稅法允許的範圍內,通過對投資、經營、財務活動進行籌劃和安排,盡可能實現節約稅收成本的稅收收入。稅收籌劃的目的是減輕企業的稅收負擔。稅收籌劃的外在表現就是 "最遲納稅,最少納稅"。
6)我國學者蓋迪認為:稅收籌劃,又稱納稅籌劃、稅務籌劃,是指企業(自然人、法人)依據現行稅法所涉及的內容(不限於壹國壹地),在遵守稅法、尊重稅法的前提下,利用企業的稅收籌劃權,按照稅法中的 "允許 "與 "不允許 "以及 "不允許"。"稅法中的 "不準"、"應 "和 "不應 "以及 "不準 "和 "不應"。
7)國家稅務總局註冊稅務師管理中心在《稅務代理實務》中對稅收籌劃明確定義如下:稅收籌劃,又稱稅務籌劃,是指企業在符合稅收法律法規的前提下,在法律允許的範圍內,自行或委托代理機構,通過對經營、投資、財務管理等事項的安排和籌劃,實現企業價值或股東權益的最大化,以達到稅負最小化和企業價值最大化的目的。通過對經營、投資、財務管理等事項的安排和籌劃,以充分利用稅法規定的包括免稅在內的所有優惠政策,優化選擇多種納稅方式進行壹項財務管理活動。
[編輯本段]二、稅收籌劃的主要內容
(壹)稅收籌劃:是指納稅人運用非違法手段(即表面上符合稅法規定,但實質上違背立法精神的手段),利用稅法漏洞、空隙獲取稅收利益的籌劃行為。稅收籌劃既不違法也不合法,與不遵守法律的納稅人偷稅漏稅有著本質區別。國家只能采取反避稅措施加以控制(即不斷完善稅法,填補空白,堵塞漏洞)。
(2)節稅籌劃:是指納稅人在不違背立法精神的前提下,充分利用稅法固有的起征點、減免稅等壹系列優惠政策,通過對籌資、投資、經營活動的巧妙安排,達到少納稅甚至不納稅目的的行為。
(三)轉嫁籌劃:是指納稅人為了達到減輕稅負的目的,通過價格調整將稅負轉嫁給他人承擔的經濟行為。
(四)稅收零風險的實現:是指納稅人賬目清楚,納稅申報正確,納稅及時、足額,不會受到任何有關稅收方面的處罰,即在稅收方面沒有風險或風險極小,可以忽略不計的狀態。這種狀態的實現,雖然納稅人不能直接獲得稅收利益,但可以間接獲得壹定的經濟利益,而且這種狀態的實現,更有利於企業的長遠發展和規模的擴大。
[編輯本段]三、稅收籌劃的方式
(壹)選擇低稅負方案。即在各種納稅方案中選擇稅負低的方案,也就是選擇納稅成本低的方案;
(二)滯後納稅期。納稅期的滯後,相當於企業在滯後期內從政府獲得了相當於滯後稅款的無息貸款。
[編輯本段]四、稅收籌劃的意義
(壹)有利於企業經濟行為的有效選擇,增強企業競爭力。
1、有利於增加企業可支配收入。
2、有利於企業獲得延期納稅的優惠。
3、有利於企業做出正確的投資、生產經營決策,實現稅收利益最大化。
4、有利於企業減少或避免稅收罰款。
(二)有利於實現國家稅法的立法意圖,充分發揮稅收杠桿作用,增加國家財政收入。
1.有利於落實國家稅收政策法規。
2、有利於增加財政收入。
3、有利於增加國家外匯收入。
4、有利於稅務代理業的發展。
[編輯本段]五.稅收籌劃的特點
(壹)稅收籌劃具有合法性[b/]。
1、稅收籌劃是在法律法規的範圍內進行的,是納稅人在遵守國家法律和稅收法規的替代下,在各種稅收方案中做出選擇誰的方案最大化的決策,具有合法性。
2、稅收籌劃符合國家稅法的立法本意。
(2)稅收籌劃具有事先籌劃性[b/]。
(3)稅收籌劃具有明確的目的性[b/]。
[編輯]六.稅收籌劃的原則
(壹)不違反稅法規定的原則。
(二)事前籌劃原則。
(三)效率原則。
企業稅負控制與稅收籌劃
壹.企業能否以減輕稅負為目的開展經營管理活動
企業減輕稅負的 "想法 "是有罪的。無罪的理論依據是什麽?
良好的稅企關系是減輕稅負的唯壹途徑嗎?還有其他途徑嗎?
為什麽說減輕企業稅負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健康運行的內在要求?
二、企業如何實施稅負減控
企業稅負減控的目標是 "準確納稅"
為什麽任何企業在任何時刻都存在少繳稅款和多繳稅款的現象
減輕稅負要練好六項內功;如何設置納稅義務的識別和確認步驟
為什麽企業在任何時刻都不需要納稅?識別與確認的步驟
如何建立涉稅負擔分析檢測體系?
制約納稅人運用權利的因素(傳統文化的慣性)
"善因惡果 "與 "程序主義"(現代文明尚未建立)
控制企業稅負的出發點
企業涉稅法律風險概述
減輕稅負,知曉法律底線;逃稅罪與非罪的認定罪與非罪的認定
五.企業涉稅咨詢與案例分析
企業涉稅咨詢的概念、目的、內容、價值
40個案例解析:
A.房地產公司銷售房屋和土地使用權的差額是否可以繳納營業稅?
B.為善意取得虛開增值稅發票提供進項稅額轉出是否有法律法規依據?
C.企業的境外分支機構是否必須在當地繳納增值稅和企業所得稅?
D、設立境外免稅分支機構的前提條件
E、過期藥品、食品能否免於進項稅額轉出?
F.個人所得稅代扣代繳手續費是國家給企業財務人員的勞務費還是給企業的補償費?
G.外商投資企業的再投資退稅是歸企業所有嗎?
H.銷售遊戲消費卡是繳納增值稅還是營業稅?
I.營利性醫療機構合理的營業稅稅率是多少?
J.計稅工資人數是否應包括臨時工?
六、企業納稅籌劃與案例分析
籌劃是為了避稅。但不是不交稅和少交稅。而是提前避免多繳稅
籌劃與咨詢的區別與聯系
實施籌劃的步驟
10個籌劃案例解析
A.如何降低附帶運輸、安裝、培訓的銷售環節增值稅
B.異地分支機構 "兩套賬"。合並計算收入減征企業所得稅
C、選擇 "壹般 "和 "小規模 "納稅人減征增值稅
D、如何分解高級管理人員的個人收入以減輕稅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