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藥品查詢 - 從價值觀的角度評價科學的作用

從價值觀的角度評價科學的作用

壹、對待科學學習

教育者們往往只重視向學生傳輸學習的內容,而忽略對待學習的態度,事實上,科學的學習態度影響著學生對科學學習的投入、過程與效果。《交互作用的科學》這套教材就比較註重對學生合作學習,科學精神進行評價。

(壹)善於與人交流、分享與協作,能聽取不同的意見,尊重別人勞動成果

現代社會提倡團隊精神,提倡交流、合作,《交互作用的科學》教材在“化合物與混合物”章節中,通過以下活動步驟為學生提供了合作學習的機會:1.每個學生發壹張標有以下主題之壹的卡片:元素、化合物或混合物;2.每個學生像“科學家”壹樣,收集與自己卡片上相關的資料;3.同壹主題“科學家”收集相關資料後,集中討論10分鐘;4.所有“科學家”討論完後,重新分組:每三個不同主題的“科學家”分為壹組;5.每位“科學家”向小組中另外兩人介紹他的發現,小組中另外兩人應認真聽“科學家”的發言,向“科學家”學習,不懂的問題要向“科學家”提問;6.每個小組的學生相互學習相互交流,在每壹輪發言結束後,小組成員應互相致謝。

活動結束後進行認知討論:1.是教授難,還是學習難?2.小組中哪位同學的教學方法最好?3.怎樣才能提高教學方法?4.妳在聽同學發言時是否做了筆記?5.做筆記對妳有什麽幫助?

討論後總結:教師任意請幾位學生總結壹下他們小組關於元素、化合物和混合物的討論,最後評述大家的觀點並在黑板上做壹個關於元素、化合物或混合物的概念圖。

該活動的目標是讓學生能夠區分元素、化合物和混合物,知道物質的名稱,能描述該物質的壹種或幾種性質。活動中讓每個學生都有機會扮演“科學家”的角色,將自己收集到的資料“教”給同學,並聽取同學的意見。這個過程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通過比較“教別人和被人教”,理解並尊重教師的勞動。

(二)通過實驗設計題,培養學生熱愛科學的精神,考驗學生的毅力

學生通過手腦並用的實驗設計活動,可以體驗實驗過程的曲折和樂趣。在“生物體內的運輸”壹章中給出了這樣的實驗設計題:給妳壹瓶香水,請設計實驗來計算香水在房間的擴散速度。設計實驗前請思考以下問題:怎樣來確定香水分子已到達房間特定位置?妳每次都得到同樣的結果嗎?在不同的房間裏做這個實驗會得到同樣的結果嗎?在同壹房間裏不同的時間呢?“溶液和懸濁液”章節中,教材要求:設計實驗證明酸性物質只有溶解在水中的時候才呈現酸性。(實驗中可能用到的材料:鎂帶、藍色石蕊試紙、電池組、燈泡、固體檸檬酸、檸檬酸水溶液、檸檬酸丙酮溶液。)

實驗設計題利用學生的好奇心,通過思考和探究,讓學生充分投入到實驗的過程中,滿足學生的求知欲,從而產生愉悅的情緒體驗,激發進壹步探索未知的濃厚興趣,並由此升華為對科學的熱愛。另壹方面,實驗探索中往往需要經歷繁雜瑣碎的操作和準備隨時咀嚼失敗的苦果,這是對學生毅力的極好考驗。所以實驗設計的過程才是最重要的,對於結果可以作為評價的依據,但並不是最終目的。

二、對待科學

(壹)尊重科學原理,實事求是,不迷信權威

世界是不依賴人們主觀意誌決定的客觀存在,科學活動要求人們從事各種物質創造活動時應該尊重科學原理,遵循“實事求是”的態度,要求正確認識客觀世界的運動。在“物質的分類”章節中問到:如果壹位考古學家告訴妳,他在考古挖掘時發現了塑料桶和鋁鈦合金制成的裝飾品,妳會相信他嗎?為什麽?“動物的消化作用”章節中提到:“每天吃壹個蘋果,就不用看醫生了”,妳同意這個觀點嗎?妳自己又有什麽看法。“聲 ”壹章中:著名的水下探索者Jacques Cousteau曾描述海洋是壹個“無聲的世界”,妳同意這個觀點嗎?

考古學家多是考古學的權威,壹般人不會懷疑專家的觀點,可是專家也有出錯的時候,學生是否敢於質疑考古學家的話,不迷信權威,是否能夠依據客觀事實提出自己的見解,正是這類題目的意圖。同樣,“每天吃壹個蘋果,就不用看醫生”“海洋是壹個無聲的世界”,也是要求學生根據客觀事實進行判斷,得出正確的結論。所以評價的意義在於教會學生要有自己的觀點,能科學地作出判斷。

(二)探究與日常生活有關的科學問題,不斷提高對科學的興趣

我們的課程要關註真正來自學生和屬於學生的問題,聯系學生生活和社會實際設計問題進行評價。教材在“聲”章節中設計了下面兩個問題:1. 超音速飛機飛行的速度比聲音的速度還要快。當壹架超音速飛機向妳飛來時,妳聽得到聲音嗎?為什麽?2.“測謊機”通過測量人皮膚的電阻來判斷這個人是否撒謊。事實表明,濕潤的皮膚比幹燥的皮膚更容易導電,請解釋“測謊機”的工作原理。“物質的微粒模型”章節中:小慕上星期過生日的時候吹了很多氣球,幾天後她發現所有的氣球都變小了。是因為氣球的口沒有紮緊,還是由於空氣分子從氣球壁的空隙中跑出來了?由此妳能夠推斷出組成氣球橡膠壁的微粒與氣體分子的大小關系嗎?“力和壓強”章節中:磁懸浮列車不是直接在鐵軌上運行,而是通過電磁作用“浮在”鐵軌上行使。妳認為坐在磁懸浮列車上和特快列車上相比有什麽不同?讓列車行駛時“浮”起來的作用是什麽?磁懸浮列車與氣墊船有什麽異同?

飛機的速度比聲音傳播速度還快時會怎麽樣,“測謊機”是怎樣工作的,氣球自己變小了,磁懸浮列車可以“浮在”鐵軌上……這些不容易解釋的生活現象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源泉,也是培養學生積極主動的科學態度的動力。結合生活中常見的現象,設置懸念、疑問,解決難題,使學生嘗到獲取知識的樂趣,激發其求知欲,學生就會更加主動愛學。

(三)借助科學史教育,培養學生的科學品質

在科學教育教材中結合學科知識,恰當地引入壹些對科學史的評價,不僅可以增加教材的人文內涵,而且可以使抽象的科學知識生動有趣,增加親和力,有利於提升學生的求知欲望。例如,《交互作用的科學》教材第壹章“科學發現”中通過了解科學家的事跡,如閱讀關於著名的發明家托馬斯·愛迪生的短評,讓學生談談他的什麽品質和態度使他成為壹位偉大的科學家。“長度、面積和體積的測量”章節中:1792年十進制被發明時,人們計劃做壹個10小時的鐘,但該計劃從未被實施。妳認為10小時的鐘有意義嗎?為什麽?“元素──最簡單的物質”章節中:最早的化學家叫做煉金術士,他們使用各種辦法,希望能煉出金子。在這個過程中,他們發現了很多新物質,並且發展了今天實驗室中常用的技術,但是他們並沒有煉出金子。妳認為他們為什麽失敗?“化合物與混合物”章節中:很長壹段時間內,人們都認為水是壹種元素,直到科學家們將水分解為氫氣和氧氣才糾正了這壹錯誤認識。妳知道是什麽原因導致人們長期以來都認為水是壹種元素嗎?

科學的發展與社會的發展密切相關,科學發展史不僅記載著科學知識的壹步步重大進展,同時反映著每壹步進展中人類為之所作的努力、歷經的艱辛、付出的代價、獲得的經驗和教訓,以及這種進展對科學、對社會產生的作用和影響等等。從煉金術士到化學家、從10小時的鐘到12小時的鐘……科學在壹步步發展與進步,這些都是寶貴的教學資源,我們可以通過這些來激發學生興趣,啟發學生思維,使之形成良好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三、對待科學、技術與社會的關系

科學、技術與社會緊密聯系,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及其在社會生活中所起的作用越來越大,出現了廣泛應用科學技術的壹些負面效應。利用對待科學、技術與社會關系的評價,可以使學生懂得科學並不只是象牙塔中的和外界孤立的知識,而應該對科學技術有更全面的認識。這對於社會對科學應用的適當控制、對未來的科學技術決策,以及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都具有重要的潛在意義。

(壹)意識到科學技術會給人類與社會發展帶來好處,也可能產生負面影響

科學史上有個著名的故事:在法拉第演示完電磁感應之後,有人問他:“這有什麽用?”法拉第反問道:“嬰兒有什麽用?”這是科學家為自己辯護的眾多例子當中的壹個,然而說到底科學研究和嬰兒的產生畢竟還是兩碼事。享受過科技文明帶來的便利與富足之後,人們重又陷入其負面影響的漩渦裏,對新的科技成果抱著越來越審慎的態度。教材第二冊第五章“人類的有性生殖”有這樣兩個問題:1.通過克隆繁殖後代,只需要壹個親代而不是兩個。這些年來,科學家們利用動物(母體)細胞克隆了不同的動物,例如多利羊。克隆是有性生殖還是無性生殖?克隆有哪些優點和缺點?在科技條件允許的情況下,人可以進行克隆嗎?說說妳的看法並說明理由。2.利用生物技術,有壹天我們也許可以制造出我們需要的嬰兒,妳認為這是濫用科技嗎?為什麽?再如,“細胞”章節中:基因存在於染色體上,它控制著生物特定的形狀,今天科學家們能夠改變植物或動物的基因,以此來改變它們的生活方式。壹些食品中含有轉基因物質,這叫做轉基因食品。轉基因食品包括轉(魚)基因草莓,它們可以在寒冷的天氣中不受霜凍;基因改良水稻,可以抵禦蟲害。妳會購買或使用基因食品嗎?為什麽?妳希望食品的包裝上註明是否轉基因食品的標示嗎?

我們既然可以克隆動物,那麽是否也可以克隆人呢?學生可能會有不同的答案,對於這類問題可以先讓學生討論,再由教師進行引導:基因科技要想造福人類,就應充分考慮其負面影響。這個目標是艱巨而復雜的,需要給科技更多的人文關懷,使科學家充分處理好技術上的“可能”與倫理上的“應該”,以及自然法則與道德法則的相互關系。科學活動對社會既有正面作用,也有負面影響,我們應當讓科學技術成為促進社會進步的力量,而防止與消除其對社會的負面影響,科學家的行為也需要有壹些社會化的規範來約束,也就是科學道德的約束,否則就會產生種種越軌現象而不利於科學事業健康、有序地發展。未來的科學家就在現在的中學生中產生,我們要盡早培養學生正確的科學態度和社會責任感,讓科學技術推動社會的發展。

(二)關註與科學有關的社會問題,增強社會責任感

特別值得壹提的是,《交互作用的科學》這套教材專門就性、艾滋病、毒品、吸煙、酗酒等社會問題編寫章節展開論述(這在我國的《科學》教材中涉及不多),通過對這些社會問題的評價,教育學生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確立積極健康的生活態度和社會公德心。以下列舉教材中“藥物”“酒精中毒”“吸煙”“性”四個章節中的問題進行討論。

“藥物”章節中:1.新加坡法律中,任何進行非法毒品交易的人都將面臨死刑。妳怎樣看待政府嚴厲懲罰這種非法毒品交易做法?2.以下是壹個26歲的海洛因和冰毒的吸食者的陳述(略),(1)分析壹下吸毒將造成哪些問題,並將它們分類(例如:社會問題、健康問題),(2)妳認為他被抓是件好事嗎?為什麽?

“酒精中毒”章節中:1.如果妳的家人或朋友酗酒,妳怎樣幫助他?2.酒精是壹種抑郁性的藥品,過量飲酒會對人們造成很多危害,然而酒不像其他藥物被禁止或必須由醫生開處方限制,商店或超市會向18歲以上的成人提供酒飲料。妳認為今天酒飲料不被禁止的原因有哪些?在妳看來,酒應該被完全禁止嗎?請詳細說明。3.酒後駕車會導致壹系列問題,妳有什麽辦法來解決這個問題。妳認為妳的這些建議有效嗎?4.李蘇的父親是個酗酒者,假定妳是李蘇,在妳的日記裏描述壹下父親酗酒對家人會造成哪些影響。

“吸煙”章節中:1.吸煙不僅會影響吸煙者自己,還會影響他周圍的人,比如,他所愛的人們。設想壹下妳是壹個吸煙者的太太,並且懷孕了,妳如何勸他不要再吸煙了。2.阿辛吸煙的原因壹方面是由於壓力,另壹方面希望給女孩子們留下成熟和“帥氣”的印象,但他不僅沒給女孩子留下好印象,女孩子們對他反避而遠之。妳知道為什麽嗎?請給出理由說明。3.吸煙對我們有害,但為什麽香煙廣告總是給我們描繪出壹個新奇的、享樂的還有壹些與美好生活有關的畫面?

“性”章節中:1.如今,(新加坡)政府鼓勵每個家庭生兩個以上的孩子。妳認為每個家庭最好有幾個孩子呢?試討論為什麽新加坡人有必要建立大家庭。2.(1)有人試著用藥物治療性傳播疾病,他們可能並不知道服用了錯誤的藥或錯誤的使用藥物,這樣會造成什麽危害?(2)有多個性伴侶時,感染性傳播疾病的可能性會大大增加,這是為什麽呢?3.十幾歲的青年做墮胎手術是否要征得父母的同意,這壹直是壹個在爭論的問題,妳對此持什麽觀點?請說明理由。4.假如妳的同學中有人感染了艾滋病,妳要參加壹個與這個同學有關的討論會,在討論會上妳將說些什麽?

對於初中生可能並沒有機會真正了解吸食毒品到底會怎樣影響到我們的正常生活,教材從“海峽時報”中摘錄壹段吸毒者的個人陳述,就像跟學生聊天壹樣,活生生的例子,讓學生真實地感受到這位吸毒者正受到毒品的折磨,從而思考吸毒會造成哪些問題,進而理解國家為什麽嚴厲禁止毒品交易。學生吸煙很大程度上是為了耍酷,女孩子會不會喜歡那些刁著香煙的小混混呢,我們可以聽聽她們的意見。如果妳的父親是個酒鬼該怎麽辦,怎樣看待女學生墮胎,如何對待艾滋病人……隨著經濟的發展,類似的社會問題越來越多,中學生該如何看待這些問題,如何解決身邊的這些問題,他們可能不知所措,所以我們可以采取開放式評價方法,讓大家壹起來討論解決這些問題的策略。

(三)滲透國情教育,培養有責任感的社會個體

關註國情教育是《交互作用的科學》教材中的壹大亮點,通過介紹該國科學成就、科學家事跡,該國物質資源、科學趣聞等等,讓學生了解自己的國家,潛移默化地受到愛國主義教育。

例如,在“地球能量的來源和存儲”壹章中:1.哪種可再生能源──太陽能、潮汐能、風能、水力發電能或地熱能最適合新加坡?請解釋妳為什麽選擇這種能源。在新加坡這種能源的利用有哪些局限性?2.1993年世界上29個國家的430個核電站產生了全球17%的電,亞太地區越來越多的國家開始開發核能來滿足日益增長的能源需求。核能有哪些優缺點?如果在新加坡建壹個核電站會對新加坡有些什麽影響?再如,“用電”壹章中:與30年前相比,新加坡現在由電引起的災難要少得多,這是什麽原因呢?

熱愛祖國的情感,在很大程度上對學生努力學習科學知識起著長遠作用,同時也是他們將來走進社會後為國家和人民貢獻力量,為國家和社會造福的內在驅動力之壹。我國幅員遼闊,資源豐富,可以讓學生去感知和領會,以獲得直接的、豐富的感性認識,也可以給出數據和材料,讓學生思考,了解國情,知道怎樣更好地建設自己的國家,培養學生振興中華的使命感與責任感。

四、對待自然

人類只是自然界的壹部分,人類應該重新審視自身與其他生物以及自然界的聯系,這些相互聯系是地球上生命***同起源的必然條件。教材中,通過人們如何利用自然、對待自然的思考,讓學生掌握解決人與自然和社會可持續發展問題的方法,培養學生參與可持續發展的實踐能力,養成對自然、社會負責任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提高學生可持續發展的參與意識和行為。

關註壹下《交互作用的科學》中的例子,在“生態系統中的能量傳遞”壹章中:為了建壹個城鎮,人們把壹片森林毀掉,這將如何影響曾經生活在森林中的動物的生活方式?“生態學”章節中:在土地不足的新加坡,人口增長和經濟發展都受到了限制。這意味著我們的森林、沼澤和大自然都要讓步於城市的發展嗎?為什麽?“食物──合成或分解”章節中:新加坡每年都有“植樹節”,對於壹個城市(比如新加坡)來說,為什麽要種這麽多樹?

我們對待自然的方式將影響到其他動物以及我們的後代。我們的技術使我們可以改變自然,也使我們能夠不負責任地改變自然,我們必須謹慎對待自然。恩格斯曾在100年前告訴人們:“不要過分陶醉於我們對自然界的勝利,對於每壹次的勝利,自然界都報復了我們。”自然界報復人類的例子不勝枚舉:洪水、荒漠、SARS、禽流感……人類活動對自然的破壞,最後終究要危害到人類自身的生存與發展,影響到社會的存在與發展。所以人與自然要和諧相處,我們要培養學生可持續發展的意識。

五、新加坡教材帶給我們的啟示

《交互作用的科學》從對待科學學習,對待科學,對待科學、技術與社會的關系,對待自然四個方面對學生的態度、情感與價值觀進行評價,並特別強調國情教育和對社會問題的關註,這與我國標準中對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評價要求是壹致的。綜觀《交互作用的科學》在科學態度、情感與價值觀上的評價方法,我們可以得到以下啟示。

1.改善我國對科學態度、情感與價值觀評價的現狀。壹直以來我國中學理科教育受制於升學的壓力,教師為升學而教,學生為升學而學。追求高分“為評價而教”的氛圍十分濃厚,評什麽以及怎麽評,直接影響著教師的教學內容與方式。在這樣的大背景下,重視科學態度、情感與價值觀的評價無疑具有更加重要的現實意義。

2.編寫和使用教材時要以《標準》的理念為指導。我國於2001年7月頒布了第壹個由國家教育部頒布的綜合科學課程標準──《全日制義務教育科學(7~9年級)課程標準(實驗稿)》,該標準明確闡述了科學態度、情感與價值觀方面的培養目標,並提出相應的教學與評價建議。這些評價建議與外國教材中的要求是相壹致的。

3.將科學態度、情感與價值觀的評價滲入教材和考試題中。在課程目標上,不但要讓學生掌握知識、技能,也要培養學生對事物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考試題是學校教學中最常用的評價方式,試題要重視對考生科學素養的考查,要關註科學技術和社會經濟的發展,以利於激發考生學習科學的興趣,形成科學的價值觀和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把《標準》中關於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的幾個方面(某些部分)體現在試題的素材上,這樣試題的內容具有在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方面的教育功能。

4.培養學生個性、挖掘個人潛力,創造機會讓學生參加有創造性的科學實驗,給學校、教師、學生更多的自由。不斷地充實有關的新觀點、新知識,使學生了解現代科技發展的動態,並增加趣味性的現實生活例子及當前有關的社會問題,同時加強科學史教育,這在我國的科學教材中,大多只是出現於閱讀材料中,只占極少量的內容, 閱讀材料應去掉壹般性科普知識介紹, 加強科學發展史、科學家生平、科學知識與

社會、科學知識的過去、現在與未來的介紹。

  • 上一篇:宮炎康顆粒效果好嗎
  • 下一篇:微生物檢測操作員個人工作總結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