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藿香正氣水+頭孢=雙硫侖反應
病例:某患者中暑後,喝了兩支藿香正氣水,又服下兩粒頭孢類藥物。結果,出現眩暈、嗜睡、幻覺、全身潮紅、頭痛、惡心、血壓下降等雙硫侖反應,被送去醫院搶救。
分析:藿香正氣水中含有40~50%的乙醇,酒精在體內代謝生產為乙醛,而頭孢類藥物會抑制乙醛在體內的代謝,造成乙醛蓄積,引起中毒,嚴重時可誘發急性肝損害、呼吸暫停甚至死亡。
02
紅黴素腸溶片+氨茶堿
+復方甲氧那明膠囊=氨茶堿中毒
病例:某70歲老人,因上呼吸道感染服用紅黴素腸溶片+氨茶堿+復方甲氧那明膠囊;服用後出現惡心、嘔吐、腹痛、心悸等氨茶堿中毒癥狀。
分析:紅黴素可抑制肝藥酶,可導致氨茶堿血藥濃度升高,復方甲氧那明膠囊也含有氨茶堿,多藥聯用可增加氨茶堿中毒的風險,加上老年患者代謝功能差,更容易引起中毒,因此,應盡量避免此種聯用。
03
西地那非+硝酸甘油=體位性低血壓
病例:某患者因勃起障礙服用西地那非片,因心絞痛服用硝酸甘油,出現嚴重的體位性低血壓,緊急送往醫院搶救。
分析:硝酸甘油與西地那非兩種藥物的擴張血管機制相同,存在藥效學的協同作用,可增加血壓急劇下降風險,兩者聯用屬於禁忌。
04
氯吡格雷+奧美拉唑=增加心梗不良事件
病例:某患者因PCI(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術後需長期服用氯吡格雷抗血栓,同時服用奧美拉唑腸溶片預防消化道出血。
分析:氯吡格雷主要通過CYP2C19(人體重要的藥物代謝酶之壹)代謝才能產生活性,而奧美拉唑在代謝時可以與其競爭CYP2C19,使氯吡格雷的藥效降低,增加心梗不良事件發生的風險,故不推薦如此聯用,建議將奧美拉唑改為對CYP2C19抑制作用較輕的泮托拉唑。
05
阿司匹林+布洛芬=增加心血管事件
病例:某患者因冠心病長期服用阿司匹林抗血栓,改善預後,因骨關節炎同時服用布洛芬抗炎止痛。
分析:這個病例是由於布洛芬與阿司匹林同屬於非甾體抗炎藥,布洛芬與阿司匹林競爭COA靶點減弱了阿司匹林預防心血管事件的效應,可增加心血管事件的風險,應避免兩者聯合使用。
06
環孢素A+西柚=損害腎功能
病例:某患者因免疫系統疾病需長期服用環孢素A,壹天服用了西柚汁之後血藥濃度檢測顯示環孢素A升高,檢測血清肌酐值增高,這是由於環孢素A血藥濃度過高導致腎功能損害。
分析:這個病例是由於環孢素A主要通過細胞色素CYP3A4(人體重要的藥物代謝酶之壹)代謝,西柚汁通過抑制腸道CYP3A4和P-gp,從而降低環孢素A的代謝,增加循環中血藥濃度,導致藥物不良反應的發生。
07
阿托伐他汀+克拉黴素=橫紋肌溶解癥
病例:某患者因冠心病長期服用阿托伐他汀降血脂、抗炎、穩定斑塊;因感染服用大環內酯類藥物克拉黴素片,服用後出現肌肉疼痛、發熱、乏力、尿色深等橫紋肌溶解癥狀。隨停用藥物,磷酸激酶下降,患者癥狀改善。
分析:這個病例是由於克拉黴素為強CYP3A4抑制劑,而阿托伐他汀主要通過細胞色素CYP3A4代謝,克拉黴素抑制了CYP3A4,可令阿托伐他汀的代謝減少,血漿濃度升高,從而導致患者出現橫紋肌溶解癥狀。
08
華法令+非諾貝特=出現出血癥狀
病例:某患者服用華法令抗血栓,因高血脂醫生開非諾貝特治療,患者服用兩種藥品後出現出血癥狀。
分析:這個病例是由於非諾貝特與華法令合用時,非諾貝特能夠與血漿白蛋白結合緊密,從蛋白結合部位置換出華法令,從而增強華法令的抗凝效應,使INR 進壹步延長,導致患者出現出血癥狀。為了避免出血並發癥,合用非諾貝特時,應當減低口服華法令的劑量,更頻繁地監測INR 直至達到穩定。
09
異煙肼+乙酰氨基酚=增加肝腎毒性
病例:某患者因肺結核長期服用異煙肼+利福平+乙胺丁醇,壹次患感冒服用對乙酰氨基酚片止痛退熱,服用後出現疲勞、胃腸功能紊亂、肌肉和關節疼痛、黃疸等肝腎功能損害癥狀,檢測轉氨酶和磷酸激酶明顯升高。
分析:異煙肼與對乙酰氨基酚合用時,由於異煙肼可誘導肝細胞色素 P-450,使對乙酰氨基酚形成毒性代謝物的量增加,可增加肝毒性及腎毒性。
10
丙戊酸鈉+美羅培南=癲癇發作
病例:某患者既往癲癇病史5年余,長期口服丙戊酸鈉片治療,因肺部感染使用美羅培南抗感染治療,幾天後患者癲癇發作,監測到丙戊酸鈉血藥濃度明顯下降,遂停用美羅培南,5天後監測丙戊酸鈉血藥濃度顯著回升,患者癲癇未再發作。
分析:這個病例是由於美羅培南與丙戊酸鈉合用時明顯降低了丙戊酸鈉的血藥濃度,導致患者癲癇發作。
? 提醒:
以上所列舉的例子主要是由於壹種藥物影響了另壹種藥物的藥動學,而導致血藥濃度增減,進而引起藥效或毒性的增強或減弱。臨床用藥應盡量避免,以免發生毒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