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東軍投降後,中國東北被定為蘇聯投降區,蘇聯紅軍自然成為關東軍的投降部隊。在關東軍戰敗之前,就開始肆虐了。在東滿,日偽轟炸了西車安和西吉寧的火藥庫和油庫。服裝廠1師近兩萬人能穿的衣服全被燒了;燒夠6萬多人吃三年的糧食;大量武器彈藥被掩埋、銷毀、丟棄,甚至交給東北地方土匪,導致東北土匪急劇增加,最多時達25萬人,占據了大半個東北。即便如此,蘇軍仍從關東軍手中收繳了約70萬支步槍,約14000挺輕重機槍,約4000門火炮,約600輛坦克和裝甲車,800架飛機,約2000輛汽車。
戰後不久,首先進入東北的我軍曾克林部,從關東軍最大的蘇家屯兵工廠運來了2萬支步槍,1.000挺輕重機槍,1.56門迫擊炮,山炮,野炮。抗聯運動的周保忠在接收了長春大本營的軍火庫後,還搶走了5萬多支步槍、2000多挺輕機槍、800多挺重機槍和12萬發子彈。但是後來蘇聯和國民黨政府達成協議:不能幫助中國武裝力量,限制八路軍的行動,不讓八路軍駐紮沈陽。隨後,蘇軍以“準備拉到烏拉爾煉鋼”為由,拒絕將這些武器交給已經在東北與蘇軍合作的八路軍和新四軍。
隨著東北的動蕩,國家的* * *戰爭壹觸即發,而我軍卻沒有足夠的武器。東北解放軍的對策是:撿洋收軍火,挖窯,打土匪奪回武器。日軍在東北修建了許多地下倉庫,儲存了大量軍火和其他軍用物資。通過挖掘洞穴,解放軍獲得了大量的武器和軍用物資。到1947年4月,東北土匪25萬人基本被解放軍鏟除,* * *得到長短槍5萬支,輕重機槍65438挺+0400,各型槍359支,汽車134輛。
1947年6月至8月,東北局軍工部長何長工用壹噸廢鋼換壹噸軍火,在滿洲裏用蘇聯繳獲的大量日式軍火換取煉鋼。東北人民解放軍炮兵司令朱瑞來到朝鮮,通過他在蘇聯克拉辛炮兵學校的同學關系,與蘇聯達成口頭協議:蘇方每天晚上向我運送日軍軍火,我們折價交換農產品。在兩個月的時間裏,蘇方通過圖們向我軍運送了幾十列車的日軍槍支彈藥。
據統計,蘇聯在東北繳獲了能裝備80萬大軍的輕重武器,其中四分之壹分批給了解放軍。這些武器大部分是輕武器和少量火炮,而重型武器大部分被蘇聯運回中國煉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