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礦物質:貝類和甲殼類藥物。因其質地較硬,有效成分不易煎出,必須先煎。如石膏、芒硝、埃洛石、磁鐵礦、鱉甲、水牛角等。,可以打碎炸30分鐘。
(2)毒性藥物,如烏頭、商陸等。,應先煎1 ~ 2小時,先煎久服,可達到減毒或解毒的目的。
(3)有些植物藥,如天竺黃、藏橄欖、火麻仁等,只有先煎,久服,才有療效。
4.退後。後者的目的是減少揮發油的損失,防止有效成分分解破壞。
(1)薄荷、豆蔻、砂仁等氣味芳香、含有大量揮發油的藥物宜遲服。壹般可在中藥湯劑熬制前5 ~ 10分鐘服藥。
(2)不宜久煎的藥物,如鉤藤、番瀉葉等,宜遲煎。
3.在袋子裏油炸。
(1)花粉類藥物,如蒲黃;小籽藥,如葶藶子、菟絲子;藥物的細粉,如六壹散、待各散,宜煎服。這些藥物容易浮在水面上,必須用紗布包好,和其他藥物壹起放在砂鍋裏煎。
(2)含澱粉、粘液較多的藥物,如稗草、浮小麥、車前子等,在熬制過程中易粘鍋糊化、結焦,需煎服。
(3)含絨毛的藥物,如旋覆花,煎服,可避免絨毛脫落混入湯中刺激咽喉,引起咳嗽。
4.融化沖進去。對於壹些高粘度的膠或糖類,如阿膠、龜板膠、鹿角膠、麥芽糖等。,應加入適量開水溶解,然後沖入湯中或融化成湯服用。
5.煎湯而不是水。壹般體積大、吸水量大的藥物,如絲瓜絡、廚房土、金錢草、糯米根等。,應先用水煎服,所得藥汁應從本人身上除去,再煎服其他藥物。
6.融化。如芒硝、元明粉,也可溶解後洗凈,制成湯劑使用。
分開煎好後,加入。壹些貴重的藥物如人參、西洋參、鹿茸等。可單獨煎服,其汁液可在煎服的湯劑中服用。
⒏加入原汁。如鮮地黃汁、梨汁、姜汁、竹瀝等。,不宜煎服,但可混煮煎服。
(9)隨藥服用。壹些有效成分不溶於水或加熱後易分解的貴重藥物,如人參粉、牛黃粉、羚羊粉、三七、麝香粉、甘遂粉等。與煎好的湯劑混合,攪拌後服用。
5.把我撈出來,加蜂蜜炒。為了方便患者服用,監督藥物的毒性,延長藥物的療效,常采用在湯劑中加入蜂蜜的方法。
在臨床中,我們發現當壹些患者服用附子後出現胃部不適時,用去甲加蜂蜜煎服的方法往往可以消除這種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