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的出現起源於中國的原始社會,流傳了幾千年,直到現代,中醫仍然作為壹種重要的治療手段存在於世界,而中醫在中國古代社會流傳了幾千年。總結了很多精華,比如醫典《黃帝內經》中自有的各種醫學理論的誕生就可以證明中醫院是壹門博大精深的學術。而我們今天的主人公--袁淑芳正是壹位醫術精湛的老中醫。袁淑芳的壹生與中醫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她用中醫成就了自己,中醫也因袁淑芳這樣的人物而更加輝煌。不僅如此,這位老中醫行醫壹生,即使在她去世後,仍不忘發揚中醫之風。讓我們來了解壹下袁淑芳的故事。
在這個世界上當壹名醫生並不容易,因為要學習很多理論知識,壹名合格的醫生首先要經過五年的大學學習,經過三年或兩年的培訓,上崗後還得考各種證書,壹名醫生學前七年是沒有任何收入的,而且投入比較高。近兩年,醫療糾紛事件數不勝數,甚至我們看不到的醫療糾紛也隨處可見。在中國古代,有不少朝代都制定了法律,如果醫生出現誤診,就會受到嚴厲的懲罰。
例如,在漢代,醫生如果誤診病人,就會被砍掉左右腳或手。即便如此,還是有很多醫生毅然承擔起了救死扶傷的職責。雖然到了現代,這種不人道的殘酷刑罰已被廢除,但中國的醫民關系仍不如從前。然而,中國的醫患矛盾依然不少。而袁淑芳選擇做壹名醫生,正是讓人們尊重她的原因。
袁淑芳是河南盤龍村橋人。16歲時,他開始學習中醫。幸運的是,袁淑芳的家庭是壹個醫藥世家,這也為袁淑芳學習中醫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不過,作為壹名中醫,最基本的是要記住很多中藥的名字,同時還要記住所有中藥的藥性和治療作用。中藥大約有四五千種,也就是說,袁淑芳至少要記住 1000 多種中藥的名稱,以及它們各自的藥性和功能。這個過程繁瑣而枯燥,沒有任何捷徑能讓他在瞬間記住所有的藥。
但隨著對各種中藥的熟記,她的行醫技能也慢慢提高了。在行醫的過程中,袁淑芳遇到了形形色色的病人,接觸到了人世間的各種苦,因病而苦、因貧而苦,但她從不向別人訴說這些類似的苦。行醫七八十年,袁淑芳至少救治了三十多萬人。她總是用自己精湛的醫術救治病人,為他們解除病痛。
當壹個人被疾病折磨的時候,他的生命力會受到很大的影響,也會產生不好的想法,因為這個時候,活著是壹種折磨,而不是享受。然而,袁淑芳的出現,讓很多患者看到了生的希望。就這樣,憑借精湛的醫術,袁淑芳在當地的名氣越來越大。壹代名醫不僅治病救人,更關心人的心靈,這也是袁淑芳名氣越來越大的原因。袁淑芳老中醫壹生行醫經驗極為豐富,救治了廣大患者,多年的行醫更升華了袁淑芳的精神。她非常同情病人的病情,但她的生命是有限的,如何在有限的生命中做出無限的成就呢?那就是把方法記錄成書,然後讓人們去揣摩、去觀摩。
2006年夏天,年過九旬的袁淑芳深感自己的生命不夠長,於是她做出了壹個極其重要的決定,那就是把自己多年的經驗總結刻在墓碑上,這是由中醫的壹大特點決定的,中醫是壹門積累和積澱經驗的科學。這樣,人們也可以從這些秘方中得到壹些總結和經驗,避免走彎路。袁淑芳將這些秘方分類整理後,交給了兒子王泰生,並囑咐兒子壹定要將這些秘方刻在自己的墓碑上。
因為多年來,袁淑芳認為,醫生不能藏著掖著,只有同行之間相互溝通,交流醫療經驗,才能讓中醫真正發展和弘揚起來。作為名醫之子,王太生也很好地繼承了家族的醫療技術基因,王太生自己的醫療技術壹直很頂尖,還曾應邀到美國交流醫療技術,並多次獲得國家專利。可以說,除了王太生自己的努力,這也離不開母親袁淑芳的悉心培養。
袁淑芳壹生養育了三個兒子,二兒子王泰生在醫學領域也有自己的成就。而在當地,袁淑芳開設了自己的袁氏婦科診所,可以說袁淑芳在婦科治療方面,有著自己獨到而高超的見解。作為女人,袁淑芳壹定深知女人壹生在身體上要承受的痛苦。在她留下的 100 個秘方中,大部分都與婦科疾病有關。然而,袁淑芳的能力不僅限於婦科,她留下的許多藥方還涉及皮膚或靜脈曲張問題。中醫是壹門多方面的經驗科學,涉及的知識面很廣,因此對從業者的素質要求很高。袁淑芳很好地做到了這壹點。
袁淑芳去世後,袁淑芳的二兒子王泰生遵照母親的遺願,請人刻了壹塊墓碑。為了完成母親的心願,王泰生專程從北京趕回河南老家。在巨大的墓碑上,工匠用工整的字體刻下了袁淑芳留下的 100 個秘方。許多醫學生和醫生聽說後,紛紛前來拜訪、觀摩或祭拜袁樹芳。在中國古代,很多人為了謀生,都會將自己的手藝傳給家中的長子,為了保持自己手藝的獨特性,人們不會將這些技術外傳。如果讓別人學會了,自己不就沒飯吃了嗎?
而袁淑芳以博大的胸懷和救死扶傷的氣節,將自己多年行醫的寶貴經驗傳授給世人,希望減少病痛給人們帶來的思索,這是壹種高尚無私的精神,也就是有無數像袁淑芳這樣的名醫,在解除人們病痛折磨的同時,將偉大的中醫技術發揚光大。媒體曾采訪過王太生,王太生告訴記者,母親袁淑芳是外公的傳人,壹般的家族,都會把家族的技術精髓傳給最有才華的人,顯然,在袁淑芳的家族裏,她是這壹代最有才華的壹個。而袁淑芳也沒有辜負家族的期望,她是建國初期的名醫之壹。
結語
在近代,中醫雖然衰落了,但其強大的包容力和生命力讓它重新煥發了壹定的光彩,作為近代仍在使用的醫療技術之壹,中醫在壹些重大疾病的治療中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這讓人們再次看到了中醫藥流傳五千年、傳承至今的原因。中醫理論博大精深,與中國博大精深的文化有著多方面的結合。面對西醫的沖擊,我們仍然要辯證、客觀地看待中醫藥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