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下冊物理密度知識的應用小 1.初二下學期物理密度知識運用習題1.某種大理石的密度是2.7*103kg/m
1、0.01 2.72、5.25*10^4m^2(最後單位是不是打錯了,面積)3、C,油都比水密度小4、A,酒精體積是125ML5、C 教室面積總有100m^2,高度也至少2m吧6、A,密度最大,體積最小7、(1)瓶中裝滿水,用天平測出質量;m1;瓶中再裝滿待測液體測出質量m2;同壹個瓶,體積相等,則質量比就等於密度比(2)ρ液= ρ水* m2/m18、(1)30*10-6 - 158*10-3kg/7.9*103kg/m3=10*10-6m3=10cm3158g+1*106g/m3*10*10-6m3=168g供參考。
2.初二物理
印刷廠用紙的質量通常以“克數”表示,克數越高,質量越大。
例如,物理課本所用紙的質量約為55g,其含義是造紙廠出廠的尺寸為0.787m*1.092m,壹張紙的質量為55g,請妳依據上述知識,用直尺粗略地測算物理課本所用紙的密度 由於密度ρ=m/v,已知每張紙的質量 所以,必須知道每張紙的體積,而又已知每張紙的長。寬,就必須知道每張紙的厚度 由於每張紙的厚度很薄,無法直接用直尺量出 所以,利用直尺量出整本物理書的厚度,然後除以物理書的頁數,就得到每張用紙的厚度h 那麽,每張紙的體積v=0.787m*1.092m*h 那麽,物理課本用紙的密度ρ=m/v=0.055Kg/(0.787m*1.092m*h)。
3.八年級物理下冊知識點(有關力學、密度與浮力、壓強)
蘇科版:力 1.什麽是力: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
2.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壹個物體對別的物體施力時,也同時受到後者對它的力)。
3.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還可以改變物體的形狀。(物體形狀或體積的改變,叫做形變。)
4.力的單位是:牛頓(簡稱:牛),符合是N。1牛頓大約是妳拿起兩個雞蛋所用的力。
5.實驗室測力的工具是:彈簧測力計。 6.彈簧測力計的原理:在彈性限度內,彈簧的伸長與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7.彈簧測力計的用法:(1)要檢查指針是否指在零刻度,如果不是,則要調零;(2)認清最小刻度和測量範圍;(3)輕拉秤鉤幾次,看每次松手後,指針是否回到零刻度,(4)測量時彈簧測力計內彈簧的軸線與所測力的方向壹致;⑸觀察讀數時,視線必須與刻度盤垂直。(6)測量力時不能超過彈簧測力計的量程。
8.力的三要素是:力的大小、方向、作用點,叫做力的三要素,它們都能影響力的作用效果。 9.力的示意圖就是用壹根帶箭頭的線段來表示力。
具體的畫法是: (1)用線段的起點表示力的作用點; (2)延力的方向畫壹條帶箭頭的線段,箭頭的方向表示力的方向; (3)若在同壹個圖中有幾個力,則力越大,線段應越長。有時也可以在力的示意圖標出力的大小, 10.重力:地面附近物體由於地球吸引而受到的力叫 重力。
重力的方向總是豎直向下的。 11. 重力的計算公式:G=mg,(式中g是重力與質量的比值:g=9.8 牛頓/千克,在粗略計算時也可取g=10牛頓/千克);重力跟質量成正比。
12.重垂線是根據重力的方向總是豎直向下的原理制成。 13.重心:重力在物體上的作用點叫重心。
14.摩擦力:兩個互相接觸的物體,當它們要發生或 已經發生相對運動時,就會在接觸面是產生壹種阻礙相對運動的力,這種力就叫摩擦力。 15.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觸面的粗糙程度和壓力大小 有關系。
壓力越大、接觸面越粗糙,滑動摩擦力越大。 16.增大有益摩擦的方法:增大壓力和使接觸面粗糙些。
減小有害摩擦的方法:(1)使接觸面光滑和減小壓 力;(2)用滾動代替滑動;(3)加潤滑油;(4)利用氣墊。(5)讓物體之間脫離接觸(如磁懸浮列車)密度 1.質量(m):物體中含有物質的多少叫質量。
2.質量國際單位是:千克。其他有:噸,克,毫克,1噸=103千克=106克=109毫克(進率是千進) 3.物體的質量不隨形狀,狀態,位置和溫度而改變。
4.質量測量工具:實驗室常用天平測質量。常用的天平有托盤天平和物理天平。
5.天平的正確使用:(1)把天平放在水平臺上,把遊碼放在標尺左端的零刻線處;(2)調節平衡螺母,使指針指在分度盤的中線處,這時天平平衡;(3)把物體放在左盤裏,用鑷子向右盤加減砝碼並調節遊碼在標尺上的位置,直到橫梁恢復平衡;(4)這時物體的質量等於右盤中砝碼總質量加上遊碼所對的刻度值。 6.使用天平應註意:(1)不能超過最大稱量;(2)加減砝碼要用鑷子,且動作要輕;(3)不要把潮濕的物體和化學藥品直接放在托盤上。
7. 密度:某種物質單位體積的質量叫做這種物質的密度。用ρ表示密度,m表示質量,V表示體積,密度單位是千克/米3,(還有:克/厘米3),1克/厘米3=1000千克/米3;質量m的單位是:千克;體積V的單位是米3。
8.密度是物質的壹種特性,不同種類的物質密度壹般不同。 9.水的密度ρ=1.0*103千克/米3 10.密度知識的應用: (1)鑒別物質:用天平測出質量m和用量筒測出體積V就可據公式:求出物質密度。
再查密度表。 (2)求質量:m=ρV。
(3)求體積: 11.物質的物理屬性包括:狀態、硬度、密度、比熱、透光性、導熱性、導電性、磁性、彈性等。 浮力壓強1.壓力:垂直作用在物體表面上的力叫壓力。
2.壓強:物體單位面積上受到的壓力叫壓強。 3.壓強公式:P=F/S ,式中p單位是:帕斯卡,簡稱:帕,1帕=1牛/米2,壓力F單位是:牛;受力面積S單位是:米2 4.增大壓強方法 :(1)S不變,F↑;(2)F不變,S↓ (3) 同時把F↑,S↓。
而減小壓強方法則相反。 5.液體壓強產生的原因:是由於液體受到重力。
6. 液體壓強特點:(1)液體對容器底和壁都有壓強,(2)液體內部向各個方向都有壓強;(3)液體的壓強隨深度增加而增大,在同壹深度,液體向各個方向的壓強相等;(4)不同液體的壓強還跟密度有關系。 7.* 液體壓強計算公式:,(ρ是液體密度,單位是千克/米3;g=9.8牛/千克;h是深度,指液體自由液面到液體內部某點的豎直距離,單位是米。)
8.根據液體壓強公式:可得,液體的壓強與液體的密度和深度有關,而與液體的體積和質量無關。 9. 證明大氣壓強存在的實驗是馬德堡半球實驗。
10.大氣壓強產生的原因:空氣受到重力作用而產生的,大氣壓強隨高度的增大而減小。 11.測定大氣壓強值的實驗是:托裏拆利實驗。
12.測定大氣壓的儀器是:氣壓計,常見氣壓計有水銀氣壓計和無液氣壓計(金屬盒氣壓計)。 13. 標準大氣壓:把等於760毫米水銀柱的大氣壓。
1標準大氣壓=760毫米汞柱=1.013*105帕=10.34米水柱。 14.沸點與氣壓關系:壹切液體的沸點,都是氣壓減小時降低,氣壓增大時升高。
15. 流體壓強大小與流速關系:在流體中流。
4.求物理八年級,密度與質量的知識點總結
壹、質量 1. 定義:物體所含物質的多少,通常用字母m表示。
2. 基本單位:千克(kg),常用單位:噸(t)、克(g)、毫克(mg) 單位換算:1t=10^3kg=10^6g=10^9mg=- 3. 質量的測量工具——天平:托盤天平和學生天平(物理天平)。(實驗室) 4. 質量的理解:質量是物體本身的壹種固有屬性,物體的質量不隨物體的形態、狀態、位置、溫度而改變。
4.質量測量工具:實驗室常用天平測質量。常用的天平有托盤天平和物理天平。
5.天平的正確使用:(1)把天平放在水平臺上,把遊碼放在標尺左端的零刻線處;(2)調節平衡螺母,使指針指在分度盤的中線處,這時天平平衡;(3)把物體放在左盤裏,用鑷子向右盤加減砝碼並調節遊碼在標尺上的位置,直到橫梁恢復平衡;(4)這時物體的質量等於右盤中砝碼總質量加上遊碼所對的刻度值。 6.使用天平應註意:(1)不能超過最大稱量;(2)加減砝碼要用鑷子,且動作要輕;(3)不要把潮濕的物體和化學藥品直接放在托盤上。
二、密度 1. 定義:某種物質組成的物體質量與體積之比叫做這種物質的密度。用字母ρr表示 2. 表達式:ρ=m/V r 基本單位:千克每立方米(kg/m^3)、克每立方厘米(g/cm^3) 3. 單位換算:1g/cm^3=1*10^3 kg/m^3 4. 物理意義:單位體積內所含物質的質量。
密度是物質的壹種特性,與物質種類有關,與物體的質量、體積無關;密度的大小隨溫度、壓強、狀態變化而變化。 (1)體積相同的不同物體,密度越大,其質量越大; (2)質量相同的不同物體,密度大的體積反而小 二、應用 1. 測算不能直接測量的物體的質量,m=ρv 2. 測算不能直接測量的物體的體積,v=m/ρ 3. 判斷物體是否空心:(1)求質量;(2)求體積;(3)求密度。
假設物體是實心的,然後求出質量、體積、密度與已知質量、體積、密度進行比較。 三測量物質的密度 1、量筒的使用——(1)直接測量液體體積;(2)間接測量固體體積。
1. 看清量筒的量程和分度值,量筒用“mL”標度,量筒無零刻度線; 2. 讀數時應該平視,視線要與凹液面的底部相平或與凸液面的頂部相平; 3. 讀數時仰視造成結果偏小,俯視造成結果偏大。 4. 單位換算:1L=1000ml=1dm^3=1000cm^3 =1*10^-3m^3;1ml=1 cm^3; 2、液體密度的測量步驟——(用剩余法測量液體質量) (1)測出燒杯和液體的質量m1;(2.)將燒杯中的液體往量筒中倒入壹部分,再測出剩余液體和燒杯的質量m2;(3. )讀出量筒中液體的體積V;(4). 密度表達式:ρ=(m1-m2)/v 3、不規則固體密度的測量——(用排液法測量固體體積) ( 1) 用天平測出固體的質量m;(2.) 往量筒中加入適量的水,讀出示數V1;(3.) 將固體放入量筒中,讀出示數V2;(4.+ 密度表達式:ρ=m2/(v2-v1) 4.密度小於水的固體采取: (1)針壓法(工具:量筒、水、大頭針);(2)沈墜法:(工具:量筒、水、細線、石塊) 四、密度與社會生活 1、密度與溫度 (1.) 壹般地,氣體的密度受溫度的影響最大,固體的密度受溫度的影響最小(熱脹冷縮). ( 2.) 水的反常膨脹:水的溫度在4℃以上,遵從熱脹冷縮的規律;睡得溫度在4℃以下,遵從熱縮冷脹的規律。
2、密度與物質鑒別 (1) 物質鑒別:測出某種物質的密度,再與密度表中各種物質密度進行比較,就可以知道該物體的材質。 ▲僅通過密度鑒別物質不壹定準確,還應根據物質的其他性質,比如顏色、氣味、硬度、電學性質等進壹步鑒別。
(2) 檢驗物質的純度:比如鑒定牛奶是否摻水,酒的品質等; ( 3) 根據密度和要求選定材料:航空器材常采用高強度、低密度的材料;風扇的底座采用密度較大的材料等。
5.八年級上冊物理質量與密度
八年級物理上冊第五章 質量和密度
學習目標:1、知道密度的概念,解釋常見物質密度的物理意義,會估測常見物體的質量; 會使用天平測量物體的質量。 2、會用密度公式進行簡單計算。
3、會用量筒測量液體的體積;會用量筒測量不規則形狀物體的體積;會用天平 和量筒測量物質的密度。 重點:同上
難點:用質量和密度知識的具體應用 知識點: 壹、質量 1.質量的定義
物體中所含物質的多少叫質量。 2.質量的單位
單位:國際單位是千克(kg) 常用單位是噸(t)、克(g)、毫克(mg) 1噸=1000千克 1千克=1000克 1克=1000毫克
3.質量是物體的壹種屬性。物體質量不隨物體的形狀、狀態、溫度、位置而改變。 4.質量的測量
(1)生活中常見的測量質量的器具有:桿秤、臺秤、案秤和電子秤等,在實驗室裏測量質量的儀器是天平。常用天平有兩種:物理天平和托盤天平。 (2)托盤天平的使用方法:
① 把天平放在水平臺上 (1放平)
② 把遊碼撥到標尺左端的零刻度線處。 (2拔零)
③ 調節平衡螺母使指針指在分度盤的中線處,此時橫梁水平(調節螺母使平衡) ④ 物體放在左天平盤上,用鑷子夾取砝碼放在右天平盤內(左物右碼) ⑤ 調節遊碼在標尺上的位置直到橫梁恢復平衡。(調節遊碼使平衡)
⑥ 被測物體的質量就等於右盤裏所有砝碼的總質量加上遊碼在標尺上所對應的刻度值.
(3)天平使用時的註意事項:
① 不能超出天平的最大秤量範圍。
② 砝碼要用鑷子夾取,並輕拿輕放。 ③ 天平要保持幹燥清潔。
④ 不要把潮濕的物體或化學藥品直接放在天平盤內 ⑤ 不要把砝碼弄臟弄濕,以免銹蝕。
(4)在測量物體質量時小質量的物體要用測多算少法。 二、密度 1.密度的定義
某種物質單位體積的質量,叫做這種物質的密度。 2.密度的單位及換算
(1)密度的國際單位是:kg/m3。(讀作:千克每立方米)
水的密度是1.0*103kg/m3,物理意義是:1m3的水的質量是1.0*103kg。 (2)密度的常用單位是:g/cm3。(讀作:克每立方厘米) (3)換算關系:1g/cm3
=103
kg/m
3
3.密度是物質的壹種特性、不同的物質,它們的密度值壹般是不相同的。
對於同種材料制成的物體,雖然它們的質量不同,體積不同,但是它們的質量跟體積的比值都是相同的,即密度是相同的,與物體的形狀、體積大小無關,忽略溫度的影響,可認為同種物質的密度大小是不改變的。 4.密度的計算
根據密度的定義,可得密度的計算公式:ρ =mV
?
式中m表示物體的質量,單位用千克(kg)。V表示物體的體積,單位用立方米(m3);則ρ表示這物體的材料密度,單位即為kg/m3
如果m的單位用克,V的單位用cm3,則ρ的單位即為g/cm3。 5.對密度計算公式的理解
(1)不同物質的物體,體積相等時,密度較大的物體其質量較大。如:同壹個瓶裝滿水和裝滿油相比較,裝滿水的質量大。即當體積相同時,質量跟密度成正比。
(2)不同物質的物體,質量相等時,密度較大的物體其體積較小,如:質量相等的銅塊和鐵塊,銅塊體積小於鐵塊體積。即當質量相等時,體積跟密度成反比。 6.密度的應用 (1)計算質量
若已知物體的體積,和物體的材料密度,則可用公式m=ρV求出物體質量。
(2)計算體積
若已知物體的質量和物體的材料密度,則可用公式V=m/ρ求出物體的體積。 (3)鑒別物質
若已知物體的質量和體積,或已測出質量和體積,即可用公式ρ =mV
?
求出密度,通過
查密度表,就可知是何種材料構成的物體。
6.八年級上冊物理質量和密度重點知識,詳細點的
質量和密度總復習中考要求考試內容知識點分 項 細 目考試目標了解理解質量和密度質 量 1.質量是物體的屬性√ 2.質量的單位及單位換算√ 3.根據日常經驗估測常見物體的質量√密 度 1.密度的概念√ 2.密度的單位及單位換算√ 3.水的密度√ 4.運用密度公式解決有關問題√知識要點和基礎例題 本章節涉及的考點有:質量的概念理解,質量的單位,天平的調節,用天平測物體的質量,密度概念的理解,密度的公式和單位,測定物質的密度,密度公式的變形及應用。
從中考命題看,上述考點常以填空、選擇、實驗和計算題型出現。質量和密度是物理學中兩個重要的物理量,它們之間有區別也有壹定的聯系。
中考主要考查學生對質量和密度概念的理解和運用上述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還考查會用天平和量筒測量固體或液體的質量及密度的實驗操作能力。壹、質量: 物理學中把物體所含物質的多少叫做質量,物體質量由自身情況決定,當組成物質和物體體積確定後,物體的質量也就確定了。
: 1.物體所含物質的多少,在SI制中,質量的主單位是千克。 2.氯原子的質量是1.7*10-27kg=1.7*10-30t=1.7*10-21mg。
3.某壹物體的質量大小決定於( ) A.物體的形狀 B.物體所在的位置 C.物體的狀態 D.所含物質的多少 質量是物體的壹種基本屬性,它不隨物體的位置、形狀、狀態的改變而改變,在國際單位制中,質量的單位是千克,符號為kg。答案:D 二、天平的使用: (1)觀察:稱量和感量(A、稱量:砝碼盒中所有砝碼的總質量加上標尺上的最大示數。
B、感量:標尺上相鄰兩刻度線之間所表示的質量)。 (2)調節:將天平放在水平臺;將遊碼放在標尺左端的零刻線處;調節橫梁兩端的平衡螺母(左沈右調,右沈左調),使天平橫梁平衡(天平平衡的標誌:A、橫梁靜止時,指針指在分度盤的中線處;B、指針在分度盤中線兩側左右擺動的幅度相等)。
(3)使用:把物體放在左盤裏,用鑷子向右盤中加減砝碼(先大後小),並調節標尺上的遊碼,直至天平再次平衡。 (4)讀數:右盤中砝碼的總質量,加上標尺上遊碼所對的刻度(標尺示數以遊碼左端所對刻線為準)。
(5)註意: A、潮濕物體和化學藥品不能直接放到天平盤中測量。 B、用鑷子夾取砝碼。
C、認準秤量和感量。 D、左物右碼。
(如果誤將被測物體和砝碼放錯位置,可用砝碼質量減遊碼所對刻度來計算物體的質量。) E、調節平衡的天平移動位置後使用,仍要調節橫梁平衡,不能直接使用。
F、在稱量過程不能再移動平衡螺母。 G、調節平衡的天平左右兩盤不能互換。
:調節托盤天平時,應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遊碼放在橫梁標尺左端的零刻度線處;若發現指針向標尺中間紅線的左側偏,應將橫梁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右移動,使橫梁平衡。(填“左”或“右”) :測量某種液體密度的實驗裝置如圖所示,在下列各橫線上填上正確的數據,並填入正確的實驗步驟: ① A.測出玻璃杯和所剩液體的質量m2=32.5g; B.讀出量筒中液體的體積V=40cm3; C.測出玻璃杯和液體的質量m1=71g; D.算出液體的密度為 =0.96g/cm3; E.算出量筒中液體的質量m=m1-m2=38.5g。
②以上步驟按正確的操作順序排列應是CAEBD或CBAED。 (6) 若在調節天平時遊碼沒有放在零刻線處,用這架天平稱量物體時,稱量結果將比物體質量的真實值偏大,若調節平衡的天平使用已磨損的砝碼稱量時,測量結果將比物體質量的真實值偏大。
(填“偏大”或“偏小”) 單位體積物質的質量叫做這種物質的密度,密度的定義公式為ρ=m/V ,國際單位制中,密度的主單位是kg/m3,常用單位有g/cm3,它們之間關系為1g/cm3=103kg/m3,密度是物質的壹種特性,每種物質都有壹定的密度,密度與物質自身有關,而與物體的形狀、體積和質量無關。 根據 可以測算物質的密度,鑒別物體是否空心,是否含有雜質.利用密度公式的變形公式 和 可以間接測算物體的質量和體積。
例題解析 1:壹個鐵球,它的質量是624.1g,它的體積是100cm3,試問這個鐵球是實心的還是空心的?如果是空心的,空心部分的體積是多大? 解法壹:根據密度公式 ∵ 鐵=7.9*103kg/m3 ∴ 球 設空心部分體積為ΔV, 解法二:若鐵球是實心的,則 ,所以球是空心的。 解法三 ,所以球是空心的。
空心部分體積: 。 2:用鹽水選種需用密度為 1.1*103 kg/m3 的鹽水,現配制了500mL 的鹽水,稱得它的質量為 0.6kg,這樣的鹽水是否合乎要求?如果不合要求,應加鹽還是加水?加多少? 解:設配制鹽水的密度為ρ 這樣的鹽水不合要求,應加水。
設加入水的體積為V水後能使鹽水的密度達到1.1*103 kg/m3. 解得: 。 所以應加500mL的水,才能使該鹽水密度符合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