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堂醫生這壹稱呼最早源自張仲景。
坐堂醫,通常是壹間小小的診室內,壹張方桌,壹個脈枕,壹位老中醫坐在藥房內,即可為患者運用望、聞、問、切的手段來診斷疾病,開方子抓藥,這種“前廳看病,後堂抓藥”的方式,沿襲了千年的中醫傳統看病模式,方便實惠,新中國成立後,也曾采用坐堂醫方式,在百年老店葉同仁堂設立門診部。
由於以後仿西醫的模式,坐堂醫慢慢從中藥店消失了。改革開放後,為了緩解老百姓看病難、看病貴的現狀,促進社會和諧,健康發展,中醫師又開始坐堂,方便老百姓。
後因醫藥銷售代表冒充中醫在藥店“坐堂”,牟取不正當利益,屢屢貽誤患者病情,2001年,衛生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等部門聯合要求嚴禁在藥品零售企業內以“坐堂醫”、“義診”、“醫療咨詢”等名義非法開展醫療活動,使“坐堂醫”這壹傳統角色悄然退出了歷史舞臺。
中醫坐堂醫診所管理辦法
1、中醫坐堂醫診所的法定代表人由藥品零售藥店法定代表人擔任。
2、中醫坐堂醫診所登記註冊的診療科目應為《醫療機構診療科目名錄》“中醫科”科目下設的二級科目,所設科目不超過2個,並且與中醫坐堂醫診所提供的醫療服務範圍相對應。
3、中醫坐堂醫診所的命名由識別名稱和通用名稱依次組成。識別名稱:藥品零售藥店名稱和地名,通用名稱:中醫坐堂醫診所。
4、中醫坐堂醫診所聘用的醫師,應當是取得醫師資格後經註冊連續在醫療機構從事5年以上臨床工作的中醫類別中醫執業醫師。中醫坐堂醫診所可以作為中醫類別中醫執業醫師的第二執業地點進行註冊,但至少有1名中醫類別中醫執業醫師的第壹執業地點為該診所。
5、中醫類別中醫執業醫師可以在中醫坐堂醫診所執業,其他類別的執業醫師不得在中醫坐堂醫診所執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