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論文是科學論文的壹個分支,報道自然科學研究和技術發展的創新成果,是闡述原創性研究成果並公開發表的書面報告。醫學論文的格式由以下六部分組成:論文標題;作者署名、工作單位、郵編;摘要(目的、方法、結果和結論);關鍵詞;文本(數據和方法、結果和結論)參考文獻。
壹、寫作步驟
準備:查找和積累資料,包括文件摘錄、實驗室觀察數據、各種記錄、調查研究得到的各種結果等。收集的資料越多越豐富,觀察問題就越全面,對分析研究問題就越有利。
命題:
①確定研究方向:由於學科種類繁多,內容豐富,只有專註於某壹學科的某壹方面,才能選擇合適的課題;
②創新:是醫學論文的目的。提出新思想、新觀點,做出新結論。總之,要有自己獨特的想法;
③註意命題的必要性和可能性,防止盲目性;標題是論文的題目:通常是研究的主題,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標題壹定要名副其實:充分反映文章內容,使標題與內容壹致,鮮明醒目,短小新穎,讓人壹目了然,便於閱讀和記憶。
準輪廓
提綱是論文寫作的設計圖,是全文的骨架,起著疏通思路、安排材料、形成結構的作用。
(1)把已經初步醞釀好的想法、觀點、思路寫下來,按提綱寫。隨著靈感和想法的深入,會有新的想法和發現,從而對原有的想法進行修改和補充;
(2)擬提綱必須完整,初步構建文章的大致輪廓;醫學論文前言的主要內容是沒有什麽可以研究這個題目,說明研究和討論這個題目的現實意義。
初稿:
(1)在基本觀點已經明確,參考文獻或參考文件已經準備好的情況下,可以按提綱的順序進行;
初稿壹定要紮實完整,讓妳覺得很滿意。
初稿的修訂和定稿
起草初稿很重要,但修改初稿也很重要。
①修改是對初稿內容理解的深化,不斷選擇表達形式的過程;
(2)修改的原則是找出什麽問題,修改什麽問題;
(3)修改往往需要作者把初稿看幾遍,每看壹遍都會有新的感受,然後可以發現壹些不足,再進行修改;
④修訂時要註意外文字母、表格、插圖、參考文獻的內容、格式、序號、編號是否符合要求,有無錯別字。
第二,寫作技巧
標題標題要求:
1.具體簡潔:壹般不超過20個字。
2.標題相稱、準確、鮮明:標題反映內容,內容解釋標題。
3.重點突出,主題明確:突出論文主題,高度概括,壹目了然。如果不足以概括論文內容,可以加壹個副標題(破折號、括號或序列碼)。
作者簽名(作者)
1.作者簽名的含義
(1)明確論文責任:寫作責任自負。
(2)獲得應有的榮譽:載入科技發展史。
(3)文獻檢索的需要:作者檢索。
(4)明確版權:人身權和財產權。
2.作者署名的原則
署名個人作者僅限於選擇研究課題和制定研究計劃、直接參與全部或主要研究工作並做出貢獻、參與撰寫論文並對內容負責的人員。(GB7713-87《科技報告、學位論文和學術論文的編寫格式》)
3.作者簽名的要求
(1)分為集體簽名和個人簽名。
(2)第壹作者應是論文的創造者、設計者、執行者和作者。
(3)多人合寫時,主在前,次在後;多個單元聯合編寫時,應當標註腳註。
(4)作者人數不易過多,壹般不超過6人。
(5)指導、合作、審稿人可以列入致謝。
抽象(抽象)
1.摘要的內容和格式
通用格式:
(1)目的:說明論文要解決的問題及其由來和由來。
(2)方法:說明研究時間、參與研究的患者或受試者人數以及研究的主要方法。
(3)結果:說明研究內容中的主要結果,包括數據和統計檢驗結果。
(4)結論:說明主要結論,包括直接臨床應用。
其他格式
(1)目的(目的、宗旨、背景):本文要解決的問題及其由來、由來、研究背景。
(2)設計:論文的基礎研究和設計。
(3)設置:研究地點、單位、年級。
(4)受試者、患者:研究的時間和主要方法。
(5)幹預:論文的臨床治療和其他治療方法。
(6)措施:評價結果的主要測試項目。
(7)成果:說明研究內容中的主要成果和數據。
(8)結論:說明主要結論,包括直接臨床應用。
2.摘要的寫作要求
(1)連續寫,不分段落,不加字幕,不舉例。
(2)格式標準化。
(3)短小完整,壹般約占全文的10%。
(4)文字資料,無圖表、表格和化學結構式。
(5)內容基本相同的英文摘要。
關鍵詞
關鍵詞是表達科技文獻的本質特征,是具有實際意義的詞語或短語。
主題詞是標準化的關鍵詞,關鍵詞是靈活廣泛的自由語言。目前,無論是關鍵詞還是主題詞都被用作檢索語言。由於關鍵詞是自然語言,同義詞、近義詞、多義詞不統壹,導致檢索錯誤,大多選自醫學敘詞表(MeSH)。
1.關鍵詞格式
3-8個單詞或短語,寫在空白處,不帶標點符號。外文字符之間可以加逗號,除專有名詞前綴外,其余均為小寫。
2.選擇關鍵詞的方法
(1)可以從標題、摘要、全文內容中選擇最常用的標題。
(2)應經過嚴格篩選,以充分、準確、全面地反映文章的中心內容。
(3)查閱醫學辭典確認。
簡介(引言)
1.簡介的基本內容
(1)簡述研究這部作品的緣由和目的。
(2)研究這部作品的歷史背景。
(3)國內外該項工作的研究現狀和趨勢。
(4)強調這項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研究意義。
(5)適當說明學習這部作品的時間、材料和方法。
2.引言寫作要求
(1)簡明扼要:壹般200-500字,約占全文的1/8-1/10。
(2)實事求是,客觀評價:不要刻意貶低前人,切忌妄下斷言。
(3)少用套話:層次不同。
(4)不要與摘要雷同,避免與正文重復:不涉及結果或結論。
(5)壹般不寫?簡介?字標題。
材料和方法
材料與方法主要說明研究的材料、方法和基本過程。它回答?怎麽做?這個問題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材料是表達研究主題的物質基礎,方法是指完成研究主題的手段。材料和方法是科學論文的基礎,是判斷論文科學性和先進性的主要依據。它可以使讀者了解研究的可靠性,並為他人重復研究提供信息。
材料和方法的標題因研究類型不同略有不同,調查研究常改為?對象和方法?是否用於臨床試驗?案例和方法?。不同類型研究的材料和方法並不完全相同。
實驗研究應說明實驗條件和方法。
①實驗條件包括來源、品系、性別、年齡、體重、健康狀況、選擇標準、分組方法、麻醉和手術方法、標本制備過程、實驗環境和飼養條件等。
(2)實驗方法包括所用儀器設備、規格、試劑和操作方法。
(3)若試劑為常規試劑,可寫明名稱、生產廠家、規格、批號;如果是新試劑,也要寫分子式和結構式;如需配制,應說明配方和配制方法。
(4)如果操作方法是前人用過的,且廣為人知,只要說出名字即可;如果是比較新的方法,要說明出處,提供參考;方法改進的,應當說明修改的依據和內容;對於創新方法,要註意不要把新方法的介紹和該方法研究的新問題混在壹篇論文裏。如果論文報道了新的方法,要詳細介紹試劑配置和操作的具體步驟,以便他人學習和推廣。
臨床研究的對象是患者,要說明是來自住院還是門診。同時必須簡要說明病例數、性別、年齡、職業、病因、病程、病理診斷依據、分組標準、疾病的診斷和分類標準、病情和療效的判斷依據、觀察方法和指標。
以上內容可根據學習的具體情況進行選擇和說明,突出重點。
(1)對於研究新診斷方法的論文,要註意研究對象是否包括各類不同的患者(病情嚴重程度、有無並發癥、診療過程等。)、受試者和對照的來源(比如某種疾病在不同級別醫院的患病率和治療率可能不同)、如何指定正常值、如何進行診斷方法等等。
(2)有關疾病臨床病程及預後的研究論文,應關註患者接受治療的病程階段,患者的轉診情況,是否制定了觀察疾病結果的客觀標準。
③病因學研究論文應說明研究設計方法(如臨床隨機試驗、隊列研究等。)以及是否應該進行劑量效應觀察。
④臨床療效觀察研究,主要說明病例選擇標準、病例壹般資料(如年齡、性別、病情嚴重程度等。)、分組原則和樣本分配方法(配對、配伍或完全隨機)、療效觀察指標和療效標準。
⑤治療方法為手術的,應註明手術名稱、手術方式、麻醉方法;在藥物治療的情況下,還應註明藥品名稱(壹般用學名代替商品名)、來源(包括批號)、劑量、給藥途徑和方法、療程、中草藥的產地和配制方法。
結果(結果)
成果是論文的價值,是研究成果的結晶。得出本文的結論,引發討論,得出判斷、推理和建議。
1.結果的內容
(1)數據:不需要原始數據,需要統計處理。
(2)圖表:用來表示規律性和對比性。
(3)照片:能客觀表達研究成果。
(4)文字:對數據、圖表、照片進行說明。
2.結果的書寫要求
(1)根據實驗得到的事實材料,安排可以分小節,可以加字幕。
(2)說明客觀結果,不加作者的評價、分析和推理。
(3)結果應真實可信,不符合主觀假設的數據或其他結果不得隨意刪除。
(4)因為圖表和照片占用空間大,可以用文字說明,所以盡量少用圖表或照片。
討論(討論)
論述是論文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作者對研究中獲得的信息進行歸納、概括和討論,提出自己的見解並評價其意義。
討論的內容
(1)實驗觀察過程中各種數據或現象的理論分析和解釋。
(2)評價自己結果的正確性和可靠性,比較與他人結果的異同,並說明原因。
(3)實驗結果的理論意義、對實踐的指導作用及其應用價值。
(4)關於作用機制或變化規律的討論。
(5)國內外同類課題的研究動態及其與本文的關系。臨床醫學論文的寫作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