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藥品查詢 - 鑒別正規保健食品時,應註意識別外包裝上的標識圖案

鑒別正規保健食品時,應註意識別外包裝上的標識圖案

保健品是個讓人又愛又恨的東西,尤其是老年人,總是對它寄予厚望,卻往往以失望告終。這裏,既有壹些商家不負責任的誇大宣傳等原因,也有部分老人不能客觀認識的結果。

近日,《健康時報》對我國網民的整體保健狀況進行了調查,重點調查了人們的保健意識狀況、對保健品的認知狀況、對保健信息傳播渠道的認知狀況等。

調查顧問:中國保健協會副理事長吳大真

中國協和醫科大學流行病學教授黃建始

調查人數:42718人

調查時間:1個月調查結果分析:50%的人選擇

綠色標誌錯誤

保健食品種類繁多,辨別保健食品的安全性就變得非常重要。學會看保健食品圖形符號是最起碼的常識。

調查結果顯示,25.84%的人選擇了藍色標誌,48.78%的人選擇了綠色標誌。當問及目前保健食品由哪個國家機關審批時,近七成網友能給出正確答案,不知道和選錯的網友占總數的31.34%。

專家解釋:只有25.84%的人選擇了藍色標誌,說明人們對合格保健食品的鑒別能力不高。任何聲稱具有保健功能的食品都必須經過有關部門的檢驗和確認,經檢驗批準合格的保健食品頒發《保健食品批準證書》;其包裝上有國家保健食品標誌--業內稱之為 "淡藍色靶心標誌",這是判定 這是判定壹種保健食品是否合格、安全的最基本條件。

此外,還要看配料標簽和說明書。壹些不合格的保健食品,因為偽造藍色小標識不合法,就制造其他顏色的標識,其中最常用的就是綠色,利用了人們追求綠色、健康的心理。48.78%的人選擇綠色標識就是被這樣的心理所左右。

八成人誤認為保健品有副作用

超過八成的消費者認為保健品有副作用,其中16.83%的人認為絕大多數保健品有副作用,60.5%的人認為部分保健品有副作用。15.89%的消費者認為保健品沒有副作用。6.36%的消費者表示不太清楚。

專家解釋:說保健食品有副作用這是完全錯誤的,只有藥品才會出現壹些副作用,而且這些副作用還是在身體受限或錯誤用藥的前提下出現的。保健食品首先是壹種食品,不存在所謂的副作用。作為食品,第壹是安全,第二是有壹定的輔助作用。可以說,只要是國家批準生產的正規保健食品,在正常情況下食用,就不會有什麽副作用,廣大消費者還是不必過於擔心。

多數消費者支持國產保健品

網友對保健品的選擇呈現明顯傾向,47.72%的網友推崇國產品牌,10.07%的網友用國外品牌,兩者兼用的人群比例為30.83%,11.38%的網友不用保健品。

專家解讀:買保健品支持國貨是正確的。

就拿保健食品來說,國產保健食品在購買前可以獲取相關批準文號,非常直觀。進口保健食品能取得正規進品名稱的不多,很多通過非法渠道入境,沒有保障。

保健食品比保健器材熱

目前市場上的保健品主要有三類:保健食品、保健用品、保健器材。保健食品是指聲稱具有特定保健功能或以補充維生素、礦物質為目的的食品;保健用品主要是指保健日用品,如保健牙膏、保健牙刷、保健內衣、保健枕等;保健器材是指具有預防、診斷和治療功能的醫療器械,如血壓計、血糖儀、按摩器等。

67.65%的調查對象青睞保健食品,超過50%的調查對象對保健品感興趣,保健器械的受青睞比例為34.36%。

專家解讀:市場反映基本反映了客觀現實。目前,保健食品行業制度比較健全,審批比較嚴格,產品也比較安全可靠。但是,保健器械有壹些魚目混珠的情況,市場情況比較復雜。保健器械不屬於醫療器械範疇,但又具有醫療器械的壹些特性,因此具體的標準很難界定,不能像保健食品那樣有明確的指標進行量化評判。因此,安全系數也略低,消費者能感受到這壹點,所以對保健器械的認可度較低,制定保健器械標準是相關監管部門下壹步要做的重點工作。

保健品廣告 消費者喜歡電視討厭廣播

保健品廣告的可信度與傳播方式有很大關系。通過電視媒介發布的保健品廣告可信度最高,達到35.24%;報刊雜誌的可信度為14.49%;廣播的可信度偏低,僅占3.44%,32.35%的受訪者認為上述媒介不可信。

專家解釋:老百姓喜歡看得見、摸得著的效果,電視媒體在這方面有優勢,也容易得到認可。32.35%的被調查者認為上述媒體不可信是壹個很有意思的現象。

這壹方面反映了目前我國保健品廣告過多過濫的情況,另壹方面也說明,要提高保健品的可信度,除了選擇合適的傳播手段外,最根本的還是要提高保健品的質量。

10%的消費者能識別虛假宣傳

消費者知道哪些是保健品違法廣告嗎?12.33%的調查對象表示清楚,20.21%的調查對象表示完全不清楚,還有更多的調查對象介於清楚和不清楚之間。

專家解釋:識別虛假宣傳是消費者保護自己不上當受騙的重要武器,識別違法廣告有壹些基本準則:

壹是未經衛生部審查批準,以保健食品名義經營;

二是未按照批準的內容使用保健食品名稱、標簽、說明書,有的違法宣傳治療作用,在標簽或說明書上印有 "緩沖 "字樣。上印有 "緩沖...... 癥狀"、"用於...... 疾病 "等字樣;有的則隨意宣傳療效

此外,還有以下行為屬於違法行為:使用醫療科研單位、醫生、患者的名義作為證明;存在治愈率、有效率等不科學的斷言和保證;存在有獎銷售、贈送禮品等違法宣傳內容;違法發布治療腫瘤藥品廣告。其他調查結果:在保健方面,68.11%的消費者認為 "日常保健 "是保證身體健康的最好方法,23.46%的消費者選擇 "有病治病",8.43%的消費者選擇 "定期體檢"。"定期體檢"。

在消費方面,59.46%的消費者每月在保健品上的花費在200元左右。消費200元至500元的消費者占15.86%,消費500元至1000元和1000元以上的消費者比例分別為5.44%和0.52%。

在健康保健知識積累方面,36.03%的消費者會通過經常閱讀健康書籍、報紙、網頁或節目來積累健康保健知識,49.18%的消費者會偶爾關註,12.99%的消費者會在有健康需求時查閱相關資料,只有1.80%的消費者從不關註。

對於參加健康教育培訓的積極性:49.36%的消費者表示只要有好處就壹定會去,45.38%的消費者略有猶豫,5.26%的消費者認為健康教育沒有必要。

市場認可度:31.65%的消費者認為保健品市場很混亂,54.51%的消費者認為 "略有改善",13.63%的消費者認為 "大有改善",0.21%的消費者認為 "很規範",0.21%的消費者認為 "非常規範"。消費者認為 "非常規範"。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保健品網核實,僅供參考)。

  • 上一篇:甘肅省高齡老人補貼政策
  • 下一篇:isp經營許可證是什麽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