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上所述,沒有壹個單壹因素可以完全解釋pd的病因。大多數研究者傾向於認為帕金森病的病因是上述因素的結果。即中年以後,易受環境毒素影響的個體,由於自身解毒功能障礙,出現亞臨床黑質損害,隨年齡增長而加重,多巴胺能神經元逐漸死亡和退化,最後出現帕金森病的臨床癥狀。帕金森病有哪些表現形式?帕金森病發病緩慢,最初的癥狀往往被忽視。但當出現以下癥狀時,臨床上基本可以診斷帕金森病。不安震顫:震顫往往是該病最早的表現,通常從壹側上肢遠端開始,以拇指、食指、中指為主,表現為搓球或數錢等手指運動。然後逐漸擴散到同側下肢和對側肢體,後期可擴散到下頜骨、唇、舌、頭。在發病初期,患者並不太在意震顫,震顫往往在手指或四肢處於特殊位置時出現,改變位置後消失。後來發展到只有四肢休息時才出現。比如看電視或與人交談時,四肢突然不由自主地顫抖,在變換體位或運動時顫抖減輕或停止,所以稱為靜息性震顫,這是帕金森病震顫最重要的特征。震顫在患者情緒激動或緊張時加重,可在睡眠中完全消失。震顫的另壹個特點是它的節律性,振動的頻率為每秒4-7次。這壹特征還可以幫助孩子區分其他疾病,如舞蹈病、小腦疾病、甲亢等引起的疾病。肌肉僵硬:帕金森病患者的四肢和身體通常會失去彈性,變得僵硬。病變的早期通常從壹個肢體開始。剛開始感覺壹個肢體不靈活僵硬,逐漸加重,很難出現呆滯,甚至做壹些日常活動。如果妳抱起病人的胳膊或腿,幫他活動關節,妳會明顯感覺到他四肢僵硬,關節難以活動,就像來回斷了壹根鉛管。如果患肢同時顫抖,會有間歇性停頓感,就像兩個嚙合的齒輪轉動時的感覺。動作緩慢:早期,由於上臂肌肉和手指肌肉的僵硬,患者的上肢往往無法做出精細動作,如解鞋帶、扣扣子等,變得比以前慢很多,或者根本無法順利完成。書寫越來越困難,字跡彎曲,醫學上稱之為“小寫”。面部肌肉運動減少,患者很少眨眼,眼球轉動少,表情呆滯,好像戴了壹個面具,醫學上稱之為“面具臉”。走路時很難起步。壹旦開始,身體前傾,重心前移,步子小而越走越快,不能及時停下來,這就是所謂的“驚恐步態”。行進過程中,患側上肢協調擺動減少甚至消失;轉身很難,要連續走好幾小步才能轉過來。由於口、舌、頜、咽肌肉運動障礙,患者無法自然吞咽唾液,產生大量流涎。講話減少,聲音低沈單調。在嚴重的情況下,它會導致進食和飲水時窒息。患病後期,患者坐下後不能自行站立,躺在床上後不能自行翻身,日常生活不能自理。特殊體位:雖然患者全身肌肉均可受累,肌張力增高,但休息時屈肌張力高於伸肌,故患者有特殊體位:頭向前,軀幹微屈,上臂內收,肘關節彎曲,手腕微伸,指掌關節彎曲,指間關節伸直,拇指對掌,髖膝關節微屈。其他:可有自主神經功能障礙,如唾液和皮脂腺分泌增多,汗液分泌增多或減少,大小便困難,直立性低血壓等。少數患者可能伴有精神癥狀,如癡呆或抑郁。
我們如何診斷帕金森病?對於壹個有典型帕金森病癥狀的病人來說,診斷並不困難。如果壹個人有靜息性震顫、強直和運動遲緩中的任意兩種癥狀,且排除帕金森病的其他臨床癥狀,服用左旋多巴制劑後癥狀明顯改善,臨床上可診斷為帕金森病。然而,帕金森病的真正診斷需要對腦組織進行病理診斷,而帕金森病-路易體(見右圖)的具體病理指標可以在腦組織切片中找到,可惜在患者手術前無法做到。目前,沒有儀器或實驗室測試可以診斷帕金森病。在臨床上,醫生要求患者進行的壹些檢查,如腦部ct掃描或磁共振成像,主要是為了排除其他可能導致帕金森病綜合征的疾病。
帕金森病經常有明確的原因。常見的類型如下:(1)中毒:如壹氧化碳中毒,煤氣中毒在北方較為常見。大多數患者有急性中毒史,然後逐漸出現彌漫性腦損傷的體征,包括全身強直和輕度震顫。(2)感染:此綜合征可在腦炎後出現,如甲型腦炎,壹般在痊愈後有數年的潛伏期,逐漸出現嚴重而持續的pd綜合征。其他腦炎通常發生在急性期,但癥狀大多較輕且短暫。(3)藥物:服用抗精神病藥物如吩噻嗪、丁酰類藥物可產生類似帕金森病的癥狀,停藥後可完全消失。(4)腦動脈硬化:當腦動脈硬化導致腦幹和基底節區多發性腔隙性腦梗死,影響黑質多巴胺能紋狀體通路時,可出現該綜合征。但這類患者常伴有假性延髓麻痹,反射亢進,病理陽性,常並發明顯癡呆。中峰
中風就是中風,也就是急性腦血管病。因其起病多為突發性,故又稱“腦血管意外”。凡因腦血管閉塞或破裂而引起腦血液循環障礙和腦組織功能或結構損害的疾病,均可稱為中風。中風引起的人體功能障礙是由腦損傷的部位和範圍決定的。最常見的是運動障礙,如半身不遂,患者身體壹側,手腳不靈活無力。連動都不能動;或者壹側身體和手腳感覺麻木。日常生活中會有不同的障礙,比如衣、食、住、行、個人衛生。壹些重癥患者,如老年人,腦部廣泛病變或其他嚴重的心肺疾病,往往會神誌不清,完全臥床,甚至大小便失禁,需要特別護理和註意。
突然頭暈目眩;面部和四肢麻木無力,口眼歪斜,流口水;突然說話困難或無法理解語言和困倦;雙腿無力甚至跌倒,局部頭痛難忍;高血壓;惡心和嘔吐都是中風的跡象。嚴重時,中風患者會突然失去意識,有的會出現麻木、視物模糊、重影、精神錯亂、頭暈等癥狀。中風最大的特點就是發病特別急,往往是在做某件事的時候發病,或者是早上起床才發現異常。老年人容易生病,有高血壓,糖尿病患者更要註意。讓患者盡快得到治療,壹旦發現可疑的中風癥狀,及時聯系急救中心。
中風大致可分為兩類,即缺血性中風和出血性中風,這裏壹般指腦動脈系統的缺血或出血。
缺血性腦卒中占腦卒中患者總數的60%-70%,主要包括腦血栓和腦栓塞。前者是動脈狹窄最終閉塞所致,管腔內既無血栓也無栓子。這種情況也叫腦梗塞。腦栓塞是指血栓通過狹窄的動脈管腔時,管腔堵塞,造成局部血流中斷,導致由動脈供血的腦組織缺血性損傷。此外,還有壹些患者的腦血管並非真的堵塞,只是暫時性缺血,也會引起短暫性腦損傷的癥狀,稱為短暫性腦缺血發作,俗稱“小中風”。
出血性卒中占卒中患者的30%-40%,根據出血部位的不同可分為腦出血和蛛網膜下腔出血。腦出血,俗稱“腦溢血”,是由於腦動脈破裂,血液溢出進入腦組織所致。蛛網膜下腔出血是大腦表面或底部血管破裂,血液直接進入含有腦脊液的蛛網膜下腔和腦池。
無論是缺血性卒中還是出血性卒中,都會造成不同範圍和程度的腦組織損傷,產生多種精神癥狀,甚至危及生命。很多患者治療後都有後遺癥。因此,預防腦卒中的發生是根本途徑,家庭康復治療是腦卒中患者恢復功能、保留基本生活自理能力的保障。
家庭預防措施
●控制血壓
高血壓是中風的主要誘發因素。要主動控制血壓,就要定期檢查血壓。如果妳有高血壓,妳必須服用醫生開的藥。避免過度興奮、激動或憤怒;控制鹽的攝入,保證充足的睡眠,都是避免血壓升高的有效預防措施(請參考高血壓的防治方法)。
●其他相關疾病的預防和治療
如冠心病、高脂血癥、風濕性心臟病、糖尿病等。,可能引起中風(防治請參考第壹冊相關章節)。
●控制重量
肥胖是中風和高血壓的危險因素。建議適量運動,控制脂肪和糖的攝入,不要吃太多。
●保持良好的飲食習慣。
提倡高蛋白、低脂肪、低鹽、低糖、富含纖維素、鈣和維生素的飲食。妳可以吃很多生菜、烤魚、火雞和雞肉。大蒜、洋蔥和卵磷脂是很好的飲食添加劑。它們有效地降低血液中膽固醇的含量。別忘了在妳的食譜中加入杏仁和其他核果(不包括花生)、橄欖油、紅鮭、金槍魚、大西洋鯖魚和鯖魚。這些食物含有必需脂肪酸,脂肪含量低,並含有正常心臟功能所需的營養物質。
●補充卵磷脂
對於中風高發人群來說,飲食中添加卵磷脂是明智之舉。妳可以在谷物、湯、果汁或面包中加入兩湯匙卵磷脂(微粒)。卵磷脂也以膠囊的形式出現。飯前吃壹粒膠囊,有助於脂肪的消化和脂溶性維生素的吸收。那些服用尼古丁來降低血清膽固醇和脂肪的人應該在他們的飲食計劃中包括卵磷脂。卵磷脂將膽固醇和其他脂類物質分散在水中並排出體外。在飲食中加入卵磷脂,可以避免脂質物質在重要器官和動脈中的堆積。
大多數卵磷脂來自大豆,但最近,由新鮮蛋黃制成的卵磷脂越來越受歡迎。其他含有卵磷脂的食物包括啤酒酵母、谷類、豆科植物、魚和小麥胚芽。
●應避免的食物
盡量避免高脂肪、高膽固醇的食物,如動物脂肪、牛、羊、豬肉、蔥油魚、奶油、油炸食品、快餐等。
也要避免刺激性食物,如咖啡和茶,它們都含有咖啡因。避免糖,加工食品,軟飲料和白面粉制品,如白面包。不要使用甘草植物。
低鹽飲食
采用低鹽飲食時應避免的食品和食品添加劑包括:味精、碳酸氫鈉、蔬菜罐頭、預制商業食品、低熱量軟飲料、含防腐劑的食品、肉類軟化劑、某些藥物和牙膏(含鹽)、軟化水。
●註意生活規律。
保證大便通暢,避免過度勞累,保證睡眠時間。
●保持情緒穩定。
要善於豐富和調節精神生活,避免緊張、興奮和各種不良情緒。
●適應季節變化。
保持壹些戶外活動。夏天註意喝水,冬天註意保暖。
●適度運動
堅持適當運動,尤其註意頸椎的運動。
●限制富含維生素k的食物。
治療期間使用抗凝劑(如阿司匹林)者,應限制富含維生素K的食物,含維生素K的食物會促進血液凝固,少量服用即可。富含維生素K的食物包括苜蓿、花椰菜、花椰菜、蛋黃、肝臟、菠菜和所有深綠色蔬菜。為了增加抗凝血作用,可以在飲食中加入以下食物:小麥芽、維生素E、大豆和葵花籽。
●定期體檢。
定期體檢或隨訪,遵醫囑按醫囑服藥,出現可疑中風先兆時及時就醫。在我們走訪的患者中,每月定期去醫院就診的壹組患者只有15%復發,而另壹組自行安排治療的患者有75%二次中風,其中40%死亡。
●服用阿司匹林
腦栓塞患者可以隨時服用小劑量阿司匹林,防止血小板聚集。
●杜絕壞習慣
特別是,放棄抽煙和喝酒的嗜好。
●補充營養
①卵磷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