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BA-15的大孔徑有利於反應物在通道中的傳輸和反應的進壹步進行。隨著反應物引入量的增加,各種材料的壹維結構納米線相繼在通道中合成。楊等在SBA-15壹維有序管中高溫分解AgNO3,制備了直徑為5-6nm的Ag納米線。以類似的方式,Stucky通過SBA-15合成了Pt、Ag和Au納米線。
傳統的固定和分離蛋白質的方法是溶膠-凝膠法,主要利用溶膠-凝膠的分子篩性質。由於這種方法得到的材料孔徑不均勻,對蛋白質的分離效果不好。介孔材料在孔徑分布方面具有獨特的優勢,因此在蛋白質分離方面具有潛在的應用價值。Stucky等人首先使用胺化介孔分子篩SBA-15(孔徑為5.9nm)和MCF(孔徑為16nm)通過調節溶液的離子強度來分離不同大小的蛋白質。此外,柱色譜和HPLC分析中壹個非常重要的因素是填料。介孔分子篩材料因其孔徑可調、表面功能化為疏水或親水環境、易於制備成理想的球形材料,可作為理想的色譜柱填料。趙東元等人使用C18修飾的介孔SBA-15作為色譜填料,分離不同大小的生物分子(包括肽和蛋白質)。此外,介孔分子篩SBA-15可以結合酶底物化學、抗體註射FL前化學等。,通過測量電流或電勢形成不同的生物傳感器,在生物芯片、藥物包埋和控制釋放方面具有重要的應用前景。
傳統的沸石分子篩由於孔徑太小,難以滿足某些反應的需要,因此迫切需要孔徑更大的分子篩催化材料。這就需要使用介孔分子篩作為新的催化劑材料或催化劑載體,其較大的孔徑可以提高擴散速率。因此,介孔分子篩材料的研究和開發已成為分子篩和催化領域的研究熱點。通過元素取代對介孔材料進行表面改性,不僅可以提高介孔材料的水熱穩定性,還可以通過改變表面改性的組分來設計和改造介孔材料,合成新的催化劑材料。張學政、樂英紅和高姿以-Fe2O3負載SBA-15為催化劑,研究了負載量、預還原溫度和反應溫度對乙酸選擇性加氫制乙醛活性和選擇性的影響。結果表明,負載型催化劑的乙醛收率高於純Fe2O3催化劑。
鄭新梅、齊延興、張曉明和索繼栓將手性Salen Mn(III)配體固定在SBA-15上催化苯乙烯的不對稱環氧化反應。結果表明,以SBA-15為載體的催化劑可以獲得與均相催化劑相同甚至更好的催化效果。在反應過程中,催化劑沒有被氧化劑破壞,比MCM-41負載的催化劑具有更好的不對稱誘導效果,表明SBA-15適合作為手性催化劑的載體。
這些材料克服了普通材料孔徑小、離子交換容量小、酸含量和酸強度低、水熱穩定性低等缺點,表現出優異的催化性能。
介孔碳是最近發現的壹種新型非矽基介孔材料。由於其巨大的比表面積(高達2500m2/g)和孔容(高達2.25 cm3/g),有望在催化劑載體、儲氫材料、電極材料等方面得到廣泛應用,因此受到人們的高度重視。合成介孔碳的常用方法是硬模板法。介孔碳是以MCM-48和SBA-15等介孔分子篩為模板,選擇合適的前驅體,在酸的催化下將前驅體碳化,沈積在介孔材料的孔中,然後用NaOH或HF溶解介孔二氧化矽而得到的。Ry-oo等人以SBA-15為模板合成了CMK-3。另壹種是僅在介孔SBA-15內壁沈積壹定厚度的碳,去除介孔SiO2 _ 2,得到同樣二維六方陣列的碳納米空心管。