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義與流行病學】
(壹)概述
流行性感冒簡稱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壹種常見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以冬春季多見,臨床以高熱、乏力、頭痛、全身酸痛等全身中毒癥狀和呼吸道卡他癥狀較輕為特點,流感病毒易變異,傳染性強,常引起流感大流行。流感病毒易變異,傳染性強,常引起流感大流行。20世紀甲型流感4次世界大流行 我國在近半個世紀(1953年至今)流感大流行中***計發生大、中、小規模流感疫情17次,其中2次為大流行。
(2)發病機理
流感病毒屬陽性粘液群液態病毒科,球形,直徑80-120nm,基因組為RNA病毒。其特點是易變異。分為甲、乙、丙三型,其中甲型最易變異,可感染人和多種動物,為人類流感的主要病原體,常引起大流行和中小流行。乙型流感病毒變異較小,可感染人類,引起暴發或小規模流行。丙型比較穩定,可感染人類,多為散發病例,現在發現豬也可感染。
流感病毒不耐熱,100℃1分鐘或56℃30分鐘滅活,對常用消毒劑(1%甲醛、過氧乙酸、氯消毒劑等)敏感,對紫外線敏感,耐低溫和幹燥,真空幹燥或-20℃以下可存活。
(3)流行病學
1.傳染源:流感病人和隱性感染者是主要傳染源。發病後1~7天有傳染性,發病初期2~3天傳染性最強。豬、牛、馬等動物可傳播流感。
2.傳播途徑:以空氣飛沫傳播為主,流感病毒在空氣中生存半小時左右就會汙染生活用品
3.易感人群:壹般為易感人群,發病後有壹定的免疫力。三型流感之間,甲型流感不同亞型之間無交叉免疫,可重復感染
4、流行病學特點:
1)流行特點:發病突然,傳播迅速,2-3周達到高峰,發病率高,流行期短,約6-8周,常沿線傳播。
2)壹般規律;先城市後農村,先集體單位後分散居民。
甲型流感:常引起暴發流行,甚至世界大流行,約2~3年發生大流行1次,根據世界上已發生的4次大流行情況分析,壹般10~15年發生1次大流行。
乙型流感為暴發或大流行,丙型流感以散發為主。
3)流行季節;壹年四季均可發生,以冬春季為主。南方夏秋季也可見流感流行。
【臨床表現】
(壹)壹般情況
典型流感起病急:潛伏期數小時~4天,壹般為1~2天;高熱,體溫可達39~40℃,混有寒戰,壹般持續2~3天;全身中毒癥狀,如乏力、頭痛、頭暈、全身酸痛等;持續時間較長,體溫恢復正常後,乏力等癥狀可持續 1 ~ 2 周;呼吸道卡它癥狀;呼吸道的癥狀,如體溫升高,可持續 1 ~ 2 周。2周;呼吸道卡它癥狀較輕,常有咽痛,少數有鼻塞、流涕等;少數有惡心、嘔吐、食欲不振、腹瀉、腹痛等。少數患者以胃腸道癥狀為主要表現。老年人、嬰幼兒、心肺疾病患者或接受免疫抑制治療的流感患者可能發生肺炎。
(2)臨床分類
1.單純型流感:起病急,體溫39~40℃,伴有畏寒、乏力、頭痛、肌肉關節痛等明顯全身癥狀,呼吸道卡他癥狀較輕,可有流涕、鼻塞、幹咳等。體檢:急性病容,咽部充血發紅,無分泌物,肺部可有幹啰音。
2.肺炎型流感:較少見,多發於老年人、兒童、原有心肺疾病的人群。病因:原發性病毒性肺炎、繼發性細菌性肺炎、細菌和病毒混合性肺炎。表現:持續高熱、劇烈咳嗽、咳血痰、氣短、發紺,肺部可聞及濕啰音。胸部 X 光檢查提示雙肺散在絮狀陰影。痰培養 無致病細菌生長,可分離出流感病毒。可因呼吸和循環衰竭而死亡,病死率高。
3.中毒性流感:以中樞神經系統和心血管系統受損為特征。表現為高熱、血壓下降、瞻前顧後、抽搐、腦膜刺激征等腦炎腦膜炎癥狀。
4.胃腸炎型流感:少見,以腹瀉、腹痛、嘔吐為主要臨床表現。
(3)並發癥
1.呼吸系統:細菌性支氣管炎、細菌性支氣管炎、肺炎
2.雷耶綜合征雷耶綜合征是甲、乙型流感的肝臟和神經系統並發癥,發病年齡在12-16歲,先有惡心、嘔吐,退熱後繼而出現嗜睡、昏迷、抽搐等神經系統癥狀,肝大。無黃疸,腦脊液檢查正常。可能與服用阿司匹林有關。
3.其他:中毒性休克、中毒性心肌炎、
【實驗室檢查】
1.血液:白細胞總數正常或減少,淋巴細胞增多,細菌感染時白細胞總數和中性粒細胞增多。
2、病毒分離:急性期用口咽漱口液接種雞胚可分離病毒。
3、血清抗體檢測:早期(發病 3 天內)和恢復期(2~4 周後)患者的 2 份血清,抗體效價在 4 倍以上為陽性。
4、快速診斷:取患者鼻黏膜染色找包涵體,免疫熒光檢測抗原為( )。
【診斷與鑒別診斷】
(壹)診斷
流行期和大流行期可根據臨床癥狀進行診斷,但早期散發的流感病例應結合流行病學史、臨床表現和實驗室檢查進行診斷。
1.流行病學史:流行期間某單位或地區出現大量上呼吸道感染病人,或醫院門診上呼吸道感染病人明顯增多。
2.臨床表現為起病急、高熱、全身中毒癥狀重、呼吸道癥狀輕。
3.實驗室檢查
1) 白細胞總數正常或減少,淋巴細胞增多
2) 從患者鼻咽分泌物中分離出流感病毒
3) 恢復期血清抗體效價增加 4 倍以上
4) 呼吸道上皮細胞病毒抗原檢測呈陽性
5) 鼻咽分泌物對抗原敏感。細胞增殖 1 代後抗原陽性
6) 可通過 RT-PCR 檢測病毒核酸
診斷分類
1) 疑似病例:流行病學史 臨床表現
2) 確診病例:流行病學史 臨床表現 2、3、4、5 項之壹的實驗室病原學檢查。
(2)鑒別診斷
1.普通感冒:由多種病毒引起,多為散發,起病緩慢,上呼吸道癥狀明顯,全身癥狀較輕。感冒俗稱傷風,又稱急性鼻炎或上呼吸道卡他,是以鼻咽部卡他癥狀為主要表現。成人多由鼻病毒引起,其次為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埃可病毒、柯薩奇病毒等。起病較急,初起咽幹、咽癢或灼熱感,發病同時或數小時後可有噴嚏、鼻塞、流清水樣鼻涕,2~3天後變稠。可伴有咽喉痛,有時因咽鼓管感染導致聽力下降,還可出現流淚、味覺遲鈍、呼吸困難、聲音嘶啞和少量咳嗽。通常無發熱和全身癥狀,或僅有低熱、乏力、輕度畏寒和頭痛。檢查可見鼻黏膜充血、水腫和分泌物增多,咽部輕度充血。如無並發癥,壹般 5~7 天即可痊愈。
2.流感傷寒鉤端螺旋體病:夏秋季有疫水接觸史,除發熱外,臨床上有腓腸肌觸痛,腹股溝淋巴結腫大、壓痛,實驗室檢查可通過凝血試驗檢測抗體,若抗體效價1:400以上增高,考慮本病,經血培養確診。
3.鏈球菌性咽炎 本病表現為咽部紅腫,扁桃體腫大有膿性分泌物,頜下淋巴結腫大,WBC中性粒細胞增高,血培養( )。
4.其他病毒性呼吸道感染,如副流感病毒和腺病毒感染,應通過病原學檢查加以鑒別。
5.支原體肺炎 也應通過病原學檢查加以鑒別。
【治療】
(1)壹般對癥治療
臥床休息,多飲水,適當營養,補充維生素,保持口鼻清潔,全身癥狀明顯時進行抗感染治療。
(2)早期應用抗病毒治療
1.可減少病毒排泄量,抑制病毒復制,緩解臨床癥狀,防止病毒擴散至下呼吸道導致肺炎等並發癥。
2.藥物
①金剛烷胺為M2離子阻斷劑,可阻斷病毒對敏感細胞的吸附,抑制病毒復制,對甲流有效。發病 48 小時內用藥有效。用量:成人 200 毫克/天,老年人 100 毫克/天,兒童 4-5 毫克/千克/天;用法:口服,分 2 次服用,連用 3-4 天;副作用:口幹、頭暈、嗜睡等神經系統癥狀,****。
2)甲基金剛烷胺劑量:100-200mg/天;用法:分2次口服;其抗病毒活性比金剛烷胺高2-4倍,神經系統副作用少。
3.註意事項:孕婦禁用,神經、精神異常者禁用,肝、腎功能嚴重損害者禁用,這兩種藥物易產生耐藥性。
(3)各種並發癥的防治
(4)中藥治療
[預防]
(1)控制和治療傳染源
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
呼吸道隔離1周或至主要癥狀消失
(2)切斷傳播途徑
1.流行期間避免集會或集體娛樂活動,老、幼、病、殘易感人群少去公共****,註意通風換氣,必要時對公共****場所進行消毒處理
2.醫護人員要戴口罩、洗手,防止交叉感染
3.患者用具及分泌物要徹底消毒
(三)疫苗預防
滅活疫苗:效果較好,適用於老年人、兒童、嚴重慢性疾對象為老年人、兒童、嚴重慢性病患者、免疫力低下及可能與患者密切接觸的人員;接種時間為每年10月中旬-11月,每年接種1次,2周後可產生有效抗體。以下情況禁用:對雞蛋過敏者;急性傳染病患者、精神病患者、妊娠早期、6 個月以下嬰兒。
減毒活疫苗:鼻噴法接種
(四)藥物預防
對於可能感染但未發病的易感人群,金剛烷胺100mg/口,2次/日,10-14天;對甲型流感有壹定預防作用,對乙型流感無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