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中毒分為 "生物性 "和 "化學性 "兩大類。"生物型 "中毒,是指過期食品受到沙門氏菌、弧菌、大腸桿菌等細菌感染,引發惡心、嘔吐、腹瀉甚至呼吸、循環衰竭等突發疾病;另外,過期食品在受到細菌感染的同時還可能發生化學變化,產生黃曲黴毒素、亞硝胺、丙烯酰胺等物質,造成 "化學型 "食物中毒。此外,過期食品在發生化學變化的同時也可能受到細菌感染,產生黃曲黴毒素、亞硝胺、丙烯酰胺等物質,導致 "化學型 "中毒,誘發癌癥、心血管疾病甚至基因突變。
常見食品的保質期
●乳制品:新鮮乳制品的冷藏保質期通常為七天,但如果暴露在室溫下,幾個小時後就會變質。
●奶粉食品:馬口鐵罐密封充氮包裝的保質期為 24 個月;非充氮包裝的保質期為 12 個月;玻璃瓶的保質期為 9 個月;塑料袋的保質期為 6 個月。
● 食用油:通常的保質期為 18 個月,這是基於包裝未被打開的前提。開封後,食用油的保質期會相應縮短,最好在3個月內食用完。
●米和面:米和面在常溫下的保質期為 6 到 12 個月。如果在北方,只要不放在高溫潮濕的地方,儲存條件正常,可延長到24個月。但米面壹旦發黴,千萬不能食用。
●酒精度:11度至12度的省優熟啤酒4個月,普通熟啤酒2個月;10.5度熟啤酒50天;果酒6個月;汽酒3個月。
●面包糕點:壹般冬季 7 天,春季 3~5 天,夏季 1~2 天。由於面包和糕點含水量大,如果保存不當,隔壹天就會發黴,壹旦發黴就必須丟棄。
●雞蛋:沒有固定的保質期,壹般3~5周沒有問題,但每過壹周,雞蛋的質量就會下降壹個等級,必須盡快使用。
購買食品時,要看外觀、看包裝、看包裝袋,對是否有沈澱、異味等仔細辨別,而對於商家玩的 "障眼法",消費者也要練就 "火眼金睛"。
第壹招:鑒別包裝出廠食品 壹是看日期顏色。真正的生產日期標註,幹凈整潔、色澤光亮,假的生產日期標註通常比較模糊,日期周圍沒有墨跡。有的食品,在更改日期時,由於原來的日期可能擦不幹凈,同壹個包裝袋上就會出現兩個日期。其次,可以用手擦拭。產品包裝上原來的生產日期,壹般是鋼印和電噴的生產日期,用手是無法直接擦掉的。而換了生產日期後,用手輕輕壹抹,顏色就會開始變淺,再用力抹幾下,生產日期就變成了黑色,看不出字樣的樣子。第三,看日期顏色。壹些正規的大廠家為了避免過期食品被小商販更改日期而故意選擇難以模仿的燙金字,而不法供貨商造假時通常選擇成本較低的黑色原料。
第二招:謹防超市自制食品 仔細查看生產日期和保質期等標誌,註意包裝是否完好,標簽不全、包裝破損的不要購買,必要時可以聞壹聞有沒有異味。盡量選擇新鮮、剛出鍋的產品,少買易腐敗變質的涼拌菜。熟鹵制品買回後最好重新加熱,涼拌菜買回家最好加點醋、蒜等調料殺菌。警惕自制食品打折促銷活動,這些活動大多針對馬上過期的食品,安全指數不高,不要貪圖便宜大量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