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得了壹定成效,藥品質量較之以往有了大幅度提升。藥
品質量安全監督覆蓋了藥品的生產、批發、流通、零售、臨床
使用全過程,但由於條件限制,某些環節還存在壹些漏洞,
特別在目前大力發展的社區醫療衛生服務中,社區站(點)
及壹些較小規模的社區衛生醫療服務中心由於尚處於初創
摸索階段,沒有固定成熟的管理模式,在藥品質量安全方面
還存在壹些不容忽視的問題。
1 藥品質量安全意識不強,認識不到位
藥品質量安全工作是壹項系統工程,其實質是對藥品
的生產、藥品中間批發流通、終端零售使用施行全過程監
管。其中對零售和使用的終端監管尤其重要,因為藥品是
直接應用於病人的,是最後的安全保證環節。但目前的藥
品監管體系中只對藥品的生產、批發、零售施行了許可證制
度;而對最重要的臨床使用環節,由於種種原因並未實行嚴
格的許可證制度。這就使某些社區醫療服務單位疏於嚴格
管理,對藥品質量安全的重要性認識不足,思想上放松,再
加上有時受利益驅動,從不正規渠道購進藥品,忽視了藥品
質量安全問題。近幾年在社區醫療服務單位發生的藥品質
量安全方面的問題遠遠多於二、三級的大型醫療機構,這就
很能說明問題。因此提高認識,統壹思想,提高社區單位藥
品質量安全意識,努力規範藥品管理是當務之急。
2 藥學專業人員缺乏,藥品質量安全監管水平差
多數社區醫療服務單位藥學專業人員配備緊張,緣於
許多站(點)無財政支持,經濟上很難保證增加藥劑人員的
崗位,且即使有財政支持,有的站點服務規模太小,也難以
配備合適的藥劑人員。所以在實際工作中經常由醫療或護
理人員代為從事藥劑工作,而他們壹般都缺少相應的藥學
專業知識以及保證藥品質量安全的知識。事實上作為社區
醫院是最基層的小醫院,不可能面面俱到,個個角色配齊,
關鍵是對非藥學人員替崗要加強藥學知識培訓,包括藥學
專業知識、藥品安全使用知識、藥事管理法規、藥品倉儲保
管知識等。力求在藥品的購進、驗收、倉儲保管、使用等環
節對藥品質量安全的監管從整體上全面地執行。
目前發達國家的藥學服務模式已經普遍地從保證供應
為主,轉變為參與臨床藥物治療、提供藥學技術服務為主;
由以藥品為中心向以病人為中心轉移,保護患者免受或減
少、減輕與用藥有關的損害[1]。在廣義上這也屬於藥品質
量安全體系範疇。對社區醫療單位而言,這是壹個進取目
標。
3 社區醫療單位的藥品質量檢驗管理薄弱
有些社區醫療單位由於對藥劑工作不夠重視或受本身
經濟實力所限,在藥品質量安全監管方面投入較少,很少設
有類似藥品生產、批發或零售部門的專門的藥品質量控制
機構。社區醫療單位藥品質量安全監控能力薄弱,沒有這
方面的專業機構,很難控制和監管本單位藥品的進貨、倉
儲、使用等環節。目前醫療站、點私下進藥情況十分普遍,
在壹定程度上已成為假、劣藥品、回收藥品、高利潤藥品的
主要流向地。因此須逐步建立健全社區醫療機構的藥品質
量安全監管機制,以確保基層臨床用藥的安全。
4 社區醫療單位信息化建設速度緩慢
社區醫療單位信息化建設還相當落後,網絡化連接管
理水平不高,對藥品生產、流通、批發供應企業的建檔、查證
多數還停留在紙質檔案管理階段,對就診病人的檔案管理
也不完全。社區醫療單位藥品安全的信息網絡很不完善,
信息滯後,制約了藥品安全工作的效率。2006年的幾起大
的藥品質量安全事件中,在信息化程度較高、藥事管理較好
的大醫療機構中出現“問題藥品”的幾率遠遠小於這方面
落後的社區醫療單位。而且事件出現後應急處理效率也是
前者遠高於後者。“問題藥品”在事後不能完全查實回饋,
就說明這所醫療機構在信息溝通上可能存在障礙。因此社
區醫療單位也應該註重電子信息化建設,整合當前信息資
源,建立壹個能夠覆蓋到所有醫療點的藥品質量安全監控
網絡,從財務、醫療處方、醫療病歷、藥品流通等多方面、多
環節、全方位監管臨床實際用藥情況,以便於在第壹時間獲
得第壹手資料,實現信息***享,動態管理,快速應對藥品安
全問題,減少或杜絕安全隱患。
5 社區醫療單位醫療搶救能力不足
由於社區醫療單位的醫、護、醫技專業人員較緊張,人
員混用的現象時有發生,且崗位交叉又未經培訓,專業知識
相對缺乏,特別在藥品質量安全及合理用藥方面。另外,社
區醫生很難全面把握西藥與西藥、中藥與中藥、中藥與西
藥、藥品與保健食品間的合理配伍、安全用藥問題,所以社
區醫療單位相對較易發生藥品不良反應,這時醫療搶救能
力就顯得非常重要。而目前社區醫療單位的急救能力又很
難在短時間內提升,所以加強社區合理用藥十分重要,應對
社區醫生加強全科醫務和合理用藥的培訓,並提高他們的
應急搶救能力。建議對整個地區的有急救搶救能力的醫療
機構合理布點,力求在短時間內能將出現嚴重不良反應的
病人安全送達急救中心。
總之,加強對社區醫療單位用藥安全的監控和管理,完
善社區衛生醫療服務機構藥事管理模式,對保障人人享有
用藥安全的權利是非常重要和有意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