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蟹農朋友來說,最擔心的就是螃蟹已經死了。但進入6月,河蟹死亡逐漸增多,給養殖戶帶來了不少麻煩。那麽,河蟹為什麽會死呢?筆者認為,死亡原因有千萬種,結果都是壹樣的,而高溫期河蟹的死亡,歸根結底是因為缺氧。
這裏我主要把缺氧分為兩種,壹種是生理性缺氧,壹種是非生理性缺氧,也就是外界環境缺氧。
壹、生理性缺氧
中華絨螯蟹生理性缺氧主要是指由於中華絨螯蟹呼吸器官的鰓(6對)受損,或受攜氧物質(血藍蛋白)的影響,使中華絨螯蟹自身吸收和攜氧能力降低而引起的缺氧。造成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是:
1,黑鰓,爛鰓
中華絨螯蟹的鰓就像人的肺。當中華絨螯蟹的鰓受到損傷時,中華絨螯蟹吸收氧氣的能力必然下降。
2、腮掛臟
當底部和水環境變臟時,蟹會吸進很多臟東西,附著在鰓上,阻礙氣體交換,影響蟹對氧氣的吸收。
3.中毒
當水中氨氮、亞硝酸鹽、硫化氫等有毒有害物質超標時,河蟹的呼吸蛋白即血藍蛋白受到影響,導致河蟹攜氧能力不足,缺氧。
第二,外部環境缺氧
顧名思義,外界環境缺氧主要是指蟹塘水體溶解氧不足。原因是水中氧氣的來源小於氧氣的消耗量。
1,氧氣源
蟹塘的氧氣來源主要有兩種:藻類和水生植物(伊樂藻、輪生紅球藻、苦豆子等)。當水體中藻相不均或嚴重缺乏時,產氧量肯定會下降。當水體中的水生植物活力不足時,光合作用的產氧能力下降,導致水體中的溶解氧減少。
2、氧氣的消耗
蟹塘耗氧主要來源於“水呼吸”。“水呼吸”是指水中微生物的耗氧量,即水中浮遊動物、植物和細菌的耗氧量以及在細菌參與下分解的有機物的耗氧量。同時腐敗的水生植物也會大量消耗水中的氧氣,健康的水生植物在夜間也會大量消耗水中的氧氣。
那麽,針對以上情況,應該如何防止螃蟹缺氧,進而控制和減少螃蟹死亡的數量呢?
1,減少生理缺氧
黑鰓和爛鰓主要是細菌感染造成的,所以消毒是我們需要做的。比如碘制劑(“超碘”、“金碘”等。)和戊二醛(“君必可”等。)用於消毒。鰓臟的時候可以通過改善底部和水體的環境來進行處理,比如使用增底產品(“全效增底”、“強力清底”等。)和水調產品(“活力惠水素”、“黃金益生菌”等)。).當水中有毒有害物質較多時,可以使用“水博士”、“解毒靈”等排毒產品進行排毒。
2、增加氧氣來源。
1)保持水生植物活力:使用草肥(蟹草肥、蟹草肥B型、護草靈等。)定期(比如10 ~ 15天)。
2)藻相調控:高溫時容易爆發藍藻,要盡壹切努力預防藍藻。藍藻在高溫、高pH值、低碳源、缺菌的條件下容易產生。因此,建議根據水質情況,定期用“活肥”培養矽藻,用“金益b”調節菌相,保護藻類,平衡菌藻。
3)使用氧化型底改或化學增氧劑:具有增氧功能的氧化型底改產品,如“全效底改”、“強力清底”、“原子氧”、“顆粒氧”等。
4)使用增氧機等機械增氧設備。
5)註入高溶解氧的外源水:如果池塘水質差,外源水好,可適當註入或使用曝氣深井水。
對於水產養殖來說,高溫期死亡並不劃算。管理好水質,保持池塘溶解氧充足,順利度過高溫將是成功的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