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藥品查詢 - 濫用抗生素的危害

濫用抗生素的危害

可以說,人類發現並應用抗生素是人類的壹次偉大革命。從此,人類有了對抗死亡的壹大利器,因為人類死亡的最大殺手就是細菌感染。抗生素的臨床應用有嚴格的規定。我們的臨床醫生,尤其是基層醫療單位的醫生,臨床工作特別認真。過完節,我和家人去了鄉下的老家。順便也參觀了壹些縣鄉醫療單位——衛生院、衛生所。結果抗生素應用的現狀真的讓我很驚訝。在壹些鄉鎮衛生院,所有感冒的病人經常要掛水——對抗生素保持安靜。人們在感冒後往往會毫不猶豫地花錢,尤其是在節日期間,希望早日康復。在壹個診所裏,壹個年輕的醫生對壹個老人說,爺爺,我先給妳打些青黴素,就好了。不要用太好的藥,比如頭孢。小病用太好的藥,以後大病總會用好的藥...結果老人感激地說:好。

同時,更多的人感冒後自己服用抗生素,以為抗生素萬能,甚至用抗生素來預防疾病。當然事與願違。尤其是因為擔心外出就餐和吃不幹凈的食物而服用抗生素的人,會導致更嚴重的後果。形象地說,這種人是在用自己的身體培養“超級耐藥菌”。等他們真的生病了,抗生素已經沒用了,醫生發現病人自己濫用抗生素的時候,往往也無能為力。“超級細菌”是人類濫用抗生素的結果。過度使用抗生素會導致細菌耐藥基因的基因頻率增加。

我對抗生素的臨床濫用有所了解。雖然這種情況在基層隨處可見,但似乎醫生不管病就隨便用抗生素。從親切熱情周到的服務上,我絕對可以排除他們為了壹些經濟利益而傷害患者的假設。許多人壹感冒就使用抗生素。雖然抗生素可以抵抗細菌和某些微生物,但它們不是抗病毒的。感冒大多是病毒感染,只會增加其副作用,使身體對藥物產生耐藥性。

但如果血常規檢查後發現是細菌感染,就需要在使用利巴韋林等抗病毒藥物的同時使用抗生素。

而且使用抗生素帶來的心理效應也有利於病情的改善,只考慮副作用,我不支持這種方法。

任何超時、過量、對癥或不嚴格規範使用抗生素的行為都屬於抗生素濫用。

人們在治療疾病時,使用的抗生素也鍛煉了細菌的耐藥性。當這些細菌和微生物再次傳播給其他患者時,就對原來的抗生素產生了耐藥性,於是反復傳播,最終在某壹時刻,對這種抗生素不再敏感。也就是說,人們過度濫用抗生素。最終,人們會對那些耐藥細菌和微生物無所適從。那時候,將是人類的悲哀。雖然新發現的抗生素種類逐漸增多,但總有跟不上濫用步伐的時候——當細菌和微生物被人類抗生素硬化後,人們還用什麽?

濫用抗生素會導致菌群失調。正常人體內往往含有壹定量的正常菌群,是人們正常生命活動的有益菌,如:在人的口腔、腸道、皮膚等處。,都含有壹定量的對人正常生命活動有益的細菌,它們參與人的正常代謝。同時,在人體內,只要這些有益菌存在,其他對人體有害的細菌就不容易在這些地方生存。舉個不恰當的例子,這就像壹些已經有壹定數量人類的土地,其他人類很難在這裏生存。人們在濫用抗生素的同時,分不清對人類是有益還是有害。他們就像和普通人壹起殺當地的土匪,結果人體正常的細菌也在這裏被殺死了。

不可容忍的是,目前壹些藥品廣告經常誤導不太懂醫療的人濫用抗生素。比如我們經常看到的廣告——顏地治療感冒,這是壹個誤導性的廣告。顏地,又名羅紅黴素,屬於大環內酯類。是徹頭徹尾的抗生素,他根本不治療感冒引起的早期癥狀。感冒的主要原因是病毒。只有少數是由細菌引起的。至於病毒,目前還沒有能準確有效殺死人體內病毒的藥物。感冒最終還是要靠人體自身的免疫力。只有在感冒並發細菌感染時,才能使用抗生素。這個例子就是抗生素濫用也有社會原因。

抗生素就像壹把雙刃劍。如果科學合理地使用,它們可以造福人類,但如果使用不當,它們會危害人類健康。我們生活在壹個人類每天都在濫用抗生素的環境中,甚至在近年來我們食用的大量肉制品和水產品中,據說也經常使用抗生素。多可怕啊。比如我知道有很多專業的養雞人。我到處通過非法渠道從醫院和藥廠買了大量的抗生素和激素類藥物,每天定時倒進壹個盆子裏。結果,壹些小雞可以撿起幾塊。大量的抗生素和激素類藥物使得雞肉在短短34天內就出現在了人們的餐桌上,所以我從知道以後就再也不敢吃市面上賣的白條雞了,因為我覺得那些肉制品裏面含有大量的青黴素和地塞米松。青黴素問世後,抗生素成為人類戰勝病菌的神奇武器。然而,人們很快發現,雖然新的抗生素層出不窮,但抗生素無能為力的耐藥菌越來越多,耐藥菌的蔓延令人擔憂。2003年壹項關於幼兒園兒童口腔衛生的研究發現,約15%的兒童口腔細菌具有耐藥性,97%的兒童口腔中有4-6種抗生素耐藥菌,盡管這些兒童在此前三個月內從未使用過抗生素。從某種意義上說,現代醫學正在為它的成功付出代價。抗生素的廣泛使用有效抑制了常見細菌,客觀上降低了微生物世界的競爭,從而促進了耐藥細菌的生長。

細菌耐藥基因的種類和數量的快速增長不能用生物的隨機突變來解釋。細菌不僅在同壹物種內部交換基因,而且在不同物種之間交換基因,甚至從死亡物種的分散DNA中獲取基因。事實上,多年來,每壹種已知的病原體都或多或少地獲得了耐藥基因。研究人員對壹種耐萬古黴素腸球菌的分析表明,其超過四分之壹的基因,包括所有耐抗生素的基因,都是外來的。對多種抗生素耐藥的鮑曼不動桿菌也是通過與其他菌株交換基因獲得了大部分耐藥基因。

研究人員正在梳理鏈黴菌等土壤微生物的DNA,他們已經測試了近500種鏈黴菌中每壹種對各種抗生素的耐藥性。結果平均每個鏈黴菌能耐受七八種抗生素,很多能耐受十四五種。對於實驗中使用的21抗生素,包括泰利黴素和利奈唑胺這兩種新的合成抗生素,研究人員在鏈黴菌中發現了耐藥基因。發現這些耐藥基因與致病菌中的略有不同。有證據表明,耐藥基因在從土壤到重癥患者的旅程中經歷了多次轉移。

世界衛生組織呼籲,為防止細菌因濫用抗生素而產生耐藥性,歐盟決定從2006年6月5438+10月起全面禁止抗生素作為生長促進劑。

據美國胸科醫師學會Chester雜誌報道,加拿大馬尼托巴大學和蒙特利爾麥吉爾大學進行的壹項研究顯示,壹歲以下嬰兒使用抗生素可能會顯著增加他們在七歲前患哮喘的風險。

這項研究的結論是,1歲內接受過非呼吸道感染抗生素治療的兒童,在7歲時患哮喘的可能性是1歲內未接受抗生素治療的兒童的兩倍。接受治療的次數越多,患哮喘的風險就越大。細菌對抗生素(包括抗菌藥物)的耐藥機制主要有五種。

1.分解或滅活抗生素:

細菌產生壹種或多種水解酶或鈍化酶來水解或修飾進入細菌的抗生素,使其失去生物活性。

比如細菌產生的β-內酰胺酶可以分解含有β-內酰胺環的抗生素;使細菌產生的酶(磷酸轉移酶、核酸轉移酶、乙酰轉移酶)失活,使氨基糖苷類抗生素失去抗菌活性。

2.改變抗菌藥物的目標:

抗生素的作用靶點(如核酸或核蛋白)由於細菌本身的突變或細菌產生的某些酶的修飾而發生結構變化,使抗菌藥物無法發揮作用。

例如,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是通過改變青黴素的蛋白結合位點,使細菌對藥物不敏感而引起的。

3.細胞特征的變化:

細菌細胞膜通透性或其他特性的改變,使抗菌藥物無法進入細胞。

4.產生細菌的藥物泵將進入細胞的抗生素泵出細胞:

細菌產生的壹種主動運輸方式,將進入細胞的藥物泵出細胞。

5.改變代謝途徑:

例如,磺胺類藥物與PABA競爭二氫磷酸合酶,產生抗菌作用。另壹個例子是,反復接觸磺胺類藥物後,PABA金黃色葡萄球菌產量增加。

可達到原敏感菌產量的20~100倍,後者與磺胺類藥物競爭二氫蝶呤合酶,使磺胺類藥物作用下降甚至消失。在20世紀40年代,青黴素被廣泛用作抗生素。之後,細菌開始對抗生素產生耐藥性,這迫使醫學研究人員開發出許多新的抗生素。然而,抗生素的濫用和誤用也導致了許多無法用藥物治療的“超級感染”,如耐藥性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

醫學研究人員指出,全球每年約有50%的抗生素被濫用,中國的比例甚至高達80%。在中國、印度和巴基斯坦國家,抗生素通常無需處方即可輕易獲得,這在壹定程度上導致了普通人對抗生素的濫用和誤用。當地醫生在治療病人時不得不使用更有效的抗生素,這再次導致細菌的耐藥性更強。正是由於藥物的濫用,病菌很快適應了抗生素的環境,各種超級細菌相繼誕生。以前壹個病人打幾十個單位的青黴素就可以活,但是幾百萬個單位的青黴素在同樣的病情下是沒有效果的。因為耐藥菌引起的感染,抗生素無法控制,最終導致患者死亡。

人們試圖找到壹種新的藥物來克服超級細菌,但沒有成功。不僅如此,隨著全世界對抗生素濫用的認識逐漸達到* * *,抗生素的地位和作用受到了質疑,同時也受到了嚴格的管理。在病菌傳播的同時,抗生素的研發也逐漸停滯。沒有了抗生素這個曾經強大的武器,人們開始從過去簡單的治療方法中尋找對抗疾病的靈感。尋找壹種健康自然的療法,以人體自身免疫力抵禦超級細菌的攻擊,成為很多人對疾病的新認識。鑒於抗生素濫用現象頻發,衛生部醫政司副司長趙明剛日前在衛生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透露,我國將對抗生素實行分級管理,部分抗生素只能在三級醫院使用,三級醫院使用率也將控制在20%以內。同時,衛生部正在制定《醫療機構抗生素管理辦法》,將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

“全世界都存在不合理使用抗菌藥物的問題。中國的總體情況是好的,甚至比最發達的國家還要好。”趙明剛說,自2003年以來,衛生部已發布了12個關於抗菌藥物合理使用的文件或相關文件,其中不包括相關的臨床路徑和疾病診療指南,從而體現了我國對這壹問題的高度關註。"抗生素濫用不是壹個新問題,但它正變得越來越危險。"趙明剛表示,衛生部高度重視抗菌藥物等藥物的合理使用,下壹步將多措並舉,以抗菌藥物不合理使用為突破口,開展相應的專項整治。

據悉,對抗菌藥物進行分類管理是國際上的通行做法,世界衛生組織也有類似的分類表。對於社區,世界衛生組織原則上推薦的類別是150左右,對於區域醫院是400~500。

據悉,衛生部將制定《醫療機構抗菌藥物管理辦法》,進壹步明確醫療機構負責人是本機構抗菌藥物合理使用和管理的第壹責任人,明確對抗菌藥物實行分級管理,強化處方審核制度,限制醫務人員抗菌藥物處方資格,加大監督管理力度。抗生素將分為三類:限制類、非限制類和特殊管理類。同時,明確並進壹步規範各級各類醫療機構可使用的抗菌藥物種類。

此外,還將對門診和住院患者抗生素使用率、重要患者抗生素使用率提出明確指標。對於特殊情況,確需使用醫院確定的品種和劑型以外的抗菌藥物的,可在履行相應審批手續後臨時采購壹次。據悉,三級醫院門診抗菌藥物使用率將被要求控制在20%以內,低於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30%的標準。

趙明剛透露,衛生部將進壹步完善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技術規範,修訂完善《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制定《國家抗菌藥物指南》、《中國國家處方集(兒童用藥卷)》和臨床路徑,加大上述管理文件和技術文件的宣傳貫徹力度,加大文件的實施和檢查力度。同時,加強處方自動篩選系統、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監測網絡和細菌耐藥監測網絡的建設和監測,進壹步完善監測技術方案,擴大監測範圍,細化抗菌藥物臨床應用和細菌耐藥數據的統計分析,更好地指導臨床合理使用抗菌藥物。在全國衛生工作會議上,衛生部布置了幾項重點工作,涉及到對醫院的監督檢查和管理,包括醫療質量專項整治活動、“三好壹滿意”、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等。趙明剛透露,衛生部將結合這些活動,加大對醫院的抽查和定期檢查。

據了解,衛生部已對全國基層醫療機構2萬多名醫務人員進行了抗菌藥物臨床合理使用和微生物檢測技術的培訓。各地還通過完善規章制度、加強宣傳教育等方式促進抗菌藥物的合理使用,並與國家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農業部、工信部聯合開展了全國抗菌藥物聯合整治。

“通過監測網絡和加強日常監督檢查,近五年來,我國住院患者抗菌藥物使用率和抗菌藥物聯合使用率日趨合理,個別醫療機構抗菌藥物臨床不合理應用得到有效遏制。”趙明剛說,衛生部采取了壹系列措施促進抗菌藥物臨床合理使用,先後出臺了《醫療機構藥事管理暫行規定》、《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處方管理辦法》等壹系列規章和規範性文件,對醫療機構藥事管理和臨床合理用藥作出了明確規定;根據抗生素臨床使用情況,建立全國抗生素臨床應用監測網絡、全國細菌耐藥監測網絡和全國處方自動篩選系統,加強對藥物臨床應用的監測和評價。在2005年以來的“醫院管理年”活動和2009年以來的“醫療質量萬裏行”活動中,不斷加強對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的監督檢查,促進合理用藥各項政策的落實。

  • 上一篇:2021秋季開學第壹課主題班會課件
  • 下一篇:什麽是SAP?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