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名:
性味甘、微溫;歸肝、腎經。
滋陰主藥補血藥
人們常說補腎莫忘熟地黃,因為明代名醫張景嶽曾說過:"熟地黃能大補氣血,滋培腎火,填骨髓,益真精,專補腎中元氣"。本經逢原》中也記載:"熟地黃,文火蒸曬,味苦甘,陰中之陽,故能補腎中元氣。"熟地黃被廣泛用於治療肝腎陰血不足,被譽為 "利水之主,養血之君"。
熟地黃小檔案
熟地黃由生地黃加工而成,主產於河南、河北、內蒙古、山西等地。它屬於玄參科,藥用部分是地黃的塊根。藥用部分為地黃的塊根。地黃分為:生地黃、熟地黃、生地黃炭等。熟地黃是將曬幹的生地黃與黃酒混合蒸至內外黑潤,再曬至八分幹,切厚片,曬幹而成。熟地黃直接炒炭或封閉煆炭,稱為熟地黃炭。
功效與主治
熟地黃的功效補血滋陰,益精填髓;熟地炭止血。
這些成分的用法如下:(1)用於血虛所致的面色萎黃或蒼白、頭暈目眩、心慌失眠;(2)用於腎陰不足所致的口渴盜汗;(3)用於肝腎精血虧虛所致的頭暈耳鳴、須發早白、腰膝酸軟等癥。4)用於陰血不足、久不生育等引起的婦女月經失調;(5)用於腎虛引起的咳嗽、咳痰。
鑒別與選購
生地黃與熟地黃的區別主要在於功效不同。生地黃未經炮制加工,味甘、苦,性寒,滋膩性小,主要作用是清熱涼血、養陰生津,多用於血熱出血或壯熱、口幹舌燥等癥,故生地黃為滋陰涼血之要藥。熟地黃是經過加工的,味甘、微溫,能養血滋陰,凡精血陰虛偏寒或熱輕者均可選用,為補血之要藥。生地黃、熟地黃雖為同物,但功效不同,故應用時壹定要辨證論治,切勿將二者混淆。
註意事項
1.本品滋膩,易引起消化不良等癥狀,宜與陳皮、砂仁等同用,以促進消化。2.是氣滯痰多,腹脹食少,大便稀薄者忌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