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青黴素,也許妳還有些陌生,但它的另壹個名字,妳壹定知道,那就是盤尼西林。說到這裏妳又會有疑問了,平庸的青黴素有那麽重要嗎?這麽說吧,細菌有多可怕,青黴素就有多厲害。
青黴素的誕生
1.青黴素的發現者
在我的記憶中,有很多科學發現都是由壹個 "美麗的錯誤 "促成的。比如疫苗的發明,就是法國科學家巴斯德給雞註射過期細菌的結果;比如糖精的發明。"糖精 "的發明源於俄國化學家法裏德-伯傑的 "飯前不洗手",這樣的 "無心插柳 "事件數不勝數,"青黴素 "也不例外。"青黴素 "也不例外,但它也是壹個曲折的故事。
1928年夏天,蘇格蘭藥劑師亞歷山大-弗萊明為了發表壹篇關於葡萄球菌的論文,在實驗室裏培養了大量的金黃色葡萄球菌(壹種高致病性細菌)。之後,他興高采烈地去鄉下度暑假。
當弗萊明遊玩歸來時,他發現培養皿裏掉進了壹個黴菌孢子。在 "被汙染 "的培養皿中,長出了壹個青色的小黴菌,而裏面的金黃色葡萄球菌卻消失了。換句話說,這種青色的小黴菌具有強大的殺菌作用。
1929 年,弗萊明在英國《實驗病理學雜誌》上發表了他的研究成果,並將其命名為 "青黴素"。遺憾的是,這篇文章並沒有引起醫學界的註意。
2.青黴素的發明者
弗萊明發現青黴素後,立即致力於青黴素的提純,但他壹直沒有找到有效的方法。直到 1939 年,10 年前的那篇論文終於引起了牛津大學病理學家弗洛裏和錢恩的註意。
隨後,弗洛裏和錢恩花費了大量精力試圖提取青黴素,但都沒有成功。到1940年,錢恩成功提取出了壹點青黴素,雖然這是壹個重大突破,但他們都知道,要把青黴素用於臨床,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就在他們尋求突破的時候,第二個神奇的時刻到來了。弗洛裏的壹位研究人員在壹次買水果的途中,偶然發現角落裏有壹個發黴的哈密瓜,上面的黴菌立刻引起了他們的註意。隨後經過18個月的緊張實驗,弗洛裏、切恩用冷凍幹燥的方法,終於得到了純度可以滿足人體肌肉註射的青黴素。
此時,距離弗萊明發現青黴素已經過去了12年,青黴素終於等來了它的發明者。到 1943 年,制藥公司已經能夠大規模生產青黴素。
第二次世界大戰,青黴素的作用--拯救生命,扭轉戰局
青黴素的問世不僅是抗生素發展史上的壹個重要裏程碑,標誌著抗生素時代黃金時代的開始,而且迅速扭轉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戰局。
也許有看官會想,難道這種藥比真藥還管用,能扭轉戰局?這其實壹點也不誇張。要知道,在二戰初期,與在戰場上直接死於細菌感染的士兵相比,這只是杯水車薪。
而青黴素的出現,直接改變了這壹局面,它極大地改善了士兵慘死的現象,挽救了成千上萬人的生命。1944 年,在奧馬哈海灘,青黴素壹天就幫助 3000 名士兵挽救了生命,當之無愧地成為 "世紀神藥"。
因為青黴素的威力,美國在 1942 年把生產青黴素放到了戰時生產重要計劃的第二位,第壹個就是 "曼哈頓計劃"。盟軍本來就占優勢,現在傷亡人數又得到了有效控制,因此說青黴素直接影響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走向,為打敗法西斯立下了不可磨滅的功勞。
在抗生素泛濫的今天,妳也許感覺不到青黴素的珍貴,但在二戰時期,青黴素是軍管藥品,市場上非常稀少,不壹定買得到,所以壹度被炒成天價。物以稀為貴,再加上它是 "救命藥",自然彌足珍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