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藥品查詢 - 作為兒科護士,妳都遇到過哪些奇葩事?

作為兒科護士,妳都遇到過哪些奇葩事?

都說醫護人員是“白衣天使”,做著挽救人類生命的神聖工作。實際上,正是因為這工作關乎人的生命,“白衣天使”們也承受著很多的壓力。

對於每天和患病的寶寶打交道的兒科護士來講,面對不諳世事、疼了只知道拼命哭喊的小孩子,面對著家長心疼的樣子,兒科護士更是承受了更多的壓力。

做兒科護士與其他的護士有什麽區別嗎?

做兒科的護士實際上是最辛苦的。小孩子無論是打針還是打點滴必定要哭,而每壹個帶孩子來看病的家長都是把孩子視若心肝寶貝,警覺性特別強,生怕護士給孩子弄錯了,弄疼了。所以,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做護士的總是感覺在病人家長的嚴密監視下在工作,心理壓力特別大。有的時候給孩子打點滴,從頭部紮針,妳就要按住孩子的頭,如果孩子亂動,穿刺就穿不過去。有壹次,壹個孩子的奶奶帶著孫子來看病,看我們這麽按著孩子的頭,而孩子還在那裏哇哇大哭,說什麽也不讓護士按,非要自己輕輕地按,可是,她這樣做,我們的工作根本就無法進行,因為只要紮針,孩子必然要動,孩子壹動,肯定無法成功。因此,這個時候我們就還得耐心地去勸說孩子的家長。

護士之間相處會發生矛盾嗎?

每位護士都有自己負責的病人,那麽,這個病人的藥品及其他壹些醫用的用具都由壹個護士保管。有壹天,壹個護士拿著病人的藥,告訴另外壹個護士,我的藥先放在這裏了。後來,另外的那個護士為了確認壹下,大聲地說,“哎,這是妳放的藥吧。”這句話壹旦被病人聽到,當護士給病人註射的時候,病人必然要反復地問,“護士,這是我的藥嗎?沒弄錯吧。”病人的心裏對護士會產生壹種懷疑的態度,此時,護士就會有比較大的壓力。覺得在被人監視似的。而這個護士的壓力與壞心情又是因為另外壹個護士壹句問話而起,此時,他們之間就容易發生矛盾。

做護理工作確實是壹個高風險的行業,比如我們做編輯,每壹期都要給美編發稿子,有的時候也有發錯文件的時候,對於我們來講,發錯文件再發壹遍就可以了,不會有什麽大礙,但是對於護士工作,假如給病人拿錯了藥等等,那可能就是人命關天,這方面會不會感到有壓力呢?

這方面也會有壓力。所以說護士這個工作是要求非常細致的工作,壹點也不能馬虎。不過,對於這方面也不用特別害怕,因為這個工作都是有嚴格的操作流程的,妳只要按照流程壹絲不茍地做,壹般情況下不會有太大的麻煩的。具體的流程就是:首先,大夫要給病人開單子,病人拿著單子到藥房劃價,藥劑師要檢查壹遍,這些藥物是否合理,是否有配伍禁忌;等病人取完藥拿著單子到護士這裏,護士也要留心,這些藥是否有配伍禁忌,如果不清楚的就要去查壹下配伍禁忌表。所以我們在上班的時候,腦子裏時刻在想著這些,不知妳們是否發現有的時候在醫院裏妳們與護士說話,護士好半天才答應,其實那個時候她腦子裏就在核對這些東西,看是不是有差錯,處於職業的習慣,現在即使給病人註射完了,我還是要核實,是不是會出現錯誤。

看來我們平時看到的護士工作千頭萬緒的,其實對於護士本身來講,他們有著非常嚴謹有序的工作程序。如果病人能夠了解到這壹點的話,也會減少很多不必要的擔心,有利於治療更加順利的進行。那麽,對於護士來講是怎樣分科的呢?

護士的分科主要分的是急診、門診和病房。壹般來講,急診危急情況多,需要手腳特別麻利的護士來擔當。門診、病房也是各種病都要接觸,婦產科由於用的醫療器具與其他科室有較大區別,所以就單獨分出去了。

那麽,作為急診的護士是否會經常接觸壹些危急的情況,比如說死亡等等,這方面會不會造成心理上的傷害呢?

這樣的情況我們都見多了,心理傷害是不會有的。如果說有的話那可能是在學校剛畢業實習的那個階段,第壹次見到這種情況。到後來慢慢地見多了,就不會感到害怕了。

那做這個工作這麽多年,經歷了這麽多的生生死死,妳對人生的態度有什麽影響嗎?

我覺得最大的影響就是覺得人應該珍惜生命。有很多人,有那麽強的生的欲望,可是沒有辦法,他們失去了生命,所以我就不理解為什麽還有那麽多人活得好好的,偏偏想自殺,對生命的殘噬應該有羞愧的感覺。

我曾經接觸過壹個年輕的小夥子,到黃河邊上去玩,黃河和普通的海灘不壹樣,深壹腳,淺壹腳,當他壹腳踏進去的時候,腳下還是淤泥,可是,另壹只腳再往前踏壹步竟然就是無底深淵,後來人被救上來送到醫院的時候醫生診斷已經死亡。當時我看到的時候真的不敢相信,因為在我的印象裏,死亡的人都是面色慘白,毫無生氣的,而眼前的那個小夥子臉色紅潤,臂膀寬厚,就連厚厚的腳底板還透著血色,我怎麽也不能相信,看著如此有生機和活力的壹個人竟然已經死了,我當時還在想,大夫別再診斷錯了吧,我還翻看了他的瞳孔,已經散開,摸了壹下頸動脈,已經停止了跳動。當時,心理上還真是有些接受不了,感受到生命太脆弱了。所以,我最大的感悟就是生命太可貴了,我們每個人都應該珍惜。

那麽,除了這些壓力之外,妳認為還有哪些是護士這個行業比較大的壓力呢?

我覺得我感受到的最大的壓力就是職業發展的壓力,因為護士這個行業所能涵蓋的面太窄了,並且它是個養小不養老的行業,比如像我這個年齡,在我們這個行業裏就應該算是護士奶奶了,護士跟醫生不壹樣,醫生大學畢業後都23、24歲了,而護士護校畢業剛好18、19歲,青春年少的時候。我們這個行業對視力要求特別高,比如做穿刺,妳得能看清楚血管,特別是給小孩做,他們的血管那麽細,剛才還看到呢,壹會就看不著了,我現在的眼睛就不是特別好了。所以說,現在有些人轉行了,轉了以後和這個行業就沒什麽關系。

那護士有沒有可能轉為醫生呢?

可能性倒不是沒有,但是妳只能通過上學的途徑才能實現。比如對於我來講,當初護校壹畢業就工作了,高中的知識都沒有學過,現在年紀這麽大了,又有家有孩子,要想求學很難的。並且護士的工資待遇非常低,我在壹些醫院裏累死累活地只有1000多塊錢。不過壹些公立的大醫院還好,有些護士的工資可以達到4000多。所以,我也感受到了挺大的生存壓力。

除此之外,我們在醫院裏,有時候經常會遇到這樣的病人,他們來到醫院覺得壹切都是以自己為中心的,假如護士正在忙其他的病人,稍微冷落了他壹下,他馬上就會破口大罵,“老子花錢到妳這來看病,妳這是什麽態度?”這種情況下,有壹些會來事的護士就會說:“您先別著急,坐下喝點水,您看您急,別人不也是挺急的嘛,先等壹會,馬上就好。”還有的時候護士也就忍氣吞聲了。

那護士有沒有可能忍不住和病人發生爭吵呢? 壹般情況下不會,因為只要發生爭執,肯定是護士的錯,至少也要在大會上點名批評的。 實際上,無論是醫護人員,還是患者,站在各自不同的立場上都會有各自的難處。希望彼此都多給對方壹些理解,更好地和諧醫患之間的關系。

前些日子,我們兒科來了壹個四歲左右的女孩,穿的破破爛爛,壹個巴掌大的小臉,壹雙忽閃忽閃的大眼睛很好看,不愛說話,也許是對陌生環境的恐懼。陪小女孩來的是兩個70多歲的老人,住院當天壹直未見孩子父母,當時我在想,可能是孩子父母外出打工了,但哪有比孩子生病更大的事情呢。

後來得知女孩沒有了爸爸媽媽,兩個老人是她至親的人,在她出生後的壹個月,便由外祖母帶大,她的爸爸因心梗不幸去世,媽媽有精神分裂癥,加上小女孩爸爸去世的刺激她媽媽自殺了。留下幼小的孩子和年邁的父母,白發人送黑發人,真的不知這兩位老人是怎麽挺過來的。

小女孩很懂事同時也很自卑,有次她輸完液在病房兒童 遊戲 區玩耍,壹個略比她大壹歲的小孩搶了她的玩具,她被氣哭了,別的孩子可以向爸媽撒嬌,而她只能向外祖母求安慰。我對她說:別哭了,壹會阿姨給妳拿新的玩具,等妳病好了,就可以去學校跟同學玩了。她說同學她們都不跟她玩。聽到這句話很心疼,卻找不到合適的理由安慰她,突然想到口袋裏有顆糖,小心翼翼地餵給她吃,此時她高興地笑了,原來小女孩要的並不多,只是想得到別人的在乎,多想告訴她生活很苦,但也有甜的時候。本該天真爛漫的年紀卻充滿了自卑,很痛心又無奈。壹周後她病情好轉出院了,多麽希望女孩長大後可以變得自信,不要被自卑所影響!

我家小寶滿月的時候得了敗血癥,在兒科住了倆個多月,每隔三天會抽壹次血,那些小護士大概是因為經驗不足,每次把小寶身上紮了針卻說找不到小寶的血管,最常的壹次是在小寶身上紮了七針用了壹個小時,還是沒找到血管,小寶疼得直哭,最後還是護士長壹下就紮進去了

有天晚上來了個小女孩,大概4,5歲,因為孩子掙紮的厲害,護士紮了3針還沒找到血管,小孩壹直哇哇大哭,旁邊的大人就罵護士,小護士只是說了句小孩亂動不好打針,結果被扇了幾巴掌,還被罵技術不好就不要當護士,我們交錢不是來看小孩受罪的,當時真的很替那個年青的女孩委屈,護士只是她的工作,她也只是個小女孩,真不知道那些人是哪裏來的優越感

呵呵,我是壹個男人,不是兒科護士,不過我還是遇到過壹兩次比較好笑的事情。有壹次我帶孩子去打針,只見壹護士正在給壹嬰兒打針,那個嬰兒哭啊,震天動地。這個護士胸比較大,忙亂中護士服上排扣子開了兩顆,妳問我怎麽就看見了?都是男人,妳懂的。這小孩正哭鬧中,突然他(或者她)趴到護士胸前,使勁往裏拱,手還亂抓壹氣,具體抓哪裏,我就不說了。把這個護士羞的滿臉通紅,但很有職業道德,沒有躲開,那家家長也呆住了,特別是那個可能是父親吧,呆若木雞,眼睛就從沒離開過護士那裏。後來還是孩子母親趕忙拽回孩子,解開上衣給孩子餵奶,並甩了那男的壹巴掌。這護士不慌不忙,扣好扣子繼續打針。

我家寶寶四十五天的時候因為體重沒增長,住院十天,要化驗血,還要打滯留針,因為寶寶太瘦了(七斤)打了好幾針也沒打進去,自己哭的稀裏嘩啦的也沒埋怨護士,她們其實也很著急,又不是故意的,家長們要給她們壹點信心。真心覺得兒科護士太辛苦了,基本上壹個小時就去查壹次房,問吃奶量,便便了沒,體溫多少啊。。感謝那十天護士對我家小寶的照顧。。

誠邀回答。

作為壹個工作七年的兒科護士,經歷過很多奇葩的事情,這裏我先講壹件讓我比較難忘的事情。

科裏住進來壹個很漂亮的小女孩,忽閃忽閃的大眼睛,睫毛彎彎的,壹笑起來臉頰還有兩個大大的酒窩。

天使,我看見她的第壹眼腦子裏就閃現出這個詞。

可惜,天妒紅顏,小女孩確診先心病三年有余,漂亮的孩子都有壹顆玻璃心,我們都唏噓不已…

這次住院是由於感染,而沒有及時醫治,出現了心衰的跡象。

主任查房時,翻開了小女孩的病例,臉色凝重起來,

為什麽沒有及時住院,如果再晚來壹步,華佗再世也救不了妳家的孩子!

不是,不是,不是我們不給治病,是這個孩子太皮實了,難受了就自己忍著,從來不跟我們說,我們又忙著地裏的活,這孩子!

他的父親囁嚅著,黢黑的臉龐布滿了滄桑,揉搓著雙手,皸裂的雙手被揉的越發的紅,

她媽媽去世的早,她又生了這樣的病,家裏的積蓄都花完了,這孩子懂事,平時有點小毛病都不吭聲,沒想到這次,醫生,救救我孩子吧,就算拼了我把老骨頭也讓孩子好受些…

我們聽著,包括主任在內,都沒有說話,大家默默的離開了病房,任誰見了那樣的場景也會心裏難過,悲傷…

但小姑娘很樂觀,也很配合,總是笑呵呵的對我們醫護人員說,

護士阿姨,我不疼,我壹點也不怕打針輸液。

阿姨,我快好了,能出院了。

阿姨,我爸爸每天都給我買好吃的飯菜,他自己都不吃。

阿姨,我長大了,壹定要對我爸爸好。

小女孩的話既溫暖人心,又沖擊著每個人的內心,在這個繁華的城市,車水馬龍,歌舞升平的表象下,有誰能知道這繁華的背後,是無盡的蒼涼。

醫院是最能看透人心的地方,這裏演繹著愛恨情仇,演繹著生死離別,演繹者魔鬼與天使,天堂與地獄。

好吧,言歸正傳,故事的重點在這裏。

這天中午,下了班,我換了便衣,走在回家的路上,醫院的周邊會有很多的飯店,中午住院的患者都會選擇在醫院的周邊飯店買,又便宜又實惠。

剛走出醫院,遠遠的就看見小女孩的爸爸在和飯店的老板在爭執,飯店的老板還推搡著,小女孩的爸爸被推的壹個趔趄,差點坐在地上。

我趕緊過去扶住他,飯店的老板還推搡著,

妳這個老頭,天天過來撿便宜,壹碗米飯壹碗菜,賣給妳10塊錢,我是可憐妳,可妳還要另加兩碗米飯,這個老頭,得了便宜還賣乖…

小女孩的爸爸哆嗦著手,手裏的10塊錢醒目的立在那裏。

老板,這樣吧,給我兩份米飯兩份菜,都打包。

老板立馬笑容滿面,好嘞,您稍等。

五分鐘不到,兩份飯菜就已經打包好,您拿好,慢走…

我接過兩份米飯放在小女孩爸爸的手裏,這個,您拿著,回去吃。

小女孩爸爸推脫,我不能要,妳們已經夠照顧我們的,我不能再要了,我就只吃米飯就可以,我家姑娘不能沒有菜。

我把飯菜放在他手裏,您拿好,您不吃的話,我壹個人也吃不完,就當幫我吃了。

我轉過頭走了,我實在是沒有勇氣看他那雙渾濁的眼睛,黢黑的面孔,皸裂的雙手,我像個逃兵似的…

但腦子裏還是浮現出那樣壹個畫面,

那個老父親,吃完了壹盒免費的米飯,然後,把剩下的那盒米飯和菜給小姑娘拿回去。

吃吧,姑娘,爸爸已經在外面吃過了…

後來,在小姑娘出院的那壹天,同事給我20塊錢,說,這是小女孩爸爸給妳的,說是還給妳的。

我攥著錢,像攥著壹塊燙手的烙鐵,燒灼著手,燒灼著內心。

很久以後,我都在想,我這20塊錢救贖了什麽,救贖了自己的內心?還是解了別人的燃眉之急?抑或是彰顯自己的無私?

都沒有,我壹直有的是內疚。

史鐵生 曾說: 命運而言,休論公道。

那麽,壹切不幸命運的救贖之路在哪裏呢?

設若智慧的悟性可以引領我們去找到救贖之路,難道所有的人都能夠獲得這樣的智慧和悟性嗎?

我常以為是醜女造就了美人。

我常以為是愚氓舉出了智者。

我常以為是懦夫襯照了英雄。

我常以為是眾生度化了佛祖。

誠邀回答。

醫院是人心的試練場,尤其是兒科。

我在兒科工作將近十年。遇到過很多奇葩事,但是,只有這壹件事情,我記憶深刻…

十年前,我剛分配到兒科,當時很有情緒,男朋友剛跟我分手,然後,又給我分配到這樣壹個科室。

報道那天,正值酷暑,我穿了壹件紅色的連衣裙,紅的都快要和太陽壹個顏色了,紅色好,辟邪,喜慶。我當時需要這樣的方式來掩飾內心的焦躁。

之後的壹切果然很順利,也許是心理作用,總覺得報道那天穿的紅衣服給我帶來了好運。

可是,這樣的好運沒有持續很久,就發生了壹件事,徹底打垮了我。

那天這下著小雨,接班時科裏已經亂成壹鍋粥,哮喘爆發,滿走廊的病人,咳嗽的,喘息的,還有喉炎的,我們壹個主任,壹個值班醫生,壹直穿梭在病人中間。

頭也沒擡,水顧不上喝,嗓子都已經快說不出話了,終於,到了淩晨兩點,終於忙完了…

我們三個都累癱在椅子上,還好病人都平安無事…

我剛要拿起水杯,結果,就聽見有人大喊,大夫,快來,我家孩子快不行了…

大夫,大夫

我們壹個箭步沖過去,看見壹個爸爸抱著壹個面色死灰的孩子,大約有壹歲左右。

大夫,快點救救我家孩子,吃了壹個花生豆,卡在嗓子裏了,出不上氣了,大夫,快點救救我家孩子。

主任看完,患兒呼吸心跳都沒有了,已經死亡了,用海姆立克急救法搶救,或者氣管切開都已經沒意義了。

床旁心電圖,已經顯示病人死亡。

告訴患兒家長時,家長悲憤的指著主任的鼻子說,妳們醫生是吃屎的嗎?還站在那裏幹啥,快把孩子給我救活,要不然,都讓妳們給我孩子陪葬!

主任試圖安慰患兒家長,

我理解您的心情,我們也盡力了,孩子的花生豆卡在氣管裏,導致窒息死亡。我們也很難過…如果您在家裏就用海姆立克急救法搶救,或許還有壹線生機…

患兒家長更憤怒了,壹腳蹬在主任的腹部,主任壹下子就摔倒地,我們趕緊去扶主任。

這個家長像瘋了似的,又踹又罵。

我們躲避著,但是他身高馬大,我們三個都躲不開,只有受著。

屈辱不堪。

感覺就像是螻蟻壹般踩在腳下…

最後,保安來了,終於,將打紅了眼的家長拉開,我們才得以解救。

那個家長還叫囂著,殺死妳們都活該,妳們該死,妳們怎麽不去死…卻讓我的孩子死了…

妳們怎麽不去死,快去死吧…殺死妳們…

那壹刻,我也覺得我快死了…

我們被送到急診室,主任的傷勢最重,有出血傾向,我們幾個都是內傷。

我們幾個在急診室裏,輸著液,躺在病床上,面對著天花板發呆…

沈默著,也在思索著,兒科真不是人來的地方,上輩子壹定投錯胎了。這輩子要這麽窩囊,還要被挨揍。

還要被病人咒罵,怎麽不去死?

更奇葩的還在後面。

這個家長竟然將我們告到院長那。要醫院給個說法…

醫院沒辦法,要我們賠禮道歉…

最後,迫於壓力。

我們主任帶著我們幾個,壹致的像患兒家長賠禮道歉。

如果賠禮道歉能挽救孩子的性命,我們早就那樣做了,可惜,不能。

最有用的是海克立姆急救法,可惜,家長不會。

如果,患兒家長會的話,患兒還有救。

這是我遇到讓我終身難忘的事情,從此以後,我只要有機會就會去教我認識的人這種急救法,以防萬壹,沒準,能挽回壹條生命。

這種急救法叫海克立姆急救法

我是康夢橋,想要分享我的經驗。

首先,謝謝新生兒科的護士醫生和外科的醫生!我家寶寶的命是妳們幫我搶回來的。

我家龍鳳胎姐姐110天大,回家10天了,早產 壞死性小腸結腸炎做了兩次手術住院100天。

印象最深的,寶寶轉外科壹個星期,我跟寶爸照顧,我白天,寶爸通宵(寶寶壹個半小時吃壹次,哭得貓叫壹樣,吵不醒我),寶寶抽血紮了4針,手腳各壹針,腦袋兩邊各壹針,很佩服給寶寶抽血的護士。看得出來抽不出血她們也很著急。

但是,心裏也是抱怨的。

寶寶住了3個月新生兒科,認奶嘴了,我們的奶瓶和我的乳頭吃著都是吞壹半吐壹半的,新生兒科的那種我們買不到,只能借了幾天,試著給她轉換奶嘴,但是不行。出院時都想不還回去了,唉…現在純母乳還是會吞幾口吐幾口出來的。

每個星期能去看寶寶兩次每次5分鐘,寶寶十有八九是吃著奶嘴的。或許那不叫吃,寶寶不吃,奶嘴用膠布粘她嘴巴上的,防止她吐出來。在醫院時她經常要舔東西,也不是要吃,給奶嘴也會吐出來,但是不給又哭,哭得嗓子都啞了。剛開始就耐著心,給她奶嘴,吐出來塞進去吐出來塞進去,終於不哭了。後來,心壹狠,我和寶爸整天的抱著她在醫院走廊哄,現在回想寶爸3.4點抱著她兜圈都覺得心酸。好在,改過來了…

在保溫箱,大家也知道,護士幾乎是不可能抱她的,除了抱出來稱重吧。寶寶壹直用被子包起來綁住,除了固定3個小時換尿片,寶寶都沒得動。寶寶我帶了18天了,每天給她做被動操,早上抱出去曬太陽,她的手也就只敢摸自己的腦袋而已。

又或許,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吧。弟弟十二斤了她才四斤半。弟弟醒了會玩 會要抱 會說話 會認人了,她醒了背對我我都以為她在睡,壹動不動的,面對我的時候也是安安靜靜的看著我而已…

但是,能怪護士照顧不到位嗎?多少新生兒科的護士沒有生過孩子的?換妳 生孩子前還不壹定有人家照顧得好。換妳 兩三個人照顧十幾個孩子,還要抽血打針做記錄餵奶換紙尿褲的,妳能照顧得多好

  • 上一篇:科學家愛迪生的故事讀後感200字怎麽寫
  • 下一篇:最近比較好看的電視劇或者電影。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