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途
用於水消毒和空氣異味氧化,在化學工業中用作強氧化劑。
臭氧可用於凈化空氣、漂白飲用水、殺菌、處理工業廢物和用作漂白劑。
眾所周知,大氣層中的臭氧層對地球上的生物具有保護作用--它吸收了太陽釋放的大部分紫外線,使動植物免受紫外線的傷害。為了彌補臭氧層的稀薄甚至臭氧層的空洞,人們想盡壹切辦法,比如推廣使用無氟制冷劑,以減少氟利昂等物質對臭氧的破壞。國際保護臭氧層日就是為此而設立的。由此給人的印象似乎是受保護的臭氧應該越多越好,其實不然,如果大氣中的臭氧特別是近地面大氣中的臭氧聚集過多,對於人類來說臭氧濃度過高反而是壹種禍害。
臭氧是地球大氣中的壹種微量氣體,它是由於大氣中的氧分子受太陽輻射分解成氧原子,氧原子又與周圍的氧分子結合形成3個氧原子。大氣中 90% 以上的臭氧存在於距地面 10 至 50 千米的高層大氣或平流層中,這就是需要人類保護的大氣臭氧層。還有少量臭氧分子在地面附近徘徊,它們仍然可以起到阻擋紫外線的作用。但近年來,人們發現近地面大氣中的臭氧濃度有迅速增加的趨勢,這令人擔憂。
這些臭氧從何而來?與鉛汙染和硫化物壹樣,它源於人類活動,汽車、燃料和石油化工產品是臭氧汙染的重要來源。走在車水馬龍的大街上,經常會看到空氣中略帶淺褐色,並散發著刺鼻的刺激性氣味,這就是通常所說的光化學煙霧。臭氧是光化學煙霧的主要成分,它不是直接排放出來的,而是轉化而來的,比如汽車排放的氮氧化物,只要有陽光輻射和適宜的氣象條件就能生成臭氧。隨著汽車和工業廢氣排放的增加,地面臭氧汙染已成為歐洲、北美、日本和中國許多城市的普遍現象。根據專家目前掌握的資料估計,到 2005 年,近地面大氣臭氧層將成為影響華北地區空氣質量的主要汙染物。
研究表明,空氣中的臭氧濃度在 0.012 ppm(許多城市的典型水平)時,會使人皮膚刺痛,眼睛、鼻咽部和呼吸道受到刺激,肺功能受到影響,出現咳嗽、氣短、胸痛等癥狀;當空氣中的臭氧濃度提高到 0.05 ppm 時,入院人數平均上升 7% 至 10%。究其原因,臭氧作為壹種強氧化劑,幾乎可以與任何生物組織發生反應。當臭氧被吸入呼吸道後,會迅速與呼吸道中的細胞、體液和組織發生反應,導致肺功能下降和組織損傷。臭氧對哮喘、肺氣腫和慢性支氣管炎患者的危害更為明顯。
就其本質而言,臭氧既有益處,也有害處;它既是上帝賜予人類的保護傘,有時也是壹種烈性毒藥。目前,對於臭氧的積極作用以及人類應該采取哪些措施來保護臭氧層,人們已經達到了***的認識,並做了大量的工作。然而,對於臭氧層的負面效應,雖然人們已經認識到,但目前除了大氣監測和空氣汙染預報外,還沒有真正切實可行的辦法來解決。
臭氧殺菌的原理可以認為是壹種氧化反應。
(1)臭氧滅活細菌的機理:
臭氧對細菌的滅活反應總是進行得很快。與其他殺菌劑不同的是:臭氧能與細菌細胞壁脂質雙鍵發生反應,滲入細菌體內,作用於蛋白質和脂多糖,改變細胞的通透性,從而導致細菌死亡。臭氧還作用於細胞中的核物質,如核酸中的嘌呤和嘧啶,破壞DNA。
(2)臭氧對病毒的滅活機理:
臭氧對病毒的作用首先是破壞病毒的四個多肽鏈的病毒帽蛋白,並使RNA受損,特別是形成它的蛋白質。噬菌體被臭氧氧化後,電子顯微鏡觀察發現,它的表皮被分解成許多碎片,從中釋放出許多核糖核酸,幹擾了它對宿主機體的吸附。
臭氧殺菌的徹底性毋庸置疑。
破壞臭氧層,危害我們每個人。
紫外線對人體健康的影響是多方面的。人體會出現曬斑、眼病、免疫系統變化、光損傷反應和皮膚病(包括皮膚癌)等。皮膚癌是壹種頑疾,紫外線的增長會增加患上這種疾病的風險。紫外線光子具有足夠的能量來破壞雙鍵。短波和中波紫外線能穿透皮膚深層,引起皮膚發炎,破壞人體的遺傳物質 DNA(脫氧核糖核酸),使正常生長的細胞蛻變成癌細胞,並繼續生長成整個皮膚癌。也有人說,太陽光會穿透皮膚表層。紫外線輻射會轟擊皮膚細胞核中 DNA 的基本單元,導致許多單元溶解成無用的碎片。這些缺陷的修復過程可能會變得異常,從而導致癌癥。流行病學證實,工廠非黑色素瘤皮膚癌的發病率與日曬密切相關。各種皮膚的人都有患非黑色素瘤皮膚癌的風險,但淺色皮膚的人發病率更高。動物實驗發現,在紫外線中,紫外線 B 波段是致癌作用最強的波段。
據估計,臭氧總量每減少 1%(即紫外線 B 增強 2%),基底細胞癌變率就會增加約 4%。最近的研究發現,紫外線 B 可引起免疫系統功能的變化。壹些實驗結果表明,傳染性皮膚病也可能與臭氧減少導致紫外線 B 增強有關。據估計,臭氧總量每減少 1%,皮膚癌的發病率將增加 5%-7%,白內障的發病率將增加 0.2%-0.6%。自 1983 年以來,加拿大的皮膚癌發病率增加了 235%,1991 年皮膚病患者已高達 470 萬。美國環境保護局稱,美國未來 50 年死於皮膚癌的人數,將比過去預計增加 20 萬人。澳大利亞人喜歡日光浴,喜歡曬黑皮膚。盡管科學家壹再警告說,暴曬會導致皮膚癌,但他們還是樂此不疲。結果,直到皮膚癌的發病率比世界其他地方高出壹倍,澳大利亞人才醒悟過來。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警告說,如果地球臭氧層繼續以目前的速度減少和變薄,到2000年,全球皮膚癌病例的比例將增加26%,達到30萬人。
如果臭氧層繼續以目前的速度減少和變薄,到下個世紀初,全球皮膚癌病例的比例將增加26%,達到30萬人。如果臭氧層在下個世紀初再減少10%,那麽全球白內障患者的數量每年將達到160萬至175萬人。
紫外線還可能誘發麻疹、水痘、瘧疾、疤痕、真菌病、肺結核、麻風病和淋巴瘤。
紫外線的增加還會導致海洋浮遊生物和蝦、蟹幼蟲以及貝類大量死亡,導致某些生物滅絕。紫外線輻射還會導致兔子近視和成千上萬只羊失明。
紫外線 B 會削弱光合作用 根據在非洲沿岸進行的實驗推測,紫外線 B 輻射增強後,浮遊生物的光合作用會減弱約 5%。增強的紫外線 B 還會破壞水中的微生物,從而降低水的自凈能力,從而導致淡水生態系統發生變化。增強的紫外線-B 還會殺死幼魚、蝦和蟹。如果南極海洋中原有浮遊生物極度減少,整個海洋生物將發生巨大變化。然而,有些浮遊生物對紫外線敏感,有些則不敏感。紫外線對不同生物 DNA 的破壞程度相差 100 倍。
嚴重阻礙各種農作物和樹木的正常生長 有些植物,如花生和小麥,對紫外線 B 的防護能力較強,而有些植物,如萵苣、西紅柿、大豆和棉花則很敏感。美國馬裏蘭大學農業生物技術中心的特倫莫拉用太陽燈對 6 個大豆品種進行了觀察實驗,結果表明,其中 3 個大豆品種對紫外線輻射極為敏感。具體表現為,大豆葉片光合作用強度降低,導致產量減少,還會使大豆籽粒中蛋白質和油脂含量下降。大氣臭氧層損失 1%,大豆產量也將減少 1%。
Tremora還花了四年時間觀察高劑量紫外線輻射對樹木生長的影響。結果顯示,樹木的木質積累明顯減少,根系生長也因此受阻。
對全球氣候的不利破壞作用 平流層上層臭氧的大量減少以及與之相關的平流層下層和對流層上層臭氧的增加可能會對全球氣候產生不利的破壞作用。臭氧的垂直再分布可能會使低層大氣變暖,並加劇二氧化碳含量增加所造成的溫室效應。
光化學空氣汙染 過量的紫外線使塑料等高分子材料容易老化和分解,從而造成壹種新型汙染--光化學空氣汙染。
臭氧分子結構:中心為3心4電子派鍵,4個電子由3個氧原子****,與另外兩個黑線壹側的正常**** 價鍵,臭氧是對稱的,所以是非極性的。
但要註意:臭氧和二氧化碳雖然電子式相似,但分子結構不同。臭氧是折疊的,而二氧化碳是直的。這可以用大學裏的無機化學知識來解釋。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科學家最近發現,地球南極上空的巨大臭氧洞在9月份發生了顯著變化,從壹個漩渦變成了壹個兩頭大、中間小的變形蟲形狀。
盡管臭氧洞的大小在過去兩年中似乎有所縮小,但科學家們警告說,現在說臭氧層正在 "自我修復 "還為時過早。航空航天局的臭氧專家保羅-紐曼說,大氣溫度的上升導致了臭氧洞的縮小。2000年,南極洲的臭氧洞面積曾壹度達到280萬平方公裏,相當於三個美國大陸的面積;2002年9月初,航空航天局的科學家估計,臭氧洞面積縮小到150萬平方公裏。
澳大利亞的壹個臭氧研究小組向全世界報告了壹個好消息:由於多年來環保措施的有效實施,南極上空的臭氧空洞正在縮小,預計到2050年,這個 "臭名昭著 "的巨大空洞可以被完全 "填滿"。
根據報告,預計到2050年,這個空洞將被完全 "填滿"。
據報道,南極上空的臭氧洞壹直是困擾全球環保人士的問題之壹。最嚴重時,臭氧洞曾有三個澳大利亞那麽大。科學家發現,臭氧洞的罪魁禍首是大氣中的氯氟碳化合物(CFCs),這是壹種含有氯、氟和碳的有機化合物(俗稱 "氟利昂")。").
為了防止臭氧空洞的進壹步惡化,保護生態環境和人類健康,1990年,各國制定了《蒙特利爾議定書》,對氟氯化碳的排放做出了嚴格的限制。現在,環保組織多年來的不懈努力終於有了回報:臭氧又回來了!澳大利亞聯邦科學與工業研究組織(CSIRO)的大氣研究專家保羅-弗雷澤(Paul Fraser)感嘆道:"這是個大新聞。我們期待這壹天已經很久了!"他說,雖然影響臭氧空洞縮小進程的因素還有很多,比如溫室效應、氣候變化等,但 "我們把所有因素綜合起來後得出了這樣的結論:南極上空的臭氧空洞將在50年以內完全消失"。
據介紹,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隨著冰箱和空調(HCFC的主要生產源)的大量普及,大氣中的HCFC含量逐年增加,到2000年達到頂峰。直到後來,由於新型無氟冰箱的出現,HCFC的含量才開始大幅下降。
科學家發現土壤中的臭氧會抑制植物生長
歐洲科學家的壹項聯合研究發現,臭氧層是保護地表生物免受太陽紫外線危害的天然屏障,但土壤中的臭氧卻是植物生長的大敵,它會抑制多種植物的生長,給農業生產帶來重大損失。
臭氧是壹種天然存在於大氣中的無色有特殊氣味的微量氣體,絕大部分臭氧存在於距地面約25公裏的平流層中,也就是人們常說的臭氧層。臭氧量往往隨緯度、季節和天氣而變化。
法國研究人員說,天空中的臭氧層可以吸收 99% 以上的太陽紫外線,為地球上的生命提供了天然的保護屏障,而土壤中的臭氧則會造成嚴重汙染。最新研究表明,光照越強的地方,土壤中臭氧的損失就越大,尤其是對農作物的影響更大。
法國研究人員認為,土壤中臭氧含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石油產品等化石燃料在燃燒過程中會產生氮氧化物,這些氮氧化物在空氣中四處飄散,其中的壹些氧原子與空氣中的氧氣慢慢結合,構成了由三個氧原子組成的臭氧。他們強調,陽光會加速這種化學反應,因此土壤中的臭氧會對不同氣候地區的植物生長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在水處理系統中,水箱、交換柱以及各種過濾器、膜和管道都在不斷地滋生和繁殖細菌。雖然所有的消毒和滅菌方法都能去除細菌和微生物,但這些方法都無法去除多級水處理系統中的所有細菌和水溶性有機汙染物。目前,在高純水系統中持續去除細菌和病毒的最佳方法是臭氧。
臭氧自 1905 年以來壹直用於水處理。它比用氯處理水更有效,並能去除水中的鹵化物。這種方法在家用供水系統中的應用剛剛起步。在國外,由於臭氧不會產生有害殘留物,這種消毒方法已經非常普遍。
使用臭氧消毒,並在取水點前安裝紫外線燈以減少臭氧殘留,是制藥用水系統(尤其是純凈水系統)常用的消毒方法之壹。
(1)化學性質和功效
臭氧(O3)是氧的同位素,是壹種具有特殊氣味的淡藍色氣體。分子結構呈三角形,鍵角為 116°,密度是氧氣的 1.5 倍,在水中的溶解度是氧氣的 10 倍。臭氧是壹種強氧化劑,它在水中的氧化還原電位為 2.07V,僅次於氟(2.5V),其氧化能力高於氯(1.36V)和二氧化氯(1.5V),能破壞分解細菌的細胞壁,迅速擴散到細胞內,氧化分解細菌體內必須的葡萄糖氧化酶等,還能直接與細菌、病毒作用。破壞細胞的核糖核酸(RNA),分解脫氧核糖核酸(DNA)、RNA、蛋白質、脂類和多糖等大分子聚合物,使細菌的新陳代謝和繁殖過程遭到破壞。細菌被臭氧殺死的原因是細胞膜破裂,這個過程被稱為細胞消散,是由於細胞質在水中被擠壓造成的,而且在消散的條件下細胞不可能再生。需要註意的是,與次氯酸鹽消毒劑不同,臭氧的殺菌能力不受 pH 值和氨氮變化的影響,其殺菌能力是氯的 600-3000 倍,而且其殺菌消毒效果幾乎是瞬時的,在水中臭氧濃度為 0.3-2mg/L 時,0.5-1min 就能將細菌殺死。要達到同樣的殺菌效果(如對大腸桿菌的殺滅率達 99%)所需的臭氧水藥劑量僅為氯的 0.0048%。
臭氧對酵母菌和寄生生物也有活性,例如,它可用於清除以下類型的微生物和病毒。
①病毒 研究表明,臭氧對病毒有很強的殺滅作用,例如,當臭氧濃度為 0.05-0.45mg/L 時,波羅伊病毒在 2 分鐘內就會被滅活。臭氧濃度為 0.05-0.45mg/L 時,可用於去除病毒,但無法去除病毒。
②臭氧濃度為 0.3mg/L 時,孢囊在 2.4min 內被完全清除。
③孢子 由於孢子衣的保護作用,它對臭氧的抵抗力是生長態細菌的 10-15 倍。
④真菌 白色念珠菌和青黴可被殺死。
⑤寄生生物曼氏血吸蟲在 3 分鐘後被殺死。
此外,臭氧還能氧化分解水中的汙染物,在水處理中除臭、脫色、殺菌、除酚、除氰、除鐵、除錳、降低 COD、BOD 等方面效果顯著。
需要註意的是,臭氧雖然是壹種強氧化劑,但其氧化能力是有選擇性的,如乙醇等易被氧化的物質就不易與臭氧作用。
(2)臭氧的產生和常用濃度
臭氧的半衰期只有 30-60min。由於它不穩定,易分解,不能作為壹般產品儲存,所以需要現場制取。用空氣制取臭氧的濃度壹般為 10-20mg/L,用氧氣制取臭氧的濃度為 20-40mg/L。含 1%-4%(質量比)臭氧的空氣可用於水消毒。
產生臭氧的方法是以幹燥空氣或幹燥氧氣為原料,通過放電法產生臭氧。另壹種生產臭氧的方法是電解法,通過電解把水變成元素氧,再把其中的遊離氧變成臭氧。
使用電解系統產生臭氧的主要優點是:
① 沒有離子汙染;
② 需要消毒的水是產生臭氧的原料,因此沒有來自系統外部的其他汙染;
③ 臭氧在處理過程中終身溶解,即可以用較少的設備進行臭氧處理。
如果在加壓條件下,可以產生更高濃度的臭氧。
(3)殘留臭氧去除法
經臭氧消毒處理過的水在投入藥品生產前應將殘留(過量)的臭氧去除,以免影響產品質量。臭氧殘留量壹般應控制在 0.0005-0.5mg/L 以下。從理論上講,去除或減少臭氧殘留是將對產品質量的影響降至最低的好方法。理論上,去除或減少臭氧殘留物的方法包括活性炭過濾、催化轉化、熱破壞、紫外線輻射等。然而,在制藥工藝中應用最廣泛的只有基於催化分解的紫外線法。具體做法是在管道系統的第壹個用水點前安裝壹臺紫外線殺菌器,當開始用水或生產前,打開紫外線燈即可。夜間或周末沒有生產時,可關閉紫外線燈。壹般消除 1mg/L 臭氧殘留量所需的紫外線照射量為 90,000?W-s/cm2 。
(4)註意事項
臭氧最適用於水質和用水量相對穩定的系統,當其發生變化時應及時調整臭氧量。在實際生產中,及時調整有些困難。
另壹個需要考慮的問題是水中有機物的含量,當水中濁度小於5mg/L時,對臭氧殺菌效果的影響微乎其微,濁度增大,則影響消毒效果。如果有機物含量很高,臭氧的消耗量就會上升,其消毒能力就會降低,因為臭氧會首先消耗在有機物中,而不是殺死細菌。因此,國外制藥行業在制藥用水系統中增加了總有機碳(TOC)監測項目。然而,壞消息是,臭氧處理重度有機物汙染的進水後,大分子有機物會分解成微生物代謝的營養源,因此,如果不保持管網中的臭氧濃度,又會使汙泥增加,進而使水質惡化。
在很多方面,臭氧和氯作為消毒劑,它們的優勢是互補的。臭氧具有快速殺菌和滅活病毒的作用,對於去除氣味、味道和顏色,壹般都有很好的效果。而氯氣的殺菌效果持久、靈活、可控,可在管網系統中連續使用。因此,臭氧和氯的結合似乎是水系統消毒最理想的方式。
●臭氧簡介
臭氧又稱三原子氧,俗稱 "福氧、超氧、活氧",分子式為O3。臭氧在常溫常壓下為淡藍色氣體,伴有自然清新的味道,臭氧的穩定性極差,在常溫下即可分解成氧氣,所以臭氧不能儲存,壹般現場制作,即時使用。臭氧是目前已知的壹種廣譜、高效、快速、安全、無二次汙染的殺菌氣體,能殺滅細菌病菌、病毒、真菌等,並能破壞肉毒桿菌毒素。可殺滅附著在水果、蔬菜、肉類等食品上的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沙門氏菌、黃曲黴莓菌、鐮刀菌、冰島青黴、黑變色桿菌、天然菌、淋球菌等,還可殺滅甲、乙型肝炎等傳染病的毒素,還可去除果蔬上殘留的農藥毒性和洗滌用品的殘留物。殺菌的機理是作用於細菌的細胞膜,使細胞膜的成分受到破壞,導致代謝紊亂,抑制其生長直至死亡;殺滅病毒的機理是通過直接破壞其核糖核酸或脫氧核糖核酸來完成的。殺蟲劑的降解機理是通過直接破壞其化學鍵來實現的。臭氧可以殺死病毒和細菌,而健康細胞的平衡系統很強,所以臭氧對健康細胞的傷害較小。
II.化學性質
1.臭氧很不穩定,在常溫下可分解為氧氣。臭氧、氯氣和二氧化氫的氧化電位(還原電位)分別為 2.07 伏、1.36 伏、1.28 伏,可見臭氧是處理水中氧化能力最強的物質之壹。臭氧的氧化作用會導致不飽和有機分子破裂。這導致臭氧分子與有機分子的雙鍵結合,產生臭氧氧化物。臭氧氧化物自發分裂產生羧基化合物和帶有酸性和堿性基團的兩性離子,後者不穩定,可被分解成酸和醛。其反應式為
2O3 →3O2 + 285kJ (1-2)
由於分解時放出大量的熱,所以當含量達到 25%以上時,很容易發生爆炸。但壹般臭氧化空氣中的臭氧含量很難超過10%,在臭氧用於處理飲用水的漫長歷史過程中,還沒有發生過氧氣爆炸的案例。
含量在1%以下的臭氧,在常溫常壓空氣中的分解半衰期約為16h。隨著溫度的升高,分解速度加快,溫度超過100℃時,分解十分劇烈,達到270℃高溫時,可立即轉化為氧氣。臭氧在水中的分解速度比在空氣中要快得多。在水溶液中含有雜質的臭氧很快又返回到其形成的氧氣中。如水中臭氧濃度為 6.25×10-5 mol/L(3mg/l)時,其半衰期為 5~30min,但在純水中分解較慢,如蒸餾水或自來水中的半衰期約為 20min(20℃),然而在二次蒸餾水中,85min 後臭氧的分解量僅為 10%,如果水溫接近 0℃,臭氧將變得更加穩定。如果水溫接近 0℃,臭氧會變得更加穩定。
2.臭氧的氧化能力
臭氧具有很強的氧化能力,其氧化還原電位僅次於 F 2,在應用中主要利用這壹特點。
3、臭氧的氧化反應
a、與無機物的氧化反應
臭氧與亞鐵、Mn2+、硫化物、硫氰化物、氰化物、氯氣等都發生反應
b、臭氧與有機物的反應
臭氧與有機物在水溶液中的反應極其復雜,
(1)臭氧與烯烴類化合物的反應臭氧容易與烯烴發生反應,反應非常復雜。臭氧與烯烴的反應 臭氧容易與具有雙鏈的烯烴化合物發生反應,反應的最終產物可能是單體、聚合或穿插的臭氧化物的混合物。臭氧化物分解成醛和酸。
(2)臭氧鹽和芳香族化合物的反應 臭氧鹽和芳香族化合物的反應速度緩慢,在苯<萘<菲<嵌二萘<蒽的系列中,反應速度常數逐漸增大。
(3)對核蛋白(氨基酸)體系、有機氨也都發生反應
臭氧在下列混合物中的氧化順序是
鏈烯烴>胺>酚>多環芳烴>醇>醛>烷基鏈烴
三、臭氧的毒性和腐蝕性
臭氧是壹種有害氣體,濃度為6.25×10 -6 mol/L (0.0.3mg/m3)時,對眼、鼻、喉有刺激作用;濃度為(6.25-62.5)×10 -5 mol/L(3~30mg/m3)時,有頭痛和呼吸器官局部麻痹等癥狀;臭氧濃度為3.125×10 -4~1.25×10 -3 mol/L(15~60mg/m 3)時,則對人體有害。其毒性還與接觸時間有關,例如,長期接觸 1.748×10 -7 mol/L (4ppm)的臭氧會對心臟造成永久性損害,但接觸 20ppm 的臭氧不超過 2h,就不會對人體造成永久性危害。因此,臭氧濃度的允許值定為 4.46×10 -9 mol/L(0.1ppm)8h。由於臭氧氣味強烈,濃度為4.46×10 -9 mol/L (0.1ppm)時,人們感覺不到,因此,世界上使用臭氧已有壹百多年的歷史,至今還沒有發現壹例因臭氧中毒而導致死亡的報道。
臭氧具有很強的氧化性,除黃金和白金外,臭氧空氣幾乎對所有金屬都有腐蝕作用。鋁、鋅、鉛與臭氧接觸會被強烈氧化,但含鉻的鐵合金基本不受臭氧腐蝕。因此,含 25% 鉻的鉻鐵合金(不銹鋼)經常被用於制造臭氧發生設備和與臭氧直接接觸的灌裝設備。
臭氧對非金屬材料也有很強的腐蝕作用,即使在其他地方使用相當穩定的聚氯乙烯塑料過濾板等,在臭氧加註設備中使用不久也會發生松動、開裂和穿孔。在臭氧發生設備和計量設備中,不能使用普通橡膠作為密封材料,必須使用耐腐蝕矽橡膠或耐酸橡膠。
● 臭氧的主要功能
1、食品凈化:
由表及裏降解果蔬、食品中殘留的化肥、農藥等有毒物質,去除肉、蛋中的抗生素、化學添加劑、激素等有害物質,殺滅海產品中易導致中毒的嗜鹽菌,把住病從口入的關口。(註:臭氧可能不能完全氧化殺蟲劑樂果,造成劇毒氧化樂果!)。
2、飲用水凈化:
自來水經過臭氧處理後就是優質飲用水。每升水只需通入O3 2分鐘,即可去除水中余氯,殺菌、消毒、除臭,去除重金屬,防止致癌物質三氯甲烷的生成,增加水中含氧量,自制理想的純凈飲用水。
3、消毒殺菌:
清洗後的餐飲具放入水中通過O3作用20分鐘,可去除洗滌劑殘留,殺滅細菌、病毒,代替電子消毒櫃,避免餐飲具傳染疾病。還可以對衣物、毛巾、抹布、襪子等水介質進行消毒除臭。
4、空氣凈化:
將臭氧排氣管懸掛在1.7米以上的高度,排放O320--30分鐘,即可有效去除室內煙霧或裝飾材料的異味、灰塵殺菌,增加空氣含氧量,清新空氣,讓您在家中就能享受到雨後森林的清新空氣(可用於家庭、辦公室、會議室、娛樂場所的除煙、除塵、殺菌、除臭)。
5、果蔬保鮮、防黴:
家庭果蔬保鮮只需將袋裝果蔬放入O3中2分鐘,即可延長保鮮期7天,也可用於地窖防黴、果蔬運輸。
6、洗浴、美容、保健:
洗臭氧浴在國外已成為時尚,通過臭氧浴治療疾病已有多年歷史,這是O3的又壹神奇功效。經常洗臭氧浴可以排除體內毒素,活化表皮細胞,消除青春痘,美白皮膚,對風濕病、皮膚病、婦科病、糖尿病和灰指甲等都有很好的療效。
7、養魚、澆花:
澆花、大棚蔬菜噴灌,可避免蟲害,減少農藥的使用。
養魚、水產養殖,向水中投放O3,釋放初級生態氧,消滅細菌、病毒,氧化雜質,防止水質腐敗,增加水中養分。
8、除臭:
由於臭氧具有很強的氧化分解能力,能迅速徹底消除空氣、水中的各種異味。
臭氧對人體有不良影響的原因壹般是濃度過大或純度不夠。
臭氧對人體造成不良影響的情況很多,大多數家庭使用的工業臭氧,其濃度要比生活中使用的臭氧濃度高出幾十倍,有時甚至高達幾百倍。濃度過高,對人體造成傷害。純度不夠純屬技術問題,氮氧化物超標才會對人體造成嚴重危害。
此外,家用臭氧機如果使用不當,還會產生不良影響。比如,為了去除口臭,直接將噴氣口吹入口中;為了追求健康,讓嬰幼兒用鼻子吸入臭氧,或者整夜無故連續噴射臭氧。這就像醫生開的藥壹樣。如果服用的次數和量不對,就會產生副作用,對人體造成傷害。臭氧也是如此,如果使用方法不當,也會有損害健康的風險。
高濃度的臭氧具有強大的氧化能力,會刺激眼睛、鼻子和喉嚨的粘膜,影響支氣管和肺部等呼吸系統。如前所述,超過壹定濃度,就會出現呼吸困難和肺水腫等各種自覺癥狀。
目前,國內還沒有臭氧的環境基準,但日本工業衛生學會規定的允許濃度為 0.1 ppm,美國規定的允許濃度為 0.1 ppm,俄羅斯規定的允許濃度為 0.1 kg/m3(0.05 ppm)。
自然界中的臭氧濃度在夏季天氣好時為 0.001-0.003ppm,在森林和臭氧浴中為 0.004-0.006ppm,對人體有益。
臭氧的殺菌、消毒和除臭效果在濃度為 0.0004ppm 時就能發揮出來。
臭氧的特點是有獨特的氣味,當濃度大約為 0.01-0.015ppm 時,我們可以感覺到氣味,大多數人對濃度為 0.1ppm 的臭氧的氣味感到不舒服。日本產業衛生學會的許可基準是與凈化房間的目的濃度相同的,沒有必要要那麽高的濃度。
換句話說,0.1ppm 的濃度根本沒有必要,因為只要幾十分之壹的濃度就能產生效果。因此,不必擔心對人體的影響。
如果妳還能聞到臭氧的氣味,說明已經釋放了不必要的臭氧,那麽只要停止使用,臭氧就不會殘留。
家用臭氧對人體無害。人的嗅覺對臭氧極為敏感,家庭臭氧生產中臭氧濃度壹般在0.05ppm左右,而人們能感覺到的濃度為0.01ppm,按衛生部標準接觸10小時也不會對人體產生任何影響和損害,世界上應用臭氧壹百多年來,還沒有發生過壹例臭氧中毒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