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脈炎的消炎藥
1.葡萄糖醛酸內酯:能增強肝臟的解毒功能。葡萄糖醛酸內酯進入人體後,在酶的作用下轉化為葡萄糖醛酸,與體內所含經堿或完堿結合的毒物,形成無毒或低毒的葡萄糖醛酸共軛物,並從尿中排出。適用於急、慢性肝炎及靜脈炎、肝硬化的輔助治療。口服,成人1次100mg~200mg,1口3次;5歲以下兒童1次50rng;5歲以上兒童1次100mg,1日3次。
2.肌苷:酶類保肝藥。在體內轉變為肌苷酸背酸和三磷酸腺苷,參與細胞能量代謝和蛋白質合成。能提高輔酶A和丙酮酸氧化酶的活性,使細胞在缺氧狀態下繼續進行新陳代謝,激活肝臟功能,促進受損肝臟的恢復。
3.二氯乙酸二異丙胺:可改善肝功能,減少肝內脂肪沈積,促進受損肝細胞再生,用於靜脈炎、早期肝硬化的輔助治療,壹次40mg,壹日3次。
4.肌醇:促進肝內脂肪代謝,降低血脂,用於預防和治療靜脈炎。成人壹次口服0.5克~毫升,壹日3次。
靜脈炎的治療
壹、壹般治療:壹般治療主要以預防為主,病後及手術後應盡早進行肢體活動,已發生血栓性靜脈炎者,需平臥,擡高肢體30度,以疼痛及水腫消失為度。
二、藥物治療:藥物治療主要是抗凝治療,用於廣泛或進行性淺靜脈炎和深靜脈血栓形成者應給予抗凝治療。疼痛嚴重的可以給予鎮痛治療,另外還有中藥治療,主要是根據患者的病情,在醫師的指導下可以選擇中藥治療。
第三,局部治療:可以給予局部熱敷、熱療,慢性靜脈淤血引起的水腫可以穿彈力襪。
第四,手術治療:如果有肺栓塞的危險,可采用近端靜脈結紮術,如果肢體有殘留結節狀條索,常伴有疼痛,可做手術切除。
靜脈炎的中醫辨證與食療
1、氣血兩虛型患者體瘦乏力,患肢肌肉萎縮,皮膚皺縮脫屑,外傷病變日久應多食營養豐富、易於消化的食物,如瘦肉、雞蛋、牛奶等。可用黨參、黃芪、白術、大棗燉牛肉吃。
2、瘀阻型靜脈炎患者喜溫怕冷,足趾末端皮膚蒼白,持續腫痛,無潰瘍,可食用姜羊肉湯、鴨肉、鹿血、碴、桂枝、桂圓肉等。忌生冷。
3、熱毒損傷型靜脈炎患者反復遊走性血栓性淺靜脈炎,趾端可發生壞疽和潰瘍,宜吃清熱解毒、易於消化的食物,如綠豆、赤小豆、茶葉、梨、西瓜、馬蹄覓等。可飲用菊花茶、金銀花露或用荷葉、竹葉、鮮車前草煎水代茶飲。
營養膳食原則:
1、飲食宜清淡多汁、易消化、營養豐富,忌辛辣、油膩之物,如辣椒、花椒、大蒜、胡椒等。
2、經常多吃新鮮水果、蔬菜、生堅果、植物種子、豆制品和全谷物食品,以滿足人體對各種營養素的需要。
3、宜多食用生姜,可促進血液循環,凈化血管,穩定血壓。
4、多喝銀杏茶水,可改善微循環和大腦功能,具有抗氧化作用。
5、禁止食用任何乳制品、油炸食品、鹽腌食品和加工食品。
6.忌食生冷之物,如冰棍、汽水、涼拌酸橙等。
猜您喜歡:
1、脈管炎的病因有哪些
2、靜脈曲張的危害有哪些
3、脈管炎的病因
4、脈管炎的病因及治療
5、治療靜脈曲張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