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藥品查詢 - ipad在教學中有哪些應用模式?

ipad在教學中有哪些應用模式?

通過實施這堂課的教學和聽取意見和指導,我感到了很多好處和感受。新媒體和新技術有其獨特的優勢。當這些新媒體技術對今天的課堂教學產生影響時,新的課堂模式當然需要引入新的理念和新元素。如果不根據這種獨特性重構課堂教學,就無法發掘新媒體新技術在教育領域的不可替代性,也無法從根本上體現新媒體技術的教育教學應用價值。

壹,重構課堂教學設計

這節課,為了探索ipad技術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在教學設計的過程中,經過反復考慮擬定了課題和教學目標。通過對現有ipad軟件的了解和分析,發現適合化學教學的軟件主要涉及元素周期表(定律)、微觀粒子模擬、實驗室模擬等。這些軟件大多不成熟,有的是用英文開發的,不方便學生閱讀,有的模擬效果差,難以反映真實情況,所以這些軟件不適合講解化學原理或分析元素的性質。而高壹學生從高三到現在只學了壹年多的化學,而且因為中考等因素,學生進行化學實驗的機會並不多。

因此,這節課大膽拋棄了相關的化學軟件,嘗試利用ipad中課堂互動的平臺系統,即iclass軟件,從實驗設計的角度來設計壹節專門的實驗課。對於這類教學活動,由於缺乏實際的可操作性,學生不可能在傳統課堂上現場搭建所有的裝置,所以通常是通過學生的描述或繪制物理投影來進行,對學生思維能力的鍛煉有相當大的局限性,所以實驗題目壹直是化學教學中的壹大難點。

基於Ipad優秀的交互特性,本節課的教學設計側重於學生活動的設計,學生活動在整個課堂中占據主導地位。必然的結果是課堂更加開放,學生的思維得到更大程度的提升。

教學設計的比較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傳統)

學生活動(ipad應用程序)

設計意圖

思考壹:能否設計壹個實驗證明氯化氫極易溶於水?

簡述或畫出物理投影。

活動壹:設計實驗證明氯化氫極易溶於水(ipad應用點)。

在不限制學生思維模式的情況下,初步了解學生近期發展領域,為引入噴泉實驗做鋪墊。

思考二:噴泉實驗的原理是什麽?

在老師的啟發下逐漸明白。

小組討論

分組討論學生提出的問題,了解裝置中試劑的作用。

思考三:還有哪些氣體可以用來完成噴泉實驗?

參考數據庫答案

參考數據庫答案

培養閱讀表格信息的能力

思考四:妳能對噴泉實驗做哪些改進?

簡要描述或畫出投影設備的改進圖。

活動2:用給定的儀器和藥物設計壹個噴泉實驗(ipad應用點)。

活動3:用自選的儀器和藥物設計噴泉實驗(ipad應用點)

在已知噴泉實驗原理的基礎上,在有限的範圍內應用,鞏固對噴泉實驗原理的理解和應用。

鼓勵學生發散思維,從不同原理改進實驗裝置。

思考五:拓展噴泉實驗原理的應用

教師啟發下的遷移應用

本文討論了噴泉實驗原理在化學實驗中應用。

壓差原理應用於偏移,著重了解防回吸裝置的原理及應用。

在教學設計中,希望學生盡可能地拓展思維。因此采用頭腦風暴活動,盡可能讓學生設計或改進實驗裝置,並設計三個學生活動,即三個ipad應用點,逐步拓寬學生思路,引導學生進行實驗設計活動。當然,由於課堂時間和控制的有限,以及學生對iclass軟件操作的不熟練,教學設計和重點也在不斷變化,但風暴思維互動所體現的思想卻貫徹始終。

l基於ipad技術應用的教學設計流程(終稿)

在實際教學活動中,首先基於學生對噴泉實驗裝置及其原理的理解,提出活動要求,要求學生自行選擇材料設計體現壓差原理的實驗裝置。原理上現象明顯,操作簡單,這也是通用實驗裝置設計的壹般要求。同時限定了藥物和儀器的範圍供課堂討論,並提供了常見氣體的基本性質供參考。小組討論後,學生從預先導入的照片庫中選擇合適的儀器繪制實驗器件圖並上傳至雲端,然後返回同行評價界面,即可看到所有學生的設計器件圖。

總的來說,該課的教學設計是以基礎實驗為切入點,創設教學情境,通過具體實驗案例分析實驗本質,突破思維定勢進行實驗探究設計,應用iclass交互平臺,盡可能實現學生思維過程的明確化和多樣化。

二,課堂教學資源的重構

電子設備的快速發展為課堂教學資源提供了更多的選擇。在科學教學中,尤其是化學教學中,傳統的板書和演示實驗是不可忽視的。同時,如何恰當地應用ipad技術服務於教學目標,體現其優越性和不可替代性,也成為了這節課的難點和亮點。這就需要在各種教學資源之間進行壹定的權衡和合理的分配。

課堂教學資源

施用方式

使用目的

在黑板上寫字

寫作安排和歸納

記錄教學進度和學生的思維過程

總結學科知識點的要領

實驗

主要實驗是演示實驗。

視頻實驗僅供討論和介紹。

展示真實的實驗效果,現象明顯。

學生們印象深刻。

演示文檔

主要問題以標題的形式出現。

數據庫1,2顯示

突出主要問題促進教學進步

數據庫,供學生設計活動參考。

物理投影

不必

被Ipad取代

蘋果平板電腦

在iClass軟件中使用畫板

將設備圖上傳到雲以共享交換評估。

多點展示每個學生的思考過程和成果

學生設計圖紙

解釋設備圖的原理

找出同類型設備圖的分類

培養分類歸納的思想

為了突出ipad不同於其他媒體的不可替代性,在教學過程中,我們首先選取個別學生的安裝圖,請學生講解原理。然後,我們要求所有學生找到與這個例子的安裝圖同類型的實驗裝置,報告安裝圖的編號,並通過老師的板書反映分類。最後,壹名學生總結所有學生的設計裝置圖,總結壓差原理在化學實驗中的應用。

通過這樣的教學互動,不僅每個學生都融入了課堂,而且他們的設計安裝圖紙也成為了壹種生成性的課堂教學資源,增加了學生的成就感,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這是其他媒體技術無法達到的。另壹方面,通過這種同伴間的互動分享,學生可以初步形成分類歸納的思維方法。以老師提供的噴泉實驗為例,可以啟發並推廣到其他原理相同的實驗裝置。然後以學生設計的案例為例,可以輻射所有學生的同類型設備,讓學生從“個人”學習遷移到“班級”學習,使得ipad的應用功能在這裏得到提升。

第三,重建課堂互動

傳統的課堂互動主要包括師生互動和生生互動。隨著ipad技術引入課堂,課堂上增加了第三種交互方式,即人機交互。這裏的人機交互包括很多方面。

首先,老師需要熟練地在黑板、PPT、iClass交互界面等媒體和界面之間進行切換。在這樣壹個開放的課堂中,對教師的課堂智慧和即興發揮能力是壹個前所未有的挑戰。其次,對於學生來說,學習者與學習內容的互動也發生了變化。從原來簡單的文字閱讀學習內容,到現在日益多樣化的接收媒介,可能需要同時聽老師講課,註意板書,閱讀PPT上的資料,完成iClass軟件中的操作活動。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基礎上,對學生的聽課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時也能收獲更高效的課堂教學。

這樣壹種人機交互模式的出現,也是對另外兩種交互模式的沖擊。

師生之間的互動從單向交流變成了多向交流。對於老師提出的壹個問題,每個學生都可以在互動平臺中完成。從老師的角度,妳也可以收到每個學生不同的反饋。這不僅將傳統的教師到學生的信息流動變為師生雙向互動,而且大大縮短了發現問題、提問和回答問題的時間,信息反饋更加及時準確。

在這種模式下,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也更加多極化。壹個學生成績的答案可以出現在每個學生的互動平臺上,反過來,每個學生從其他學生那裏接收思維動向。在這個過程中,真正實現了多點多點互動的課堂教學模式。由此,“以學生為中心”在課堂上得到了更充分的體現。學生更多地參與教學活動,甚至控制壹些教學內容的選擇和教學進度。正是在這種互動中,老師可以更方便快捷地發現問題,然後通過“引導”解決問題,讓課堂更加靈動。

在備課、磨課、授課、評課的整個過程中,ipad技術在課堂教學中的優勢毋庸置疑。然而,ipad技術在課堂教學中的作用是辯證看待的:

Ipad ≠老師:課堂的主體是學生,但教師在課堂中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教師在創設壹定的教學情境後,首先要講解基本的知識原理,然後啟發和引導學生進行討論和思考。此外,他們還應該隨時關註學生的反饋,控制課堂節奏。這些復雜的活動是ipad無法替代的。

L Ipad≠實驗:Ipad也有Chemist軟件模擬化學實驗室,但是模擬實驗的效果並不盡如人意,尤其是對於這壹類的教學內容,最基本的倒吸現象都無法模擬,所以對於化學的教學來說,任何先進技術的模擬效果都無法替代真實的演示實驗。對於學生來說,他們也更願意看到真實的實驗結果,這對他們的記憶理解來說印象更深刻。

Ipad ≠實物投影:實物投影只能投影部分學生的設計圖紙,老師只能關註部分學生的設計。經過挑選和評論,學生很難交流和分享,老師或學生也不可能了解所有學生的設計思路,更不用說對所有學生的設計圖紙進行分類匯總。

L ipad≠PPT:單純把Ipad作為玩PPT的工具是沒有必要的,也不能體現Ipad的優越性和不可替代性。因此,PPT更適合將課堂上的壹些關鍵問題投射到大屏幕上推動教學進度,作為壹種提醒或階段性的標誌,或者作為壹種播放大量集中信息的媒介,以供閱讀和參考。

Ipad ≠黑板:雖然多媒體技術被越來越廣泛的接受和使用,但是板書的設計在理科教學中還是非常必要的。板書可以隨時記錄課堂教學進度,實時反映老師或學生的想法,使用方便。設計出來的板書還可以幫助學生對全班的知識點進行梳理和總結,這是Ipad無法實現的。當課堂上老師使用的媒體越來越多的時候,我們不能只把ipad當成白板。媒體可以互補是ipad技術應用的價值體現。

誠然,以ipad為首的壹批新媒體、新技術對現代課堂教學模式的演變產生了相當大的沖擊和影響,但它所揭示的課堂教學模式新理念基本符合當前先進、科學的教育理念。雖然目前還不能也不需要完全取代現有的教學方式,但多點觸控這種新型課堂教學模式在未來的前景值得教育工作者深思。

  • 上一篇:護理急救試題
  • 下一篇:2021-2022年通遼醫保報銷比例、政策、條件、範圍、繳費標準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