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國內貿易部評尋中華老字號。
“藻露堂”被國家內貿部審定為“中國六大古藥店”之壹。中華老字號六大古藥店為:北京同仁堂、天津達仁堂、廣州敬修堂、西安藻露堂、杭州胡慶余堂、重慶桐君閣。
楊副總說,此次評選是西安中藥集團公司上報的相關資料,並繳納了相關費用。而牌匾和證書卻被宋毅領走了。2000年4月,全國中藥經濟研究會給西安中藥集團西城公司補發了與原銅牌號(第0867號)壹致的“中華老字號”牌匾和證書。
於是,這裏就出現了壹件怪事:西安中藥集團西城公司與“藻露堂國藥店”各有壹塊編號均為第0867號的壹模壹樣的“中華老字號”的牌匾,不過“藻露堂國藥店”的那塊是中華人民***和國國內貿易部頒發的,而西安中藥集團西城公司的那塊是全國中藥經濟研究會頒發的。
西安中藥集團公司宣布說,“藻露堂國藥店”的那塊“中華老字號”牌匾是假的,是壹種商業詐騙。
可問題是,中華人民***和國國內貿易部顯然是可以代表國家權威的政府機構,它的權威是無可置疑的,而全國中藥經濟研究會顯然是民間社團。民間社團可以否定政府機構的權威嗎?再說,中華人民***和國國內貿易部評定的“中華老字號”,可以是誰去領就發給誰的嗎?而且在此後長達8年的時間裏,西安中藥集團公司既然已發現了宋毅的侵權行為,為什麽不去主張自己的權利?而在如此之長的時間裏不去主張自己的權利,在法律上則被視為放棄自己的權利。
還有,全國中藥經濟研究會有權“補發”中華人民***和國國內貿易部頒發的“中華老字號”牌匾和證書嗎?兩塊“中華老字號”的牌匾雖說模樣壹模壹樣,確是壹真壹假。這壹真壹假的判斷,洞若觀火。
“藻露堂”的商標之爭
關於“藻露堂”的商標,“藻露堂”的傳人宋毅先生說,“藻露堂”的商標是宋家的祖先留下的壹筆無形資產,是宋家的祖先千辛萬苦歷時數百年才打造出來的。它歸屬於宋家的後代是沒有疑義的。
至於1998年西安中藥集團西城公司在國家工商局註冊了藥品零售類“藻露堂”商標,宋毅先生評論說:此行為違犯了《商標法》第九條、第十三條之規定,屬於不正當競爭和惡意搶註行為。對此,他們已委托陜西華林商標事務所向國家工商局提出異議。
“藻露堂”的商標之爭,有戲。
我們為什麽要到
“藻露堂”來買藥?
可牌匾之爭也好、商標之爭也罷,那僅僅只是“藻露堂”的壹種外在模式。
老百姓關心的是,什麽才是“藻露堂”?我們為什麽要到“藻露堂”來買藥?我們到“藻露堂”來買什麽?“藻露堂”的內在價值是什麽?讓我們回過頭來,再來細細咀嚼《大宅門》,那戲寫的就是壹部“白家老號”的興衰史。或者說是中華老字號百年老號“同仁堂”的興衰史。
當白家在與詹王府的豪門恩怨中結仇,殺得刀光劍影,拳腳並用,結果被詹王爺栽贓陷害,使白家老大入獄,並被判了“監候斬”。“白家老號”被查封,被接管。
可聽到如此覆窠之禍,白老爺子卻仰天大笑,說:誰都拿不走“白家老號”,他怎麽拿走的,還得怎麽送回來!精明過人的白二奶奶思忖再三,這才明白過來,白老爺子之所以如此鎮定,是因為白家手中有壹招最厲害的殺手鐧,那就是白家手中握有的自家研制的祖傳秘方150個。
這白家自家研制的祖傳秘方150個,在此基礎上制成的壹批功效神奇的中成藥,膏丸丹散,構成了“白家老號”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有了這樣的企業核心競爭力,企業就能在殘酷的商戰中屢戰屢勝,立於不敗之地,有了這樣的企業核心競爭力,倒了的企業還能站起來,垮了的企業還能活起來,成為商界的不倒翁,成為商界的常青樹。
那麽,什麽又是“藻露堂”的核心競爭力?“藻露堂”的核心競爭力“藻露堂”的核心競爭力,壹是以“培坤丸”為代表的,壹系列的治療婦科病和不孕癥中成藥。二是在長期的醫療實踐中,宋家歷代傳人總結了百余個療效奇特的傳統秘方。三是其精湛的醫術醫德。而這壹切都離不開宋家。
宋毅說,掛著“藻露堂中藥連鎖店”牌子的“連鎖店”,沒有壹家在賣“藻露堂”的傳統名藥,這能不讓人心生疑竇:這是“藻露堂”嗎?尋根覓宗,宋家在藥品的焙制上,有壹套帶有強烈的家族色彩的嚴厲的家規家法,以保證“藻露堂”藥品的功效質量。首先是在用料上必須是上等優質藥材,嚴格按規定的工藝加工,不能隨意減味減量,連切片的形狀都有嚴格的規定,至於篩癬浸潤、炮制、蒸曬等都要按古法燒制。
而宋家的祖傳秘方,更是嚴加保密的。宋家的規矩其防範的程度也大不同於別家,是不傳兒不傳女,只傳兒媳。配制藥方只允許兒媳壹人掌管,因此,宋家無論家族繁衍到多大,僅掌櫃娘子壹人知道祖傳秘方。
到了同治年間,代表了“藻露堂”制藥最高成就的“培坤丸祖制”,對其從原料采集到成藥過程,全部過程被總結細化成切制、炮制、和藥、制丸、打光等10道工序,並規定必須用手工完成。
到1954年公私合營前,“藻露堂”所制的“培坤丸”,在醫藥界仍處在鼎盛期,占據了該藥全國市場的60%。
這些都是能連鎖得了的嗎?我們真不知道,失去了“藻露堂”核心競爭力支持的“藻露堂連鎖店”究竟能連鎖些什麽。不過是換了壹塊店牌而已。
連鎖經營有連鎖經營的規則,連鎖經營必須有統壹的、極其嚴格的質量標準和質量管理體系,高度整齊統壹的工藝流程,是建立在嚴格的專利制度基礎上的連鎖經營。
歷史的錯誤與今天的錯誤
但冷靜反思“藻露堂”的歷史,讓人感慨萬千。如果把“藻露堂”與同為中國六大中藥古店的“同仁堂”、“桐君閣”相比,相差何止十萬八千裏!“同仁堂”、 “桐君閣”都已是中國民營企業中屈指可數的佼佼者,都已是資產幾十億元的藥業巨頭,中國中藥業的擎天大樹。而“藻露堂”不過是壹家小小的藥鋪、壹家小小的診所而已,在西安,它不過是壹件可供賞玩的古董,在全國,毫無影響可言。
為什麽會敗落如此?
在建國後的三十年間,“藻露堂”幾經磨難,先是公私合營,後是在“文革”期間,宋家作為西安頭壹份資本家,遭受了殘酷的打擊和人身迫害,其情其景,不堪回首。劫後余生的宋樹德先生已心如死灰,能活下來已額手稱慶,何敢言發展?
至於說到公私合營,那是那個特定的歷史階段的壹個歷史性的錯誤。
那是在“限制、利用、改造”六字方針下,消滅私營企業的壹種舉措。年輕而稚嫩的中國民營企業和民營經濟,在五十年代後期遭遇了壹場滅頂之災,使剛剛復蘇的中國經濟遭遇了嚴寒的冬天。
那是在那個特定的歷史時期的壹種城下之盟,對於被贖買的私營企業,這種交易毫無公平可言。對於被贖買的私營企業,是壹種顯失公平的非本意的民事行為,不具有法律上的合法性。用人家企業十年經營的利潤,來收買人家的企業,用人家口袋的錢,來買人家的企業,就其本質來說,這是壹種政治行為,說白了,那叫沒收。根本就不是壹種商業交易,能是公平的嗎?我們能以此為據,說“藻露堂”與宋家已毫無關系嗎?說“藻露堂”已是國有企業嗎?為什麽改革開放已經歷了二十多年,我們還要堅持四十多年前所犯下的錯誤?作為壹家大型的國有企業,西安中藥集團公司又為什麽不能善待宋家和“藻露堂國藥店”?為什麽不能組建有宋家參加的股份制公司?說罷了歷史的錯誤,我們再說今天的錯誤。就說拆遷,按照國家建設部的規定,對於中華老字號,拆遷時必須在原址所在地,按舊貌重新建造。
可我們再也找不到那個古色古香的、前店後作坊的“藻露堂”老宅了。
該老宅坐北朝南,四進院落,三開間門面,外形為八角轉角二層樓,其後三間樓閣式過廳,中有雕花磚砌門樓,後為戲樓,整個院落布局得當,緊湊合理。
木結構的建築舉架高擎,裝飾繁縟有致,小木作雕鏤精美,完整地體現了明清古建築的風貌。
有專家在欣賞之余贊嘆說,像這樣的濃縮了老字號建築藝術的院落,在全國亦屬罕見。
“藻露堂”不能離開五味什字,五味什字是“藻露堂”的發跡之地,而五味什字又是因“藻露堂”而獲名,沒有了“藻露堂”五味什字的“五味”:甘、辛、酸、苦、鹹,又從何來?“藻露堂”早已成了文化古城西安的壹處古代文明、醫藥文化的象征性和標誌性建築。
鬥則兩敗,和則雙贏。
何必不***戴天?
請善待“藻露堂”。
而“中華老字號”有著如此遭遇的,又何止“藻露堂”壹家?
位於西安南郊小寨西路15號的西安藻露堂中醫醫院是在西安著名老字號--藻露堂幾百年的婦科專科治療經驗基礎上,由其第九、十代傳人創設的壹家集醫藥、科技為壹體的特色中醫醫院。
藻露堂由宋林元創為於明代啟二年(公元1622年)歷經十代傳人,距今已有近400年的歷史,是我國六大老字號之壹,比北京同仁堂早47余年。
藻露堂第九、十代傳人楊彩鳳副主任醫師、宋毅主治醫師親自坐診,秉承藻露堂近400年的治療經驗和壹百多種祖傳秘方,融合現代醫學精華,為廣大顧客排除疑難雜癥得到社會各界的肯定和認可.藻露堂邀集眾多資深名老中醫及高年資西醫,以人為本,針對各種慢性病、婦科雜癥及疑難雜癥進行獨特的治療和臨床研究,殫精竭慮,盡心盡責的為患者服務.1993年被國家授予中華老字號稱號.2001年被省消費者協會授予消費者信得過醫院.
近年來藻露堂人程極的改善自身的內部環境,並得到省市各級領導的肯定和認可.2002年經陜西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廳批準,使藻露堂中醫醫院成為省直屬機關醫療保險定點消費醫院.凡參保人員及省機關人員、國家公務員,均可持醫療卡及病歷在本院就診
“藻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