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回族自治區西海固是我國著名的國家級貧困地區,生態環境惡劣。1993固原市農科院在自治區科技廳的大力支持下,開展了植桑養蠶試驗。經過10年的技術探索和蠶桑產業發展,篩選出適合該地區生長飼養的優良桑蠶品種,解決了栽桑養蠶的主要技術難題,探索出了適合寧夏半幹旱地區的優質、高產、綠色桑園建設模式。三年生桑園在四川旱地每畝可產葉900多斤。桑園進入高產期後,每畝產葉可達1.500公斤以上,每畝產值可達1.000元以上。桑園1畝是小麥3-5畝的收入。經西北A&F大學蠶桑絲綢研究所測試,由於該地區獨特的氣候條件,所產蠶繭體積大、色澤白、85%松弛,綜合指標達到國內同類地區領先水平,可用於制作4A級以上生絲。現在全市發展桑園3萬畝,取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位於寧夏回族自治區最南端的靖遠縣,通過大規模種植桑樹,兼顧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生態環境明顯改善。在三峽庫區,溝、坡、埂上生長的桑樹,有效地防止了水土流失,增加了農民收入,當地農民通過種桑養蠶走上了脫貧致富的道路。
桑葚滿是寶。桑葉不僅對生態建設有很好的作用,還能養蠶,有類似人參的滋補和抗衰老作用。其營養價值已成為食品科學技術的熱點。桑葉可用於制作桑葚茶、桑葉復合飲料、調味品、護膚劑、保健食品等桑葚茶,在日本被稱為長壽茶。日本在面粉中加入桑葉粉,使得保健面條價格昂貴。桑葚的細莖柔軟有彈性,是制作擔子和扁擔的好材料。桑枝粗莖堅硬,紋路清晰,是制作家具的好材料。桑樹根可以用來做降壓藥,對中風和神經系統疾病有特效。桑枝可以栽培蘑菇、銀耳等食用菌,還可以生產纖維板、人造棉、造紙、提取果膠,也是很好的中藥材;桑葚是風靡全球的第三代水果。具有良好的保健功能,被衛生部正式列入第壹批“藥食同源”名單。
桑樹是多年生葉植物,具有很強的耐切割性。每年修剪壹次桑枝,直接解決農村生活用柴問題,保護森林,增加森林覆蓋率。近年來,我國許多地區在丘陵緩坡地建立了桑園,如四川、重慶、山東、陜西等地,甚至在25度以下的坡地上也種植了桑樹。
桑樹可以生長在高高的黃土坡和沙漠上。在黃土高原和沙漠地區,地下水位低,土層深。桑樹根能發育深,抗旱性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