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壹輪鋰價“過山車”行情中,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全部跟隨“鋰”。在產業鏈上遊,高價礦被收,低價礦被清。下遊陰極廠家從價格暴跌開始停止觀望,導致開工率不足,隨後價格大幅上漲,重蹈搶料、囤料的覆轍。現在短期逐利邏輯主導下的無序擴張,會影響整個產業鏈的持續高質量發展。如何不被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中的鋰價抓住,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共贏。
第壹,打通產業鏈上下遊,突破資源瓶頸。從新能源汽車的長周期來看,鋰礦作為不可再生的稀缺資源,總是供不應求。行業內具有規模優勢的龍頭企業要及時把握產業脈絡,借助資本平臺向上遊延伸,占據鋰礦資源的卡位優勢。
第二,建立科學合理的庫存管理機制。除了市場主動去庫存的影響,資金的追漲殺跌也對這壹輪碳酸鋰暴跌暴漲行情起到了催化作用。行業發展還處於初級階段,即使龍頭企業也是“羽翼未豐”,沒有行業周期經驗可供借鑒。因此,需要摸清鋰礦的生產周期,制定科學合理的庫存管理機制,及時調整市場策略。
永興材料應對碳酸鋰價格下跌的策略值得借鑒。今年壹季度碳酸鋰價格下跌時,永興材料及時調整銷售策略,積極消化庫存,以應對市場變化。公司壹季度碳酸鋰銷量為6,065,438+00噸,同比增長65,438+020.96%,保持了業績的穩定增長。
第三,除了從自身角度修煉內功,相關部門需要盡快推出鋰相關期貨品種,為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對沖風險提供有效的切入點。
壹些想跨界布局的企業不要盲目跟風。沒有深厚紮實的產業基礎和成熟穩定的技術團隊,就沒有資格長久地在這場盛宴中分壹杯羹。即使以前壹些企業靠“蠻力”進入市場,也很難繼續進入有積累、有技術、有應變能力的階段,最終必然落得金錢和信譽雙輸的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