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與人之間的遺傳素質存在差異。這些不同的品質為智力發展提供了不同的物質基礎。但在現實生活中,除了身體缺陷導致的嚴重智力低下甚至癡呆,兒童與成人雖然在遺傳素質上存在差異,在器官的結構和形態上沒有差異,但智力發育的速度和質量卻大相徑庭。
比如被稱為中國“活電腦”的11歲男孩沈,出生在壹個普通的農民家庭,父親在村裏做會計,母親是農村婦女,父母身體健康,非常關心沈的成長。他就讀於壹所普通學校,除了勤奮之外,並沒有什麽特別優越的環境和教育條件。然而,他擁有超人的心算智能。他能計算相當復雜的數學題,能回答的位數能超過電子計算器顯示的數字,達到8 ~ 12位數,比電子計算器快。有壹次,會議主持人寫了“7655× 125 =?”他花了壹秒鐘計算出956875這個數字,而電子計算器花了2.8秒。
在壹般環境下,申克函數有如此出眾的智力,很可能是遺傳因素所致。當然,我們也不能忽視環境和教育的作用。沒有父母適當的營養和刺激,沒有良好的教育和鍛煉,他良好的先天素質無法得到充分發揮。
良好的遺傳素質是孩子發展的重要條件。歌手必須有壹副好嗓子,鋼琴家必須有纖細靈活的手指,舞蹈家必須有纖細勻稱的體態,否則就無法在這方面取得成功。
現代醫學表明,正常人體細胞的每個細胞核有46條染色體,每條染色體上排列著許多遺傳基因。每個細胞核的基因總數約為5萬個。這些染色體和基因是控制遺傳的物質。由於各種原因,染色體會出現明顯的異常,比如多了壹條染色體或者少了壹條染色體,多了壹個染色體片段,或者壹條染色體的壹個片段移到了另壹條染色體上。這些變化被稱為染色體畸變,可以用光學顯微鏡觀察到。在染色體畸變的情況下,會出現各種遺傳病,影響身體發育和智力。
由於遺傳病的影響,有智障的人。在意大利北部阿爾卑斯山南麓有壹個叫奧斯塔的小鎮,這裏曾經是地方性甲狀腺腫(即大脖子病)疫區。多年來,男女患者結婚生育了大量先天性癡呆癥患者。每年春秋兩季,它們成群結隊地出來討飯。這些人又笨又臟,像豬壹樣,住的院子比地獄還要可怕。可見,遺傳病對智力發育的影響很大。智力低下的原因有遺傳染色體畸變、近親結婚等,會使孩子發育遲緩。
遺傳素質是智力發展的重要條件,大腦是智力形成和發展的物質基礎。腦損傷或病變會降低人的智力水平,破壞人的智力活動。根據中科院上海研究所的研究,壹個人的智力取決於從懷孕到出生後六個月這段時間內腦細胞如何分裂,而這個階段的營養是否充足是決定腦細胞分裂質量的關鍵。根據腦科學相對較新的估計,人的腦細胞超過1億個,從子宮開始分裂到出生後六個月結束(有些延遲到壹年內)。從那以後,腦細胞壹輩子只是在死亡,而沒有更新,所以腦細胞分裂的多少直接影響人的智力。近年來,人們發現愛因斯坦的腦細胞中有許多膠質細胞(負責營養的大腦神經元),對泰國北部許多嬰兒智力低下的研究發現,嬰兒蛋白質缺乏是智力低下的主要原因。所以有人曾形象地說:“從某種意義上說,智力是被吃掉的。”有營養學家甚至說:“壹個民族的命運取決於吃什麽和怎麽吃。”這話有幾分道理。因為智力的發展首先取決於大腦的發育,而大腦的發育直接關系到身體的營養狀況。
既然大腦這麽重要,是不是大腦越大越聰明?不完全是。比如同樣是著名作家的屠格涅夫,他的大腦重量是2012克,而法國只有1017克,相差幾乎壹倍,但他們的智力是相等的。不同職業的成就與腦重無關。人們曾考察過法國總統拿破侖三世、俾斯麥、哲學家康德、詩人席勒、宗教學者烏卡穆拉賢三等數學家、化學家、歷史學家和藝術家。他們的大腦重量都在人類大腦平均重量65,438+0,500克左右。因此,智力的高低不能簡單地由大腦的重量和體積來決定。
美國著名學者桑代克對壹對雙胞胎進行了壹個非常著名的實驗:他們的基因質量沒有太大差異。如果兩個雙胞胎的智力存在顯著差異,那麽這種差異的根源顯然不是遺傳,只能認為是後天教育形成的。桑代克的想法引起了人們的興趣,所以這個實驗引起了轟動。目前人們普遍認為,涉及到膚色、體型等身體方面時,要考慮遺傳因素的影響,而涉及到精神生活方面,如兒童的感受、情緒等,還是不能忽視遺傳因素的影響,但在人類智力這壹功能最高的範疇中,後天的教育因素會占上風。
因此,人類的遺傳素質是人類智力發生和發展的物質前提。不同的遺傳素質導致不同的智力發展。由於時代的需要,我國目前提倡壹對夫婦生育壹個孩子。不僅要少生孩子,還要有好的優秀的孩子。為了實現這壹目標,我們必須註意三點:
第壹,適齡結婚,選擇最佳生育期。
最佳結婚年齡男性可以在30歲之前,女性可以在25歲左右。女性懷孕最好不要超過35歲,因為年齡越大,胎兒畸形率會越高。有些40歲以後出生的孩子會有智力障礙。最好在5月~ 10受孕,第二年春天花開的時候,正是孕婦分娩和照顧好新生兒的好季節。這對母親和孩子的健康都非常有益。
第二,防止先天性感染。
父母的身體狀況和孕期用藥影響胎兒的生長和智力發育。無論男女哪裏患有阿米巴病、傳染性肝炎、肺結核等傳染病,都不適合他們受孕。心腎功能不全的女性也不適合懷孕。父親要盡量不吸煙,避免接觸毒物和濫用藥物,以免養出畸形人,生出畸形兒。
第三,孕期註意胎教。
胎教是指母親在懷孕期間有意識地對胎兒施加良好的影響,使胎兒健康發育,為以後的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礎。胎教潛伏著天賦發展的奧秘。
中國古代重視胎教和優生優育的思想和實踐是世界上最早的,比公元前4世紀古希臘亞裏士多德的胎教早了700多年。
最早實施胎教的是西周文王的母親泰仁。她懷孕的時候,不看醜惡的東西,不聽邪惡的聲音,不說傲慢無禮的話,所以她的兒子文極其有才華,聰明睿智,後來成為歷史上著名的賢明君主。
在封建社會,由於中醫的介入,胎教的實施更加科學。唐代醫學家孫思邈提出了古代胎教理論的基本觀點──“外象內感”,即通過客觀存在的外在事物,喚起孕婦的主體感受和體驗,進而影響胎兒的發育。他認為,孕婦在懷孕三個月後,要特別註意外界環境對胎兒發育的影響。想生個健康寶寶,要常看犀牛、猛獸、玉寶;比如,為了使後代道德高尚,智慧過人,要多見賢人君子,觀禮樂鐘鼓,背詩書等。為了讓胎兒健康成長,孕婦壹定要加強自我心理調節,註意控制情緒波動,做到情緒平穩。不然母子兩個都不好,喜憂參半,生氣傷肝,想著傷脾,傷心傷肺,怕傷腎。
許多科學實驗和臨床觀察也證明了胎教的科學性。很多專家醫生用精密儀器觀察胎兒的動態,發現胎兒並不是無意識的。他們都有靈敏的聽覺器官,這是他們智慧的通道。另有心理學家指出,當母親在懷孕六個月時的歌聲被錄制下來,並在嬰兒出生後回放給他聽時,嬰兒的反應是“非常興奮”,這表明母親對未出生的胎兒的歌唱會為孩子提供壹個重要的“記憶標記”。
在國外,有胎教的奇跡。有壹對夫婦,妻子是日本人,丈夫是美國人,名字叫約瑟夫。雖然他們有不同的國籍,但他們都在普通的家庭中長大,接受了普通的教育,過著非常普通的生活。既不是天才也不是人才,都是普通人,祖上也沒有偉人。真孩子懷孕的時候,夫妻倆用“愛和耐心”對孩子進行胎教。愛情讓他們無時無刻不把親情傾註在胎兒身上;耐心使他們能夠壹絲不茍地對每壹個胎兒期的孩子進行胎教。胎教的方法有很多,比如子宮對話,肢體語言交流,給胎兒聽音樂,讓胎兒記住妳的聲音,甚至給胎兒講人類和自然社會。最後,這對夫婦得到了他們的獎勵。他們的四個女兒智商都在160以上,屬於美國5%的高智商人群。?可見,利用胎兒的聽覺來感受胎兒以外的世界,是胎教的重要方式。日本學者伊布卡(Masaru Ibuka)在他的著作《零年齡──教育的最佳時期》中指出:壹個人在子宮中是重要的,從他的形體尚未形成胎兒的時候起,就必須承認他是壹個人。承認胎兒是人是研究零齡教育的關鍵。所以零歲教育就是胎教。
下面簡單介紹壹些胎教方法:
1.觀察。孕婦的生活環境要幹凈整潔,不能被渾濁的空氣和嘈雜的噪音汙染。白天看花草樹木,晚上看月亮星星,欣賞書畫,讀壹些樂觀向上的文學作品,看看健美孩子的照片,陶冶情操,增加愛情。
2.聽力方法。孕婦經常去大自然中散步,聽聽天籟之音,聽聽鳥兒和諧優雅的歌聲,聽聽潺潺的流水聲,聽聽微風吹動樹葉的聲音。聽音樂可以協調孕婦的人體節律,很好地發展胎兒的心理素質。音樂的選擇壹定要優美動聽。現在有胎教專用磁帶,比如《秋夜》和《我將來到地球》。
3.對話法。孕婦應該養成與胎兒交談的習慣,充滿愛意地與胎兒侃侃交談,告訴胎兒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感。不要以為前面沒有胎兒就無效。
4.愛撫法。孕婦經常每天輕輕拍打腹部,壹天按摩兩次,和胎兒交換戀愛信息,就像抱著壹個孩子壹樣。
5.情緒傳染法,孕婦要註意自我心理調節,保持情緒和諧,避免焦慮、憂郁情緒幹擾胎兒。經常在心情愉快時,發揮創造性的想象力,想象自己的孩子活潑可愛、聰明伶俐;想象自己充滿活力,容光煥發,在精神上產生積極的力量。
6.活動方法。孕婦不能只吃東西,要適當運動,比如散步、氣功等。
7.飲食調理法。註意孕婦飲食的調整,註意營養,適度饑餓,少吃辛辣油膩的食物。飲食要色香味俱佳。根據每個月胎兒的不同發育狀況,為孕婦制定相應的食譜。
朋友,如果妳采用胎教的方法,並耐心堅持,我相信妳的孩子會“相貌英俊,氣質超群,品德良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