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二:戶外登山有哪些註意事項 1、凡登1000米以上的山,即需周密計劃。(包括距離、食宿、天氣、腳程、裝備、預計時間等,切忌貪多,存有僥幸心理,否則極有可能被困半山腰,上天無路入地無門)。要至少有兩套方案,並考慮到最壞的不可抗拒因素,如:暴雨、烈日、大雪、動物等)。
2、登山需結伴,至少三人。否則,壹圈圈的腳步,會擊垮妳的生理和心理防線。
3、登山趕早不趕晚,或趕中午可能會遇到太陽的暴曬;或經過壹上午的暴曬,山上水汽容易凝結,而高山氣候多變,下午很容易下雨。而上午天氣較為穩定,適合選擇登山。
4、在上山前壹天要休息好,不能擺 "龍門陣"(聊天)、洗澡,因為山上不壹定有洗澡的地方。
5、出發前不要吃得太飽,否則腸胃出了狀況在山上壹時解決不了。
6、出發前要訂好賓館住下。並會使旅途更有目的性和時間觀念。
7、看天氣預報。
8、有些人可能會選擇坐車到山頂再選擇步行下山的方案,但 "上山容易,下山難",下山時兩側小腿肌肉和膝關節所承受的負荷是上山的幾倍,並不存在如上山時越走越爽、越走越有成就感的感覺。
9、最後,提醒壹點。選擇登山夥伴時,不論男女,最好選擇身體強壯、結實、獨立並有壹定團隊意識和相互認識的朋友。否則太胖太瘦或體弱多病對這樣的登山隊是壹種打擊,很可能被放棄或使時間耽誤兩到三次。註意:最好不要嘗試全女性組隊登山。
二、裝備
1、要帶較大的旅行包。壹是可以裝更多的東西;二是爬山上山更方便,手裏沒那麽多零碎的東西;三是萬壹遇到猴子、老鷹等野生動物,可以防止它們搶包。
2、隨身攜帶的旅行包要選擇結實、防水(如有可能)、有肚臍胸扣、口袋多、顏色鮮艷(如紅、黃等)、有熒光(如有可能)等。
3、最好帶上帽子,有太陽時可以擋光;沒太陽時可以吸頭上的汗,這樣爬山方便些。
4、戴眼鏡的同學要帶眼鏡盒。
5、無論是否下雨壹定要帶雨傘和雨衣。為了減輕重量,可以買兩到三包壹次性雨衣。
6、洗面奶最好不要帶,否則灑得滿包都不好清理;但可以帶壹把牙刷和壹小管牙膏。
7、如最後壹顆不想吃完,可帶無糖口香糖。
8、壹定要帶防曬霜。
9、不要帶掛飾,如在懸崖邊丟失,則因小失大。
10、山上比較冷,除了兩三套換洗衣服外,還要帶長袖長褲。
11、帶些繩子,可以掛重物、晾濕衣服、充當腰帶。
12、鞋子壹定要帶壹雙旅遊鞋和壹雙涼鞋(或拖鞋),因為雨水會讓鞋子全濕,那種感覺生不如死。
13、帶壹張當地的地圖,但不要太在意上面標註的裏程數,因為基本都是扯淡。
14、千萬別帶遊戲機或隨身聽,壹個是重量問題,壹個是容易損壞和丟失問題。
15、可以帶相機,但最好帶個保護套,更堅硬,更有保護作用。
16、壹定要帶手機,隨時聯系,充好話費,雖然山頂可能半點信號都沒有。
17、壹定要帶些藥品,治療感冒、發燒、過敏(鼻炎、哮喘)、中暑、腹瀉、上火、暈車、跌打損傷、肌肉拉傷等。(最好有計劃,壹人帶壹部分)。
18、至少帶壹人帶手電筒,最好有手動發電的那種。
19、盡量多帶壹些塑料袋,把幹衣服裝進去,省得滅火;不然,下雨了,什麽都完了。
20、每人買壹瓶1.5升的礦泉水,不要太重,因為這點水四個小時就喝完了。
21、出發前確保所有電器全部充滿電。
22、帶防蚊滴露。
23、帶足錢,兩日遊至少500元,視壹天的長短酌情增減,在山上刷卡無效。
24、帶條毛巾,妳就知道它的用處了。擦汗、擦臉、降溫。
25、以上適用於發達山區,荒山無效。背包要盡量輕,不要帶太多食物,又占地方又重,山上壹般都有小飯館,可以隨時補...... >>
問題三:爬山時應註意什麽? 心理上首先要做好準備,要對自己有信心,學習壹定的戶外技能(登山技能、辨別方向、野外生存、戶外急救等),裝備齊全(登山鞋、背包、頭燈、食品、飲用水、刀具、戶外服裝、露營裝備),選擇出? 行,請教活動領隊,跟隨專業俱樂部領隊出行(購買戶外專業保險)
問題四:登山時有哪些註意事項 上山前:
壹、體能訓練:
對體能的要求不是為了上山遊玩,而是針對突發情況,能有壹個自救和救人的基本能力!
二、出發前的準備:
1、糧草要備好,可以多試幾次,摸清自己的體力和口味。
2、背包的填充:
(1)原則上越晚用越少,用不完要墊底。
(2)背包外懸掛的繩索或物品要全部封閉,以免出行時被自己絆倒!
(3)註意裝載時不要使背包凹凸不平(尤其是背部),這樣重心很不穩定,背起來會很累!
(4)背包裝好後,壹定要記住自己背的是什麽東西,每樣東西放在什麽位置,這樣想拿東西時就不用再清空背包了!
(5)背包做好後,背在背上走壹走,看看重心是否穩定,背上是否有突起物,也就是背起來是否舒服!如果不舒服,就重新打包!
2、在山上:
1、準時出發時間、地點***!
2.
2.背背包時要調整好肩帶,請有經驗的人幫助調整。
3、關於出行方式:
上坡時不要走幾步就停下來喘口氣,最好以同樣的速度慢慢走,不要放慢速度,不要頻繁休息,這樣會消耗更多的體力。原則上休息時間不宜過長,以免讓身體受涼(多數說法是壹小時休息10分鐘),否則容易感冒,也容易使體力不支,尤其是冬天會容易抽筋!
休息時,應面向來處,熟記當地景色,並對地圖做好判斷,確定是否在預定路線上,也可避免迷路時找不到回去的路!
下坡時,壹定要慢而穩,不要跳著走,否則會傷到膝關節軟骨,造成永久性運動損傷!(下坡時要帶護膝保護)
最好保持前後左右在可視距離內,以應對突發情況,避免個人迷失方向!
4、如何保持體力:
上山前避免熬夜(不要太興奮睡不著)。
避免走走停停。
量力而行,不要試圖多扛(但也不能故意裝扛不了!)
晚上早睡,保證睡眠質量!
5.註意保暖:
無論是在行程間隙休息,還是到達露營地,保暖是第壹要務,幹爽的衣服是不可或缺的幫手!休息時壹定要選擇避風的地方,露營地也是壹樣,不要選擇暴露在風中的地方!
根據季節,帶上保暖衣物和替換襪子,以免晚上在露營地凍壞!(山區的氣溫比城市低得多)。
6.到達營地後:
穿上衣服,保持體溫,支起帳篷!
把當天和隔天早上要用到的公共衣物(如鍋碗瓢盆、爐具、食物等)拿出來集中放置。
領隊會指派專人打水、做飯等,盡量做到能幫就幫,除非身體不舒服,否則不要站著發呆----;如果身體不舒服,要立即告知領隊或向導!
公事辦完後,再開始整理私衣、帳篷內務、準備餐具。
經過幾天的長途跋涉,通常會有些疲憊,但壹定要盡快休息和睡覺!
吃完飯後,如果有足夠的水,可以直接用清水洗碗(也可以用湯洗碗),不要倒掉廢水;如果水不夠,可以直接用衛生紙擦幹凈。----- 不能使用人工清潔劑!
臨睡前,將爐子和野營燈收好,放在衣袖上,以免受潮;背包要放在背包蓋上,放在不會積水的地方,以免雨水淋濕!另外,鞋子可以放在塑料袋裏,以免露水打濕!
7、如廁和垃圾問題:
上廁所有幾個原則:
(1).
(1).不要把地雷埋在離公路5米以內的地方!
(2).露營地和水源 10 米範圍內沒有廁所!
(特別是在水源旁邊,最好先過壹個小棱角再上廁所,以免汙染水源)
(3).如果在溪谷旁,順流而下如廁,否則......... ......如果妳帶了小鏟子,在如廁前挖個坑,如廁後把衛生紙燒掉(以不引起火災的方式!),然後埋在土裏(衛生紙需要三年才能腐爛,所以最好燒掉!)
(4) 如果妳能做到這壹點,妳就可以在溪谷旁如廁了。--如果能做到這壹點,當然最好。
所有垃圾都可以帶下山。
8.如何睡個好覺:
保持良好的睡眠是第二天趕路的動力源泉。要想擁有良好的睡眠質量,除了個人天賦外,最重要的是做好睡前準備。
...... >>
問題五:徒步旅行有哪些方法和註意事項? 徒步旅行有益身心健康,但也潛伏著壹定的危險。為了確保安全,應做到:
l、遠足時要有老師或家長帶領,集體行動。
2.要慎重選擇登山地點。要向附近居民了解清楚當地的地理環境和天氣變化情況,選擇安全的登山路線,並做好標記,防止迷路。
3、準備好運動鞋、繩索、幹糧和水。夏天壹定要帶足水,因為登山會出汗,如果補充水分不足,很容易排便和中暑。
4.最好攜帶急救藥品,如雲南白藥、止血繃帶等,以便萬壹摔傷、碰傷、扭傷時派上用場。
5.登山時間最好放在上午或上午,下午應返回駐地下山。不要擅自改變路線和時間。
6.背包不宜手提,要背在雙肩,這樣便於雙手抓握攀登。也可使用結實的長棍作為手杖幫助攀登。
7、不要在危險的懸崖邊拍照,以防發生意外。
xiaoi/question/html/1162006
登山註意事項
中廣網
登山具有強身健體的作用,山林溝壑幽靜秀美,如何才能讓登山更輕松呢?專家總結了登山小竅門:
做健身運動
如果要爬的山比較高或者平時較少參加登山運動,那麽,登山前做壹些熱身運動是十分必要的。即利用10-20分鐘做壹些肌肉伸展運動,盡量放松全身肌肉,這樣爬山時會感覺輕松很多。
增加彈跳動作
向上攀登時,每壹步都要有意增加壹些彈跳動作,這樣不僅省力,還能讓人看起來精神抖擻。
不要總是擡頭仰望
爬山時不要總是擡頭仰望,尤其是剛開始爬的時候,因為妳的雙腿還不適應爬山的動作,擡頭仰望容易讓妳感到疲勞。壹般來說,向上攀登時,眼睛最好保持在前方三五米處。如果山勢較陡,可以采用 "Z "字形攀登,這樣更省力。
轉移註意力
爬山時,不要總想著山有多高,要花多少時間才能爬上去。不如不慌不忙,走走停停,既體驗了浮山的樂趣,又不錯過美麗的風景。累了,可以欣賞壹下周圍的景色,還可以唱唱歌,分散壹下註意力,疲憊感也會減輕不少。
下山要放松
下山壹定要控制好自己的腳步,不要沖得太快,這樣很容易受傷。同時,要註意放松膝蓋部位的肌肉,太緊會對腿部關節產生較大壓力,使肌肉疲勞。
秋季登山註意事項
2005-8-17 10:56:42 來源:海峽生活報海峽生活報訊
秋季登山,既是遊玩,也是健身,但登山前應采取壹些保護自己的措施。
1、登山前應檢查身體。特別是中、老年人、慢性病患者,要做全面的身體檢查,以免發生意外。
2、提前了解好登山路線,計劃好休息和吃飯的地點,最好有熟人帶路,防止盲目在山上亂走。
3、對山區氣候特點要有壹定的了解,爭取在登山前得到可靠的天氣預報。帶好早晚禦寒衣物,以防感冒。
4、休息時不要坐在潮濕的地面上和風口處,出汗後可稍松衣領,不要脫帽,以防受風感冒。
5、在登山前做壹些熱身運動是非常必要的,登山時思想要冷靜,動作要緩慢。特別是年老體弱者更應註意這壹點,走半小時休息10分鐘,避免過度疲勞。
6、登山不是為了比賽,只是為了健身或娛樂。所以不要計較速度,只求走得快。或沿石級扶梯,或尋林間小道,慢悠悠地走,觀風景,訪古跡,邊走邊聊,妙趣橫生。
7、盡量減少行李,輕裝上陣。對於老年人,應帶上拐杖,既省力,又利於安全。在陡坡上行走時,最好走 "之 "字...... >>
問題六:登山需要註意什麽 1、登山路線:事先了解登山的旅遊路線,計劃好休息和吃飯的時間、地點,最好有熟人帶路,防止盲目在山中亂闖。附旅遊線路圖。
2、登山天氣:對山上的氣候特點要有壹定的了解,登山前壹天要註意登山當天的天氣預報。帶好早晚禦寒衣物,以防感冒;備好防曬護膚品,以免曬傷。
3、登山方法:登山途中主要註意兩個問題:壹是要掌握好上山的速度,下山時動作不要過於劇烈,造成肌肉拉傷;二是休息的方式,盡量不要坐在潮濕的地面上或風口處,如出汗較多,可將衣領稍寬壹些,盡量不要脫衣和摘帽,以防受風著涼。每次休息時,可**** 腰腿肌肉,防止肌肉僵硬。
登山裝備
4.登山服:登山服原則上應富於活動性和可調整性,符合保暖、防護、舒適的特點。通常情況下,山區氣溫低於平地氣溫,氣溫每升高壹千米,氣溫下降 6℃。因此,登山服要格外註意其保暖性,即使是夏天也最好穿帶袖子的棉衣,以免上山途中著涼,尤其是選擇夜登泰山的遊客更要格外註意。
5、登山鞋:是所有登山裝備中最重要的裝備。建議遊客在登山前選擇適合自己的輕便登山鞋。這種鞋透氣性強,穿著舒適,鞋底摩擦力大,最適合登山。
6、遮陽帽和防曬霜:遊客登山前應塗抹防曬霜,最好戴上遮陽帽,避免被紫外線曬傷皮膚。另外,這裏特別建議遊客在登山途中不要打傘,因為山上風大,空氣對流速度快,打傘不實用,反而增加登山負擔。
問題七:登山要註意什麽 1、註意事項不同
登山雖然是壹項很好的有氧健身活動,但並不是每個人都適合。登山前
最好先檢查壹下身體,如果患有心臟病,最好不要登山。因為爬山體力消耗大,加重心臟負荷,易誘發心絞痛、心肌梗塞。此外患有癲癇、眩暈癥、高血壓、肺氣腫的病人,也不宜爬山。患有關節病或膝關節、踝關節易損傷的人也不宜爬山。
2、夏季登山最關鍵的是防曬和防脫
夏季登山前,裸露在外的皮膚,擦的是防曬霜,中途如玩水後,也要補充防曬霜。防曬指數最好選擇在30左右的防曬霜,回家洗完澡後,再用曬後修復液和曬後精華細擦。預防曬後皮炎。爬山途中預防調配的方法很簡單,就是爬山時,用三到七仁丹含在嘴裏爬山,壹定要在爬山的時候再喝壹些復方香正氣水,到家後最好再吃幾顆楊梅紹酒來解調配之氣。
3、註意多喝水
爬山前即使不渴也要喝壹杯水,既可稀釋血液,又可減少運動中的缺水。爬山還應註意隨時補充水分,最好是含電解質的運動飲料,可減輕疲勞,盡快恢復體力。少量多次,每次喝三大口,常喝常補,不要等渴了再喝。夏天爬山最好帶兩種水,壹種是鹽水。另壹種是維生素水。這兩種可以自制,生理鹽水是在壹瓶水裏加入適量的鹽和葡萄糖。維生素水就是在瓶中加入維生素泡騰片,十分方便。
4、註意爬山節奏
爬山中脈搏始終保持在自己有氧健身的目標心率之內,170減去年齡(不要超過180減去年齡),壹旦有點快就要停下來讓脈搏慢下來再爬,可以短暫站立1、2分鐘再爬。也可以休息 10 到 20 分鐘。註意不要立即坐下,要站壹會兒再坐下休息。註意不要躺著休息,還要多穿衣服,防止著涼。特別是爬山途中壹定要保持呼吸的節奏,要大口吸氣....。再就是爬山時,要勻速爬山,不要壹會兒快壹會兒慢,保持勻速爬山也是保持體力的好方法。
5、爬山防署必備藥物
仁丹、復方香正水、風油精、999皮炎靈、雲南白藥噴劑、傷顯痛膏、蛇藥等。
問題八:爬山需要註意什麽,有哪些註意事項 要註意天氣變化,最好選擇晴天去。帶壹些急救藥品,如背帶、雲南白藥等。背包要雙肩背,不要手提,提醒女友也要這樣做。準備好登山裝備,如寬松的衣褲、蟒扣登山鞋(就是那種沒有鞋帶的登山鞋,詳情可以去網上搜,我記得clorts等品牌都有賣)。帶上幹糧和水。登山時不要壹味看高,要註意路面情況,下山時不要太緊張,控制好自己的腳步,以免出現打滑現象,不過專業的登山鞋防滑效果都不錯。祝您旅途愉快。
問題九:登山比賽應該註意什麽?登山比賽技巧有哪些
1、走上坡路時,盡量讓腳後跟吃力,腳後跟自然處於重心,這樣身體的重量就能分布在大小腿甚至腰部,這比用前腳掌爬山要節省1/3的力氣。用前腳掌爬山等於讓小腿累死,讓大腿閑死。斜坡上常突出壹塊石頭、石嶺等,要用腳後跟。如果是平坡,則盡量用整個腳掌著地。走上坡路的第二個竅門是,每走壹步都要換腿,壹定要把支撐腿伸直,讓關節嘎吱壹下,這樣腿的重量可以分散到腰肌部分,不要嫌伸直腿麻煩,它能讓人每走壹步都有0.3秒的單腿休息時間。凡是爬坡時只用前腳掌不讓膝蓋伸直壹點的人,都是在刻意磨練自己的意誌。
2、可用可不用都要借助雙手。用手可以減輕腿的負擔。爬山時手大多處於閑置狀態,早已養精蓄銳,稍有能用手的地方,就應前肢著地而用力。為什麽四條腿的動物比人更善於爬山呢?因為它們能均勻地分配力量。估計動物看人直立攀爬壹定覺得奇怪,這是壹種雜技姿勢啊。爬山時,只要坡度超過45度,就手腳並用,省力又有效,而且沒什麽不雅的,還能返樸歸真呢。
3、爬山可以來點外八字。外八字型臺階便於腳後跟負重,還能減小腳與小腿的角度和肌腱的舒適度。我發現,老鄉們上山裝貨(送糞送水等)時就走壹些外八字,雖然走得不快,但不停步,每走壹步膝關節都挺直,好像壹步壹個臺階。
4、爬山時可以大口大口地喘氣,喘得誇張壹些也沒關系,吸入的氣體越多越好,可以增強肺和心臟的功能,進而全身肌肉中的細胞可以更充分地工作。最好采用腹式深呼吸,使肺部充分擴張,如上至喉嚨,下至丹田。山裏的空氣雜質少,幹凈的氧氣在體內循環,相當於洗了個內浴。如果天冷,可以舌抵上腭舌前,讓舌頭先吸涼氣加熱氣,以免喝壹口涼風嗆著。
5、爬上木棍還可減輕腿力。兩條腿的爬不過四條腿,但人上棍等於三條腿,勝過兩條腿。短棍(手到地面的距離)好,手能支撐它,使棍像腿壹樣。長棍也不錯,猶如竹篙,但動起來比短棍費些臂力。
6、攀登時可用手掌按在大腿下部助力。這樣做壹是使手臂與腿形成力矩而將手臂的力傳給腿,二是手掌幫助按壓大腿肌肉緊湊而能夠發力。按壓壹條腿擡起另壹條腿時,會有按壓石頭的感覺,能夠發揮力的作用。
7、爬坡時適當仰頭。這是從視覺上看,坡度似乎不那麽陡。用錯覺來欺騙自己,即使藐視困難。
8、覺得熱就脫掉壹層衣服。因為天熱消耗體力,而且汗水打濕衣服被風壹吹很容易感冒,即使在北方的冬天有時也可以熱著上衣爬山,即使在風口處的夏天也要穿緊身衣。不要怕脫了穿、穿了脫的麻煩,舒適的膚感會減少登山時的刺激和緊張。
9、爬野山壹定要配備手套。野山到山頂往往路很窄或沒有路,全是荊棘叢的時候要用手剝開灌木枝,手套可以避免手被刺傷和刮傷,而遇到陡坡時手腳並用,手套就像鞋子啊。越是夏天,越需要準備手套,夏天的 "樹"(荊棘叢)比冬天更密。
10、爬山時,最好穿硬底高腰鞋。硬底不怕山石夾腳,走在山石上也能全身舒展,踢蹭到石頭也不疼腳趾。高腰鞋有腳踝保護,讓腳和小腿更靈活地結合在壹起。休閑鞋不適合爬山,它的鞋底幾乎和腳掌壹樣輕,夾腳的鞋子夾腳,壹不小心踢到石頭就像踢到腳趾頭壹樣。
11、找老鄉打聽山路要不舍。與前壹個岔路口的前幾個彎到哪了,說明那裏有路標,與前壹個岔路口相差幾裏路,如在第壹個岔路口或什麽位置能看到目標,最後壹個岔路口離山頂有多長時間路等等,越詳細越好,而且要記住。最好再請壹兩個老鄉充實或糾正壹下。
12、上山前壹定要找北認路。壹般從村頭就能看到要爬的山頂,看兩線與北方的夾角,前進時方向感明確。行進時也要找壹找當時的北方,轉過彎來大致估計轉了多少角度。在山裏,人的方向感經常會出錯,有時笛子會把太陽找在 "北 "上,但太陽是不會錯的,不......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