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
無土栽培的方法很多,目前生產上常用有水培、霧(氣)培 、基質栽培 。
水培
水培是指植物根系直接與營養液接觸,不用基質的栽培方法。最早的水培是將植物根系浸入營養液中生
水培花卉
長,這種方式會出現缺O2現象,影響根系呼吸,嚴重時造成料根死亡。為了解決供O2 問題,英國Cooper在1973年提出了營養液膜法的水培方式,簡稱”NFT”(Nutrient Film Technique)。它的原理是使壹層很薄的營養液(0.5-1厘米)層,不斷循環流經作物根系,既保證不斷供給作物水分和養分,又不斷供給根系新鮮O2。NFT法栽培作物,灌溉技術大大簡化,不必每天計算作物需水量,營養元素均衡供給。根系與土壤隔離,可避免各種土傳病害,也無需進行土壤消毒。 此方法栽培植物直接從溶液中吸取營養,相應根系須根發達,主根明顯比露地栽培退化. 例:黃瓜無限型生長,主蔓可達10----15M 主根 根系: 45CM
霧(氣)培
又稱氣增或霧氣培。它是將營養液壓縮成氣霧狀而直接噴到作物的根系上,根系懸掛於容器的空間內
無土栽培分類
部。通常是用聚丙烯泡沫塑料板,其上按壹定距離鉆孔,於孔中栽培作物。兩塊泡沫板斜搭成三角形,形成空間,供液管道在三角形空間內通過,向懸垂下來的根系上噴霧。壹般每間隔2-3分鐘噴霧幾秒鐘,營養液循環利用,同時保證作物根系有充足的氧氣。但此方法設備費用太高,需要消耗大量電能,且不能停電,沒有緩沖的余地,目前還只限於科學研究應用,未進行大面積生產,因此最好不要用此方法。此方法栽培植物機理同水培 因此根系狀況同水培.
基質栽培
基質栽培是無土栽培中推廣面積最大的壹種方式。它是將作物的根系固定在有機或無機的基質中,通過
無土栽培
滴灌或細流灌溉的方法,供給作物營養液。栽培基質可以裝入塑料袋內,或鋪於栽培溝或槽內。基質栽培的營養液是不循環的,稱為開路系統,這可以避免病害通過營養液的循環而傳播。 基質栽培緩沖能力強,不存在水分、養分與供O2之間的矛盾,且設備較水培和霧培簡單,甚至可不需要動力,所以投資少、成本低,生產中普遍采用。從我國現狀出發,基質栽培是最有現實意義的壹種方式。 歐洲許多國家目前應用較多的基質是巖棉(rockwool),它是由60%的輝綠巖,20%石灰石和20%的焦碳混合後,在1600℃的高溫下煆燒熔化,再噴成直徑為0.005毫米的纖維,而後冷卻壓成板塊或各種形狀。巖棉的優點是可形成系列產品(巖棉栓、塊、板等),使用搬運方便,並可進行消毒後多次使用。但是使用幾年後就不能再利用,廢巖棉的處理比較困難,在使用巖棉栽培面積最大的荷蘭,已形成公害。所以,日本現在有些人主張開發利用有機基質,使用後可翻入土壤中做肥料而不汙染環境。 此種方法因為有基質的參與,實際操作中可能會見到主根的長度比壹般無土栽培可能長,但是就黃瓜的表現 主根壹般不超過60CM編輯本段技術要點
不論采用何種類型的無土栽培,幾個最基本的環節必須掌握,無土栽培時營養液必須溶解在水中,然後供給植物根系。基質栽培時,營養液澆在基質中,而後被作物根系吸收。所以對水質、營養液和所用的基質的理化性狀,必須有所了解。
水質
水質與營養液的配制有密切關系。水質標準的主要指標是電導度(EC),pH值和有害物質含量是否超
家庭種植果菜
標。 電導度(EC)是溶液含鹽濃度的指標,通常用毫西門子(mS)表示。各種作物耐鹽性不同,耐鹽性強的(EC=10mS)如甜菜、菠菜、甘藍類。耐鹽中等(EC=4mS),如黃瓜、菜豆、甜椒等。無土栽培對水質要求嚴格,尤其是水培,因為它不象土栽培具有緩沖能力,所以許多元素含量都比土壤栽培允許的濃度標準低,否則就會發生毒害,壹些農田用水不壹定適合無土栽培,收集雨水做無土栽培,是很好的方法。無土栽培的水,pH值不要太高或太低,因為壹般作物對營養液pH值的要求從中性為好,如果水質本身pH值偏低,就要用酸或堿進行調整,既浪費藥品又費時費工。
營養液
營養液是無土栽培的關鍵,不同作物要求不同的營養液配方。目前世界上發表的配方很多,但大同小異,因為最初的配方本源於對土壤浸提液的化學成分分析。營養液配方中,差別最大的是其中氮和鉀的比例。 配制營養液要考慮到化學試劑的純度和成本,生產上可以使用化肥以降低成本。配制的方法是先配出母液(原源),再進行稀釋,可以節省容器便於保存。需將含鈣的物質單獨盛在壹容器內,使用時將母液稀釋後再與含鈣物質的稀釋液相混合,盡量避免形成沈澱。營養液的pH值要經過測定,必須調整到適於作物生育的PH值範圍,水增時尤其要註意pH值的調整,以免發生毒害。
基質的理化性狀
用於無土栽培的基質種類很多。可根據當地基質來源,因地制宜地加以選擇,盡量選用原料豐富易得、價格低廉、理化性狀好的材料做為無土栽培的基質。
對基質的要求
1.具有壹定大小的固形物質。這會影響基質是否具有良好的物理性狀。基質顆粒大小會影響容量。孔隙
無土栽培
度、空氣和水的含量。按著粒徑大小可分為五級、即:1毫米;1-5毫米;5-10毫米;10-20毫米;20-50毫米。可以根據栽培作物種類、根系生長特點、當地資狀況加以選擇。 2.具有良好的物理性質。基質必須疏松,保水保肥又透氣。南京農業大學吳誌行等研究認為,對蔬菜作物比較理想的基質,其粒徑最好以0.5-10毫米,總孔隙度>55%,容重為0.1-0.8克?厘米-3,空氣容積為25-30%,基質的水氣比為1:4。 3.具有穩定的化學性狀,本身不含有害成分,不使營養液發生變化。基質的化學性狀主要指以下幾方面: PH值:反應基質的酸堿度,非常重要。它會影響營養液的pH值及成分變化。PH=6-7被認為是理想的基質。 電導度(EC):反映已經電離的鹽類溶液濃度,直接影響營養液的成分和作物根系對各種元素的吸收。 緩沖能力:反映基對肥料迅速改變pH值的緩沖能力,要求緩沖能力越強越好。 鹽基代換量:是指在pH=7時測定的可替換的陽離子含量。壹般有機機質如樹皮、鋸未、草炭等可代換的物質多;無機基質中蛭石可代換物質較多,而其它惰性基質則可代換物質就很少。 4.要求基質取材方便,來源廣泛,價格低廉。 在無土栽培中,基質的作用是固定和支持作物;吸附營養液;增強根系的透氣性。基質是十分重要的材料,直接關系栽培的成敗。基質栽培時,壹定要按上述幾個方面嚴格選擇。北京農業大學園藝系通過1986-1987年的試驗研究,在黃瓜基質栽培時,營養液與基質之間存在著顯著的交互作用,互為影響又互相補充。所以水培時的營養液配方,在基質栽培時,特別是使用有機基質時,會受基質本身元素成分含量、可代換程度等等因素的影響,而使配方的栽培效果發生變化,這是應當加以考慮的問題,不能生搬硬套。 (四)供液系統 無土栽培供液方式很多,有營養液膜(NFT)灌溉法、漫灌法、雙壁管式灌溉系統、滴灌系統、虹吸法、噴霧法和人工澆灌等。歸納起來可以分為循環水(閉路系統)和非循環水(開路系統)兩大類。目前生產中應用較多的是營養液膜法和滴灌法。 1. 營養液膜法(NET) (1)備三個母液貯液灌(槽)。壹個盛硝酸鈣母液,壹個盛其它營養元素的母液,另壹個盛磷酸或硝酸,用以調節營養液的pH。 (2)貯液槽。貯存稀釋後的營養液,用泵將其液由栽培床高的壹端的送入,由低的壹端回流。液槽大小與栽培面積有關,壹般1000平方米要求貯液槽容量為4-5噸。貯液槽的另壹個作用就是回收由回流管路流回的營養液。 (3)過濾裝置。在營養液的進水口和出水口要求安裝過濾器,以保證營養液清潔,不會造成供液系統堵塞。 2. 滴灌系統的灌溉方法 (1)備兩個濃縮的營養液罐,存放母液。壹個液罐中含有鈣元素,另壹個是不含鈣的其它元素。 (2)濃酸罐。用業調節營養液的PH。 (3)貯液槽。用來盛按要求稀釋好的營養液。壹般300-400平方米的面積,貯液槽的容積1-1.5噸即可。貯液槽的高度與供液距離有關,只要高於1米,就可供30-40米的距離。如果用泵抽,則貯液槽高度不受限制。甚至可在地下設置。 (4)管路系統。用各種直徑的黑色塑料管,不能用白色,以避免藻類的孳生。 (5)滴頭。固定在作物根際附近的供液裝置,常用的有孔口式滴頭和線性發絲管。孔口式滴頭在低壓供液系統中流量不太均勻,發絲管比較均勻。但***同的問題是易堵塞,所以在貯液槽的進出口處,也必須安裝過濾器,濾出雜質。編輯本段前景展望
從歷史上來看,農業文明標誌,就是人類對作物生長發育的幹預和控制程度。實踐證明,對作物地上部分的環境條件的控制,比較容易做到,但對地下部分的控制(根系的控制),在常規土培條件下很困難的。無土栽培技術的出現,使人類獲得了包括無機營養條件在內的,對作物生長全部環境條件進行精密控制的能力,從而使得農業生產有可能徹底擺脫自然條件的制約,完全按照人的願望,向著自動化、機械化和工廠化的生產方式發展。這將會使農作物的產量得以幾倍、幾十倍甚至成百倍地增長。 從資源的角度看,耕地是壹種極為寶貴的、不可再生的資源。由於無土栽培可以將許多不可耕地加以開發利用,所以使得不能再生的耕地資源得到了擴展和補充,這對於緩和及解決地球上日益嚴重的耕地問題,有著深遠的意義。無土栽培不但可使地球上許多荒漠變成綠洲,而且在不久的將來,海洋、太空也將成為新的開發利用領域。美國已將無土栽培列為國該國本世紀要發展的十大高技術交流會上,就是關於宇宙空間植物栽培的研究報告,那只能是無土栽培。因而無土栽培技術在日本,已被許多科學家做為研究”宇宙農場”的有力手段,人們稱為太空時代的農業,已經不再是不可思議的問題。 水資源的問題,也是世界上日益嚴重地威脅人類的生存發展的大問題。不僅在幹旱地區,就是在發達的人口稠密的大城市,水資源緊缺也越來越突出。隨著人口的不斷增長,各種水資源被超量開采,某些地區已近枯竭。所以控制農業用水是節水的措施之壹,而無土栽培,避免了水分大量的滲漏和流失,使得難以再生的水資源得到補償。它必將成為節水型農業、旱區農業的必由之路。 誠然,無土栽培技術在走向實用化的進程中也存在不少問題。突出的問題是成本高、壹次性投資大;同時還要求較高的管理水平,管理人員必須具備壹定的科學知識,這也不是任何地方都能做到的。 從理論上講,進壹步研究礦質營養狀況的生理指標,減少管理上的盲目性,也是有待解決的問題。此外,無土栽培中的病蟲防治,基質和營養液的消毒,廢棄基質的處理等等,也需進壹步研究解決。 但是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提高,更重要的是這項新技術本身固有的種種優越性,已向人們顯示了無限廣闊的發展前景。
芽苗菜是蔬菜市場暢銷的品種之壹,但是在芽苗菜培育的過程中常會出現爛芽、燒根現象,其原因主要是:
1.豆粒本身帶有病菌;
2.盛豆芽的容器及器具消毒不嚴;
3.生豆芽時的溫度過高;
4.澆水不及時及水質不清潔和空氣汙染所致。因此培育芽苗菜時應特別註意,並采取合理的措施預防與治理。
惠菌聚種植專用em菌含有多種功能性的有益菌群,包括光合菌、芽孢桿菌、酵母菌、雙歧桿菌等等七大類菌群,這些菌群按照特定工藝篩選合成,這些有益微生物能夠分泌生長素、細胞分裂素、赤黴素、吲哚乙酸等植物激素,調控芽苗代謝,促進芽苗莖葉生長,並且能夠抑制黴菌病菌等有害微生物生長繁殖,有利於防止芽苗菜培育過程中的燒根、爛芽等現象。
惠菌聚種植專用EM菌全國訂貨電話:13754703342、咨詢QQ:1262181496;
惠菌聚種植專用em菌在芽苗菜培育過程中的使用技術要點如下:
1、浸豆前用惠菌聚種植專用em菌激活液稀釋液清洗
豆子要精選,選擇無黴變、無蟲蛀、顆粒飽滿的豆子,在浸豆前用惠菌聚種植專用em菌激活液的500倍稀釋液(25-30℃溫水為佳)進行沖洗,以消毒殺菌,促進豆內酶的活性,提高豆子發芽率。
2、場地環境用惠菌聚種植專用em菌液噴灑消毒
培育芽苗菜前,用惠菌聚種植專用em菌300-500倍稀釋液噴灑培育場地,尤其是拐角角落處,抑制有害微生物的生長繁殖,為芽苗菜培育提供幹凈安全的環境。
3、培育器具用惠菌聚種植專用em菌稀釋液清洗消毒
培育豆芽前,用惠菌聚種植專用em菌300-500倍稀釋液浸泡清洗培育器具,清除器具上帶的有害微生物,防止培育過程中造成爛芽。
4、發現黴菌病菌時及時用惠菌聚種植專用em菌殺菌
殺菌要適時,應該在豆芽爛芽初期及時進行,用惠菌聚種植專用em菌300倍稀釋液噴灑,每4小時噴灑壹次。
惠菌聚種植專用EM菌含有80多種微生物益生菌,因為微生物發揮作用需要依靠水分、所以,芽苗菜生活環境非常有利於益生菌的繁殖,從而發揮最好的效果。
惠菌聚種植專用EM菌使用在芽苗菜種植中可提高發芽率、殺滅病菌,預防芽苗腐敗、保鮮、改善口感。且本品為純生物制劑,無任何副作用,是現代綠色農業生產必備產品。
常見的芽苗菜有:黃豆芽、綠豆芽、香椿芽苗菜、蕎麥芽苗菜、苜蓿芽苗菜、花椒芽苗菜、綠色黑豆芽苗菜、相思豆芽苗菜、葵花籽芽苗菜、蘿蔔芽苗菜、龍須豆芽苗菜、花生芽苗菜、蠶豆芽苗菜等。
主要使用方法:
浸種:將惠菌聚菌液用清水稀釋200倍,可直接用於浸種。提高發芽率、預防病害。
噴灑:將惠菌聚菌液用清水稀釋300-500倍,直接噴灑。可殺菌、防病、防腐、保鮮、改善口感。
惠菌聚種植專用 EM菌液1箱12瓶,1瓶700ML;另有5KG/桶 包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