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假藥的外觀性狀
1、粗糙不潔、大小不壹:例如,同壹批號或同壹包裝內的糖衣片有大有小,糖衣層有深有淺、外觀粗糙或掛有灰塵等。
2、劑型不對:藥物自身的性質和作用決定了某些藥物應有的劑型,比如青黴素類只能制成粉針劑,不能制成口服液或水針劑(因為青黴素類極易水解,尤其在酸、堿條件下或水溶液中)。
3、顏色不對:藥的有效成分不同,其顏色也有區別。如頭孢氨芐片為糖衣片,去衣後呈白色,有部分假冒頭孢氨片去衣後呈黑色。
4、性狀不對:如將鹽酸林可黴素傾出少許,1分鐘左右即在瓶壁上形成壹層白色結晶,而假冒的無此現象。
5、氣味不對:大部分藥品都有特殊的氣味,如牛黃解毒片敲碎後有冰片味,醋酸潑尼松口感是先甜後苦等。
(二)劣藥的外觀性狀
1、變色:藥物內在質量變化反映在外觀上的最明顯之處就是變色。
2、產生特異氣味:有些藥物分解變質後,引起藥品氣味改變。如阿司匹林及其制劑受潮後產生醋酸味,維生素C變質後產生異臭等。
3、析出結晶或不溶物:有些液體制劑分解變質後析出結晶或產生混濁。固體制劑如復方阿司匹林片分解時瓶內壁有水楊酸結晶等。
4、黴變:壹些液體制劑,尤其是糖漿劑,易生黴長菌。中草藥片劑、丸劑也易生黴長菌。
5、裂片:糖衣片因生產工藝或貯藏不當,致使糖衣層產生裂痕,嚴重的將影響有效成分的含量。
6、膠囊劑囊殼破裂:膠囊劑漏出藥物粉末或顆粒,內容物軟化或結塊等。
其次,再具體介紹假劣藥品識別方法。
(壹)看藥品名稱。合格藥品包裝上的藥名由通用名和商品名兩部分組成:通用名應位於藥品包裝中央最明顯的地方,應是符合國家藥典的法定名稱,下方標註著漢語拼音名;商品名可以是註冊藥名或是註冊商標,位於包裝的右上角,而假劣藥品的藥名常二者缺壹,或者使用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明令從2005年1月1日起禁止使用的藥品習用名。
(二)看藥品批準文號。國家藥監局規定自2003年6月30日後生產的藥品實施新的批準文號,廢止原批準文號[×衛藥準字]和[×衛藥健字]。新批準文號格式是:國藥準字+1位拼音字母+8位數字,字母用拼音字頭表示藥品類別,數字表示批準藥品生產的部門、年份及順序號。假劣藥常使用廢止的批準文號。
(三)看藥品生產廠家。根據國家藥監局規定,規範藥品說明書必須註明生產企業名稱、地址、郵政編碼、電話號碼、傳真號碼、網址等,便於患者聯系以辨真假。假劣藥中此類項目的內容往往不全。
(四)看藥品包裝。合格藥品的外包裝質地好、字體和圖案清晰、印刷套色精致、色彩均勻、表面光潔、防偽標誌亮麗。假劣藥的外包裝質地差、字體和圖案印刷粗糙、色彩生硬、防偽標誌模糊。
(五)看藥品說明書。合格藥品說明書的紙張好,印刷排版均勻、連最小的字體也十分清晰,內容準確齊全,適應癥限定嚴格。而假劣藥說明書的紙張質量差、字跡模糊、內容不全、排列有誤、隨意誇大療效和適應範圍。
(六)看藥品批號和生產日期。合格藥品的包裝上應標明[產品批號]、[生產日期]、[有效期至]三項缺壹不可,字跡多為激光打印。假劣藥品常三項中缺壹至兩項,而且打印的字跡多為油印。
(七)看藥品外觀。仔細觀察假劣藥品的外觀,往往存在以下問題:片劑:藥片顏色不均勻、變色、出現斑點、粘連、松片、潮解等;糖衣片表面褪色露底、裂開、發黴。膠囊劑:有發黴、變軟、碎裂現象。註射劑:出現變色、混濁、沈澱、結晶、絮狀物等。水劑:出現沈澱、結晶、發黴、絮狀物。顆粒劑:出現發粘、結塊、溶化、顆粒不均勻。膏劑:出現失水、幹涸、水油分離、有油敗氣味。
以上介紹的是鑒別假劣藥品的壹般直觀方法,權威可靠的鑒別還需要藥檢所的技術鑒定。為了謹防買假上當,建議廣大消費者應到合法正規的醫療機構和藥店購買,並且保存好藥品包裝、說明書和發票。切不可圖方便或貪便宜到無《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的醫療機構或無《藥品經營許可證》的藥店購買。警惕打著免費宣傳、贈品、義診的招牌,實際推銷假劣藥的騙局,也不要相信非法廣告而購買或郵購藥品,以免出現不必要的損失,甚至危害生命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