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醫保局是幹什麽的?
醫保局的單位性質是國家行政機關,隸屬於當地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醫保局的主要職責:
1.負責受理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統籌基金和離休幹部醫療費的審批、支付、管理等日常事務;
2、為參加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的用人單位、職工和離休幹部提供相應的管理服務。
2、醫保局成立後,將成為藥企、醫療器械企業最關心的政府部門。原因有三:
1、市場準入
對於國內醫藥行業來說,究竟什麽是市場準入?我們可以狹義地理解為:招標、進醫保。
藥品通過招標,等於失去了整個醫院市場。而且,如果藥品不進入醫保目錄,即使通過招標,也會對其市場造成非常巨大的沖擊。
招標和醫保目錄都事關市場準入,現在這兩項權利都掌握在醫保局手中,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2、嚴控用藥
醫保控費,顯然還是2018年的關鍵詞。在醫保控費這壹招中,對於藥企來說,進目錄只是壹道門檻,醫院準入和醫保支付標準才是重中之重。
醫保局擁有從源頭控費的權利,將直接控制此前大量使用的藥品和輔助用藥。此外,根據醫保支付標準,在合理用藥的基礎上,將促使醫院使用成本最低的藥品來治療病人。未來,在醫保大環境下,各方利益博弈將更加明顯。
3、直接確定藥品價格
以前,對於藥品價格,發改委管定價,醫保部管醫保目錄,衛計委管招標采購,最後由醫保買單,花錢就不能談價格,管不了就不能規範使用,結果醫保的壓力越來越大。
現在,由醫保局接手藥品招標采購,壹方面體現了 "誰出錢,誰操作",另壹方面,在醫保基金的現實壓力下,將采取把藥品中標價格與醫保支付標準緊密掛鉤的方式,實現各方利益最大化。
在這種情況下,醫院或醫聯體可以根據醫保支付標準進行藥品價格談判。他們甚至可以委托第三方平臺和地方醫保局進行藥品談判。最終目的只有壹個,在醫保支付標準的基礎上,降低藥價,實現利益最大化。
可以說,醫保將從多個角度,直接影響到藥企,甚至關系到企業的命運。而它的掌舵者就是醫保局。
多年來,藥品集中招標采購出現了不少亂象,正因如此,在多年的人大、政協會議上,不少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都呼籲改革和完善現行的藥品集中招標采購政策。
公立醫院藥品集中采購,在今年的兩會上,有提案直指由地方政府包攬的藥品招標政策存在嚴重偏差,異化為變相的行政審批,衍生出諸如地方保護、地區封鎖、行政壟斷、中標指定配送,甚至商業賄賂等壹系列問題。
醫保局的出現,實現了 "三保合壹"、"四權合壹",新的權力機構,既有權又有錢,可想而知,其對醫療衛生體系的發展和衛生資源的配置將起到重要的決定性作用,尤其是在藥品和醫療器械的招標采購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