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壹:評審重點
CMA認證過程
壹、認證前的準備:
1. 單位領導層統壹思想,明確為什麽要過CMA,以及CMA認證的負責人和認證過程時間表。
2. 決定是否聘請咨詢公司;評估是否具備CMAS認證條件
3. 根據單位實際情況,明確組織結構,合理的人力資源配置和人員分工(技術、質量負責人、授權簽字人、設備管理員、檔案管理員等)
4. 設備校準,能力驗證等工作
二、CMA認證的流程
1. 根據單位實際情況,編寫符合單位實際的質量手冊、程序文件、作業指導書(或SOP)和記錄表格。
2. 運行質量體系,完善各種記錄
3. 進行內部審核
4. 進行管理評審
5. 遞交申請書
6. 完善體系
7. 現場評審
8. 整改措施,拿到證書
三、審核重點
1. 組織
需要註意問題:是否是獨立法人,銀行賬戶、稅務登記,人員合同、社保,設備合同,場地合同等,關鍵崗位的任命文件,是否明確了人員崗位職責及代理人;公正性,客戶保密性是否規定,是否形成記錄檔案
2. 管理體系
註意問題:建立管理體系,並形成文件,傳達到有關人員,並執行;質量目標、方針;管理體系持續有效改進。
3. 文件控制:
註意問題:文件編號的唯壹性、有效性;文件的受控管理;文件的批準、發布、變更記錄;文件的發放、回收、補發、修訂、作廢、調閱、銷毀記錄必須形成檔案。
4. 合同評審
註意事項:建立程序文件;合同評審的範圍和內容(人、機、料、法、環、量值溯源、質量控制等);分包、偏離和合同修改必須形成記錄檔案,並通知相關人員。
5. 分包
註意事項:分包原因;客戶同意;分包方的能力調查、評估;分包方登記等記錄檔案
6. 服務和供應品采購
註意事項:供應品(設備、試劑、耗材);服務(校準檢定、維修、廢液固廢的回收)、是否有驗收作業指導書;采購申請、驗收(規格型號、外觀、數量、空白試驗)、入庫登記;合格供應商評價、合格供應商壹覽表(註意有效期)等記錄檔案。以回收廢液的環保公司為例,需要哪些材料:公司資質、是否在環保局備案系統、廢液交接記錄、廢液處理回執單(需環保局蓋章)等材料。
7. 服務客戶
註意事項:不違反其它客戶機密下,客戶可以進入實驗室參觀;外來人員登記;客戶滿意度調查、客戶反饋信息等記錄檔案。
8. 投訴申述:
註意事項:投訴是針對服務的態度;申述是針對檢測的結果;投訴/申述的處理
9. 不符合項
註意事項:不符合項的識別;不符合項的分類;不符合項信息來源;不符合判定及記錄、整改與糾正措施
10. 改進
註意事項:管理方面、質量方面和技術方面的改進
11. 糾正措施 12 預防措辭
註意事項:改進、糾正、糾正措施、預防措施的區別;跟蹤驗證
13. 記錄的控制:
註意事項:記錄的分類(質量記錄、技術記錄);記錄的格式和填寫要求;記錄的編號;記錄的修改;收集、歸檔、調閱、存儲條件、保存期限、最終銷毀均要形成記錄歸檔。電子文件的備份,電腦設置密碼以防被修改
14. 內審:
註意事項:內審員的培訓、任命和授權;內審計劃、內審實施計劃、審核範圍、內審報告(重中之重);
15. 管理評審
註意事項:管理評審內容;管理評審計劃;評審周期;管理評審的輸入和輸出;管理評審報告(重中之重)
內審和管理評審不太好寫,但是極為重要的,主要體現在內審報告和管理報告,可以以後交流
16. 總則:
17. 人員
註意事項:人員合同、技術人員檔案(資質,以證明能勝任工作)、上崗證(設備、檢測項目)、人員授權(采樣員,檢測員,設備操作員、自校員、授權簽字人,解釋人員等);培訓計劃,人員培訓、培訓效果考核確認等記錄;對於新進人員和在培人員的質量監督工作記錄;
18. 設施與環境條件
註意事項:確定需要控制環境條件的場所和設施;設施與環境相關的作業指導書(SOP);不相容活動的有效隔離;做好實驗室內務和安全管理工作(水電,衛生、劇毒品、消防、防
盜等);需要控制的環境因素(溫濕度、UPS、照明、粉塵、電磁、震動等)、環境監控條件記錄。特別對儀器室、標樣室、天平室、樣品室、冰箱等是重點檢查場所。
對於CMA特別註意環境保護:廢液是否分類收集、固體廢棄物處理、廢氣處理、三廢的處理手續
19. 檢測方法與方法確認
註意事項:建立檢測方法的作業指導書(SOP);選擇合適的檢測方法(國標,ISO、行標、地標,企業標準、非標);方法確認記錄(重中之重)、方法現行有效、方法查新記錄(半年壹次),方法的偏離(人、機、料、法、環、量值溯源、質量控制等);不確定的評定報告(重中之重);數據控制(有效數字、保留位數、數據修改規則)、檢測電腦的管理(設置密碼、軟件驗證、嚴禁接入互聯網、電子數據定期備份)
20. 設備管理
註意事項:合理配置檢測設備;設備操作的作業指導書;設備維護計劃;設備的校準、設備的校準確認、設備操作人員的培訓、授權記錄;設備的“三色標識”;設備總表、設備采購申請、合同、驗收、設備檔案卡、設備使用記錄、維護記錄、維修、停用記錄;校準修正因子的使用、期間核查作業指導書;相關資料便於取閱。
21. 量值溯源
註意事項:量值溯源的範圍—--設備、標準物質、參考物質;校準計劃(範圍、校準的參數)、校準確認(參數能否達到檢測要求的精度)、校準合格供應商評價(計量院的資質、項目和有效期),量值溯源傳遞圖;標準物質的編號規則、采購、驗收、入庫、使用登記記錄;標準溶液配制記錄;期間核查作業指導書(設備、標準物質);期間核查計劃、期間核查記錄;標準物質的保存(環境條件記錄);不能溯源到國家基準,需提供實驗室比對,能力驗證結果;
22. 抽樣:
註意事項:采樣人員的培訓、考核、授權、持證上崗;抽采樣的作業指導書;抽采樣工作計劃;抽采樣的現場記錄;現場的質量控制;采樣安全措施
23. 檢測和標準物品(樣品)的處置
註意事項:樣品的接收、編號、登記、入庫、存儲、分發、處置記錄;樣品存儲條件記錄;樣品的標識、留樣、樣品的偏離
化學試劑:申請,驗收(等級,數量、規格、外觀、試劑空白實驗)、入庫、領用登記記錄等
24. 檢測結果質量保證
註意事項:質量控制手段(參考物質、實驗室比對、能力驗證、;留樣再測、方法比對,人員比對、樣品不同特性的相關性、平行樣、加標回收、密碼樣);實驗室比對、能力驗證結果評價;編寫質量控制報告
質量監督---監督人員的資質、授權,監督的範圍,特別對新進人員和在培人員的監督
25. 結果報告
註意事項:檢測報告的格式與內容;唯壹性編號;意見和解釋;僅對樣品負責的申明;授權簽字人簽字;報告的修改。
外評審註意事項
接到評審通知時間的前壹天,當天晚上所有人都在等盲樣的到來,因為有盲樣考核,羅工、梁工去與評審組長聯系,確定評審的現場實驗的項目。其他人全在實驗室等,到晚上拿到樣品馬上開始做盲樣,業務人員填委托書,其他人員幫找標準等,不能閑下來。
現場評審項目確定,壹般有10%做常規實驗,有10%做留樣復測,還有10%就是現場演示、加標回收、盲樣考核(因為要抽30%做現場實驗的)。
項目確定就要把所有的樣品找出來,填寫樣品委托單。不用現場演示、加標回收的,其他都在當天晚上完成。
到早上8點,開首次會議,會議內容很簡單主要是介紹壹下各位專家和我們公司的壹些概括,還有就是評審組二天的工作安排,半個小時結束會議,就回到各自的實驗室等待戰鬥。 開首次會議結束,軟件組看材料,硬件組看現場。
評審專家都叫老師上來就說把妳們要評審的資料全部拿出來(所謂的資料不過就是人物料環\法這五項)我全拿出來了,他就說把這次要審的項目清單還有昨晚發給妳們的現場實驗清單都打印出來讓他確認.
篇二:評審
壹、為什麽要計量認證
根據計量法的規定,凡是向社會出具具有證明作用數據的實驗室必須經過計量認證,是法律的強制規定。
二、計量認證的依據是什麽
中華人民***和國計量法、標準化法、產品質量法及實驗室資質認定評審準則
三、妳們實驗室的質量方針是什麽
客觀公正、結果準確、科學規範、持續改進
四、實驗室的質量目標有哪些
報告交付合格率達100%,報告及時率≥98%。技術標準、規範有效版本率100%,客戶投訴率≤1%,申訴和投訴處置率100%,客戶滿意率達到98%以上,員工培訓率100%,考核合格率達≥98%
五、實驗室質量體系文件有哪些
分四個層次:質量手冊,程序文件、作業指導書、記錄表式 六、實驗室如何進行質量監督(質量監督的關鍵是什麽) 首先我們任命了質量監督員,然後根據本公司的檢測項目確定關鍵的、容易出現錯誤的檢測環節,制定監督計劃,然後根據監督計劃實施監督,在監督過程中發現不符合項時,開具不符合項報告。
七、實驗室內部審核的依據是什麽
實驗室資質認定評審準則、質量體系文件、檢測標準及相關檢測法律法規。
八、實驗室如何進行內部審核(或內審流程)
首先制定內審計劃,根據計劃,在內審前成立內審組、確定內審組長、下發內審通知。然後由內審組編制內審檢查表。內審時,首先開內審首次會議,然後根據內審檢查表到每個部門實施審核,在審核過程中如實填寫內審檢查表,發現不符合項時開具不符合項報告。所有部門、崗位審核完後開內審末次會議,由內審組反饋內審情況。末次會議後內審組長要編制內審報告,並組織對開具的不符合項進行整改驗證。
九、內審與監督的區別(或內審員與監督員的區別)
1、內審側重於管理方面,監督側重於檢測技術方面
2、內審是對實驗室體系運行是否符合評審準則及體系文件的規定進行檢查。而監督是對人員的檢測、操作過程是否符合標準作出判斷。
3、內審壹般是定期的,而監督是日常的,隨時都可以進行。
4、內審員應經過培訓並取得內審員證,熟悉管理體系運行;而監督員由實驗室任命,必須熟悉檢測方法、程序、檢測目的,並知道如何對檢測結果進行評價。
5、內審員不能審核本部門,而監督員壹般只能監督本部門
十、管理評審輸入包括哪些內容
1、近期內審的結果
2、人員培訓考核情況;
3、人員、設備、設施等資源配置情況;
4、客戶的申訴與投訴
5、質量控制情況報告;
6、比對和能力驗證情況;
7、由外部機構進行的評審情況
8、監督員監督報告;
9、工作量、工作類型變化情況;
10、實驗室政策的適宜性。
十壹、內審與管審區別
1、目的不同
內審目的在於驗證管理體系運行是否符合準則及體系文件規定,找出不符合項並采取糾
正措施。管理評審的目的在於評價質量管理體系是否適宜於本公司、並進行必要的改動和改進。
2、參加人員不同
內審由內審組審核,而管審是實驗室關鍵管理人員參加。
3、組織者不同
內審由內審組長主持。管審由最高管理者主持
4、方法不同
內審到現場審核,以看、抽查、提問為主要方法,而管審以會議形式進行討論、研究,最後形成決議。
十三、實驗室如何進行自校準
首先要制定自校準方法,繪制自校準量值溯源圖。然後根據自校準方法配置自校準用設備、消耗材料等,並對設備進行檢定,對人員進行自校準培訓。自校準時做好自校準記錄。 十四、什麽是期間核查期間核查指在儀器設備兩次檢定中間,采用技術方法,對設備的.技術指標進行驗證,證實儀器設備符合要求。
十五、為什麽要期間核查
及時預防和發現不合格的儀器並避免誤用,保證檢驗結果持續的準確性、有效性,減少由於儀器穩定性變化造成的結果偏差。
十六、期間核查的方法有哪些
1、標準物質驗證 2、儀器間比對3、使用參考標準進行核查 4、使用性能比較穩定的被測樣品作為核查標準進行核查
十七、實驗室為什麽要進行質量控制
為了及時發現檢測結果的系統性偏差,以保證檢測過程和結果的準確性和科學性。 十八、質量控制的方法有哪些
1、采用標準物質進行質量控制,如定期使用水泥標樣進行控制
2、留樣復測,定期對性能穩定的留存樣品進行重復檢測
3、對同壹樣品使用相同或不同的方法重復檢測
4、參加管理部門組織的比對或能力驗證
5、與其他實驗室進行比對
6、內部人員比對
7、對樣品不同參數的相關性進行分析
壹、授權簽字人是如何產生的(或授權簽字人概念)
經實驗室授權並申請,經評審組考核、經發證機關批準而產生(的,批準簽發檢測報告,對檢測報告負法律責任的人)
二、授權簽字人的作用
是報告的最後壹道關,批準簽發檢測報告,對檢測報告負法律責任。
三、授權簽字人如何審核報告(或簽報告時看什麽?)
授權簽字人在簽發檢測報告時應審查報告的格式、信息量、檢測內容、數據及結論、法定計量單位、依據標準、CMA的使用等等。授權簽字人不必也不可能對每份檢測報告的數據都復核壹遍,但是在對數據有疑義、數值處在邊界值等情況時,需要進行必要的復核,或者采取抽查式的復核。對報告中可能存在的可疑值、計算錯誤的數值、不符合統計規律的離群值等要重點關註。
四、技術負責人的職責
1、發證檢測方法的確認及作業指導書的批準
2、負責人員的培訓及考核
3、負責新項目評審
4、負責特殊及重大合同評審
5、負責實驗室質量控制
6、負責采購計劃的審核
五、妳公司報告的形成程序是什麽?
檢測結束後,檢測員將原始記錄交業務室,業務室根據原始記錄編制檢測報告,報告編制好後首先由錄入人員和校對人員校對簽字,然後交檢測人員進行初審並簽字(即壹審),初審後由檢測室主任復審並簽字(即二審),復審後由授權簽字人進行最後審核並簽字(即三審),授權簽字人簽字後蓋章。
六、作為質量(技術)負責人,妳在計量認證準備時主要做了哪些工作?
作為質量負責人,我主要是協助最高管理者建立質量體系,並確保管理體系有效運行,為此我主要做了以下工作:壹是組織編制了本公司第A版質量體系文件,並對質量手冊、程序文件進行了審核。二是組織對體系文件及評審準則進行了宣貫,並協助技術負責人對培訓效果進行了考核與評價。三是組織了本公司第壹次內部審核,四是組織了日常監督,五是參與了實驗室質量控制。
作為技術負責人我主要做了以下工作:壹是協助質量負責人編制了質量體系文件,並對作業指導書進行了審定批準,二是組織了公司人員培訓,尤其是檢測標準、設備操作等技術培訓,並主持了對人員的考核與評價。三是組織了本公司所有新項目的評審工作,四是組織了檢測結果的質量控制及實驗室間比對。
七、妳認為運行質量體系的核心是什麽?
我認為運行質量體系的核心是全員參與,能及時發現體系運行的缺陷,並采取糾正及預防措施,具有自我完善的機制。
篇三:計量認證和評審
計量認證和評審
壹、術語和定義
1.1 CMA
英文“China Metrology Accreditation的縮寫,即代表計量認證,指由省級以上質量技術監督部門對為社會提供公證數據的實驗室的計量檢定、測試設備的工作性能、工作環境和人員的操作技能和保證量值統壹、準確的措施及檢測數據公正可靠的管理體系能力進行強制考核的制度。
1.2 CAL
英文“China Accredited Laboratory”的縮寫,即代表審查認可(驗收),指由省級以上質量技術監督部門對政府依法設置或授權的實驗室的設立條件、界定任務範圍、檢測能力考核、最後授權(驗收)的強制性手段
1.3 管理體系
建立方針和目標並實現這些目標的體系(GB/T 19000-2008)。在ISO/IEC 17025:2005指控制實驗室運作的質量、行政和技術體系。
註:以下文中提到的資質認定即代表計量認證和審查認可(驗收)兩者合壹,實驗室與產品質量檢驗機構等同,檢測、檢驗和測試等同。
二、計量認證/審查認可(驗收)的起源與發展
三、計量認證/審查認可(驗收)趨勢
四、相關管理機構沿革及發展
五、實施計量認證/審查認可(驗收)工作程序
5.1工作程序圖
5.2 說明
5.2.1申請材料
(1)本科藥物化學專業應該修哪些課程?
第壹個建議是去查壹下妳申請的學校,因為每個學校開設的專業課和側重的專業課都不壹樣。當然,藥學領域的課程也基本相同。像妳這個專業,我猜可能有幾門課:生物化學,有機化學,物理化學,結構化學,西醫,中醫,藥理學,藥學,微生物學等等。比較重要的基礎課:高等數學,線性代數,概率(語文,英語,辯證法,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更不用說這些知識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