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
阿斯巴甜由L-天冬氨酸和L-苯丙氨酸兩種氨基酸組成,甜度約為蔗糖的200倍,不會像糖精那樣產生苦味。阿斯巴甜的甜度是蔗糖的約 200 倍,不會像糖精那樣產生苦味。但阿斯巴甜確實有熱量!雖然阿斯巴甜並不是真正的 "糖",而是壹種類似蛋白質的物質,但它和其他糖壹樣,每克含有 4 卡路裏!不過,由於每份阿斯巴甜的用量很少,因此對總熱量的影響不大。而且由於它是壹種蛋白質物質,不會導致血糖升高,因此糖尿病患者可以放心食用。不過,阿斯巴甜對熱不穩定,如果溫度超過 80°C,就會失去甜味,因此不能用於烘焙食品,目前常用於制作低熱量糖果和飲料。所以請記住,如果妳喝了含有阿斯巴甜的熱咖啡,就不容易感覺到甜味了!
阿斯巴甜的使用
阿斯巴甜是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批準使用的代糖,在國內也允許銷售使用阿斯巴甜,而且阿斯巴甜的安全劑量為每公斤體重攝入不超過50毫克。不過,由於阿斯巴甜中含有苯丙酸,因此不適合苯丙酮尿癥(PKU)患者服用,因為它可能導致苯丙酸無法代謝,從而可能導致智力低下的風險。孕婦也禁用。此外,有報道稱有些人可能會對阿斯巴甜不耐受,因此在食用阿斯巴甜產品後會出現頭痛、抽搐、惡心或過敏反應,建議對阿斯巴甜不耐受的人應避免食用。
***關於阿斯巴甜使用的規定
《食品衛生法》中規定,阿斯巴甜的標簽必須符合以下規定:
1.必須在顯著位置標明 "本產品使用人工甜味劑:
1. 必須以中文在顯著位置標明 "本產品使用人工甜味劑:阿斯巴甜 "字樣。
2.只要食品中添加了阿斯巴甜,無論是糖錠還是糖粉替代品,都必須在顯著位置用中文標明 "苯丙酮尿癥患者不宜使用 "字樣。
3.根據衛生部的公告,含有阿斯巴甜的食品可以標註 "含苯丙氨酸"。
--------------------------------------------------------------------------------
看看中國預防醫學科學院中毒控制中心的這篇文章,應該很權威。
別怕阿斯巴甜
中國預防醫學科學院毒物控制中心
進入新千年,人們更加關註生活環境和身體健康。上
月,人們關註糖精對健康的危害;最近,國內外媒體又開始關註另壹種廣泛使用的人工合成甜味劑--阿斯巴甜。
阿斯巴甜(Aspartame,又稱甜味劑)是1965年 "意外 "發現的,它是由L-苯丙氨酸和天冬氨酸合成的壹種白色粉末。它給人以良好的甜味感
口感接近蔗糖,甜度約為蔗糖的150至200倍,深受食品生
產加工企業的青睞。又因其甜度高、用量少、口感香甜且不會產生
過多的熱量,所以被廣泛應用於標有低熱量的飲料中,也被推薦給超重和糖尿病患者使用。
天門冬酰胺是世界上最受歡迎的糖類,口感好。
阿斯巴甜在人體內的主要代謝產物是苯丙氨酸和天冬氨酸,這兩種物質對正常人無害。
但由於苯丙酮尿癥(PKU)患者存在代謝缺陷,體內苯丙氨酸過多會影響其生長發育,因此禁止在該病患者的食品中添加阿斯巴甜
,在食品中應用阿斯巴甜必須在商標或說明書中印有警示語,
註明不適用於苯丙酮尿癥(PKU)患者。
阿斯巴甜在人體內降解時還會產生甲醇,因此這種甜味劑的安全性壹直受到質疑。
自 20 世紀 70 年代以來,阿斯巴甜在食品中的使用越來越多。20世紀70年代以來,陸續有試驗結果指出其動物毒性
性作用和個別不良反應的報道,如頭痛、乏力、性格改變、惡
心、嘔吐、關節痛、視力減退和內分泌失調等,還可使部分腫瘤
發病率增高。盡管有這些報道,但壹些國家的食品安全當局在對上述信息進行評估後,認為阿斯巴甜作為甜味劑使用是安全的
。
由於阿斯巴甜的應用是允許的,而且具有用量少、甜度高、口感好、可改善柑橘等各類水果的風味、降低熱量、不產生齲齒、毒性
小於糖精和其他合成甜味劑等優點,因此被廣泛應用於飲料、糖尿病食品
和壹些保健食品中。目前,世界上有90多個國家允許使用阿斯巴甜。
據說,世界上含有阿斯巴甜的飲料約有 9000 種。中國也有廠家生產阿斯巴甜
,並在壹定程度上使用。
1981年,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批準在幹制食品中使用阿斯巴甜。
1986年,中國衛生部批準了食品添加劑標準,允許阿斯巴甜用於除罐頭以外的所有食品。
我國規定(GB2760-86)阿斯巴甜可用於軟飲料、乳飲料、醋、
棕色飲料、咖喱中,用量與正常生產需要的蔗糖或其他甜味劑相同。國際
糧農組織和世界衛生組織制定了阿斯巴甜****(1984年):"糖果0.
3%,軟糖1.0%,飲料0.1%,早餐谷物0.5%,以及配制低糖、低熱量用於糖尿病
病、高血壓、肥胖癥、心血管病人的保健食品,用量
視需要而定。它還可以用作增味劑"。
據說,壹般的低熱量飲料每罐(355 毫升)含有大約 180 毫克的阿斯巴甜。
目前,國際上仍有實驗室在對阿斯巴甜進行毒性研究,因此人類對阿斯巴甜的認識會越來越多。
此外,在食用含有阿斯巴甜的食品時,壹定要註意阿斯巴甜易受環境
影響而失去甜味,含有阿斯巴甜的食品不宜加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