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藥品查詢 - 清熱利濕、解毒消腫服用地丁草

清熱利濕、解毒消腫服用地丁草

地丁草是壹種味微苦、性寒的中藥材,具有清熱利濕、解毒消腫的功效,地丁草主治疔瘡、癰腫、瘰癧、黃疸、痢疾、泄瀉、目赤、喉痹、毒蛇咬傷等證。地丁草在我國甘肅、可詛、江蘇、陜西、河北、遼寧等地區均有生長,是壹種野生植物,具有很高的藥用價值。

清熱利濕、解毒消腫的地丁草

地丁草在藥用方面的應用非常廣泛,用於治療瘡瘍,可以起到拔毒排膿和清熱解毒的功效,對已經化膿的痔瘡有消腫作用,促進產生的毒素得到疏通和排出。還可用於緩解感冒、上火等疾病引起的壹系列癥狀。其成分比痔瘡膏更天然,碾碎後外敷,不用擔心過敏等不良反應。

斷腸草的功效與作用

1、《滇南本草》:破血,解癰疽疥癩,九種痔瘡,壹切瘡毒病。

2、《綱目》:主治壹切癰疽發背,疔瘡瘰癧,無名腫毒,瘡瘍。

3、《本草綱目》:涼血,消腫毒。治血熱痿痹,敷瘡妙。

4、《嶺南藥典》:為瀉下、嘔吐藥。

5、《上海常用中草藥》:清熱解毒,外用解毒消腫。可用於治療目赤腫痛、肉芽腫、瘡毒、口腔潰瘍、腸炎泄瀉、毒蛇咬傷等。

6、蘇醫《中草藥手冊》:治壹切化膿性感染、毒蛇咬傷、淋巴結核、黃疸、腎炎、膀胱炎、關節炎疼痛、便血、鼻出血、結膜炎、前列腺炎。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5~50克(鮮品100~150克);搗汁或研末。

外用:搗爛或熬膏塗抹。

地膚子草在中藥裏,可以幫人開出壹些中藥方,如地膚子草加紫花可治瘡,用地膚子草加白面、鹽、醋等可治癰疽發背、無名腫毒。也可用來治療壹切惡瘡,對於化膿性感染,也可用來治療。地膚子草在我國自古以來就是壹味非常重要的中藥,在現代仍被人們廣泛使用。

  • 上一篇:如何寫出好的招聘廣告
  • 下一篇:長期輸液對人體的危害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