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想看病的患者來說,這些信息並不壹定有用。因為自己的病情、癥狀、體征都不壹樣。妳無法判斷哪家醫院更適合妳的病情。我建議您如有任何不適,先與熟悉的家庭醫生討論。之後再決定去哪家醫院或咨詢哪位醫生。當然,事先通過互聯網查詢醫生的診療範圍也是壹個不錯的方法。
我感覺青島醫學院附屬嶗山醫院的服務很差,醫生不怒自威,也不給解釋,但是齊魯醫院的醫生很好,醫生很願意給病人解釋。 後來普外科直接安排住院,說要做手術切除,然後第二天就住上院了,住上院後又要做CT和磁**** 振進壹步檢查,結果磁**** 振都滿了,直到四天後才出來,然後在醫院壹直等著做磁**** 振、終於等來了結果出來確實是血管瘤,本以為既然確定了就趕緊安排手術,結果卻突然被告知他們科室做不了手術要轉到骨科,而且手術也做不了。做不了這個手術就得轉到骨腫瘤科去做,然後骨腫瘤科沒有床位就讓先辦理出院,然後等什麽時候有床位了再回來辦住院,當時我就怒了,妳說既然做不了這個手術為什麽還要接妳們科室,在醫院住院五天什麽都沒做就花了2500多元,然後辦理出院在家又等了幾天才到骨腫瘤科做!手術做了二十多天,本來壹個小手術也要壹個多星期才能做完。我覺得這是普外科於姓專家的不負責任,我花了很多錢,浪費了很多時間!
濟南齊魯可以,青島齊魯太差,感冒藥可以,治療不行,都是年輕人,要臨床沒臨床,要經驗沒經驗。 齊魯醫院(青島)的醫德醫風和醫療水平是可圈可點的,所以齊魯醫院(青島)是非常值得信賴的規範化醫療機構!
我家住在青島平度,這裏的絕大多數人,真得了大病,有本事直接去山大醫院,也就是青醫附院。這裏的人也習慣性地稱青醫附院為山大,人們是發自內心地相信山大,我本人和爺爺、父親、母親、女兒,那時候都是去山大,江蘇路那家,做檢查和治療,切身感受醫生無論是診斷水平還是服務態度,那真是醫者仁心,和顏悅色,非常親切......齊魯醫院壹直沒有去過。但謠言也是可以的。有去過的同事說醫療水平也很高 ......看到很多回復都是青島本地人在評論,我想大多數人都是感受不到下面這個縣級市,原來對當地醫院水平的不信任。可能由於經濟原因,另外就是交通問題,還是有很多人會在當地的醫院、人民醫院就醫,但是醫療水平、醫護人員素質、服務水平,那可真是差的不是壹星半點......。青醫附院平度院區成立的時候,平度人民那可真是奔走相告,青島人民。喜洋洋 ...... 廣大市民的支持態度,我想也是從側面說明了壹些問題...... 再說幾句,當年在青島坐出租車,和開出租車的那位大叔聊天,大叔說,青島市立醫院做手術很厲害,手術水平是最高的。手術水平是最高的。但青島市立醫院綜合水平高,診斷也很厲害,很多別的醫院不能判斷的,在青島醫都能檢查出來,並診斷出......
每個醫院都有熱心認真的醫生,也有壹些不負責任的醫生,這就像社會壹樣,有好有壞的現象很正常。
但如果要我拿齊魯醫院和青醫附院相比,我的答案很明確--青醫附院更好。
因為家裏有老人和孩子,跟醫院打交道,比較頻繁,而且我家現在秉持的原則是小病齊魯,大病青醫。
即使齊魯醫院離我家步行不超過十分鐘,如果不是頭疼腦熱、感冒咳嗽,我還是不敢因為路遠方便,就去齊魯。
為什麽?幾個大醫的經歷,讓人心有余悸,實在後怕。
舉幾個自己親身經歷的例子,供朋友們自行判斷,不吹不黑,客觀敘述,也許我這點背,每次遇到的都是見不到的醫生。
第壹個例子:肩袖撕裂
幾年前,我媽很寵孫女,只要出門,都要抱著孩子,哪怕去幼兒園有個大坡,也絕不讓孫女下地。
就這樣,六十多歲的人壹手抱著孩子,每天接送上學放學,堅持不到壹年,肩膀就疼得厲害。
第壹次去醫院是齊魯醫院門口,齊魯醫院的口碑還是不錯的,再加上骨科是原來的骨科醫院,想著總歸是比較專業的,就帶著老人去看看。
醫生看起來很專業,拍了片子後告訴我是肩袖撕裂,要做手術。醫生很耐心地告訴他,要打鋼針,做起來很麻煩。
老人壹聽要自己釘,頓時有些害怕,心想我不就是胳膊疼嗎,至於嗎,可不能讓年輕人不看老人病。
本著謹慎的原則,第二天又掛了齊魯醫院另壹位醫生的號,結果這位醫生看完後也是同樣的說法。
母親說要保守治療,對方告訴效果不好,必須保守治療,可以貼醫院自己的膏藥。
於是就拿了壹盒藥膏回家,塗了壹段時間,沒有效果,老人還是疼,肩上的動作也有限嚴重,那段時間,情緒很低落。
這肯定是非去不可的,但齊魯醫院是需要做手術的,老人死活不去,沒辦法,他們又去了青島醫大壹院。
青醫附院是壹個五十多歲的老醫生,當時還帶了兩三個學生,我們是拿著齊魯醫院的片子去找人看病的。看完片子,醫生聽了我們的訴求,有些無語,對同學們說,這種情況,怎麽會到非做手術不可的地步呢?
壹派胡言。
最後,對方醫生給老人說,盡量調養半年到壹年,應該沒問題。
結果真的慢慢沒問題了,這麽多年過去了,還是沒問題,只能說是逃過了齊魯醫院的壹次外科手術。
但第二次,就沒那麽幸運了。
第二例:肺癌轉為炎性假瘤第二次我想最主要的原因,在我,面對噩耗,我終於沒能控制住自己的恐懼,徹底慌了神。
以至於最後相信了齊魯醫院的某某切。
情況是這樣的,四年前,我母親總是咳嗽,我感覺她肺上可能有些炎癥,於是去齊魯醫院掛了呼吸科,呼吸科的醫生真的很好,真的很細心,看了我母親的片子後,很負責任地告訴我們,左肺葉上有壹個結節,有實變的趨勢,片子上面也顯示不排除ca。
呼吸科的醫生後來建議我去找胸外科的主任,跟我說對方看這個,很準的,如果他也覺得是,基本上就可以了。
當時我有點害怕,就趕緊找到胸外科值班醫生壹看,當時值班的是壹位年輕的副主任醫師。
他看完後說:"不排除ca,不代表就是,過七天再去醫院看看吧。
那天回家後,我有些崩潰,坐立不安,感覺母親的身體真的出現了大問題,告訴妻子後,她也很擔心,掛了胸外科主任的電話。
當時,我還看了醫院的公告欄,主任大名鼎鼎,人稱某某壹刀。
隨後,母親開始輸液,七天後,領著母親又去照了壹張相,結果沒有提示ca,這時我的心才有些放松。
為了怕母親知道這個消息,第二次我把片子拿給主任看,結果主任很肯定地告訴我,就是這個,這麽大,肯定是的。
我當時就崩潰了,我問,不消炎沒有壹絲ca嗎?
導演搖搖頭說,這個不代表什麽。
然後我問我現在處於哪個階段。
主任告訴我,應該是很早期,現在看來沒有轉移,手術後可以治愈。
我們都不知道這件事,我整天上網查,都快嚇死了,最後還是決定做手術。
住院的時候,副主任醫師給我們開刀,他覺得很納悶,怎麽不等了,他沒想到是這樣。可我說不敢等了,畢竟是肺癌,妳們主任這麽肯定,我都嚇死了。
主任壹說,他也不好說什麽,手術就定下來了。
最後開出來是炎性假瘤,肺中葉被切除了,這個手術雖然做完後,大家都覺得慶幸不是惡性的,但是,每每想起副主任手術前的話,都覺得有點難受。
畢竟肺中葉切除後,對母親的身體還是有壹定影響的,老人的肺功能本身就不是很好,這下又雪上加霜。
從那以後,我們壹家去齊魯的次數就少了很多。
但好了傷疤忘了疼,誰讓它就在我眼前呢。
第三個例子:看待這個病,要有螺旋式發展的觀點來看待兩年前,我母親覺得內熱,腳心發熱,冬天的時候也不怎麽穿衣服,起初我覺得這是不是這幾年給母親買的長白山人參有效果,還覺得有點放心不下。
後來,我發現根本不是這麽回事。
母親腳心發燙,內熱,舌頭也開始幹裂,見此情形,我急忙領著她去了齊魯醫院。
朋友們,我承認,我錯了,齊魯醫院離我家有壹段車程,有時候人就是這麽懶。
壹開始,到了口腔科,我給老人壹瓶氫氧化鈉,就是吊瓶壹樣的大瓶子,這樣漱漱口,抹抹嘴。
當天,我們還去了內分泌科,想看看內熱的問題。
內分泌科值班醫生告訴我們,這種病最好找中醫調理,找了中醫開了幾副藥,回去吃了也沒用。
我把這歸結為齊魯大地的中醫水平不行,然後就領著母親去了海慈醫院,找到了壹位全國知名的老中醫。
這位老中醫身後跟著壹群學生,把完脈後,老中醫壹邊講課,壹邊給我母親開了壹堆中藥。
回去吃完飯,不知是不是心理作用,母親講,好像有那麽點不熱。
後來,母親也沒多說什麽,我們也沒把這內熱當回事,可後來病情的發展卻出乎我的意料。
壹年後,母親的心臟總是不舒服,後來走路都開始喘,腿腳都腫了,因為有過肺葉切除的經歷,所以去齊魯醫院呼吸科、胸外科、神經內科壹系列科室看病,其中還送了急診,結果什麽也沒查出。
呼吸科說呼吸沒問題,胸外科告訴恢復得挺好,神經內科看了心臟彩超覺得問題不大,但找不到病因,就壹度想讓做個造影看看。
當時母親嫌貴,把我的銀行卡從機器上取了出來,我還在慶幸母親幸虧舍不得錢,不然做了造影,又得白受罪了。
這樣的事情越來越多,尤其是母親告訴我,她的心臟整天跳個不停,好像要死了壹樣。
最後,我上網搜索了壹下,感覺這種現象怎麽那麽像甲亢。
隨後,我又領著她來到齊魯醫院內分泌科,壹查血,還真是。
當時,我就有點挖苦地問內分泌科的大夫,怎麽第壹次看到老人就內熱,這種可能是甲亢的癥狀,妳作為專科醫生,就沒人考慮這個嗎?
醫生有點不好意思,最後跟我解釋--這種病,我們得用螺旋概念去認識它,畢竟認知是壹個挫折、認知的過程。
事後,我把他的話給壹位青醫大夫聽,那位大夫,笑噴了。
這中間還有壹個小插曲,在看甲狀腺B超的時候,有壹個甲狀腺結節不好,提示可能是ca,因為齊魯看甲狀腺的人不是很多,我只好等那個醫生來看(具體那個醫生,相信很多病友都知道)。
後來,醫生直接告訴我,就是這個,得趕緊手術,我壹問,這種情況能不能觀察。
當時醫生就生氣了,妳說能不能,我告訴妳,癌癥,妳說能不能!
我說主要是老人身體不太好。
醫生很不耐煩地說:"我告訴妳,是癌癥。(
醫生很不耐煩地說:"我告訴妳,這是癌癥!"
壹聽這個病情,我馬上想到,應該去青醫附院看看,然後,掛了青醫附院的內分泌甲狀腺外科(青醫附院有青島唯壹的專業甲狀腺外科,如果是這方面的病,建議來這個地方看)。 這裏的醫生真的很好,很有耐心,也給人壹種很放心的感覺,醫生詳細講解了甲狀腺癌的幾率,發展速度的可能性,並告訴這種情況可以觀察,不必那麽慌張,如果要做手術,也能夠壹舉解決甲亢的問題。 後來,我有了想做手術的想法,但老人還是有顧慮,要提的壹點是,青島醫生的B超顯示,老人的甲狀腺結節是4B,後來又是3類、4A,有的還因人而異。 當時我們在市南本部住院,因為前期臨床又是4A,主治醫生不放心開不好,建議慎重穿刺,結果好了,直接出院。 結果,因為鈣化嚴重,穿刺不了,穿刺醫生建議,這麽大年紀了,回去觀察壹下,發展緩慢的,可以觀察、治療,萬壹不行,白受罪。 後來,青醫附院的醫生交代,每兩個月看壹次,有變化就趕緊過來。 隨後的復查中,這幾年基本沒有變化,老人已經在青醫治療甲亢兩年了,馬上就要停藥了。 幾經折騰,小病齊魯,大病青醫的觀念已經在我們家深入人心。也許我說的這些還屬於特例,畢竟在齊魯醫院,我還是看到了很多有責任心、有耐心的醫生、護士,但有些觀念,壹旦形成,將無法改變。 青醫附院比齊魯醫院好,至少我是這麽認為的。 我老太太心臟不舒服去齊魯,齊魯的醫生二話不說就讓住院,我們說先不要住院吃藥的想法,齊魯就開了巨貴的藥回家吃,壹個星期的藥就是500元,不在醫保範圍內,老太太說她吃不起啊!後來去青島市醫保中心嶗山院區心內科看病,醫生給開了普通的平價藥回家吃壹年,把病治好的藥也都在醫保範圍內報銷了!上個月,老太太的血糖控制得不好,這次我們主動選擇去青醫附院,老太太的血糖連同其他老年病都調整得很好,現在回家調養身體棒棒噠! 再多說幾句!我的父親在齊魯醫院住院治療,我的父親在齊魯醫院住院治療,我的父親在齊魯醫院住院治療,我的父親在齊魯醫院住院治療,我的父親在齊魯醫院住院治療,我的父親在齊魯醫院住院治療,我的父親在齊魯醫院住院治療。我父親心臟也不好,前幾年陸陸續續都在齊魯住院,最後他半年前去世了,當時他剛住院出院,那次他跟我說,再也不想去齊魯住院了,他說住院部給他看病的都是很年輕的醫生,他感覺很不好,出院半年後就心臟病發作去世了! 有事實證明,家屬血糖高多年,壹直在青島就醫,青島的醫生沒有壹個能說出家屬的血糖有胰島素抵抗現象,後青島齊魯醫院的醫生當即指出這是胰島素抵抗需要住院治療!兩家醫院的水平給患者的感覺就是不壹樣! 齊魯醫院青島醫院是三甲,青大附院是三甲,不是壹個級別的,要濟南齊魯醫院和青大附院來比較比較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