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米克隆的快速傳播已經對全世界造成了危害,它已經在新冠肺炎新冠肺炎掀起了新壹波傳播高峰。目前國內大部分病例屬於Omicron的BA.1和BA.2家系。科學研究表明,BA.1/Omicron基因突變體的不同之處在於其帶刺的卵蛋白上有30多個基因突變,這是其能夠快速逃逸或傳播的首要原因。並且在這個階段,世界上推出的所有疫苗都具有不同的預防Omicron株感染的能力。然而,疫苗接種仍然可以降低住院和嚴重感染的發生率,尤其是對那些通過加強註射感染的人。
根據疾控中心最近公布的壹項科研數據。本次科研* * *分析了近70萬感染者,發現與Delta株相比,Omicron感染者住院風險下降53%,危重風險下降74%,死亡風險下降965438±0%。來自國外的其他信息也表明,奧米克隆的大多數患者都是輕度疾病,只有少數患者需要供氧,並且發展趨勢是新冠肺炎。在過去,大多數病人都有氧氣供應,甚至麻醉機也很常見。
即使在中國的這次疫情中,主要表現也是壹樣的。大部分癥狀只是肌肉疼痛、喉嚨癢、幹咳、口幹,只有少數患者有發熱癥狀。雖然死亡率沒有出現明顯上升,但不確定的是病毒毒副作用更小,還是因為感染死亡的滯後效應,還需要進壹步的科學研究數據才能明確。換句話說,“奧傑”比比德塔“軟得多”。但科研人員註意,雖然“危險系數”降低,但奧米克隆的傳染性比德爾塔大得多,我們不要心存僥幸。自然,這也是海外的數據信息,僅供大家參考。
據科研統計分析,奧米克隆80%的感染者年齡都在50歲以下。目前,兒童占天津市感染人群的近壹半。香港大學病毒學家金東彥的研究表明,奧米克隆在兒童中的高致病性高於之前的毒株。而且張伯禮工程院院士也提出,兒童青少年疫苗接種率比較低,家長積極就醫觀念不高,屬於疫情防控的薄弱點。我們應該更加註意安全防護。
國家傳染病中心負責人、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性疾病科主任張文泓表示,正常情況下,無論是群體免疫水平,還是根據疫苗打造的免疫屏障,都將是“最後壹個嚴冬”要度過的壹年。
要終結新冠肺炎疫情,有兩個先決條件:首先,我們必須在人群中創造更高水平的免疫力。這種水平的免疫力,可能是基於高質量的疫苗接種,或者是自然感染(沒有接種疫苗的人),其次是人們針對病毒開發出了合理有效的治療藥物。
從現階段權威專家和科研報告的分析來看,似乎現階段應該預防奧米克隆,還是保持穩定的生活習慣,戴口罩,註意衛生,避免聚集,打疫苗,尤其是兒童。與此同時,我們應該樂觀地看待疫情防控,正如張文泓教授所說:我們堅信,無論病毒未來會產生什麽樣的基因變異,人們都有能力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