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家藥企有副總經理以上職務的高管離職
據梳理,在剛剛過去的9月,***有26家藥企發布了人事調整的通知,其中出現副總經理以上職務變動的藥企達12家,這些藥企高管的離職原因主要有:工作原因、個人原因、分工調整等。
東北制藥:董事長辭職
9月30日,東北制藥發布公告稱因工作變動原因,魏海軍申請辭去公司第八屆董事會董事長、董事和戰略委員會主任委員、提名委員會委員職務。魏海軍辭職後,不在公司擔任任何行政職務。
資料顯示,魏海軍自2013年4月出任東北制藥董事,7月出任董事長,迄今超過7年時間。東北制藥2019年報顯示,魏海軍薪酬為139萬元。截至9月29日,持有股票約666萬股,按照9月29日5.7元的股價計算,上述股票市值約為3800萬。
回盛生物:副總經理辭職
9月30日,武漢回盛生物發布公告,王天慧因個人原因辭去公司副總經理、董事會秘書職務,其辭職報告自送達公司董事會之日起生效。辭職後,王天慧不再擔任公司任何職務。公司在聘任新的董事會秘書之前,暫由財務總監楊凱傑代為履行董事會秘書職責
默沙東:人力資源業務夥伴執行總監辭職
9月25日,默沙東傳出消息,默沙東中國現人力資源業務夥伴執行總監王震決定離開公司,尋求外部發展機會。默沙東高級副總裁、人類 健康 商業部HR業務夥伴負責人Beth Perrone 和默沙東全球高級副總裁、默沙東中國總裁羅萬裏聯合向員工宣布了這個消息,王震在默沙東的最後工作日為10月16日。
葛蘭素史克:呼吸業務部南中國區業務負責人辭職
9月25日,葛蘭素史克宣布呼吸業務部南中國區業務負責人林子明因個人原因決定離開 GSK,最後壹個工作日是10月31日。
三生國健:副總經理辭職
9月24日,三生國健發布公告,倪華因個人原因申請辭去公司副總經理職務。倪華自2020年9月24日起不再擔任本公司副總經理職務。辭職後,倪華將不再擔任公司任何職務。
公開資料顯示,三生國健2002年成立於張江,是港股上市公司三生制藥的子公司。今年7月22日,三生國健正式登陸科創板。
2020年8月18日,三生國健發布上市後的首份財務報告:三生國健上半年營收3.51億元,比上年同期減少32.09%;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5776.68萬元,比上年同期減少429.61%。對於業績變動,三生國健方面給出的解釋是在市場競爭及新冠疫情影響下,核心產品益賽普的主要競爭對手進醫保,銷售受沖擊所致。業內有猜測指出,此次三生國健總經理離職是否與業績明顯下滑有關尚未可知。
哈藥集團:副總經理辭職
9月21日,哈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發布公告,因個人原因,盤虹辭去公司副總經理職務。辭職後盤虹將擔任公司高級顧問。
豐原藥業:副總經理辭職
9月17日,安徽豐原藥業發布公告,因工作調動原因,朱曉慶請辭公司副總經理職務。其辭職報告自送達公司董事會之日起生效。朱曉慶辭去公司副總經理職務後將不在公司及控股子公司擔任任何職務。同日,召開第八屆董事會第八次(臨時)會議,聘任陸震虹為公司副總經理。
華仁藥業:高級副總裁辭職
9月7日,華仁藥業發布公告稱王文萍因個人原因申請辭去高級副總裁兼財務總監職務,辭職後不再繼續擔任公司其他職務。其辭職申請自送達董事會之日起生效。此外,在聘任財務總監之前,公司董事會指定暫由董事長楊效東代為履行財務總監職責。
諾華中國:總裁辭職
9月4日下午,諾華向員工宣布,諾華制藥亞太、中東及非洲區域(APMA)總裁兼諾華集團中國總裁尹旭東因個人原因決定離開諾華。在尹旭東離開後,將由Dan Brindle接任諾華中國區總裁,Iris Zemzoum接任亞太、中東及非洲區域(APMA)總裁。
大唐藥業:副總經理辭職
9月4日,內蒙古大唐藥業發布公告稱,本公司董事會於2020年9月3日收到副總經理於海泉遞交的辭職報告,因個人原因,於海泉申請辭去公司副總經理職務,辭職後繼續擔任公司其他職務。
利欣制藥:副總經理辭職
9月1日,河南利欣制藥發布公告稱,因公司內部職務調整的原因,秦偉和王忠敏辭去副總經理職務,辭職後不再擔任公司其它職務。
常山藥業:副總經理離職
9月1日,河北常山生化藥業發布公告,戚亦寧因個人原因申請辭去公司副總經理職務。其離職申請自辭職報告送達公司董事會之日起生效。戚亦寧離職後,將不再擔任公司任何職務。
據業內媒體統計,截至9月25日,2020年國內醫藥行業已有超180位高管離職,而在即將過去的第三季度,也有52位高管離職。
今年上半年,僅在2019年營收超億元的上市藥企中,就有68家藥企的高管層出現調整——涉及中國醫藥、復星醫藥、人福醫藥、海正藥業、哈藥股份、華潤雙鶴等知名藥企。
有分析指出,在經濟下行和行業監管趨嚴的壓力下,醫藥行業優勝劣汰,市場格局加速重塑。
近年來,隨著醫改的持續深入推進,醫藥行業不斷強化監管規範,壹系列改革發展政策、配套完善政策相繼出臺——兩票制、藥品零加成、醫保控費、壹致性評價、帶量采購等政策陸續實施,醫藥行業供給側改革進壹步深化,產業結構趨向優化,行業集中度不斷提升。
隨著帶量采購、兩票制、招標降價、醫保控費和壹致性評價、醫保目錄調整等國家新壹輪醫改政策的陸續出臺和深入推進,短期內將對醫藥行業的發展帶來較大壓力。
尤其是國家組織藥品集中帶量采購政策,推動仿制藥常態化降價,仿制藥替代原研藥效應顯現,藥企帶金銷售的空間被大幅壓縮,企業集中度逐漸提升。
未來醫藥行業將在存量市場的結構優化和創新驅動帶來的行業增量發展中穩步前行。壹方面,這對藥企的研發能力、成本控制能力、品種儲備和資金實力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壹方面,也對處於不同層級的醫藥人提出了新的命題與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